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夢活動總結航天夢活動總結篇1今天早上吃完飯后,我懷著興奮、高興的心情和媽媽千里迢迢的坐車來到了中華航天博物館。進去之后,媽媽告訴我1956年10月8日中國航天事業創建,1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航天夢活動總結,供大家參考。
活動成功后,大家在寫活動總結時一定要考慮到每一個小細節,大家需要把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記錄到活動總結里,以下是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航天夢活動總結5篇,供大家參考。
航天夢活動總結篇1
今天早上吃完飯后,我懷著興奮、高興的心情和媽媽千里迢迢的坐車來到了中華航天博物館。
進去之后,媽媽告訴我1956年10月8日中國航天事業創建,1957年11月16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成立。
我們先去了一層展覽火箭、衛星的地方。這里有三個火箭的實物。講解員說道:“那三個火箭都是做好了以后沒有發射出去的真實火箭,第一個改進型為長征二號丙,近地面軌道運載能力2500公斤,第二個改進型為長征二號丁,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3100公斤。”那三個火箭一個比一個高,最高的火箭都可以和天花板一比高下了呢!
然后我們又看了返回艙和衛星的實物和模型。有神舟飛船返回艙、實踐二號衛星、實踐一號衛星、資源一號衛星、返回式衛星回收艙……看完之后我和媽媽就上樓來到了三層。
到了三層,我就被墻上掛著的照片深深地吸引住了。這些都是宇航員在太空中拍的照片。我們又來到了二層。我們看到了一個小片。知道了成為宇航員非常不容易,要經過層層選拔,還要經過刻苦的訓練才有資格飛上月球。最后我和媽媽就依依不舍地回到家了。
在回來的路上,我想航天博物館不僅真有趣還能在里面學到好多知識,有機會我還要去那里參觀。
航天夢活動總結篇2
為慶祝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大力弘揚航天精神,唱響“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主旋律,4月24日,航天學院成功舉辦了“揚帆起航 逐夢九天”中國航天日系列主題活動。
中午11時,航天嘉年華在一校區步行街火熱開啟。趣味十足的游戲,精心準備的獎品…吸引了學子、老師、小朋友們頻頻駐足參與,現場氣氛十分熱鬧,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各班級精心準備的游戲豐富多樣,趣味性強:航天比劃猜游戲幫助大家了解了更多航天知識,紙飛機大賽讓大家體會自己動手的快樂,吹氣球考驗了協作能力和團隊默契…大家通過參與各種游戲收集印章,換取航天主題精美禮品,追憶美好童年記憶。活動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后,大家才意猶未盡地離開,嘉年華在歡快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中午12時30分,“對話航天,夢逐寰宇”飛行趣味體驗賽在一校區活動中心101室舉行,同學們踴躍報名參加,通過模擬飛行訓練和現場指導后,現場體驗fpv第一視角穿越。
長征二號f、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火箭模型表演于17點在小體育場開始,現場氣氛熱烈,表演順利,吸引了很多師生前來觀摩,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小朋友熱情參與,共同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
下午14時,“航天夢·中國紅”彩繪活動在主樓廣場正式開始,經過初稿審核后,全校共有12組參賽隊伍入圍,參與人員近百人。各小組以“中國航天日”為主題,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用靛藍青紫涂刷出深空色彩,用純白線條描摹出航天器的輪廓,用淺碧深紅勾畫出星體形態;以大地為畫板,繪制浩瀚星河。
建筑學院的同學們發揮專業特長,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地標性建筑——主樓繪制在場地中心。畫面布局嚴密,線條流暢,從測量定位到勾勒底稿,他們用簡單的線條將主樓的宏偉雄壯觀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現場歡快的創作氛圍中,所有參賽小組都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彩繪作品構思新穎、色彩和諧,有極強的視覺感染力,展現出了哈工大學子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本次航天日系列活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晚上17時30分,“啟航杯”航天知識競賽在活中心101準時開賽,本屆競賽分為初賽、決賽兩個階段,初賽以筆試的方式進行,競賽題目涵蓋航天發展史、宇宙常識、航天科普常識、哈工大和中國航天熱點等。20支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年級的隊伍經過激烈地角逐,最終有8支隊伍脫穎而出進入決賽。
決賽當晚,經過團隊車輪、你說我猜、耳明手快、狹路相逢、逆風翻盤以及加賽6個環節的激烈比拼,最終決出一等獎一隊,二等獎二隊,三等獎五隊。
晚上18時,“揚帆起航,逐夢九天”學術冷餐會暨影片展播活動在活動中心201舉行。活動立足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以拓寬學術視野,促進成果交流為目標,吸引了來自航天、儀器、物理、化工、管理和計算機等學院共九十余名碩博研究生參加。
航天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系郭延寧教授首先介紹了所在團隊參與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項目的相關研究,并闡述了現階段團隊的研究方向,號召大家積極以自身所學投入到中國航天事業、國防事業的發展中去。
航天學院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黃意新老師分享了飛行器動力學設計與仿真團隊參與的嫦娥五號月壤采樣的相關研究工作,從總體方案論證、機理分析,再到專項分析、監控系統建設,為嫦娥五號月壤采樣的順利進行提供了較大的技術支持。
在學術交流環節,同學們根據研究方向與興趣進行組隊交流,通過交流大家既對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在思想碰撞中涌現出更多的創新靈感,有的小組聚焦某學科領域的未來發展,有的小組則關注現階段的共性問題并探討解決方案。
活動還設置了抽獎和娛樂環節,與會者自由分組體驗各類益智類小游戲,現場氣氛熱烈融洽。
本次中國航天日系列主題活動弘揚了航天精神,激發了全校師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心系航天,立志星辰大海;情寄祖國,圓夢華夏九州。哈工大學子將乘勢而上,繼續逐夢九天,揚帆起航。
航天夢活動總結篇3
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為“航天點亮夢想”,主場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航天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作為主場活動舉辦地,海南借力“中國航天日”,積極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航天科普活動。
“中國航天日”自2016年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設立以來,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踴躍參與,先后在北京、西安、哈爾濱、長沙、福州、南京六地成功舉辦主場活動,已成為“弘揚航天精神,傳播航天文化,普及科學知識,凝聚航天力量”的重要平臺和窗口。
作為主場活動舉辦地,今年海南將舉辦2022年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和2022年中國航天大會,屆時將舉辦線上直播、線上課堂、論壇研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月24日,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22天后“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探月工程實現“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在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我省在省博物館組織月壤展出活動,讓公眾一睹月壤“芳容”。這是月壤首次“回”海南與公眾見面,將進一步宣傳中國航天發展成就,激發海南發展航天事業的熱情。
除了月壤展出活動外,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等單位共同舉辦“中國航天與文化藝術探索論壇”,進行全球網絡直播,國內外航天及文化藝術界重量級嘉賓與網友開展線上對話,講好航天故事,傳播航天聲音,提高中國航天的世界影響力;廣泛開展海南特色航天日海報征集活動,在全國661幅作品中,海南省投稿164幅,占24.8%;舉辦“第二屆空間信息智慧應用助力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峰會”,推動空間信息應用與發展海洋經濟、數字經濟和加快鄉村振興、自貿港建設等深度融合,助力自貿港發展;舉辦“2022‘中國航天日’科普知識競賽活動”,普及航天知識,激發青少年了解航天、熱愛航天、獻身航天的熱情;舉辦“2022營動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廣泛宣傳航天精神、助力建設航天強國。
按照中央的要求,海南省將航天科技產業列為海南“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正以超常規方式,加快推動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規劃布局了高新產業區、發射區和旅游區,并按照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打造三大產業鏈,著力發展世界一流的國際商業發射中心,打造航天國際合作與交流平臺、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高端研發制造基地、衛星應用產業基地、航天科普旅游基地。
下一步,我省將謀劃建設航天主題公園、博物館,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全面提升全民創新素養,激發廣大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航天夢活動總結篇4
為更好發揮中國空間站科創體驗基地作用,進一步推動我國航天科普工作創新發展,在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國科技館聯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于4月23日開展“航天點亮夢想——‘中國航天日’主題教育活動”,為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獻上一場航天科普盛宴。
活動現場,空間站工程航天技術試驗總師朱樅鵬向青少年代表送上科學家寄語,號召同學們熱情擁抱科學,投身探索宇宙的偉大征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實驗室研究員王鵬飛老師帶來了《航天里的元宇宙》航天科普沙龍,中國科技館小小志愿者進行了“百館千場萬人”航天精神宣講。
中國科技館副館長龐曉東表示,中國科技館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在總結30余年來科普活動理念的基礎上推出“未來科學節”品牌活動,通過年度主題計劃,結合每年的重大科學成果、科學發現、科學事件和社會熱點,激發青少年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引導他們熱愛科學、敢于創新,用航天科普助力科技強國建設。
中國科技館活動負責人表示,后續,中國科技館將繼續開展中國空間站科創體驗基地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更多活動詳情將在“掌上科技館”微信公眾號公布。
航天夢活動總結篇5
日前,由團北京市委、希望工程北京發展中心、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主辦,北京啟智榮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我的夢飛天夢”航空航天云上營團市委專場活動在線上開展。活動開始前,團北京市委權益部面向全市青少年進行了宣傳,希望工程、北京青基會與活動支持單位密接溝通,為活動成功舉辦做好準備。
此次的線上活動共分為三個環節,在“館長帶你云探館”階段,同學們隨著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韓國軍館長的腳步,“走進”了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以人類飛行歷程和飛天夢想為線索,參觀博物館精品展項和珍貴實物,學習航空航天科技知識和科學原理;在“一張紙的飛行夢”階段,同學們跟隨老師學習飛機結構和飛行原理,并將理論付諸實踐,用紙張啟迪雙手,用雙手放飛自由,趣味紙飛機帶著大家的夢想昂首起飛;在“小小飛機設計師”階段,同學們使用身邊常見的材料,自主設計并制作出一架架“飛機”,通過涂色加固和講解說明,將自己的想法大膽的展示。在最終的連麥互動上,上百名學生踴躍展現自己的成果,一架架精致、特別的飛機現身直播間。
此次活動共吸引了2000多名中小學生在線參加,1000多名學生提交了作品視頻或圖片,收獲了家長及學生的一致好評。下一步,團北京市委、北京青基會等活動主辦方將對參加活動的學生作品進行整理和評比,并對獲得優秀作品的學生進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