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上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發言提綱,供大家參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圍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為我們切實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各項工作,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艱難險阻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論述精神,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大意義和科學方法,更加有力有效地防范化解各領域重大風險挑戰,為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推動**高質量發展筑牢更加堅實的安全屏障。
一、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必須知責知勢、繃緊“安全弦”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當前,**的發展正處于十分關鍵的階段,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至關重要。
一是要深刻領會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的政治職責。黨的二十大報告16次提及“風險”,對今后一個時期統籌發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風險挑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別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嚴密防范系統性安全風險”“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省委、省政府也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曉明書記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擺在突出位置,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并期望**在八個方面“走在前、作示范”,“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底線上走在前、作示范”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
**省長在今年年初將“打好防范化解風險阻擊仗”等“發展六仗”作為全省經濟工作的主抓手,并成立打好防范化解風險阻擊仗工作專班,對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挑戰作出具體部署。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對標對表,切實增強堅持安全發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決扛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政治責任,以務實有效的舉措推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各項決策部署在**落實落地。
二是要準確把握新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5月30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復雜程度、艱巨程度明顯加大”“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就**而言,隨著經濟發展環境和形勢的變化,一些領域積累的風險因素需要消化,一些新的風險因素也在增加,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任務艱巨。我們必須強化風險意識,常觀大勢,常思大局,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既警惕“黑天鵝”事件,也防范“灰犀牛”事件;
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用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風險挑戰的不確定性,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三是要全力塑造新形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既要善于補齊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防控和化解各種重大風險,就是加固底板。”我們既要深刻汲取“4·29”等事故教訓,又要放下包袱,抓實抓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各項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不忽視任何一個風險、不放過任何一個隱患,對各類風險隱患都做到心中有數、手里有招、應對有策,以有力有效的舉措補齊短板、加固底板,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扭轉被動局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真正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底線上走在前、作示范。
二、防范化解重人風險,必須落實落細、筑牢“防火墻”
“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必須克服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堅持穩字當頭、防范在先,努力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全面筑牢安全發展的“防火墻”。從政府工作而言,我認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重點要抓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突出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風險。安全生產是底線工作,一失萬無。要創新工作方法,堅持以創新思維、系統思維強化安全生產措施落實,以科技手段強化本質安全水平,提升安全生產治理能力,全力打好打贏安全生產翻身仗。要突出問題導向,持續推進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隱患排查行動,強化對自建房、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食品藥品、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的綜合治理,建立問題清單臺賬,實行分類整治、掛牌督辦,以高壓執法態勢確保實現問題隱患的動態清零,堅決把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壓實安全責任,落實落細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嚴格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二是著力防范化解經濟運行風險。在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上,堅持舉債有度、用債有效、管債有規、償債有方,按照“四不一保”原則,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穩妥有序化解存量債務,確保債務負擔保持在合理水平。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上,堅持“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全面開展涉非涉眾涉穩金融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違法犯罪行為,持續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確保金融安全高效穩健運行。在防范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上,全面推行“交房即交證”,進一步強化預售資金監管,扎實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打好全市房地產市場穩定“保衛戰”。
三是主動防范化解社會穩定風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全面落實保民生、保安全、護穩定各項措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認真學習借鑒“浦江經驗”,抓實抓細治安防控、社會矛盾源頭化解和信訪積案化解,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有效防范化解社會領域的各類風險,確保社會大局持續平安穩定。
四是持續防范化解城市運行風險。要把韌性城市要求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方方面面,加快補齊短板弱項,不斷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要進一步提升河道、城市積水點等重點區域災害防御能力,推進城市老化管道更新改造,確保地下綜合管廊等城市“地下生命線”安全運行。要進一步優化城市應急預案體系,提升預報預警水平,完善風險評估機制,不斷提高應對極端天氣、地質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應急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城市運行風險防控能力。
三、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必須提能提效、用好“制勝招”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專業化、精細化要求越來越高。廣大黨員干部要因時因地創新應對風險挑戰的方式方法,拿出“制勝招”,提升領導力。
一是要強化科技賦能。城市因為科技進步帶來發展,也要依靠科技進步來解決問題。要充分運用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的科技手段、科技成果來織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科技防控網,更好地發揮現代科技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中的強大支撐作用。當前,要以構建城市智能安全管理系統為抓手,推動城市安全運行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創新,著力建設完善全市一張網、一個城市智慧大腦,加快建立“即時發現問題、快速到達處置、跟蹤監督問效”三大機制,實現對城市安全風險的全鏈條、全過程管控,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本質安全水平。
二是要加強制度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環境越是嚴峻復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于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沖擊。”要堅持標本兼治,加強制度建設,補齊制度短板,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用制度威力構筑防范重大風險的“堤壩”。同時,要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完善統一指揮、統籌協調、合成作戰、專業研判、分類處置的工作格局。
三是要注重協同落實。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樹牢“一盤棋”的思想,強化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改變分散化、碎片化的管理模式,實現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有序互動、高效協作。各區縣(市)、園區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各項工作落實到最基層、第一線。要以嚴深細實的作風狠抓落實,強化督導檢查,以最強執行力推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各項工作快落實、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