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禁酒令法紀觀念方面集合經典優秀范文3篇
部隊禁酒令法紀觀念方面集合經典優秀范文篇1
中華酒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夏朝,傳說中酒的兩個始作傭者杜康和儀狄,大概都是這個時代的人物,距今約4000多年歷史。在那個物質生活不是十分豐富的時代,酒的發明究竟是緣于一種怎樣的靈感和機緣,我們不得而知,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發明卻影響和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至皇親國戚王公貴族下至山野村夫販夫走卒對此都有所鐘愛,某種程度上,它的影響力要超過令國人驕傲的四大發明!如果你問一個目不識丁的人印刷術是怎么回事,他不一定清楚,但如果你問他酒是什么東西,他或許會反譏你:“你白癡啊!”
酒對人影響力之大之深,我們無法用語言來描述,也沒有能力穿越時光隧道,因此也無法真切地感受古人對酒的態度,不過查閱一下史志典籍,我們還是能夠窺視一二。
早在2500年前,佛教的創始人釋伽牟尼就在《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中,將“不飲酒”做為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應持守的戒律,時至今日,廣大信眾仍信守奉行。
《戰國策》中說:“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欽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儀狄制作美酒去拍馬屁,沒想到大禹不僅不領情,還下了個“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的批語,這大概可以視為最早的“禁酒令”。
盡管圣人大禹超前意識到了酒的危害性,但還是沒能有效阻止酒的發展與繁榮,它就像細菌一樣,依靠人類后天貪婪的土壤不斷的繁殖生長,利用它獨特的味道刺激著人類****的味蕾,讓人欲罷不能。千百年來,酒好像從來就沒有真正從國人的餐桌上消失過,并且逐漸形成一種文化,尤其為文人墨客所鐘愛。如曹孟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這位金戈鐵馬,于群雄并起之時,揮鞭統一中國北方的魏武帝,常常豪飲,也常有憂情萬種。但是曹操也曾經為了整飭官場作風,下過禁酒令,結果引來了“整日里喝得醉醺醺,倒也****”的“建安七賢”之一的孔融的不滿。孔融去找曹操理論,問曹操:“也有以女人**的,為什么不禁婚姻?”曹操無以回答。亦如蘇東坡:“酒酣胸膽尚開張。”這位鐵板銅琶,開一代詞壇新風的大才子,雖然不諳世事,常常在官場上敗給那些齷齪小兒,一生并不得志,但是,仍然矢志不悔,于酒酣之時,依然鞭撻時弊,情系人民。卻也常常于酒酣耳熱之時,給自己招災惹禍。亦如李清照:“沉醉不知歸路,金樽倒,拼了盡燭,不管黃昏。”這位生于亂世、空有一身豪情才氣的"女詩人,也常常唱響“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不但飲酒,而且醉酒,甚至醉得昏天黑地……
古人倡導禁酒,對于文人卻好像不起什么作用,該喝還喝,該醉還醉。但是,幾位嗜酒的文人是不能夠代言所有古人的,“李白斗酒詩百篇”,對于文人的醉酒國人在感情上一直持寬容的態度。然而醉酒畢竟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尤其是醉酒后亂說亂罵不知東南西北尿床吐穢者,更是丟人顯眼。至于酒后亂性或借醉酒之名行違法之事,則更是害人害己、誤國誤民。這大概正是古圣先賢們對酒持以抵制態度的原因了。
古人飲酒倡導“溫克”教人不做“三爵不識”。所謂“溫克”,即是說雖然多飲,也要能自持,要保證不失言、不失態。所謂“三爵不識”,指不懂以三爵為限的禮儀。《禮記玉藻》提及三爵之禮云:“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則坐。”就是說,正人君子飲酒,三爵而止,飲過三爵,就該自覺放下杯子,退出酒筵。所謂三爵,指的是適量,量足為止,這也就是《論語鄉黨》所說的“惟酒無量不及亂”的意思。
大概從宋代才開始,人們比較強調節飲和禮飲。至清代時,文人們著書將禮飲的規矩一條條陳述出來,約束自己,也勸誡世人,如:《酒箴》、《酒政》、《觴政》、《酒評》等。清人張晉壽《酒德》中有這樣的句子:“量小隨意,客各盡歡,寬嚴并濟。各適其意,勿強所難”。由此可以看到清代奉行的禮飲規范的具體內容。
由此看來,古人飲酒是以不違反禮制和不影響健康為原則的,這一點從古代的酒具“爵”的型制上可見一斑。古代的“爵”即是我們現在的酒杯,不同的是,“爵”口處有兩根直立的小柱名曰“止酒”,喝酒時恰好擋在嘴的兩邊,防止一次性喝得過多,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古人為了防止飲酒過量和倡導理性。
部隊禁酒令法紀觀念方面集合經典優秀范文篇2
自整頓紀律作風專項活動開展以來,根據專項活動實施方案的具體安排和有關要求,我認真學習了劉劍剛同志在全省檢察機關加強紀律作風建設電視電話會議的通報和市委書記張文雄同志《要算好七筆帳》的講話內容,以及省政法委“六個嚴禁”的規定和違反“六個嚴禁”的處理辦法,學習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廉潔從檢十項規定”和“九條禁令”、“禁酒令”。現針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思想上、工作上、學習上進行了自查。
一、參加紀律作風整頓活動情況
自從開展紀律作風整頓活動以來,我嚴格按照本院的安排,積極參加學習,認真查找問題。一方面認真學習下發資料和相關規定,積極參加院里組織和支部組織的學習會,另一方面及時撰寫心得體會。在堅持學習的同時,主動對照要求,認真查找實際工作中和個人思想中的問題和不足,并努力糾正。特別是能依照各項禁令,嚴格工作生活紀律,努力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為優化檢察形象竭力盡職盡責。
二、自查存在的問題
1、政治學習堅持不夠,學習標準不高。由于日常工作忙,平時用在讀書、看報的時間很少,學習領袖人物的理論和思想少,政治理論的更新不夠,不能用新的政治理論來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在這方面,我認為自己還做得很不夠,有一定的差距,思想跟不上客觀形勢發展變化。
2、工作方法不夠細致,主人翁意識欠強。于由辦公室的各項工作均有分工,有時,我只要協調指揮就是了,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親力親為,可能存在工作方法不夠細致、對同志關心照顧不周等問題。有時,由于因為心情問題,在語言表達上得罪了同志,在此我表示深刻反思,并致以深深的歉意。另外一個方面,主人翁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由于自身方面的原因,加上工作忙,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強,工作方法上缺乏創新,工作成績難有跨越性的突破。
3、自我要求欠嚴。如在遵守相關規章制度方面,也有重實際輕規章的一面,在著裝上,就沒有按黨組研究的條款執行。
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有時不能及時到崗,存在遲到、早退的問題。
4、求好心切,對同志要求太嚴格。由于我們工作性質的問題,我希望所有的工作都不能出差錯,因此,在許多方面對同志要求很嚴格,同志們可能感到受不了,但是我絕對沒有故意為難大家的意思。比如用車上,總希望大家能規范用車,節能減排,勿違反警車管理條例。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但沒有違禁的情況出現。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
我認為,存在上述問題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客觀上是工作確實忙,缺乏足夠思考和學習的時間,缺乏所有工作親力親為能力和精力。主觀上是自己平時政治學習不夠,缺乏政治上的進取性,因而在作風紀律上有時有些松散。
四、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部隊禁酒令法紀觀念方面集合經典優秀范文篇3
為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嚴肅工作紀律,樹立機關干部職工文明、高效、廉潔、勤政的良好形象,近日,謝通門縣委書記旦增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在全縣范圍內實施“禁酒令”:全縣干部職工在工作日及非工作日執行公務期間嚴禁飲酒。以此推動全縣干部職工以昂揚的精神、踏實的態度、務實的作風,開創全縣工作新局面。
一、明確對象,嚴格禁酒要求
此次“禁酒令”的頒布,主要是針對全縣干部職工,并提出了6項禁酒要求:一是嚴禁在工作日(周一至周五)飲酒;二是嚴禁在值班和執行公務時飲酒;三是嚴禁單位之間用公款相互宴請;四是各單位有公務接待活動時,一律在縣機關食堂安排自助餐,除特殊情況經主要領導批準外,原則上不安排飲酒;五是縣處級領導及縣直機關工作人員到基層進行公務活動時原則上不得飲酒,鄉(鎮)干部不得勸酒、逼酒;六是節假日及雙休日無值班或工作任務時可適量飲酒,但必須保證不影響工作日正常工作。
二、強化監督,嚴格貫徹落實
為保證“禁酒令”落到實處,縣里專門成立了由縣委辦、政府辦、紀檢委、組織部組成的督查領導小組。督查小組通過明察暗訪、定期不定期抽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對“禁酒令”執行情況進行督查,并向社會公布了禁酒監督電話,積極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對違反“禁酒令”規定的人員,情節較輕的,在全縣范圍內通報批評,對本人進行誡勉談話;情節嚴重并造成違紀后果的,將按相關規定進行紀律處分。對頂風違反“禁酒令”的,嚴懲不怠,絕不手軟,以確保“禁酒令”令行禁止、令行長久、落實到位。
三、落實責任,建立長效機制
“禁酒令”采取“一把手”負責制,各鄉鎮、縣直各單位“一把手”負總責,帶頭執行,全權負責本單位、本部門的禁酒工作;紀檢委、組織部負責全面履行監督職能,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負責一級的格局,職責清晰、監督有力,從而確保執行“禁酒令”的常態化、長效化。
推薦訪問:禁酒令 法紀 部隊 對部隊禁酒令的思想認識 部隊禁酒令制度落實 部隊對禁酒令貫徹執行方面 部隊禁酒令對照反思 部隊禁酒令討論辨析 部隊禁酒令專題教育 部隊禁酒令個人剖析 部隊最嚴禁酒令 部隊禁酒令的認識 部隊禁酒令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