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1 一、選擇題 1.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從積極的一面看,標志著子女的成長,其消極作用也不容忽視。主要是 ①惡性發展的結果,必然是雙方都受到傷害 ②妨礙親情交流,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3篇(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1
一、 選擇題
1.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從積極的一面看,標志著子女的成長,其消極作用也不容忽視。主要是
①惡性發展的結果,必然是雙方都受到傷害
②妨礙親情交流,造成心理陰影
③有助于父母更新教育觀念,走出家教誤區
④增強子女的獨立性,學會獨自決斷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 下列體現對父母孝敬的是
①小明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讓父母高興
②小華外出或不能按時回家及時告訴父母,以免父母擔憂
③小芳經常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看望在鄉下的爺爺和奶奶
④小剛因為嫌父母嘮叨,離家出走,想嚇唬一下父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3.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告訴人們
①尊敬自己的長輩,并尊重別人的長輩
②愛護自己幼小的孩子,并用這樣的態度 對待別人的孩子
③要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④要多向自己家里的長輩奉獻愛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 有首歌唱道:“愛是什么?我不知道, 我不懂永遠,我不懂自己。”當我們在情門前徘徊時,需要 ( )
①慎重對待,理智處理
②反思自己的情感,盡可能完全表達出來
③在反思中學會選擇,學會承擔責任
④把握青春,正確處理好男女同學的關系問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進入青春期以后,隨著身體的迅速發育,在心理方面也會成長。下面體現了我們在心理方面的成長的是
①對父母事事依賴、順從 ②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獨立行事
③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
④更加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友情是一盞燈,離開它,生活就沒有了光彩;離開它,生命就不會開花結果。”這句話表明 ( )
A.友情可有可無,沒有友情照常生活
B.有了友情,使人學習、工作順利,沒有挫折
C.建立真摯的友誼對個人成長有重要意義
D.友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
7. 解決與父母的沖突問題應該首先與父母*等交往,這樣有助于
①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的誤區 ② 家庭的和睦
③ 我們開始獨立行事 ④ 維護父母的權威 ⑤ 我們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8. 家庭有多種功能,小明一家的行為依次體現了家庭的哪一功能
①今年暑假,小明一家到北京旅游,并現場觀看2010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周末,爸爸帶
②小明到麥當勞吃飯
③小明的爸爸媽媽都愛讀書,小明受他們也成了一個小書迷
④小明的爸爸在一家外企工作,工資待遇很高
A.撫育贍養、消費、物質生產、教育 B .休息娛樂、教育、消費、物質生產
C.消費、休息娛樂、教育、物質生產 D.休息娛樂、、教育、
9. 在法國,兒女不是直接贍養父母,而是通過納稅形式,幫助*和社會共同負擔老人的晚年生活,這種養老模式屬于 ( )
A.反哺式 B.接力式 C.居家養老 D.日托養老
10. 英國有句諺語:鳥自愛巢人愛家;我們*也說:別人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下列對于家庭認識正確的是
A.只有按血緣關系才能組成家庭 B.家庭實際上就是指我們居住的地方
C.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D.家庭的結構是固定不 變的
1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家是避風的港灣,是我們物質生活的`后盾
②父母對子 女的撫養是義務,不需要子女回報
③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
④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 小明要求媽媽給自己買一雙幾百元的運動鞋,下崗的媽媽認為是一個無理的要求,拒絕了小明,你認為小明應該這樣做
A.以粗暴的舉止和媽媽大喊大叫 B.找長輩來壓制媽媽
C.離家出走 D.理解媽媽,等以后有機會再買
二、 綜合題
13. 宋欣宜,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這個長著一雙大眼睛的三歲女孩在與死神抗爭了逾40個小時從廢墟中被解救出來的時候,人們驚奇她生命力的頑強。隨著挖掘的深入,女孩奇跡生還的謎底被揭開:已經故去的年輕父母臉對臉、胳膊搭著胳膊,用自己的身體搭成一個拱形,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雙雙擋住倒塌下來的沉重墻體,用血肉之軀為自己的孩子構筑了一道“生命的圍墻”。
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寫出看了上述材料后的感悟。4分
我們應該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6分
14. 那天,她離家出走。一天沒吃東西、饑餓難耐的她,來到一個面攤前。擺攤的老婆婆送給她一碗餛飩。小女孩吃著餛飩,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落到碗里。她對老婆婆說:“我們并不認識,您卻對我這么好,愿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自己的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了出來,還叫我再也不要回去!”老婆婆聽了,*靜地說道:“孩子,我只不過給你煮了一碗餛飩,你就這么感激我,而你媽媽給你煮了十多年的飯,你為什么不感激她呢?而且還跟她吵架?”她愣住了,匆匆吃完餛飩便往家走。當走到家附近時,她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站在門口張望……
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
促使“她”回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生活中,當你與父母發生了矛盾,應如何處理?
15. 老師,大家都說您培養著祖國的棟梁;我卻要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梁!您像一支紅燭,為后輩獻出了所有的熱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兩個字就是--燃燒!不停的燃燒!您講的課,是那樣豐富多采,每一個章節都仿佛在我面 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了一個斑斕的新世界……啊,有了您,花園才這般艷麗,大地才充滿春意!老師,快推開窗子看吧,這滿園春色,這滿園桃李,都在向您敬禮!
2011年教師節即將來臨,八年級三班將要開一次以尊師為內容的班會,現請你完成:
⑴請你為本次班會擬訂主題。
⑵請為本次班會設計活動步驟。
⑶從小學到初中,你也曾結識過很多位老師,接受過他們的無私幫助和諄諄教導。講一件你和老師之間發生的最令你感激的事。
⑷談談你打算在即將到來的教師節里為你敬愛的老師做些什么。
三、 探究實踐題
16. 全國老齡辦等多家單位2013年11月17日在北京聯合啟動"孝行天下"主題系列活動。主題為"孝敬父母,關愛老人,促進和諧,溫暖社會"的"孝行天下"主題系列活動,包括"尋孝、宣孝、行孝、展孝"四大板塊。
某校積極響應,并特邀你參加"孝行天下"主題系列活動。
⑴尋孝:尋找一位孝親敬老典型人物。
⑵宣孝:可以哪些方式宣講孝文化?
⑶行孝:你能為空巢、失獨老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⑷展孝:請你介紹可以通過文藝展演形式傳播的孝文化。
17. 傳承家風、和諧社會
依據2013-2014學年《時事》(初中版)第5期第34頁《如何看待家風》一文,回答下列問題:
(1)“我家的家風”這一框題的內容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如何理解家風與社風的關系?
(3)如何傳承好的家風?
18. 2014全國道德模范劉培劉洋兄弟
古云:“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黃陂一對80后兄弟,為救重度燒傷的父親,不顧生命危險,爭相割皮救父,被譽為“*好兄弟”。他們就是同為“80后”的海天教育武漢分校職工劉培和武昌機務段火車司機劉洋。兄弟倆爭相割皮救父,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血濃于水,手足情深”的真諦。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我們為什么要孝敬父母?(3分)
(2)孝敬父母長輩像綿長的細雨,潤物無聲,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你準備做哪些事來孝敬父母長輩?(2分)
(3)我們正處于青春期,有些同學對父母的關照不但不領情,反而感到“很厭煩”、“難以忍受”,以至于與父母在許多問題上產生矛盾,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與父母*等溝通。 請你寫出與父母*等溝通的幾種技巧。(至少寫出三種)(3分)
(4)請用一顆感恩的心,寫 兩句話 來表達你父母長輩 的愛和感謝。(2分)
四、 分析說明題
19. 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和尊重。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時有以下情景或觀念閃現:
情景一:七年級學生魯寧對同學說:“我們現在就是應該享受父母的愛,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必做。”
情景二:一天早晨,魯寧讓媽媽多給點兒零花錢,媽媽說不要亂花錢,魯寧很不高興,摔門而去……好幾天不理睬父母.
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魯寧的言行加以辨析。
20. 田世國是山東棗莊市薛城區人,他不僅是一名好父親,更是一名好兒子。38歲的他毅然為身患尿毒癥晚期的母親捐腎,延續母親的生命,演繹了一段當代孝子的佳話。
2005年2月17日,“感動*2004年度人物”評選揭曉,田世國入選。授予他的頒獎詞是這樣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在溫暖的謊話里,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堅如磐石。田世國,讓天下所 有的母親收獲慰藉。
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教材知識回答:
(1)田世國的事跡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2)聯系材料,說一說我們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3)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21. 小強樂于助人,同學經常找他解答問題,小莉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強不管對男同學還是女同學,都耐心細致地解答。有人說小強特別“關照”小莉,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小強從此再也不與女同學交往了。
(1)小強為避免麻煩,不再與女同學交往,他的這種方法 可取嗎?為什么?
(2)你認為男女同學之間應該怎樣正常交往?
(3)小強今后應該怎么辦?請你幫他出謀劃策。
22. 肖烈是班里的“小紅人”,他不但學習成績好,而且興趣廣泛,特長也很多,深得眾多老師的喜歡。由于和一些老師無話不談,久而久之,見了一些年輕老師他就顯得很隨便,經常直呼老師的姓名。
(1)你認為肖烈的做法妥當嗎?為什么?
(2)你認為中學生應該如何與老師相處?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3篇擴展閱讀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3篇(擴展1)
——八年級上冊政治期中測試題及答案3篇
八年級上冊政治期中測試題及答案1
一、單項選擇 題(每題2分,共8分)
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這說明我國公民( )
A、公民權利的*等性 B、公民權利的真實性
C、享受權利的主體極為廣泛 D、享受權利的范圍極為廣泛
2、在銀行柜臺前設置一米線,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維護公民的( )
A、名譽權 B、肖像權 C、姓名權 D、隱私權
3、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墻上有一條格言: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 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這句格言啟迪我們( )
A、要根據自身的獨特性,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B、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充滿艱辛的奮斗過程
C、我們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D、社會越發展,選擇的機會就越多,選擇的難度就越大
4、某公民在自由市場買了一輛廉價的投來的自行車,騎了一個星期后丟失,便到當地派出所報案,派出所了解情況后沒有備案。這件事說明了( )
A、法律不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
B、法律不保護非法財產的所有權
C、*機關不偵破財產丟失案件
D、*機關不偵破自行車案件
一、不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2分。下列每個小題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所選項字母填入題后括號內。多選、錯選、均不得分。少選者:若有兩個正確選項,只選一項者得1.5分;若有三個正確選項,每選一個得1分;若有四個正確選項,選三項者得2分,選一、二項者均得1分)
5、“河流雖急,沿著河槽走;人雖多,守著法律走。”這句諺語的寓意是( )
A、法律鼓勵做的積極去做 B、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C、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D、公民只履行義務不享受權利
6、侵犯公民名譽權的表現有( )
A、公然辱罵他人 B、無中生 有,捏造事實在背后中傷他人
C、往他人身上潑臟東西
D、大庭廣眾之下諷刺、嘲笑、挖苦別人
7、七歲的丁丁有兩幅繪畫作品被編入一本少年兒童獲獎美術作品選,正式出版。編輯部給他寄來了稿酬和樣本。這說明( )
A、公民創造智力成果沒有年齡限制
B、公民享受知識產權也沒有年齡限制
C、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榮譽權不受侵犯
D、編輯部的做法保護了丁丁的智力成果權
8、“五一”長假期間,八年級學生小剛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在旅行社的組織下,交足了全部費用,包括往返飛機票和各旅游景點門票。但旅游途 中,景點門票及中途的 火車票等大部分費用又都是自理。旅行社這種行為( )
A、侵犯了消費者的公*交易權 B、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全權
C、侵犯了消費者出外旅游的自由權 D、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二、請你辨析(10分)
9、
三、請你進行觀察和思考(2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
10、材料:濟南市有這樣一位89歲的老人,老伴在20年前去世;他雖有一個女兒,但因居住于外地等原因,與老人不怎么來往。老人83歲時,請了一位農村來的小保姆,小保姆把老人照顧得非常好。老人去世前,將自己的住房、存款、古玩字畫等財產全部贈給小保姆,并對這一決定以文字的形式作了公證。老人去世后,其女兒將小保姆告上法庭,她認為:“小保姆不是法定繼承人,單憑父親的遺囑,無權繼承父親的財產,小保姆須返還財產。”
結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思考下列問題:
(1)老人女兒的觀點“小保姆不是法定繼承人,單憑父親的遺囑,無權繼承父親的財產”是否正確?為什么?(5分)
(2)你認為老人的女兒狀告小保姆的官司能打贏嗎?為什么?(5分)
11、 材料一:我知道現在找工作難,不少單位公開招聘,大家可以憑自己的實力去競爭。實在不行,我還可以到別的城市去試試,反正我有手藝,走到哪兒我都不怕。 —— 一個在人才市場應聘的年輕人
材料二:我長年在外奔波,每次區里*選舉都通知我參加投票,*時還經常征詢我對*工作的意見,我提的.好幾條合理建議都被采納了。 —— 一位私營業主
結合上述材料 ,運用所學知識,思考下列問題:
(1)材料中的兩件事涉及他們的哪些權利?(2分)
(2)這些權利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2分)
(3)他們的公*感受會給社會帶來什么影響?(6分)
四、請你參加活動與思考(每小題10分,共20分)
12、初中學生輟學現象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話題,據悉,你校擬圍繞該話題組織開展一次社會調查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問題。
(1)調查前你準備學習哪些相關法律?運用哪些調查方法?(2分)
(2)通過調查,請你總結青少年輟學的原因。(4分)
(3)如果在你的同學中有輟學的,現在需要你和幾名同學動員他重返校園。你們打算怎樣做?請你設計一個簡要的行動方案。(4分)
13、【關注食品安全】在201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某校打算舉辦一次以“食品消費與安全”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活動準備:(1)請你提供一種方法,調查本校學生的食品消費方面存在的問題。(1分)
宣傳展示:(2)為了營造活動氛圍,請你圍繞主題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1分)
生活妙招:(3)當你購買食品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兩條即可,2分)
亮出自我:(4)如果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寫出兩種即可,4分)
感悟提升:(5)下面是學生小王當天 在微博上的留言,請你幫他完成留言。(2分)
今天我全程參加了一場有關食品消費安全的實踐活動,收獲很大。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3篇(擴展2)
——八年級上冊政治測試題及答案3篇
八年級上冊政治測試題及答案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請將正確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入該題后面的括號里)
1. 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下列語句能體現“知恥”這一觀點的是( )
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B.失敗乃成功之母 C.恥而移,是知矣 D.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2.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這句話告訴我們( )
A.不能狂妄自大,但要自負 B.不能自卑自負,但要自傲
C.不能自命不凡,但要自尊 D.不能自尊自信,但要自大
3. 學會做人,學會辨別是非善惡,比學習專門知識顯得更為重要,一個 “德盲”遠比一個“文盲”對社會更具負面效應。這段話體現了( )
A.學會做人,明善惡,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質
B.學會做人,明辨是非善惡是很重要的,學習成績好壞無所謂
C.注重學會做人,因為一個文盲不會給社會帶來負面效應
D.注重學會做人,因為有道德的人 一定會為社會作出巨大的貢獻
4. 初中生小麗害怕被別人看不起,不顧經濟條件是否允許,在穿著打扮上和別人攀比;在學習上,不懂裝懂,聽不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她這是( )
A.自信的表現 B. 自尊的表現 C. 虛榮的表現 D.自負的表現
5. 右邊漫畫《適可而止》,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去看明星演出,甚至衣著、發型、說話的口吻都模仿明星,對此“追星現象”認識不正確的是( )
①明星都有俊美的外表和高超的技能,是學習的榜樣
②要認識到明星的優點和缺點,擇善而從
③要提高鑒別能力,克服盲目從眾心理
④明星都是媒體“包裝”和“炒作”的結果,不值得學習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 “人從他被投進這個世界的那一刻 起,就要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薩特。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要做到( )
①凡是別人會做的事,自己也要學會 ②善于分辨事情的是非善惡
③做了錯事要敢于承擔責任 ④對自己行為的后果要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 2015年10月昆明市啟動“2015年扶貧濟困?送溫暖獻愛心”慈善一日捐活動,眾多單位、個人積極參與踴躍捐款捐物,該活動的啟動實施將進一步增強社會的責任使命感。這啟示我們( )
①每個人都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 ②熱心公益,能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
③承擔責任是為了贏得社會贊譽和獎勵的需要 ④主動為國分憂、勇擔重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8. 下列不能體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法是( )
A.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B.遷就他人,*之美
C.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D.尊重他人,寬容待人
9. 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正式對外發布《中小學生守則(20 15年修訂)》,新修訂的《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除對部分內容進行修改和調整外,還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誠實守信”的內容,這是因為( )
①誠實守信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②誠信教育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③誠實守信已被人們普遍遵守 ④誠信是當前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同仁堂的堂訓是:求珍品,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講堂譽,炮制雖繁必不敢省工。同仁堂堂訓的精髓是( )
A.藥方準確 B.能說會道 C.誠實守信 D. 店規嚴格
11. 人和人之間的*等,主要表現在( )
A.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等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等
C.每個人的人格尊嚴都不容侵犯 D.每個人的境遇和生活條件相同
12. 下列做法屬于不*等待人的是 ( )
①對貧困者、體力勞動者嗤 之以鼻 ②對城里人恭敬,對鄉下人鄙視
③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 ④瞧不起班上成績差的同學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 放學路上,幾位同學看到一位右腿殘疾的同學一瘸一拐地走著,便學他的樣子走路,引來其他同學大笑。那位殘疾同學非常難過。小林見狀,氣憤地說:“如果你 們是那位同學,你們會有什么感受?”小林同學的做法體現了( )
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②故作高尚,其實和大家一樣
③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④尊重他人,自覺維護弱勢群體的尊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在校園生活中,有的同學會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出言不遜,甚至大打出手;也有同學對他人的一點過失念念不忘,耿耿于懷。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 )
①沒有寬容會使自己整天處在煩惱之中
②心胸狹窄對人懷有敵意會使自己處于孤立狀態
③不利于形成團結友愛、和諧融洽的同學關系
④有可能引起對方以牙還牙、冤冤相報,不利于矛盾的解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15. 當你和別人鬧別扭時,如果對方有錯在先,你會( )
A.拒絕主動與對方和好,等對方先道歉 B.等待對方找自己談心,化解矛盾
C.從此不再理對方,形同陌路 D.寬容朋友的過失,幫助朋友改正錯誤
16. 人人都渴望快樂,使自己快樂也使別人快樂的一個簡單易行的秘訣是( )
A.欣賞與贊美 B.驕傲與自負 C.自信與堅強 D.誠實與守信
17.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在與人交往時,恰如其分的贊美能使人感受到人際間的溫暖與溫馨,能有效的增進贊美者與被贊美者之間的交流。當我們贊美別人時,應該( )
①別人愛聽什么就說什么 ②有針對性的贊美,要自然、真誠
③要盡量多地找出他人的優點加以贊美 ④符合實際情況的贊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18. 湖南一名12歲的`男孩騎車撞倒一位老人致其不治身亡,老人的子女不僅沒有追究這名男孩的責任,還交待這名男孩的母親,不要把這個消息告訴他,他以后的人生路還很長.此事表明這名老人的子女( )
①缺乏*意識 ②對他人負責,換位思考
③對父親和自己都是不負責任的 ④能寬以待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9. 一過70多歲的老太太,不幸被人搶走了為重孫治病的4200元錢。正當家境貧困的老人 萬分難過時,兩位網友在微博上發起“42個人,一個謊言”的愛心活動,征集42名愛心網友,每人捐款100元送拾老人,并稱*已破案,錢已追回。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做誠實的人就不應該說謊 B.善意的謊言并不違背誠實的道德
C.誠實守信,才能贏得肯定和贊譽 D.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
20. 一天,學校開家長會,小林的媽媽來不及回家換衣服,匆匆忙忙穿著做清潔工的臟衣服去了學校。有幾個同學看到后在背后指指點點,小林的心里很不好受。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社會生活中還存在不*等的思想和現象 B.小林虛榮心強,不尊重媽媽
C.同學要擯除陳腐觀念,不以貌取人 D.要以*等的態度對待他人
21. 馬克,吐溫說:“僅靠一句贊揚我就能很好地活兩個月。”這說明我們在交往中要學會( )
A.愛慕虛榮 B.追逐虛名 C.贊美他人 D.不批評、指責別人
22.有些同學雖然知道長時間用手機上網對學習影響很大,但總是不能自制。你給他們的建議是( )
A.要培養自信的品質,發現自己的長處 B.以堅強意志抵制不良誘惑
C. 打破情面,堅持正確是非觀 D.要勇敢地戰勝生活中的挫折
23.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特大爆炸。面對險情,一名消防隊員在奔赴前線之前,給另一名同事 這樣留言:“剛子死了,犧牲了。我在車上,去塘沽。我回不來,我爸就是你爸,記得給我媽上墳。”對方回應道:“好,你爸就是我爸,你小心!”對這段催人淚下的微信對話解讀正確的是( )
①危險時刻,有時需要用生命踐行責任
②為大愛舍小愛,為大家舍小家,是愛也是責任
③用良知指引自己的行為,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④愛與責任是互相矛盾,要養成先思考、后行動的習慣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 愛無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愛心火炬照亮別人,其實也在溫暖自己。下列行為不符合上述命題的 是( )
A.中山正能量“接住哥”李顯文徒手接住從二樓墜下的小孩
B.廣州小學生志愿者義賣飯盒為留守兒童籌款
C.高速公路事故車輛的貨物遭遇附近村民哄搶
D.中山邊檢站*唐俊杰十多年來資助甘肅省一對家境貧困的姐弟讀書成才
25. 小華的成績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他也常常將自己的書籍借給其他同學閱讀。有一次考試,小華的好朋友小濤的成績比他好。從此以后,小華再也不借書給小濤看了。小華的這種做法( )
A.是正確的,因為競爭是殘酷的,要在競爭中取勝就不能與對手合作
B.是正確的,因為我們要從小培養競爭意識,決不能給競爭對手以任何幫助
C.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應該培養健康的競爭意識,消除忌妒心理
D.是錯誤的,因為雖然競爭與合作是水火不相容的關系,但二者是統一的
26. 欣賞漫畫《兩驢吃草》后得到的啟示是( )
①競爭只會導致兩敗俱傷
②團結協作才能更好地克服生活中的困難
③合作就能達成彼此期待的目標
④良好的合作才能創造雙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7. 下列言行能體現一個人“關愛社會”的是( )
A.在一次衛生清潔活動中,小明積極主動的服從班長安排
B.小紅總是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C.在抗洪搶險中,軍人總是站在第一線,沖鋒在前
D.小軍學習努力,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科作業
28. 小明希望周末能和同學們一道參加青奧會志愿者活動,媽媽要求小明必須先完成功課。對小明的愿望認識正確的是( )
A.反映出小明具有奉獻精神和服務社會的精神 B.小明應以學習為重,其他事情不要去做
C.說明媽媽缺乏社會責任意識 D.媽媽的要求是對小明負責的表現
二、簡答題(8分)
29.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情景一:小海同學因為熱衷于觀看足球比賽,而將自己放心后的值日拋之腦后。
(1)小海同學的行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小海同學的正確做法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情景二:追星族小 林同學,知道大明星成龍來我市演出,逃課去看成龍的個人演出會。
(1)小林同學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事后小林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辨析題(1 0分。 僅作判斷不說明理由者不得分)
30. 競爭就是“你死我活”,合作就是“一團和氣”,兩者是水火不容的關系。
請對上述觀點進行辨析。
四、分析說明題(1 2分,其中綜合評價l分。要求緊扣題意,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展開分析)
31. 2015年國慶假期,到青島旅游的肖先生一家在名為“善德活海鮮燒烤家常菜”的店就餐。點菜時,他們特地詢問服務員,菜單上的“大蝦38元”是一份還是一只。在得到“38元一份”的回答后,就點了活蝦等食物。但結賬時肖先生被告知大蝦38元一只,消費賬單為1338元。事后,雖然青島有關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做出了“停業整頓,罰款9萬”的處罰決定。但商家的欺詐行為毀了青島的形象,一夜之間將幾億元打造出來的“好客山東”品牌毀于一旦。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
(1)幾億元打造的“好客山東”品牌為什么輸給了“一只山東大蝦”?(4分)
(2)在我們身邊有哪些誠信缺失的現象?(至少舉2例) (2分)
(3)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準備 怎樣為誠信社會添光彩?(6分)
五、綜合探究題(14分,其中綜合評價1分。要求緊密結合材料,聯系生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
32. 材料一:日前,曾走紅網絡的杭州洗手看書“拾荒老人” 韋思浩,被送回老家安葬。去年底,他過馬路時被一輛出租車撞倒,不幸離世。老人進館看書前總要先“洗干凈手”,一次被記者拍下來后,2014年在網絡意外走紅。老人惜書的舉動,與杭州圖書館免費開放的舉措一起,贏得了千萬網友點贊。但直到他去世后,大家才知道,愛讀書的“拾荒老人”有更多的“秘密”。 58歲時取得浙江大學畢業證書;每月5000多元的退休金,卻生活清貧,瞞著家人去拾荒。原來,韋思浩一直在資助貧困學生。大家在收拾遺物時,才發現包裹里還有許多捐贈證書和信件。捐贈是從1994年開始的,從最初的300元到如今的3000元,韋思浩一直用“魏丁兆”這個筆名默默地捐資助學。老人甚至簽了遺體捐贈志愿表,身后愿意捐贈遺體和所有的可用器官。“有的人走了,但他還活著。”網友這樣評價他。
材料二:“條條黃絲帶,小城有大愛”:2015年6月1日晚,“東方之星”號游輪在長江發生翻沉。事故發生后,監利縣人民自發組織“黃絲帶”愛心車隊,免費接送乘客家屬。除了愛心車隊,當地居民還成立了志愿者團隊,他們將食物放在家屬接待點、騰出房子免費給乘客家屬和外地志愿者住宿,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1)材料一中“拾荒老人”韋思浩身上彰顯了哪些社會正能量?(2分)
(2)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具體行動來表達我們的善心?請舉兩個例子。(2分)
(3)結合材料二,青少年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有什么意義?(5 分)
(4)作為中學生,我們怎樣培養親社會行為?(5分)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3篇(擴展3)
——八年級政治上冊測試題及答案3篇
八年級政治上冊測試題及答案1
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1分)(請將正確答案序號填入下表空格內)。
1、在一次討論會上, 小蘇同學說,只要是*人,就屬于人民的范圍,顯然,他是錯誤理解了人民的含義。下列不屬于人民范圍的是 ( )
A.工人、農民、知識分子, B.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C.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D.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分子
2、《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于2010年7月1日起實施,它對生命權、健康權、繼承權等一系列公民的人身、財產權利進行了全方面、多層次、立體化保護。它的實施為公民權利 提供了
A.法律保障 B.物質保障 C.社會保障 D.精神保障
3、“小時候,媽媽為我洗腳;長大后,我為媽媽洗腳。”從法律角度看,這句公益 廣告詞體現了( )
A.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B.和睦相處的家庭關系
C.義務比權利更加重要 D.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4、從權利、義務的角度,找出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 ( )
A. 小丁大學畢業后,積極報名參軍
B. 戰士小李在邊境執行巡邏任務
C. 劉老板總是主動納稅
D. 張老師寫信向市工商局反映校園周邊小商販的不法行為
5、周末,父親帶著劉麗去與朋友聚會,長輩們打牌、聊天、喝酒,玩得很盡興。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父親認為雖然酒后駕車違法,但交警可能已下班,不會被查到,執意要開車回家。此時,劉麗應該對父親說
A.山路彎多坡陡,注意安全 B.不能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C.萬一遇到交警,就繞道開 D.被查到后頂多就是花點錢
6.下列事件中屬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是
A.毀棄他人信件 B.商場保安拘禁偷竊嫌疑人
C.某報披露某人偷稅 D.在網上發布假信息
7、在思想品德活動課上,八(5 )班的同學對“公民身份的確認”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下列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A.公民是指具有一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B.在我國,犯罪并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仍是*公民,因為他 并沒有被剝奪公民的身份
C.作為*未成年人,要參加*宣誓儀式才真正成為*公民
D.我國法律不承認*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已加入美籍的華人不再是*公民
8.小黃到某新華書店購買一套《三國演義》叢書,回家后發現該書有許多錯別字。經了解,原來是新華書店把盜版書以正版的形式賣給小黃。該書店的行為侵犯了小黃的
①智力成果權 ②公*交易權 ③知情權 ④求償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某校為此舉辦了以“珍惜在校學習機會,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為主題的讀書活動。該主題啟示 我們要
①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③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④閱讀所有的書籍雜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初中學生丁某,逃到某營 業網吧玩游戲,結果被他人敲詐50元錢;第二天丁某以正當防衛為由,找了幾個人把敲詐者打成重傷。下列對丁某行為的評價,正確的是
①丁某既沒有珍惜受教育的權利,也沒有認真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②丁某違反了未成年人禁止進入營業性網吧的規定
③丁某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可以不負法律責任
④丁某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而且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權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父母去世后,同胞弟弟以出嫁的女兒不能繼承遺產為由,將父母遺產獨自占有,姐姐訴諸法院。法院依法判決姐弟倆共同繼承父母遺產。法院判決的依據有
①第一、二順序繼承人可以一起繼承遺產 ②公民的財產繼承權受法律保護
③法定繼承人都能繼承遺產 ④子女都是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中學生許重寧發明了“新型組合救援醫用服”獲得專利后,其父母代表她與某服裝廠協議,每賣掉一套衣服,許重寧可獲得2—4元的提成。這表明,許重寧對自己的合法財產
A.享有收益權 B.享有使用權 C.享有占有權 D.享有處分權
13、2015 年6 月1 日起施行的《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明確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我國目前吸煙人數已超過3 億,約7.68 億非吸煙者被動吸入“二手煙”,其中約2 億為兒童。每年有100 多萬人死于與煙草相關的`疾病。可見,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①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 ②有利于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④杜絕了香煙對未成年人的誘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 右邊的漫畫“保護傘”表明的是
①我國正在著力構建正義的制度以保障社會公*
②要理智面對不公*
③我國*十分重視民生問題
④這些措施只是保護社會弱勢群體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15、故事:有幾個年輕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可是怎么分每天的粥都是不夠吃的。有人提出了下列分粥的方法,相比較最公*的是
A.先滿足飯量大的人的需要
B.每天隨意指定一個人分粥,誰先來誰先拿
C.指定專人負責分粥,其他人須無條件服從
D.輪流分粥,負責分粥的人等大家都挑好后再拿
16、下列屬于正義行為的是
①電腦黑客通過網絡盜取用戶個人信息
②有人在公園里亂扔垃圾,小王立即上前制止
③看見有人打架,小王及時撥打“110”
④某律師免費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某校初二八班和七班學生在一次籃球比賽中,比分只是一分之差,離比賽結束前3秒鐘,八班的一名隊員不慎摔倒。七班隊員趁機投籃得分。比分反超。哨響比賽結束。七班獲 得冠軍。八班不服,認為不公*、不公正。對此,你的看法是
A.維護正義和公*必須以遵守規則及其程序為前提
B.講公*更要講人情
C.無規矩不成方圓,但要因人而異
D.應該重新調整比賽規則,再比賽
Ⅱ(客觀卷)49分
二、簡答題(共18分)
13、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一環,下面是李麗同學在期末復習過程中,對本學期易錯知識點的歸納,請你幫助完成。(每空一分,共7分)
(1)教材中提到“強買強賣”,至少侵犯了消費者的兩種權利是( )、( )
(2)公民權利保障體制的核心是( )
(3)公民基本權利與權利的主要區別在于( )
(4)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 )
(5)公民的一項權利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體現,是一種直接與經濟利益相聯系的民事權利。這項權利是( )
(6)公*的合作,必然是( )的合作。
14、中學生楊某在山西某商店購買了一款MP5隨身聽,價值260元。當時經營者說該產品是品牌機,可回來后才發現是山寨機。楊某找到商家要求退貨,可商家說品牌機這個價格根本買不到,不能退貨。
楊某和經營者協商不成,到法院起訴又嫌麻煩,那他該如何正確*?(3分)
15、材料一:漫畫“大盜”
材料二:2015年4月12日,聲勢浩大的“綠書簽活動”在全國啟動,這是*為配合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而組織的,今年的主題是“加入綠書簽,分享正版生活”。可如今盜版現象屢禁不止,不少學生也圖便宜,經常去購買盜版書籍、光碟等。
(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2分)
(2)你認為盜版行為有什么危害?(至少三個角度,共6 分)
三、分析說明題(17分)
16、某班有些同學上課愛說閑話,老師講到關鍵地方時也如此。班主任多次嚴厲批評,可還有幾位同學不以為然,說:“ 上課說幾句閑話有啥呢?小題大做!”為此,班主任決定召開班會,讓大家充分討論,幫助這幾位同學盡快改正。
如果你要在班會上發言,你如何評析這幾位同學的看法?(6分)
17、感悟公*(11分)
材料一 新修改的選舉法,改變了原來城鄉按4∶1的人口比例選舉*,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城鄉居民選舉實現“同票同權”。
材料二 2009年9月,《*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60歲以后領上養老金,不再只是城鎮居民的“福利”。
材料三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1)請針對上述每個材料,分別談談你對公*的具體理解。(3分)
(2)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出怎樣才能保障和促進社會公*。(2分)
(3)上述舉措都和農民、農村有關,這是針對我國怎樣的發展現狀提出的?(2分)這些舉措對改變這一現狀有什么積極影響?(4分)
四、實踐探究題(14分)
18、2014年10月20日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主題是“依法治國”,某初中八年級(1)班研究性學習課題組準備以此為主題進行課題研究,并選擇了“普通市民法律知識普及情況”的研究方向。該小組共8人,準備用兩周完成該課題。以下是該課題組的調查報告,假如你是該小組負責人,請你與其他同學配合共同完成這一任務:
關于某區普通市民法律知識普及情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組長你初步擬定如下調查順序:①整理分析材料②多途徑收集相關材料③撰寫調查報告④制定調查計劃⑤得出結論并 提出建議。請你按照社會調查活動的合理順序對以上程序進行排序
(只填序號;2分)
調查對象 由于該校地處市郊,工廠較多,外來打工的人員也不少。你認為要對工廠工人和外來打工的人進行調查,分別該用什么調查方法? (2分)
調查準備 明天調查活動就要開始了,為了確保圓滿完成此次活動,作為組織者,請你向同學提出幾點要求(2分)
調查結果 ①工廠工人要求長期加班,而加班工資卻很低,工人只能忍氣吞聲②工人勞動環境很差,缺乏必要的勞動保護。③外來打工人員普遍缺乏法律知識,經常被拖欠工資④打工人員普遍與用工者不簽訂勞動合同,導致一旦發生糾紛,很難*
提出對策
針對以上調查結果,該小組準備向學校建議在學校周邊有效的普及法律知識,請你提出兩條合理建議(4分)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3篇(擴展4)
——八年級上冊政治第三次月考測試題及答案3篇
八年級上冊政治第三次月考測試題及答案1
一、單項選擇題(4×2分)
1,借網絡而生的“博客”日漸為人們所歡迎,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擾亂秩序的現象,它滋生是非,揭露他人隱私。可見“博客” ( )
A.需要用法律來規范 B.專門敗壞社會風氣
C.主要傳播腐朽文化 D.總是影響人際關系
2,社會生活中,誰都不可能脫離集體而單獨存在,因為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個人或集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需要彼此合作。下列關于合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合作是共享的基礎,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果
B.合作的目的在于超越對方,打敗競爭對手
C.我們合作的核心是發揚集體主義精神
D.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3,近年來,記者調查表明,有些學生見到老師不打招呼,在穿著方面以奇裝異服為美,有些男生還喜歡留長發、染頭發。上述學生的行為屬于: ( )
A.不懂禮貌的表現 B.不講禮儀的表現
C.個性張揚的表現 D.追求時尚的表現
4,下列對在“競爭中合作"表述錯誤的是: ( )
A.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競爭中合作的真諦 B.應體現“雙贏"的原則
C.要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關系 D.需要我們形成團隊精神
二、多項選擇題(4×3分)
5,下列選項中不應有的競爭意識有: ( )
A.怨恨別人超過自己的忌妒心理 B.歡迎別人超過自己,更勇于超過別人
C.對對手的不良處境“幸災樂禍” D.試圖通過某種不正當的方式壓倒對手
6,“良言一句三秋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說明了: ( )
A.在待人接 物中,語言有明顯的高下、美丑之別,它所產生的心理效應也有天壤之別
B .文明用語能使交往和諧,為人際關系增色
C.舉止端莊,是我們要培養的良好行為方式
D.禮貌文明的語言,能讓人感到暖意融融
7,網絡交往對象看 不見、摸不著,我們難以知道網友對我們是真心 還是假意。因此在網絡交往中,我們應該做到: ( )
A.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 B.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
C.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 D.盡量滿足網友的要求
8,《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新增“同學之間相互理解、尊重、寬容”,對其正確的理解是: ( )
A.心有他人天地寬 B.理解他人,與人為善
C.換位思考,不講原則 D.*等溝通,相互尊重
三、辨析題(10分)
10,
四,觀察思考題
11,2014年4月29日,“互聯網+*”峰會在京舉行,長沙、湘西自治州以及益陽與騰訊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首推智慧城市生態園,打通信息技術直接服務民眾的“最后一公里”。益陽市*表示,在“互聯網+民生”這一塊,可以 大力發展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精準扶貧、智慧創業就業等,更好的服務多元化民生需求,同時也盡力遏制網絡的弊端。
(1)請你說出沉迷網絡會給青少年帶來哪些危害?(3分)
(2)材料主要反映網絡對我們的生活起了哪些作用?(3分)
(3)在網絡交往中,我們青少年怎么做到自我保護?(4分)
五,活動探索題
12,10月18日晚,一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名為《驚了!寧波游客在日本拿走酒店馬桶蓋,查證后酒店要求導游寄回》的文章,迅速引起關注,網友紛紛表示 “丟臉丟到國外去了”。
經過持續發酵,關于*游客在日本酒店拿走馬桶蓋的事件引起極大關注。此次事件的旅行社已發出通告,證實確有此事。旅行社所在地的寧波市旅游局也表示,接下來將建立不文明旅游“黑名單”制度和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報、追責機制,并對不文明行為重點追溯游客本人和領隊、導游雙向的責任。
據悉,你校準備在春節期間,開展“文明出行,樹我形象”主題宣傳活動,請你參與:
(1)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不文明的現象?請你舉出兩種。(2分)
(2)對于某些游客的不文明現象和行為,計入個人檔案有何意義?(4分)
(3)在學校開展的這一活動中,在校園內你準備如何做?(4分)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3篇(擴展5)
——八年級歷史上冊侵略與反抗測試題及答案3篇
八年級歷史上冊侵略與反抗測試題及答案1
一、選擇題
1、一位同學參加中央電視臺“開心辭典”網上答題,她回答的題目是選擇標志*近代史開端的歷史事件,她的正確答案應該是( )
A.*戰爭 B.第二次*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
2.“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這是近代*的屈辱歷史給我們的警示。在*近代史上,腐朽的清*逼迫同列強簽訂的第一個不*等條約是
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黃埔條約》D.《望廈條約》
3.2005年5月15日中央電視臺報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莊有11戶人家因吸毒而滅戶。清朝后期,林則徐因禁煙而名垂千古.下列對林則徐禁煙活動的評述,正確的是 ( )
①緝拿煙販,銷毀* ②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國再也不敢進行侵華活動 ④其禁煙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4、*戰爭對*最突出的影響是 ( )
A.*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B.*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C.*人民的革命任務發生了變化 D.*歷史時期發生了變化
5 .“誰令你威風掃地,誰令這火光四起,恨意沖云際,誰無怒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奪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傳萬世,期傳萬紀,不想終是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門楣,大火當中血肉滿園,為你死正因要維護你,還望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孫記起,自會醒悟到,何來外侮,為何受欺。”請你根據歌詞判斷該事件發生在下列哪次戰爭期間( )
A.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第二次*戰爭 D.*戰爭
6.*近代的一本啟蒙讀物中寫道:“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你認為作者描述的是哪個條約簽訂之后*的狀況?( )
A.《天津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7、以下條約中同時有割地、賠款、通商三項內容的是( )
①《南京條約》②《馬關條約》③《辛丑條約》④中俄《北京條約》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8、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經歷哪些事情( )
①*戰爭②第二次*戰爭③甲午中日戰爭④八國聯軍侵華 ⑤林則徐虎門銷煙
⑥義和團運動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9.在*逐漸淪陷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得深淵的進程中,下列史實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
①清*完全成為洋人統治*的工具 ②外國商人在通商口岸設立工廠③庫頁島被俄國割占④*的關稅自*遭到破壞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10.2008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回顧歷史,寧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開放后,寧波又是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比較前后兩次“開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傷權辱國,后者獨立自主 B.前者是主動的,后者是被動的
C.兩次開放都取得了輝煌成果 D.兩次開放都增強了國力
11.清末著名詩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詩中“往事”是指什么戰爭的失敗( )
A.*戰爭 B.第二次*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2.“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側,致遠鼓棹沖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與此詩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馬尾海戰 B.豐島海戰 C.黃海海戰 D.威海衛戰役
13.如果讓你擔任歷史紀實片《1911年的北京東交民巷》的導演,在反映當時的北京東交民巷時,不應該出現的畫面是( )
A.各國使館林立 B.某國使館舉行舞會 C.駐扎外國軍隊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14.帝國主義國家組織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的主要目的"是
A.鎮壓義和團運動 B.維護清王朝統治
C.維護和擴大在華權益 D.迫使清*妥協
15.*在《圓明園故址》中寫道:“圓明兩度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這里的“兩度劫”發生在
①*戰爭 ②第二次*戰爭 ③中日甲午戰爭 ④八國聯軍侵華
A 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7.《馬關條約》和《南京條約》相比,最根本的不同點是
A.割地 B.賠款 C.開設通商口岸 D.開設工廠
18. 對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時間,解讀最準確的是
A.*近代遭受外來侵略的全過程
B.*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會的歷程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和瓦解的歷史
D.*近代化的進程
二.非選題:
1. 從1840年-1901年短短幾十年間,西方列強先后發動了四次侵華戰爭。簽訂了 一系列不*等條約,清*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得工具,*逐步淪陷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請回答:
(1)清*與西方列強之間進行的第一次較量是哪次戰爭?結果怎樣?
(2)*近代史上第一個不*等條約是什么?賠款最多的條約是什么?割地最多的條約是什么?
(3)在這部屈辱史中,作為一個愛國者,你看到的清*的本質是什么?
2.十九世紀中期和后期,面對外敵侵略,*人民進行了英勇的反抗斗爭,并涌現出無數民族英雄和愛國將領。請說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愛國將領的名字及相關的典型事件。從他們身上你學到什么?
3*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結合所學內容回答:
(1)19—20世紀列強發動了哪幾次侵華戰爭?*人民又進行了哪些抗爭?(至少兩件)
(2)戰后列強強迫清*簽定了一系列不*等條約,這些條約分別給*帶來什么影響?
(3)在這幾次戰爭中清*戰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4.(1)*戰爭成為*歷史的一塊界碑,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了戰爭。請問英國發動這場戰爭的真正意圖是什么?
(2)*戰爭前.英國資產階級代表向英*提議:“只要我們對*的商業活動處在受限制的狀態中,就必然大受損害。*要采取各式各樣的辦法.清除障礙,達到我們的目標。”請分析當時英國正常的商業活動為什么會在*受到限制?
3)*戰爭結束后,清*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清朝一些官員稱其為《萬年和約》,幻想這個和約可保萬年和*.但歷史無情地擊碎了這一夢想。請列舉兩個史實加以說明。(4分)
例:1860年。美法聯軍發動第二次*戰爭。
① ②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3篇(擴展6)
——八年級政治單元測試題及答案3篇
八年級政治單元測試題及答案1
一、選擇題(每個小題1分,共25分)
1. 隨著年齡的增長,青春期的到來,我們開始關注異性,渴望接觸、了解異性,甚至可能萌發對異性的好感或愛慕之情。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易導致早戀
B.只要認為兩個人感情好,就可以更加親密的接觸
C.對于中學生來說是一種不正常情感
D.很正常,但男女同學的情感,需要慎重對待、理智處理
2.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說:“不要對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謹慎而堅定。”對這一名言的正確理解是 ( )
A.我們要對他人絕對信任 B.我們信任他人又不輕信
C.我們對一切人都要防范 D.信任他人就不懷疑他人
3. 有事不愿向同伴和朋友傾訴,對人懷有很深的戒備。這種心理是 ( )
A.虛榮心理 B .自信心理 C.閉鎖心理 D.自卑心理
4. 進入青春期,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 ( )
A.必須杜絕、防止出現早戀 B.同樣是學校生活的重要內容,可以豐富同學們的友誼
C.友誼是從從都需要的,友誼可以讓人生更美麗 D.與同性之間的交往意義完全不同
5. 青春是從生命潛流中涌動的一種全新的感覺,它更多體現在一個人的 ( )
A.年齡增長而帶來的身體變化 B.美麗的外表和獨特的氣質
C.昂貴的衣服和首飾 D.心態、氣質、想象力和情感中
6. *往時要多參加集體活動,原因在于 ( )
A.在集體中交往,可以更秘密,不易被同學發覺 B.沒有太多適合交往的空間
C.可以減少獨自面對異性的羞澀和困窘 D.集體人多,方便選擇意中人
7. 我國公民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這表明,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具有 ( )
A.一致性 B.廣泛性 C.真實性 D.公*性
8. 某班舉行“誠信之星”評選活動,下列同學中你會投票的是 ( )
A.小強考試抄小抄,沒有被老師發現 B.小華承諾不將同學上網吧的事情告訴老師
C.小金為了父母高興,涂改了考試成績 D.小明答應每周為同學借閱圖書,從未失約
9. 黨和*“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為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國家 ( )
①保障公民*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
②大力發展生產力,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③堅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切好分配的“蛋糕”,實現人人財富均等
④建立和健全正義的制度,保障社會公*的實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2015國慶期間,一游客在青島消費時遭遇價格欺詐, 38元一份的大蝦,結賬時卻稱38元一只!“青島天價大蝦”事件在網絡上引發數十萬條評論,對青島甚至整個山東旅游業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這告訴我們 ( )
A.為人誠實往往會吃虧 B.誠信是經營者的基本準則,消費者不需遵守
C.講誠信,就能贏得市場 D.誠實是獲得信任的前提,失信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11.有些醫生不把實情告訴患有重病的病人,而是說:“你的病并不嚴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下列對醫生隱瞞病人病情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 )
A.這是醫生看到不治之癥的必然表現 B.善意的謊言并不違背誠實的道德
C.這是醫生推卸責任的表現 D.做誠實的人就不應該撒謊
12. 信任是珍貴的要謹慎地付出自己的信任.俗語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因此,信任要建立在( )的基礎上。
A.誠實 B.了解 C.責任 D.關系融洽
13.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心理環境指數調查顯示,學校積極心理環境指數每提高10%,學生焦慮、孤獨、違規違紀等負面情緒和行為*均降低約6%.這啟示我們 ( )
A.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不正常的心理現象B.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助于我們健康成長
C.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培養積極心理D.我們要正確看待青春期正常的身體變化
14. 某中學期末考試將設立 無人監考考場,報名進入無人監考考場的學生非常多。這種現象說明 ( )
A.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 B.每個人都不希望在別人的監視下進行考試
C.學校以人為本,為某些作弊的學生提供了便利 D.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相互信任了
15. 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句話告誡我們 ( )
A.不能當面指出別人的錯誤 B.要知榮辱,只講自愛
C.要知榮辱,只講自尊 D.一個尊重別人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16. 以下不屬于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的是 ( )
A.*等權 B.依法納稅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權利和自由
17. 判斷某人是不是*公民的依據主要看其 ( )
A.是否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B.是否具有*血統
C.是否被剝奪政治權利D.是否年滿18周歲
18.被孔子視為做人的首要之德的是 ( )
A.同事之間的友情 B.孝敬父母 C.誠信 D.名譽
19. “讓我們都做誠信的人,讓我們呼喚誠信的春雨吹綠每個人的心田,因為誠信是生活中最絢麗的色彩。聽,有個聲音在大 聲地說,道德是做人的準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這世界才有美好的結果。”是因為 ( )
A.誠信做人,誠信做事,定能成就事業 B.誠信是做人之本,社會發展之基
C.不講誠信一定會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必然會受到法律嚴懲
D.誠信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要求對任何人都要言而有信,表里如一
20.如今,無論城鄉,廣場舞成為許多大媽健身的主要方式.然而,有時已夜深人靜,仍然還有小區的廣場上,歌舞正歡,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休息.對此,你想對廣場舞大媽說的是( )
①只要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就可以任意行使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侵犯他人的權利
③公民在行使權利時,必須得到他人的許可
④公民的權利應該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和程序行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1.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積極參與政治生活,正確行使政治權利,依法履行政治義務.下列選項中符合這一要求的有 ( )
①李某通過*反映某公共自行車點管理混亂的現象
②李某在生活中能自覺做到愛護公共財物,尊重社會公德
③劉某譴責美國驅逐艦非法進入*南沙群島的鄰近海域
④王某積極向校方反映同學們對學校午餐提出的合理建議
A.①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2. 初中生張涵今年16周歲,作為國家的小主人,他有強烈的.參政議政意識,但目前他還不可以享受的政治權利是 ( )
A.向*反映情況、提出建議 B.直接參與*的有關活動
C.通過* 熱線反映自己的意愿 D.通過新聞媒體發表個人的見解
23. 家長肖某懷疑正在讀九年級的女兒丹丹談戀愛,偷看了她的微信記錄,丹丹因一時想不通而離家出走。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肖某的行為是不對的,侵犯了丹丹的隱私權
②肖某的出發點是關心女兒,丹丹要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家長的苦心
③父女之間要加強溝通,努力化解矛盾
④丹丹要規范自己的行為,不讓父母操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八年級學生小軍經常出入網吧,有時還曠課,他沒有履行 ( )
A.納稅的義務 B.遵守公共秩序的義務C.接受教育的義務D.愛護公共財物的義務
25. “堅持鍛煉身體,不吸煙不喝酒,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解決遠離毒品”等行為規范被列入2015年新版《中學生守則》,這些新規范 ( )
A.是 對學生的法律要求 B.體現了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的特征
C.制約了學生的人身自由 D.有利于保護學生的生命健康
二、非選擇題(共35分)
26.利用所學知識,請你分析下面的漫畫并回答問題。
人們覺得很孤獨,因為他們總在不斷的砌墻,而不是搭橋。
(1)材料中人物的行為說明他們的什么心理?這種心理有什么影響?(5分)
(2)我們應如何應對這種心理?(5分)
27.欣賞漫畫,答問題
(1)漫畫中兩人的對話看出信任不等于什么?(2分)
(2)信任要建立在什么的基礎之上的?(3分)
(3)漫畫啟示我們,怎樣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5分)
28.材料一:從前,有一個什么事情都依賴父母的人找人算命。算命的人掐著指頭推算了一番,對他說:“你的命好,可以活到60歲。”當時60歲已算高壽了。他又請算命的人替他父親算了算。算命的人再推算了一番后向他祝賀說:“尊翁也可以活到60歲。”這人聽了竟嚎啕大哭起來。旁人問他為什么傷心,他說:“我父親比我大25歲。他60歲死的時候,我才35歲,還有25年我怎么過呢?”
材料二:見如圖漫畫
(1)請問:上述材料中的人有一種什么思想?(3分)
(2)以上這種思想有什么危害?(3分)
(3你認為如何才能 做到自立?(4分)
29. 八年級學生小白家境不錯,長得人高馬大,經常欺負班級里一些學習較差,身材弱小的同學。班主任幾次教育小白要學會尊重他人,但他卻認為:“我的學習成績比他們好得多,所以他們應該尊重我,而我根本不需要尊重他們!”請你簡要評析小白的觀點。(5分)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3篇(擴展7)
——無錫市八年級英語上冊聯考測試題及答案
無錫市八年級英語上冊聯考測試題及答案1
客觀題(共60分)
一、本部分共有10道小題。每小題你將聽到一段對話,每段對話讀兩遍,聽完后請選擇正確的答案。(10分)
( ) 1. Where is the zoo?
A. B. C.
( ) 2. What’s Max like?
( ) 3. Which pencil box is Sam’s?
( ) 4. What would Nancy like to do?
( ) 5. Is there anything about animals in the book?
A. Yes, there is. B. No, there isn’t. C. No, but there are lots of wonderful things.
( ) 6. When could Sandy row a boat?
A. When she was nine. B. Before she was nine. C. When it was nine.
( ) 7. Does May say bad words about her friends?
A. Yes, she does. B. No, she doesn’t. C. Yes, she is kind.
( ) 8. How did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se comic books?
A. They’re good B. They’re expensive C. they’re cheep
( ) 9. What can John learn in Home Economics lessons?
A. How to keep pets. B. How to look after flowers. C. How to cook.
( ) 10. How often does Nancy’s school go on school trips?
A. Twice a year. B. Once a month. C. Once a week.
二、你將聽到兩段對話,每段對話讀兩遍,每段對話各有幾道小題,聽完后請選擇正確的答案。(5分)
聽第一段對話回答11、12小題。
( )11. Why does Sandy say Amy is her best friend?
A. Because Amy is pretty and busy. B. Because Amy is kind and likes helping people.
C. Because Amy is in the same class with Sandy.
( )12. Who is the oldest?
A. Amy. B. Sandy. C. Nick.
聽第二段對話回答13、14、15小題
( ) 13. How many Grade 8 classes are there at John’s school?
A. Three. B. Six. C. Eight.
( ) 14. Who has the fewest classmates?
A. John. B. Kitty. C. Nancy.
( ) 15. What club is John in?
A. The Football Club. B. The Swimming Club. C. The Reading Club.
三、聽短文回答問題(5分)
你將聽到一篇短文,聽兩遍,短文后有五道小題。聽完后請選擇你認為最合適的被選答案。
( )16. Where can you hear the passage?
A. In a hospital B. In a shopping center C. In a school
( )17. When will they have lunch ?
A. 11:30 B.12:30 C.12:00
( )18. What can they do in the afternoon?
A. They must learn English B. They take exams C. They are free to do anything
( )19. What can a student take to the exam?
A. a computer B. A dictionary C. A mobile phone
( )20.How long will they wait for the results of the exam?
A. 4 weeks B. 3 months C. 4 months
四、單項選擇(15分)
( ) 1. John is ______ honest boy. He has????? ______ useful book.
A. an; an B. a; a C. a; an D .an; a
( ) 2. Bob doesn’t know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I don’t know_____ .
A. too B. either C. also D. as well
( )3. Excuse me , is there in the office ?
A. somebody else B. else somebody C. anybody else D. else anybody
( )4. _______ people know _____ about it.
A. Only a little, more B. Very few, / C. Very little, / D. Very a few, more
( )5. His teacher often tells us ____ much time ______ TV.
A. not to spent…watch; B. to not spend…watching;
C. don’t spend…watch; D. not to spend…watching
( )6. I hope you can give me _____________.
A. some advices B. many advices
C. two pieces of advice D. two advice
( )7. It’s so difficult a question. I think he will have problems _________ .
A. work it out B. working it out C. in working out it D. work out it
( )8. Today she looks . Look ! She is looking at his son.
A. happy , happy B. happily , happily C. happy , happily D. happily , happy
( )9. There aren’t enough chairs. Would you please _________ ones here?
A. to bring another three B. bring more three
C. to take three other D. bring three more
( )10. The moon is ___. The earth is far___ than the sun. The moon is ___ of the three.
A. small, small, small B. small, smaller, smaller
C. small, smaller, smallest D. small, smaller, the smallest
( )11. There is a big cake. _______ share it.
A. May be we can B. We may be C. Maybe we can D. Maybe can we
( )12.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_____ in Jiangsu and bigger than _______ in China.
A. any city, any city B. any city, any other city
C. any other city, the other cities D. any other city, any city
( )13. He always tells funny things and always ___________.
A. makes Lucy to laugh B. makes Lucy laughing
C. makes Lucy laugh D. makes Lucy laughs
( )14. They usually get there a little __________ than she _________.
A. early; get B. earlier; does C. earlier; do D. more early; do
( ) 15. --- Would you like to go camping with us this weekend? --- __________
A. I’m afraid so. B. I’m glad to hear that.
C. Yes, I’d love. D. Great! Why not?
五、完形填空(5分)
Farley worked for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One day, he was __1__ to learn more about wolves. Do wolves kill lots of caribou(北美馴鹿)? Do they kill people?
They gave him lots of food and clothes and guns. Then they put him on a plane and took him to __2__. The plane put him down and went away. There were no houses or people in this place. But there were lots of animals and lots of wolves.
People tell terrible stories about wolves. They say wolves like to kill and eat people. Farley remembered these stories, and he was __3__. He had his gun with him__4_.
Then one day, he saw a group of wolves. There was a mother wolf with four baby wolves. A father wolf and another young wolf lived with them.
Farley watched these wolves every day. The mother was a very __5__ mother. She gave milk to her babies. She gave them lessons about life. They learned how to __6__ food. The father wolf got food for the mother. The young wolf __7__ the children. They were a nice, happy family—wolf family! Farley did not need his __8__ any more. In a short time, he got on well with the family. Farley watched them for five months. He learned that many stories about the wolves were __9__. Wolves do not eat people, and they do not eat many large animals. And he also learned bad things about men. It was men who killed many caribou and wolves.
Later, Farley wrote a book about wolves. He wanted people to __10__ them and not to kill them.
( )1. A. seen B. told C. heard D. found
( )2. A. a small town B. a big city C. a far place D. a lonely village
( )3. A. afraid B. happy C. angry D. tired
( )4. A. at times B. all the time C. once a week D. every afternoon
( )5. A. bad B. good C. hungry D. thirsty
( )6. A. cook B. make C. get D. pick
( )7. A. shouted at B. looked into C. laughed at D. played with
( )8. A. food B. clothes C. gun D. plane
( )9. A. not good B. not true C. not easy D. not clear
( )10. A. grow B. have C. teach D. understand
六、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短文,然后根據短文內容選擇最佳答案。(20分)
(A)
Mr. and Mrs. Turner live outside a small town. They have a big farm and they are always busy working on it. Their son, Peter, studied at a middle school. The young man studied hard and did well in his lessons. It made them happy.
Last month Peter finished middle school and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升學考試). Mrs. Turner was very happy and told the farmers about it.
Yesterday morning the woman went to the town to buy something for her son. On the bus she told one of her friends how clever and able her son was. She spoke very loudly. All the people in the bus began to listen to her.
“Which university (大學) will your son study in?” a woman next to her asked.
“In the most famous university in our country!” Mrs. Turner said happily.
“The most famous university?” “Oxford University (牛津).”
Most of the passengers (乘客) looked at her carefully. Some of them said to her, “Congratulations!” A woman said, “I"m sure he"ll know Fred Smith.” “Who"s Fred Smith?” “He"s my son.” “Does he study in the university, too?” “No, ”said the woman. “He is one of the professors.”
( )l. The story happened in ________.
A. America B. France C. Germany D. England
( )2. Mr. and Mrs. Turner were happy because ________.
A. their son did well in his lessons B. they have a big farm
C. they have a good harvest D. their son studied at a middle school
( )3. Mrs. Turner wanted everyone to know ________.
A. her son finished middle school B. her son was handsome
C. her son was going to study in a university D. her son was very friendly to others
( )4. Mrs. Turner spoke so loudly in the bus that __________.
A. her friend could hear her B. all the people could hear her
C. she hoped to make all the people happy
D. she hoped they would say congratulations to her
(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__________.
A. The woman wasn"t interested in Mrs. Turner"s words
B. Mrs. Turner knew nothing about the famous university
C. The woman wanted to stop Mrs. Turner from showing off (炫耀)
D. The woman next to Mrs. Turner wanted to show off her son, too
(B)
A meteorite (隕石) almost hit an 80-year-old man named Arthur Pettifer in Britain when he was working in his garden. The meteorite was the biggest in the past 26 years in Britain.
The meteorite weighed (重量) one kilo, and might be over four thousand million (百萬) years old.
“I hear the big noise in the air. I looked up and saw the tops of the trees coming and going,” he said. “I didn"t know what it was.”
Meteorites are small things from the small planets in space. About 3,500 meteorites may fall on earth every year, but only very few are found. Mr. Pettifer"s meteorite is the fifth to fall in Britain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Mr. Pettifer is glad. “When you think about it coming from so far away, it really is something strange.”
( )1. The meteorite was ______ Mr Pettifer when it fell down.
A. close to B. far from C. hitting D. coming to
( )2. The meteorite was already ______ years old.
A. 40,000,000,000 B. 40,000,000 C. 400,000,000 D. 4,000,000,000
( )3. Mr. Pettifer found the tops of the trees coming and going because ______.
A. the trees were afraid B. the fast falling meteorite kept the tree tops moving
C. it was going to rain D. the moving was made by wind
( )4. ______ people see a meteorite fall although they visit the earth often each year.
A. Quite a few B. some C. Few D. Many
( )5. Mr. Pettifer was ______ to see the falling of the meteorite.
A. happy B. afraid C. sorry D. angry
主觀題(共40分)
一、用所給詞的正確形式填空(10分)
1. How ___________ (care) Jim was! He made few mistakes in the math competition.
2. --- Who is your __________ (close) person in your family? --- My grandmother is.
3. He got a ___________ (bad) result in English this term than last term, he didn’t try his best.
4. Tommy is very ___________ (happy) because he lost his bike.
5. ---Whose shoes are these? ---They are the _______________. (run)
6. The Greens will have a _________ (令人愉快的) trip because they plan everything carefully.
7. He does well in his geography, so he can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 _________ (正確).
8. The _______(高度) of Millie is 135cm, I’m really sorry for it.
9. We can learn a lot from _______. They will take part in the important meeting tonight. (英雄)
10.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_________(著名) places of interest in Beijing.
二、用所給動詞的適當形式填空(5分)
1. Would you please __________ (not open) the door? It’s so cold.
2. She didn’t get better grades because of _________ (play) games too much.
3. Linda will be very sad if she __________ (not see) you.
4. The teacher often makes Jack ___________ (stand) in class.
5. There ____________ (be) an English party tonight, is there?
6. As we all know, light__________ (travel) faster than sound.
7. He hopes he __________ (win) the first prize again in the match.
8. Wang Hao spends as much as he can __________ (practice)table tennis every day.
9. It rained heavily yesterday, so my father __________ (drive) me to school.
10.Quiet! The students __________ (have) an English class.
三、完成句子 (9分)
1. 孩子們總是很樂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Children are always _________ _________ help people in need..
2. 她不小心把碗撞下桌子。
She is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he bowls off the table.
3. 如果你要使他高興,你要保守秘密。
You should ___________ __________ or this will make him
4. 我們總是很愉快地和朋友聊天。
We always have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with friends.
5. 南希的鞋子和我的鞋子尺碼一樣大。
Nancy’s shoes ________________ mine.
6. 約翰比丹尼爾學的課程少,所以他的空閑時間比丹尼爾多。
John studies Daniel, so he has Daniel.
四、首字母填空(6分)
We are all busy talking about and using the Internet (互聯網), but how many of us know the h____1____ of the Internet?
Many people are surprised when they find that the I___2__ was set up in the 1960s. At that time, computers were large and e___3___ . Computer networks (網絡) didn"t work well. If one computer in the network broke down, then the whole network stopped. So a new network system had to be set up. It should be good e___4___ to be used by many different computers. If part of the network was not working, information could be sent through a___5__ part. In this way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would keep on w____6____ all the time.
At f__7__ the Internet was only used by the government, but, in the early 1970s, universities, hospitals and banks were allowed to use it too. H__8__, computers were still very expensive and the Internet was d__9__ to use. By the start of the 1990s, c__10__ became cheaper and easier to use. Scientists had also developed software that made "surfing" (瀏覽) the Internet more convenient.
Today it is easy to get on-line (上網) and it is said that m__11__ of people use the Internet everyday. Sending e-mail is more and more p__12__ among students.
The Internet has now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people"s life.
五、書面表達:(10分)
根據中文提示,寫一篇英語短文介紹一下你的英語老師Lucy。要求:語言流暢,條理清晰,詞數不少于70詞。要點包括如下:
1.我學校生活豐富多彩,每天只有半小時的作業,有許多課外活動。
2.我們有大約180個老師,Lucy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之一。
3.她比我媽媽瘦一點,臉上總是掛著微笑。
4.她能令每堂課都很有趣,并經常在課后幫我們輔導作業和解決英語問題。
5.自由評價學校、老師。(1-2句)
推薦訪問:測試題 答案 政治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3篇 八年級上冊政治考試測試題及答案1 八年級上政治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