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激勵村干部擔當作為工作匯報,供大家參考。
激勵村干部擔當作為工作匯報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激勵村干部在鄉村振興一線中擔當作為,我縣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激勵村干部擔當作為“八條措施”,從提升綜合能力、落實基層減負等方面,不斷激發廣大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動力,有效營造了改革創新、敢于擔當、積極履職的良好氛圍。
一、提升待遇保障。一是強化政治激勵。注重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和其他村干部中比選鄉鎮領導干部、考錄鄉鎮公務員、招聘事業編制人員。積極推薦政治素質好、參政議政能力強的優秀村干部作為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先進模范人選。村干部正常離任時,以鄉鎮為單位舉辦正常離任村干部榮退儀式,頒發“光榮離任”榮譽證書,切實增強其政治榮譽感、組織歸屬感、個人獲得感。
二是提升經濟待遇。建立村干部待遇穩步增長機制,采取“基本報酬+績效獎勵+集體經濟創收獎勵”方式保障經濟待遇,基本報酬按不低于上年度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 倍標準核算由縣財政全額保障落實,績效獎勵按照**縣公務員平均績效獎勵標準的 70%予以解決,集體經濟創收獎勵按不超過當年村級集體經濟凈利潤 20%的標準提取后按勞分配發放。
三是健全保險制度。縣財政為全縣所有村黨組織書記、村主任和其他財政職數內村干部分別以 3500 元/人、3000元/人、500 元/人標準補貼購買養老保險,為全縣所有村“兩委”干部以 200 元/人標準購買人身意外傷害團體保險。按規定落實正常離任村干部生活補貼制度,為未滿 60 周歲的正常離任村主職干部提供基本養老保險補繳、續繳通道。
二、樹立鮮明導向。一是提升綜合能力。縣鄉兩級制定村干部教育培訓年度計劃,堅持以理論結合技能操作的方式,增強村干部服務群眾、發展經濟、執行政策、應對突發事件和正確處理各類問題的能力。建立村(社區)干部教育培訓檔案,確保所有村(社區)干部每年參加集中培訓不少于 1 次。支持符合條件的村干部參加“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在取得畢業證書后,由財政單列預算給予
學生總學費 70%的學費補助。
二是落實基層減負。明確村級工作事項,除上級有明確要求等特殊原因外,相關單位不得隨意安排“三個清單”之外的工作任務。凡委托村級組織開展工作需要出錢出物的,應按“費隨事轉”的原則,相應安排工作經費,不得向村級組織攤派或轉嫁。各級各部門部署工作堅持科學合理、符合實際原則,同時要求鄉鎮對上級下發的工作任務合理分配,杜絕“二傳手”現象。
三是合理容錯免責。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常態化澄清機制,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村干部撐腰鼓勁,堅決避免“決策多失誤多、干事多出錯多、不干事不出事”的逆向懲罰現象。對符合免責的村干部,由調查處理部門到所在村召開會議進行澄清,最大程度保護和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健全工作機制。一是加強關心關愛。關心關愛村(社區)干部身心健康,鄉鎮每兩年至少組織村干部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一次體檢。認真落實村干部“六必訪”,對困難村(社區)干部家庭及時給予關心幫助。劃撥專項黨費設立村干部關懷激勵基金,對因公犧牲、因公負傷的村干部分別給予 10000 元、1000 元的慰問金。
二是做好心理疏導。建立健全談心談話常態化機制,鄉鎮聯村干部每季度與村干部開展 1 次談心談話,深層次了解村干部思想狀態和履職情況,掌握村干部工作、生活和家庭中存在的困難,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統籌在鄉鎮設立心理咨詢服務平臺,定期邀請心理咨詢師到鄉鎮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和心理咨詢服務,為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導與幫助。
三是加強考核管理。實行村干部“一人一檔”統一管理,定期開展適崗性調研,督促履職盡責。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和村干部任職資格縣級聯審制度,進一步規范村干部任免事前報告、動議人選、資格聯審、考察研判、公示任免等任職程序。每年開展一次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政治建設考察,考察結果作為評先評優、績效獎勵和組織調整的重要參考。
推薦訪問:激勵村干部擔當作為工作匯報 擔當 村干部 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