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鍛煉調研報告范文 掛職鍛煉調研報告范文Samplereportontemporarytraining[objectObje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掛職鍛煉調研報告范文 ,供大家參考。
掛職鍛煉調研報告范文
Samplereportontemporarytraining
匯報人:JinTaiCollege
員進行深入交流,聽取他們對基層組織建設、新農村建設的意見,與他們拉近距離,并對走訪他們的情況和問題做詳細記錄。通過近兩個月的調查,我對云仙鄉有了進一步的解。云仙彝族鄉是原云仙鄉與震東鄉于20xx年3月18日合并后成立的,俗稱"大蘆",位于普洱市思茅區西北部,距思茅城57公里,全鄉國土面積678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116個村民小組,4550戶農戶,17433人(其中農業人口16355人,非農業人口1078人),有漢、彝、傣、佤等十多種世居民族,主體民族為彝族。鄉境內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地勢西部高,東部低。最高海拔為大蘆山2154米,為思茅區最高峰,最低海拔為小黑江邊南宋河口680米,相對高差1475米。水利資源較豐富,但利用甚微。喀斯特地貌特征明顯,地表多為赤紅壤和紫色土,耕地面積51900畝,98%為山地,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咖啡、茶葉、小米辣、橡膠、蔬菜;畜牧業主要養殖黃牛、水牛、山羊、豬、蘆山烏骨雞為主。
1、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按照區委"建設中心城,發展功能鎮,打造特色村"三位一體城鄉統籌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分步建設,強化管理,搞活經營四位一體,加大集鎮建設力度,使集鎮建設更加合理、完
善。堅持"一村一特色,一寨一風格"的要求,科學規劃村寨布局。20xx年云仙鄉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完成7個村27村民小組的村莊建設規劃;
(2)新農村建設順利開展,重點扶持村項目順利實施;(3)完成14個小組財政獎補,一事一議項目建設,有利促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4)道路建設設施建設大步推進,碧云大橋建成通車,完成村組硬化4600米,新建煙區道路98.2公里,新建生產道路28.4公里,農村群眾出行難,出行不安全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5)全面完成了金子塘河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完成20.96公里"三面光"溝渠建設;(6)新建水窖277口,蓄水池12個,1480立方米,架設飲管道68.34公里,人蓄飲水困難的問題有效緩解,水利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圍繞"打基礎、調結構、建支柱、促增收"的工作思路,不斷打牢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后勁,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始終堅持穩定糧食生產,發展綠色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烤煙、畜禽、林業、咖啡、茶葉、蔬菜、小米辣七個主要農產業得到鞏固提升。
由于以上各項基礎設施建成和實施,有力推動云仙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使烤煙、畜禽、林業、咖啡、茶葉、蔬菜、小米辣七個主要農產業得到鞏固和提升。烤煙產業提質增效明顯,完成烤煙種植面積9167畝,比20xx年增3344畝,煙葉、畜禽牧業,產業化步伐加快推進,建成大山腳、大荒地兩個高標準肉牛飼養基地;建成常年無公害蔬菜基地160畝;咖啡產業發展迅速,蠶桑產業穩步發展;茶葉、橡膠種植穩中有升;小米辣品種推廣種植效益明顯。
2、黨的建設不斷加強。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區委的要求,通過深入開展創新爭優活動,認真抓好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活動,"公開承諾"、"評先競旗"活動,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廣大黨員、干部政治意識、黨性意識,責任意識進一步提高,形成了黨組創先進,黨員爭優秀、群眾得實惠的良好氛圍,20xx年鄉黨委被區委命名為"五星紅旗黨委"。結合四群教育深入開展黨建示范點創建工作,建立科級領導干部聯系基層黨建示范點制度,打造市、區、鄉級4個示范點。建立健全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及目標考核機制和黨建工作"雙述雙評"制度。嚴格按照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切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年內發展黨員36名,轉正40名。"三培養"活動,年內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5人,把黨員培養成村組干部3人。為民
服務五項制度得到落實,責任區和人民勤務員全覆蓋。完成了鄉、村黨組織和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網絡。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強黨員干部廉政教育,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營造全鄉風清氣正的干事環境。
三、云仙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一是水利設施抗災能力弱。近些年,云仙鄉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利用國家水利項目資金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改造了部分水利基礎設施,建立了大量的水窖、水壩和小水塘,但任有大量的塘堰溝渠等水利設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澇設施老化,農業抗災能力減弱,二是標準化農田比例不高,雖然近幾年先后對大地、挖令村進行了土地綜合治理,并建立罵木無公害大棚蔬菜基地,但是"田成塊、路成網、渠相通、溝相連"的標準化農業比例低,綜合生產效益低,三是農村生產生活"四難"問題突出,即行路難、用水難、看病難和信心交流比較突出,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太差。
2、農村基層運轉困難,基層戰斗力不強。一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十分緩慢,村級公益事業長期投入不足,生產和生活條件難以得到改善;二是農村黨員年齡偏大,干部待遇過
低,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基層組織凝聚力、戰斗力不強,造成農村基層組織運轉困難。
3、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緩慢,增收渠道單一,農民增收困難。由于老百姓科技文化水平較低,守舊思想嚴重,傳統觀念難以改變,仍然以常規種植方式為主,種植作物仍為水稻、玉米常規作物為主,仍停留在小而不全的小農經濟狀態,農業的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農民的.市場組織化程度不強,應對抗御市場能力弱,渠道單一,這些都制約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4、農業科技投入不足,農業服務體系不健全。實踐告訴我們,要想使農富起來,使他們成為新型農民,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注重農村科技培訓是不行的,沒有高素質的文化,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民,增加農民收入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我認為要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用5-10年的時間,建立培訓示范基地,培養一些精通種植業、養殖業、畜牧特產業等技術能人,讓每一個農民至少要有一個懂技術的明白人,要做好非農業的專業技術培訓。
三、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本人認為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看病難的問題。要借扶貧之機,盡力爭取農村公路油路改造工程。人畜飲水工程及國家對衛生事業項目的投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這些工作,一步完不成的分兩步,一年完不成的分兩年,逐步解決。
二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重點對本鄉干部的思想教育問題,與他們多交流,多談心。同時,按照黨員納新的相關要求,做好老黨員結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的工作,拿計劃、出實招,把那些具有共產主義理想,懂科技、能致富、會帶頭的年輕農民不斷吸納到黨組織中來。比如,結合實際提出黨員納新新計劃,按計劃分到老黨員頭上,這樣,即使老黨員發揮了余熱,又做好了黨員納新工作。要通過黨建帶團建、帶婦建等工作,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是加強科技培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技先行,才能不斷提高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要結合發展產業的實際,每年舉辦種植、養殖的科技培訓,逐步提高村民的科技素質。同時,要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引導村民樹立文明新風,相信科學,破除守舊思想束縛,不斷提高生活質量。
四是切實抓好糯扎渡電站移民工作。云仙鄉移民工作是鄉內重點工作,全鄉有8村民委員會55個村民小組涉及糯扎
渡移民,搞好云仙鄉移民工作,直接關系到全鄉移民生存發展和社會安定團結。因此全鄉要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齊心協力,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分工協作,各司其職,整體推進。并利用多種宣傳形式,大力加強移民政策的宣傳教育,提高移民群眾的思想認識。同時要把移民政策認真及時地落實到位,真心誠意地關心移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把移民安置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移民工程促進移民區更好更快地發展。
總之,近三個月的掛職學習,感覺受益匪淺,既看到了希望,更體會到肩頭的責任之重。因此,我認為要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不斷摸索出合適本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思路及方法,推進全鄉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DesignedByJinTaiCollege---------
推薦訪問:掛職鍛煉情況報告 掛職鍛煉調研報告范文 調研報告 掛職鍛煉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