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國企改革座談會講話稿【精選推薦】,供大家參考。
大家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明確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各類所有制企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關于企業改革有幾點想法與大家交流。
一、筑牢邊界底線,確保改革方向不偏離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為推進好這項改革,國資委陸續出臺《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監督管理辦法》《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等多個相關文件,為有序推進國企混改提供制度規范。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中央企業始終按照制度文件要求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確保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穩步前行。
嚴守“三因三宜三不”原則,堅決避免跟風、盲目混改,根據自身功能定位及業務特點,做好混改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論證,力求改革取得實效。目前,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已全部完成所出資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評估,以指導具備條件的企業一企一策制定方案,成熟一個推進一個。
切實保障員工和社會公眾知情權,實現陽光混改,有效防范內部人員的操控。通過加強事前可行性研究、強化事中跟蹤監控、加強事后評價及督查,推動企業內外部形成監督合力,對決策審批、審計評估、產權交易、職工安置等重要環節、重點領域加強監管,不斷提高混改的規范性,切實筑牢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堤壩”。
二、深度轉換經營機制,推動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為改而改,而是通過改革實現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這才是混改工作的重點和任務所在。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中央企業堅持系統思維、協同推進、以混促改的原則,充分釋放混改企業資本融合優勢,發揮好戰略投資者的作用,推動企業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
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將建立黨組織、開展黨的工作作為引入戰略投資者的重要前提,將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結合,實現黨建工作與改革發展生產經營的深入融合,黨建的獨特優勢在混合所有制企業充分彰顯。目前,中央企業具備條件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絕大多數均建立了黨組織并制定了黨建工作相關制度,黨組織充分發揮作用,引領和保障企業改革發展行穩致遠。
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產業投資者、開展員工持股等方式,調整企業股權結構以推動治理機制的變革,推動實現資本“形混”和制度“神混”的統一。以產權為基礎,規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權責,建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目前,70%的混改企業有外部投資者派出的董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持續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以增強活力及內生發展動力。
通過“引資本”,推動“轉機制”,著力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人員考核評價機制,推動“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加快實施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等市場化用工制度,以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關鍵崗位核心骨干人才并發揮好他們的作用。推動完善由業績決定薪酬的分配制度,一薪一崗、易崗易薪,破除平均主義、“高水平大鍋飯”。統籌運用員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計劃等各類中長期激勵舉措,合理拉開收入分配差距。已有200多家科技型企業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有效調動了員工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顯著提升企業的活力。
三、混改聯動綜合改革,企業發展動力活力增強
以混改為契機,積極推進各項綜合性改革,實現改革聯動,有效放大改革的乘數效應,促使混改企業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經濟效益和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在堅持功能定位前提下,通過出讓股權有效剝離并退出“兩非”業務或企業,促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資本、技術和高精尖人才向主業聚集。
通過引入適合主業發展的“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戰略投資者,有效突破了現有資源和管理的約束,推動各類要素圍繞做強做精主業,補短板、強弱項,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打造一批有利于主業發展的產業生態圈,讓改革真正發生“化學反應”。中交集團組建民航機場建設集團,以混改彌補產業鏈短板弱項,實現現代綜合交通主業領域“海陸空軌”全覆蓋。東航物流立足航空速運業務,整合德邦股份、聯想控股、綠地投資等民營企業第三方物流、物流地產、跨境電商等資源,打通上下游貨站操作、倉儲配送等一系列服務鏈條,逐步構建起領先的航空物流產業生態圈。
圍繞主業加大研發投入,充分利用不同所有制股東技術資源和創新優勢,打通資本聯結與技術聯結通道,牽頭組建或積極參與創新聯合體、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公共研發平臺,有效形成創新合力。中國建材旗下凱盛科技、蚌埠中光電等混合所有制企業積極探索績效導向的考核分配機制,充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促進企業成功研發出0.03毫米柔性可折疊玻璃、8.5代超大TFT液晶玻璃基板等一批打破國外壟斷的新產品。
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隨著中央企業持股比例的適當降低及股權結構的不斷優化,其資本配置效率不斷提升、價值創造能力明顯增強。截至2021年底,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占到中央企業整體的68%、67%和86%,其市值增長明顯高于股市增長整體水平。
高質量發展是檢驗改革成效的“試金石”,深化改革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中央企業將繼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完善治理機制、強化激勵機制等體制機制的轉換,不斷提升改革的成效,使改革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和歷史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