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廣播電影電視局“三下鄉”活動總結今年以來,我局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三個建設年”活動為抓手,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按“增比進位突破”要求,大力推進我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深入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電總結】市廣播電影電視局“三下鄉”活動總結,供大家參考。
市廣播電影電視局“三下鄉”活動總結
今年以來, 我局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三個建設年”活動為抓手,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按“增比進位突破”要求,大力推進我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深入開展,現將我局XX年“三下鄉”活動總結如下:
一、廣播影視工作開展情況
(一) “十大民生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我市建設任務為100個鄉(鎮)廣播電視服務站、31個鄉(鎮)有線電視聯網、84個鄉鎮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和100個學校教育信息平臺。為確保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我局深入基層調研,加強指導,貴州省廣電網絡XX分公司認真組織,成立了覆蓋辦公室和“班班通”工作組,按計劃推進建設,圓滿完成了100個鄉(鎮)廣播電視服務站、聯網31個鄉(鎮)有線電視、84個鄉鎮數字電視整體轉換、100所學校教育信息平臺的建設任務。
(二)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有序推進。積極爭取并得到國家電影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先后為我市配置了12輛流動電影放映車,折合人民幣144萬元,投入了30萬元的電影衛星接收設備,建立了XX市電影衛星接收站,有效解決了XX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中的交通困難和電影更新周期長的問題。目前,全年20796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已經按計劃全部完成。
(三)大力推廣由貴州省廣播網絡公司XX分公司進行安裝和模式。農戶每戶出資100元作為安裝維護費的模式,充分發揮廣電網絡技術、人才和運營網絡優勢,有效解決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后續維護困難的問題。
(四)組織了鄉鎮調頻廣播的檢查驗收工作。我市鄉鎮調頻廣播試點工作于2009年開始啟動,該工程建設的經費采取當地政府出一部分、各職能部門集資一部分、市廣電局適當補助一點的原則,試點的前提條件是,建立有保障的長效機制,有明確的管理機制,負責人員、專門的維護費用。目前,已在務川、鳳岡、余慶和綏陽等四縣進行了試點。為確保鄉鎮應急調頻廣播工作在全市順利推廣,今年以來,我局對務川、鳳岡、余慶和綏陽等四縣的鄉鎮調頻廣播進行了檢查驗收,同時,對鄉鎮調頻廣播運行狀況、老百姓是否滿意、長效機制是否建立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尤其是長效運行機制進行反復的研討與論證。
(五)積極探索擴大農村數字電視覆蓋的有效途徑。目前正在實施的“村村通”工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看電視聽廣播的問題,但占全市人口73%的廣大農民群眾收看不到有線電視節目、聽不到市委政府聲音的問題還無法解決。為了切實擴大數字電視覆蓋面,提高覆蓋質量,特別是將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的聲音通過廣播電視傳達到廣大農村,市廣電局經過前期調研和論證,采取招商引資的方式實施XX農村廣播電視節目數字無線覆蓋工程,我局已經與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農村廣播電視節目數字無線覆蓋工程項目實施合同,將于年內啟動。該項目實施后,廣大農村用戶可以收聽收看到與城市用戶相同的數字廣播電視節目,可以有效解決廣大農村群眾收聽收看本地廣播電視難的問題,有力提升我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整體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廣播電視覆蓋率不高。由于特殊的地理條件,以及我市經濟欠發達欠開發的實際,目前全市廣播、電視覆蓋率還相對較低,還有很多人聽不到廣播、看不到電視,尤其是市級廣播電視節目的覆蓋率不足30%,500多萬群眾聽不到市委、市政府的聲音。
2、 “2131工程”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我市很多行政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小村并大村后,全市行政村數量由5900多個減少到1730個,行政村地域面積顯著增大,人口數量成倍增長,有的行政村所轄人口多達萬余人,國家“十一五”期間投入給XX的電影放映設備嚴重不足,和省內別的地市相比嚴重偏少,所投設備與XX的人口、地域不成比例。
3、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仍然存在“重建輕管”現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按國家下達計劃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并積極完善政府引導、農戶自愿參與、市場化運作的長效管理機制,力爭使廣播電視天天通、長期通。
2、積極響應黨的XX屆六中全會關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號召,以全市農村廣播電視節目數字無線覆蓋工程建設為載體,推動我市廣播影視下鄉,繁榮農村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農村用戶收聽收看到與城市用戶相同的數字廣播電視節目。
3、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增加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場次。積極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的農村電影院線公司和農村電影放映隊,普及數字化流動放映。
推薦訪問:廣電 電視局 三下鄉 【廣電總結】市廣播電影電視局“三下鄉”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