鄉鎮全國脫貧攻堅表彰會學習發言稿
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貫徹力、執行力,發揮好廣大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以最優良的作風推動各項工作全面落實,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 周年。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關的鄉鎮全國脫貧攻堅表彰會學習發言稿范本資料,歡迎你的參閱。
xx日,xx鎮組織干部群眾收看了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實況直播。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特別是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時,會場更是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我們將以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迅速行動,努力開啟工作新局面。
一、受榮當下、倍加珍惜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的獲獎鄉鎮,我和全鎮干部群眾深受鼓舞、倍感自豪。這一殊榮的獲得,是黨和國家對xx鎮八年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辛勤付出的充分肯定。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靠的是黨的堅強領導。我們始終不渝堅持黨的領導,團結帶領全鎮干部群眾攻堅克難、開拓前進,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生活更加美好,精氣神發生了明顯變化??康氖歉骷墡头鰡挝弧头龈刹康恼媲榉瞰I。在中央和省、市、縣委的堅強領導下,xx鎮盯緊“兩不愁三保障”這一目標,在脫貧攻堅工作中,16個幫扶單位,5支駐村幫扶工作隊、348名幫扶干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他們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舍小家顧大家”,竭盡全力落實各項幫扶政策和措施,助力脫貧攻堅。靠的是農牧村基層黨組織、黨員的真抓實干。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全鎮18個農牧村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堅強戰斗堡壘作用,843名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認真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的總要求,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惠民利民政策、扶貧資金等有效落實,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主心骨”“領路人”的帶動引領作用在精準扶貧一線得到充分發揮,為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康氖侨傓r牧民群眾的艱苦奮斗。“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生動質樸的話語,指明了人民群眾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主體地位。我們通過強化宣傳引導,用情真幫實扶,強化能力培訓,激發了主體意識、尊重其主體地位、增強了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廣大農牧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奮進、積極參與,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決策部署,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努力擺脫貧困,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二、多措并舉、合力攻堅
近年來,鎮黨委團結帶領全鎮干部群眾,以黨建促脫貧攻堅,對標“繡花”施功夫,大力發展“牛羊菜菌藜”五大特色主導產業,群眾生活明顯改善。累計減少脫貧人口858戶2892人,5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2.47%下降為零。
這些年來,我們突出黨建引領,建強基層堡壘促脫貧。以黨建帶動扶貧、以扶貧助推黨建,配備8名專職化書記,將致富能人選進村“兩委”。開展以“亮身份、做表率、促和諧”為主題的“我是共產黨員”等實踐活動和“感恩祖國感恩黨·脫貧攻堅奔小康”宣傳教育活動,帶動干部群眾戮力同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緊扣三鏈條建設目標,建立北部、中部、南部三個聯合黨支部,58名黨員帶頭創辦合作社,村“兩委”領辦合作社17個,示范帶動建成6個藜麥種植基地、4個食用菌種植基地、2個高原夏菜種植基地,使基層黨組織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雁。確立“黨組織引領,劣勢變優勢、優勢變產業、產業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商品變收入”的“黨建+”發展模式,促進牛羊、藜麥、食用菌等主導產業健康發展。
這些年來,我們突出目標任務,補齊短板弱項促脫貧。扎實開展 “3+1”沖刺清零后續行動、“5+1”專項提升行動,深入開展以“回頭看、補短板,打基礎、奔小康”為主題的“一個也不能少”關愛行動,全面落實“1+5”防返貧工作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推行“2+3”問題標準并聯落實法,全面落實控輟保學、送教上門、“兩免一補”、“營養餐”、生源地貸款五項政策措施,1486名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無一人失學輟學。改善醫療條件,落實好“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報、“一人一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健康扶貧政策,確保貧困群眾有病能得到治療、看完病能及時報銷。深入開展“危房殲滅戰”,鑒定房屋928戶,改造122戶,南陽山移民點搬遷全縣移民4350戶,其中我鎮304戶,徹底消除了農村危房。緊盯供水不穩定、凍阻不通暢、水質不達標、驗收不規范、摸排不屬實等“五不”問題,3.2萬人喝上了放心水。建立部門、鄉鎮、水管所、村管小組、用水戶5級管理網格責任體系,做到“凍了管、有人管、能管好、群眾滿意”。加強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兩項制度”有效銜接,精準認定農村低保對象285戶591人,建成xx鎮敬老院,優化殘疾人和農村老年人托養照護服務。
這些年來,我們突出產業發展,緊盯農民收入促脫貧。按照市委、市政府著力發展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重點建設“八大產業”的總體要求,以及縣委、縣政府發展“牛羊雞馬菜菌藜藥”八大特色產業的部署,xx鎮結合實際確立“135”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即以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為目標,打造北部、中部、南部三個片區,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發展牛羊、藜麥、食用菌、綠色蔬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建成1處白牦牛育肥示范點,6個藜麥連片示范基地、4個食用菌種植基地、2個高原夏菜基地和21個連片100畝以上飼草基地。深化“龍頭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帶貧機制,全面落實“訂單+ 保單”機制,落實“兩員一策三化”,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4家,帶動明顯、服務完善的合作社71家,建成扶貧車間7個,先后吸納勞動力1.4萬人,有效帶動貧困戶858戶。采取“折股量化+按股分紅”的方式,把貧困人口產業到戶扶持資金折股量化到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或公司,實現穩定收益,貧困村村均收入達10萬元以上,消除了“空殼村”。
這些年來,我們突出典型引領,一同見證屬于我們的扶貧故事。“香菇夫妻”王世芳和萬銀成下山入川后的蝶變讓人羨慕。王世芳是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移民戶,自從2018年搬到xx鎮秀杰村后,家里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住得偏遠,加之三個孩子都小,需要人照顧,全家只有丈夫一人在新疆打工賺錢,省吃儉用一年才攢3萬元,日子過的很是清苦?,F在和丈夫在家門口種香菇,不僅效益好,還能照顧上家人和孩子。”看著“香菇夫妻”臉上溢出的笑容,便是脫貧路上最好的見證。農家女張小芳走向小康生活的“發家”記讓人銘記。秀杰村的張小芳,家庭人口多,爺爺奶奶殘疾、母親患乳腺癌,一個小姑娘撐起了一片天,2019年東拼西湊借了幾萬塊錢,承包了7座大棚種植食用菌,敲開了致富門。“ 剛開始我心里很沒底,自己沒經驗、不會管理,感覺困難很大。后來,臣祥菌業派了技術員手把手給我教技術。網上查、書上找、棚里學,慢慢地積累了一些經驗。”她欣喜的這樣說。第一茬香菇就帶來8000多元的經濟收入后,又從7座到14座,嘗到甜頭的張小芳不斷擴大種植規模,走上了致富路。
三、展望未來、信心十足
表彰大會給予的既是“功勛章”,也是“揚馬鞭”,我們將以此為新的起點,珍惜榮譽、砥礪前行,堅決貫徹市委和縣委各項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明確工作思路,主動擔當作為,努力把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譽轉化為砥礪前行的澎湃動力。
一是提高站位,堅決把黨的建設貫穿始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從嚴抓實基層組織建設,以突出政治功能和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鞏固擴大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成果,不斷提高全鎮各級黨組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為全鎮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二是把握重點,切實推進重點工作落到實處。常態化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利用好脫貧攻堅5年過渡期的利好政策,堅持“未貧即防、返貧即扶”的工作思路,守牢“兩不愁三保障”底線,確保及時監測和幫扶到位;重點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通過園區建設,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促進先進技術集成示范推廣,引領全鎮乃至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加農牧民收入。緊緊圍繞鎮區北部、南部、中部三大特色產業帶,繼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好藜麥倒茬,加大畜種改良,繼續推行“保單+訂單”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推廣應用“三改”模式,基本實現“一戶一塊田”,發展壯大“牛羊菜菌藜”五大主導產業和“菜用蠶豆、藏地雪雞、蕨麻土豬”三小輔助產業。對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濟主體,堅持“質量數量、效益規模、規范運營”并舉,建成“產業示范小鎮”。傾力打造文化旅游首位產業,依托縣上啟動的五大景區建設,以xx古城大景區建設為亮點,逐步建成“文化旅游小鎮”。以“美麗天祝、書香天祝、平安天祝”建設為契機,全力推進生態文明、精神文明、和諧平安建設。
三是轉變作風,為推動各項工作落實保駕護航。扎實開展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厲查處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充分運用“四種形態”,持續強化“震懾”效應。持續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常態化長效化,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貫徹力、執行力,發揮好廣大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以最優良的作風推動各項工作全面落實,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