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招商引資會議上講話,供大家參考。
同志們,今天我們組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招商引資大會,參加會議的是全縣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目的就是舉全縣之力,大力營造謀事創業的政治環境、寬松有序的政策環境、高效務實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和聚才集智的人才環境,搶抓發展機遇,明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資的實效性助力全鄉經濟高質量康發展。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優化營商環境在招商引資大局中的重要意義
發展是硬道理,環境是生產力。環境已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和吸引投資者的核心競爭力,集中代表一個地方的對外形象和發展潛力。良好的發展環境是加快發展、奮力崛起的重要保障和強勁動力更是吸引客商、集聚人才的亮麗名片和金字招牌。一個地區推動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創優發展環境的過程;
一個地區發展成效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優營商環境的成效。
(一)優化營商環境是加快發展的重要資源
一個地區要加快發展,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一是要有充裕的資源和資金投入;
二是要有適應發展的各方面人才;
三是要有良好政風、民風。軟環境無形,但對經濟的影響無處不在,在一定條件下,環境要素甚至比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更為重要。因為軟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項目產業和人才的聚集。一個地方環境好,外面資源可以引進來,里面的資源可以釋放發展活動,如果環境不好,可能導致“外面的引不進,里面的上不去,甚至流出去”。可以講,經濟發展環境看似軟的,實是硬的,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建設得好,它可以轉化為巨大的物質推動力量,相反,則成為加快發展的絆腳石、攔路虎。
(二)優化發展環境是加快發展的重大方略
一個地區發展快慢,取決于發展環境優劣,聚集的資源要素多寡,特別是以政務環境為重點的軟環境已經成為資金、技術、人才等重要資源流向的主要因素,構成地區之間綜合競爭力的核心內容,因此,要加快經濟發展,既要注重基礎設施、自然資源和區位等有形資源的作用,也要注重政風、民風等軟環境對發展的重大作用,準確把握發展脈搏,為加快發展營造良好條件。
(三)優化發展環境是加快發展的必然選擇
發展是硬道理,環境是硬條件,環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具有決定意義,良好的發展環境,是生產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務成本降低的盆地和經濟效益提高的福地。哪里的環境好,哪里就會聚集更多的生產要素,經濟活動就會出活力出效益。優化營商環境,是擴大招商引資的有效保證,是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二、強化“三種意識”,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提升招商引資實效 。
一是強化“人人都是軟環境”意識。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工作,是一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是一項永不竣工的社會系統工程。就我縣當前的環境而言,我們與先進地區相比,與全省全市競爭趕超的態勢相比,與我們“十四五”承擔的目標任務相比,很顯然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有的單位有些問題久拖不決,辦事拖拉的現象還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事項審批繁雜,還有的職能部門辦事環節多,程序煩瑣,導致辦事效率低。一些單位和部門受利益驅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觀念淡薄,擺不正管理和服務的關系,本位主義嚴重,重管理輕服務,只管理不服務,甚至把管理等同于收費。有的單位對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聞不問,向企業和社會提供相關服務的意識不強,效率不高。有的單位仍然存在“冷、橫、硬”現象和“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所以說,一些權力部門的一舉一動,不僅代表當地黨委、政府的形象,同時還會對當地經濟發展環境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人人都能塑造好自己的形象,那么經濟發展環境必將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就能促進經濟跨越式發展。
二要強化“管理就是服務”意識。由于職能交叉,一些部門和單位“有利的事情爭著管,沒油水的事情躲著走”,結果是該管的事情沒管住、沒管好,不該管的事情卻亂插手。一些職能部門對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敷衍塞責,不抓不管,或抓的不徹底,管的不到位,未能在問題出現的萌芽狀態,及時有效整治,缺乏責任意識。一些部門,只承諾不兌現,或者兌現承諾大打折扣。某部門工作人員 “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習慣于“托關系、找門子”辦事,這種不良印象和局面還沒有得到有力的扭轉。因此,要切實把社會群眾和投資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我們的努力工作、良好的服務,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決不允許那樣“管理就是罰款,服務就是收費”的現象再滋生蔓延。
三要強化“一崗雙責”意識。少數行政執法部門及一些工作人員,不能嚴格依法辦事,亂批條子,亂開口子。有的執法人員忽略程序,執法不規范,甚至越權執法。有的憑借職權,辦不該辦或不允許辦的事,違法行政。有的單位或個人為了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明知故犯,違紀違法。這些都是責任意識缺失的表現,我們就是要求各單位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還要抓好本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一把手”要負總責,各班子成員要齊抓共管,管好自己、管好班子、管好隊伍,下屬出問題,領導就有可能受到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嚴格追究。
三、高位推進引資促建,全力提升服務水平。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標本兼治、常抓不懈,工作力度應再加大、優化范圍應再延伸、整改措施應再創新,著力解決影響改革和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讓所有創業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力爭把XXX打造成投資者的“沃土”、創業者的“樂園”。
一要進一步建設高效政府,提升服務水平。要繼續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運用市場經濟規律來指導加快我縣經濟的發展。要制定科學規范的操作規程,減少環節,簡化程序,通過政務公開、政府承諾、行政限時服務,形成有效的行政運行約束機制和監管機制,從根本上解決辦事效率低、服務意識弱、服務質量差等問題。要加強行政效能監察,開展執法監察,進行專項治理,繼續開展好民主評議行風,加大對各類投訴問題的處理力度,要促進政府部門轉變職能,改進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規范市場秩序,打造區域經濟發展的公平競爭平臺,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公平競爭。
二要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增強法制觀念。要深入落實減稅減負政策。優化企業納稅服務,搞好培訓和政策宣講,扎實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實施好普惠性稅收減免、出口退稅、個稅抵扣等政策,確保民營中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明顯降低,積極支持企業爭取國家、省市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研究出臺更加靈活、更加實在的激勵引導措施,強化配套銜接,增強實施效力,激活民間資本,引導工業園區提高產業聚集水平和配套能力,全力幫助各類企業做大做強。要加強法制建設,提高法制觀念。使依法行政觀念明顯提高,基本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圍,不斷增強依法行政能力,使法律、法規得到全面、正確實施,法制統一,政令暢通。認真解決有的部門和少數執法人員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濫用職權、執法犯法和徇私枉法的問題,及時糾正、制裁違法違紀行為,有效維護經濟社會秩序。
三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改革創新發力。要加強制度建設,從源頭上治理經濟發展環境。按制度辦事,可以做到難點不難,熱點不熱。我們必須要把制度建設作為治理經濟發展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努力做到通過建立一項制度,規范一方行為,狠剎一股歪風。要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壓縮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辦事效率。要建立健全全縣、鄉兩級行政審批服務體系,完善“一站式”服務制度,對政府各部門的所有審批事項,實行集中辦公、并聯審批、統一收費、限時辦結。要嚴格落實部門服務承諾制,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做到辦事程序和收費公開透明。要健全完善監督制度,積極開展行風評議活動,對評議倒數第一的部門、單位進行通報批評;
評議最差的機關工作人員調離工作崗位或辭退。通過抓好制度建設,進一步規范部門行為,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環境不寬松的問題。讓我們攜起手來,以再出發、再創業的責任意識和責任擔當,全力推動營商環境大提升、招商引資大突破,打造財富噴涌的投資新“洼地”和群賢畢至的人才新“高地”,創建出全省一流、全市領先的營商環境。
推薦訪問:助推 招商引資 優化 在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招商引資會議上講話 在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招商引資會議上的講話 在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招商引資會議上的講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