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安全生產工作要點,供大家參考。
2 2022 年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2022 年,全市民政系統安全生產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緊緊扭住“問題解決年、政策落實年、項目落地年、質量提升年”任務要求,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不斷提升民政系統安全管理水平,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事故的底線,為建設全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筑牢安全發展理念
(一)提升政治站位。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安全生產決策部署,深刻領會民政安全管理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充分認清民政系統安全生產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從嚴從實從緊做好民政系統安全生產工作。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在保障民政系統安全生產、維護服務對象生命財產安全的實踐行動中增強“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要求。(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
(二)強化理論學習。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作為中心組理論學習、安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積極組織市縣兩級民政部門、民政服務機構干部職工參加安全知識學習培訓,適時組織行業安全生產知識、消防安全知識、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等專題培訓,提升專業化能力和水平。(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直屬各事業單位、民政服務機構)
二、嚴格責任落實
(一)強化監管責任。按照“三管三必須”要求,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安全形勢,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加強基層檢查指導。將監管責任落實到具體的部門、責任人員。制定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依法
編制安全生產權力和責任清單,向社會公開并接受監督;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研究安全生產工作,主要負責人每月至少兩次深入基層指導檢查。加強同消防等部門協調聯動,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用、相互配合、齊抓共管。(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
(二)落實民政服務機構主體責任。全面落實民政服務機構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履職盡責承諾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等規章制度,主要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抓好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依法設立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安全生產責任清單,落實崗位安全風險防控措施。全面修訂完善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健全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做到安全責任、投入、培訓、管理、應急救援“五到位”。(責任單位:直屬各事業單位、民政服務機構)
(三)嚴肅安全考核問責。嚴格實施安全生產考核制度,發現未按要求履職盡責的嚴肅問責。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被“一票否決”的單位,按分級屬地原則,取消負有領導和監管責任的相關人員當年各項評先評優資格;對安全生產決策部署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等行為,嚴肅追究相關安全監管人員責任。(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
三、突出工作重點
(一)加強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民政服務機構管理制度,建立落實24 小時值班、安全巡查和日常考評等制度,建立完善衛生制度、流行性疾病預防控制制度等,完善民政服務機構特殊情況相關應急預案,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切實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不斷強化食品、消防、建筑、用火用電用氣等日常安全管理,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現自查自改自報閉環管理。(責任單位:直屬各事業單位、民政服務機構)
(二)深入推進民政服務機構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制定“鞏固提升年”重點任務清單,強力推動工作落實。加大農村敬老院、民辦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殯儀館等民政服務
機構整治力度,重點加強用電管理安全,消防通道、消防安全出口、消防設施、電氣線路管理,督促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元旦、春節、全國“兩會”、國慶、中秋節期間,針對民政服務機構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檢查。加強對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領域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
(三)做好春節、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特殊節日期間殯葬安全管理。嚴格落實殯葬服務安全管理責任制、節日值班制度,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完善預警機制和限流分流機制,加強重點場所、關鍵服務環節、重要設備用品檢查。組織人員宣傳安全環保祭祀方式,做好群眾解釋、勸導工作,著力營造文明、有序的祭祀環境。(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社會事務科、股)
(四)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各級民政服務機構每月組織一次安全生產自查。各級民政部門領導班子成員每年至少組織兩次安全生產抽查檢查,相關業務科室每季度對所有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進行一次“拉網式”檢查。(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直屬各事業單位、民政服務機構)
(五)指導汛期安全生產工作。指導民政服務機構建立健全汛期安全生產專項工作方案、汛期應急預案,加強避讓轉移、搶險救援等災害應對措施演練,提升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密切關注氣象災害預警預報,指導各級民政服務機構落實防汛度汛工作制度,及時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直屬各事業單位、民政服務機構)
(六)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切實做好民政服務機構、民政服務對象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民政服務機構安全,努力實現民政服務機構、服務對象“零感染”的目標。(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直屬各事業單位、民政服務機構)
(七)強化項目建設專項整治。對年內開展的各個項目開展施工安全專項整治,重點抓好縣級殯儀館、公益性公墓建設等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相關業務科、股,相關單位)
四、堅持系統治理
(一)加強安全宣傳教育。依托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線上線下方式,持續推進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創新開展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宣傳周、消防宣傳月等活動,培育安全文化。民政服務機構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安全生產宣傳專欄,懸掛張貼安全生產宣傳標語、安全生產系列掛圖,利用電子屏滾動播放安全宣傳片和安全警示提示。每年至少組織全體人員觀看一次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充分運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平臺,宣傳安全發展理念,普及安全常識。(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直屬各事業單位、民政服務機構)
(二)堅持分級分類監管。全面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分類分級監管辦法和重大事故隱患調查處理辦法的通知》(晉政辦發〔2021〕9 號),對民政服務機構實行分級分類監管。嚴格落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制度,有效管控風險,及時消除隱患。深入機構開展安全督查,發現問題督促限期整改,整改落實情況應全流程跟蹤,并現場驗收,形成工作閉環。(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
(三)堅持依法治理。嚴格落實新修改的《安全生產法》,按照《市民政局 2022 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檢查方案》,嚴格落實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創新監督檢查方式,推進“互聯網+監管”。加大部門協同力度,實施安全生產失信行為聯合懲戒。(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
(四)強化應急能力提升。做好值班值守、預案、機制、力量、裝備物資等準備,年內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應急演練,指導民政服務機構對服務對象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應急演練。完善安全事故信息報送工作機制,堅持民政系統安全生產“日報告”“零報告”制度。(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直屬各事業單位)
(五)加大安全建設保障。加強財政保障力度,加快民政服務機構適應化改造,開展微型消防站、自動噴淋、自動報警等消防設施改造,推廣智能化電子服務平臺,及時直觀掌握安全管理情況。(責任單位:市縣民政部門)
推薦訪問:2022年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安全生產 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