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1 袁隆*有兩個心愿:一是把“超級雜交稻”合成;二是讓雜交稻走向世界。 這是袁隆*的心聲,一種博大的愛。為了實現這個心愿,他從成績與榮譽兩個“包袱”中解脫出來,超然于名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完整版】,供大家參考。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1
袁隆*有兩個心愿:一是把“超級雜交稻”合成;二是讓雜交稻走向世界。
這是袁隆*的心聲,一種博大的愛。為了實現這個心愿,他從成績與榮譽兩個“包袱”中解脫出來,超然于名利之外,對于眾多的頭銜和兼職,能辭去的堅決辭去,能不參加的會議一般不參加,夢魂縈繞的只有雜交稻。他希望雜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強我們國家自己解決吃飯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解決人類仍然面臨的饑餓問題做出更大的貢獻。
因此,袁隆*把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雜交稻當作為人類謀幸福的崇高事業。他還受聘擔任了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首席顧問。“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記者離開三亞基地的時候已是4月7日的黃昏,北國還是春寒料峭,這里已經袁隆*把記者送至路口,說:“我做過一個夢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們一塊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滿載著袁隆*的夢想與希望,雜交水稻在*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種和收獲,創造著一個個神話般的廳跡。
世界杰出的農業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寫了一部名著,叫《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書中寫到“袁隆*為*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增產的糧食實質上降低了人中增長率。他在農業科學的成就擊敗了饑餓的威脅。他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現在,已有20多個國家引種雜交稻,聯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球范轉內推廣雜交稻技術作為一項戰略計劃,90年代以來專門立項支持在世界一些產稻國家發展雜交水稻。袁隆*受聘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首席顧問,這些年他每年都出國指導,還派出了許多專家擔任顧問,多次赴印度、越南、緬甸、孟加拉等國指導,并為這些國家培訓技術專家。
從1981年至1998年,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共舉辦了38期國際雜交水稻培訓班,培訓了來自15個以上國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員。1998年,越南和印度種植面積已分別超過了10萬公頃和20萬頃,并且取得了每公頃增產1噸----2噸的效果。雜交水稻在解決世界饑餓問題上正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擴展閱讀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擴展1)
——向袁隆*院士致敬作文800字3篇
向袁隆*院士致敬作文800字1
2021年5月22日那天,長沙傳來了噩耗,“雜交水稻之父”、“*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爺爺于13時07分逝世,享年91歲。
聽到這消息后我感到特別的不真實、難以置信,直到今天,我都不能相信,也不愿去相信——袁隆*爺爺竟然在彈指之間就離我們而去了……這種滋味,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在課本里經常可以看見的人物,永遠地留在了那課本之中,而“袁老”輝煌的一生也就此定格在了歷史之中。
雖說,作為一個零零后的我從來都沒有親身經歷過那些饑荒戰亂,未受過以前的苦,但一股叫不出名字的心酸心潮向我襲來。因為,我想啊,有了他,我完全不用去擔心溫飽,甚至可以去養尊處優。但現在,讓我回憶一下袁隆*爺爺頂著烈日身穿一件簡單的襯衫,打著赤腳,在稻田里辛勤勞作的身影,而我們這些“當代棟梁”們又有什么資格不去努力,不去奮斗?有什么資格浪費來之不易的糧食?有什么資格讓每天都荒廢慵懶地度過?
但,我才發現,當我們的時代偉人相繼離去,當前方不斷為我們漸漸離開的時候,整個新時代的接力棒就早已經落在我們的手里了,可我們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還沒有做好準備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趁著如今,我們都是一腔熱血,前路浩浩蕩蕩,最后可以像袁隆*爺爺那樣,把所有的光與熱愛奉獻給這片遼闊無限的土地!總會有人,要挑起前輩們的擔子,那……會是你?還是我?
與其現在在這兒喊口號,不如立刻去努力吧!或許,這才是袁老愿意在天堂看見的吧。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一株穗,一餐飯,一個人,一世功,袁隆*,是*英雄,是世界英雄!祝您一生辛苦,一路走好。
也許吧,一個人會死兩次。第一次,是他的呼吸停止了;第二次,就是他的精神已被世人們所淡忘了。而袁老,卻是*乃至全世界難以忘卻的。這世上,可能只有一個袁隆*爺爺,又可能,所有人都是袁隆*爺爺。
致敬!
向袁隆*院士致敬作文800字2
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世91歲。
袁隆*,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原副*,*工程院院士,*發民協會會長,湖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1999年*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星”以示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的敬意。袁隆*是一個憂國憂民的人。袁隆*爺爺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試驗田的超級雜交稻,長得比高梁還高,他和同事都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涼。他的這個夢或許夢想成真,因為他追求夢想的腳步沒有停止。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有沒方向就沒有生活。
袁隆*條爺曾經說過:一粒小小的糧食既能絆倒一個大國,也能使一個大國進步。就這樣,袁隆*爺爺一步一步地十分努力地要完成自己的夢想。
袁隆*2017年9月"相兩優900年(超優干號)在試驗田內畝產1149.02公斤創造世界紀錄。
袁隆*爺爺也是一個十分有理想熱愛生命的人。在他8歲時,他的弟弟把他從船上推下去,袁隆*不會游泳,緊急時刻,被魚民所救。后來一定要學會游泳,因為自己個子矮,老師沒有選他去游泳比賽,可是他沒有放棄,他偷偷溜進去,老師可憐他,就讓他去了,他在比賽中獲得全縣第一,全市第一。他還喜歡彈琵琶,跳踢踏舞。
袁隆*爺爺是個幽默的人,袁隆*小時候很丑,可是他總是用幽默的.語氣來回答對方,有一次,他的親人說他丑,他說:"我是很丑,那是丑中的帥。"
袁隆*爺爺,為祖國創造出無數的貢獻,他解決了全國人民的食用問題,他堅強,他憂國憂民,他有堅定的信念,為袁爺爺致敬!袁爺爺!一路走好!
向袁隆*院士致敬作文800字3
5月22日下午,靈車緩緩駛出醫院,長沙寬闊的主干道上,許多人們涌上街頭,齊聲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我望著大街上擁擠不堪的人們,驚奇的問媽媽:媽媽怎么這么多人啊?這是發生了什么重要的大事嗎?媽媽看了我一眼,就把頭扭向靈車:唉,袁老去世了。我非常好奇,就繼續追問媽媽:袁老是誰呀?媽媽看著我笑著說:袁老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爺爺呀,他就是能讓我們吃得飽飯的人。
我就又帶著疑問問媽媽:媽媽這個人真有這么厲害嗎?媽媽一臉嚴肅的說:是啊,如果沒有他,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媽媽小的時候,吃一頓飯都很不容易,今天把這一頓飯給今天吃了,就得想著明天和后天吃什么。那時候大街上有很多要飯的,一旦有好心人給他們食物,他們就會狼吞虎咽的吃起來,不一會兒沒了。
袁隆*爺爺的夢想就是能讓糧食覆蓋全世界。以前的時候糧食很少,每畝地只能產出300斤的`糧食。而現在一年就能產出1500公斤的糧食。從300斤到1500斤,這是多么大的飛躍呀?袁隆*爺爺把他的一生都用在了雜交水稻上,他不求回報。不僅為我們*人民造福,還為全世界人民造福,讓全世界的人都吃上了飽的飯。
直到現在,你看現在有很豐富的食材,我們再也不會餓肚子了,這些食材之間都少不了袁隆*爺爺的功勞。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知道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說完,我就深情的看向靈車鞠了一躬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擴展2)
——向袁隆*致敬作文400字3篇
向袁隆*致敬作文400字1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時07分,親愛的袁隆*爺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得知這個消息,我的心里很難過。
在我的印象中,袁爺爺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
遠,是因為我們沒有很深地了解他,只知道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畢生研究雜交水稻;近,是因為我們吃的每一粒米都和他有著密切的關系,是他讓我們不再挨餓,是他以一己之力,養活了十幾億*人。
他有著聰明的科學家的頭腦,但是卻有雙像農民伯伯一般粗糙的雙手;他可以是理發師眼中“最帥的九零后”,也可以是記者口中“最青春的小伙子”;他一生為民,不知疲倦,只要*人不挨餓,就是他最大的夢想!
現在,這個夢想終于實現了,我們每天吃著香噴噴的米飯,好好吃飯不剩飯,就是對袁爺爺最好的回報。
我想對袁隆*爺爺說:“袁爺爺,您就放心地走吧,您的禾下乘涼夢和覆蓋全球夢就交給我們吧,交給您曾經寄予希望的青少年們吧!”
向袁隆*致敬作文400字2
2021年5月22日,湖南長沙下了整整一天的.雨,天陰沉沉的……忽然,傳來了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于下午1點07分離開了人世。
他曾經歷了長達三年的大饑荒,他見過許多人吃不飽變得骨瘦如柴,最后導致死亡。于是,他暗暗下定決心,要讓全國人民吃飽飯,一個夢想在他心中扎下了根:稻子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把還長,谷子比花生還大。為了尋找雄性不孕水稻,他花了20年時間,只找到了4株,后來還被人拔了,他依舊不放棄,堅持不懈。
如今,因為袁隆*爺爺的`科技成果,*人終于吃飽了飯,而且把飯牢牢地端在了手上,為了解決世界其它人口吃飯問題,他還有一個夢想: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讓沙漠、礁石上等惡劣環境下長出水稻,讓世界人民不再挨餓。他的博大胸懷,讓人欽佩。
他曾說:“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他無私奉獻、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長大后要成為一名科學家,像他一樣致力于助人為樂的幸福事業。
我的眼前浮現了這樣一幅畫面:金黃的田野中,稻穗低下頭,彎著腰,突然,一陣風微微拂過,一股稻香撲面而來……
向袁隆*致敬作文400字3
說起為*作出貢獻的人,大家一定先想到的人是*、*、*,但今天他們都不是主角,我要說的是“水稻雜交大王”—袁隆*爺爺。
2021年5月22日,袁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他一生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今的*,有60%的水稻產量,源于袁隆*及其助手培育出來的雜交水稻品種。
在一次車展上,袁老只是摸了一下豪車,就被網友吐槽,一個科學家買豪車?袁老犯過最大的錯誤就是讓有些人吃的太飽了。當有些人追星刷劇吐槽科學家的時候,袁老正在改良著水稻,讓人吃的更健康。
袁老去超市看了看米價,微笑著走了,袁老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讓*14億人民吃飽飯。
袁老說:“我的一件襯衫20塊錢穿到爛,一雙布鞋穿到破頭。”袁老去世時,靈車從長沙路口過,所有汽車都停下來,打起鳴笛,為袁老哀悼。
“禾下乘涼夢,丹心映青田。”他播撒下一粒粒種子,種在中華大地上,茁壯成長,也種在了人民的心田,生根發芽。
袁老一路走好!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擴展3)
——致敬袁隆*爺爺作文800字
致敬袁隆*爺爺作文800字1
2021年5月22日,一個值得全國人民去緬懷的日子,因為,在那一天,一顆巨星隕落——袁隆*老先生逝世了。
得知此消息后,全國人民自發組織隊伍悼念,湖南人民更是站在風雨中,對袁隆*老先生的遺照,多次鞠躬。當時現場的人數達幾百人,每個人眼里無不含著著熱淚。人人都悲痛至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國之脊梁,就在這一天,轟然倒下。他,讓*人民端上飯碗,端牢飯碗,解決了億萬人的`口糧問題。這位奮斗一生的老先生,值得*人永遠懷念。
在得知袁隆*老先生去世后,網友競相發言,而許多人卻不敢相信。一位網友評論道:“中午剛和朋友出去喝酒,得知這一消息后,還以為是看錯了。朋友在后面拍著我的肩膀,流著淚說:接受現實吧,是真的消息。那一刻,我崩潰了。”沒錯,許多人都不肯接受這個現實,一次一次走向中央打電話,反復確認,而得知此消息后,大多數都淚流滿面。沒有袁隆*老先生,可能餓殍滿地的場景還會出現。節約每一粒糧食,使每一粒糧食都盡其所能,幫助人民,就是對袁隆*老先生最好的思念。
袁隆*老先生曾說過:“會各國培育優秀人才,尤其是對于發展*家,這是我一生的愿望……我的雜交水稻不僅屬于*,也屬于世界。”然而,袁隆*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袁隆*團隊為80多個發展*家培育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技術人才,讓他們遍布全世界,為雜交水稻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目前,雜交水稻正不斷地向高產進行一場沒有盡頭的沖刺,現在,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試種雜交水稻十多個國家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每年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普遍比當地水稻增產20%以上。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袁隆*老先生的不懈努力。
而袁隆*老先生在去世前的遺言中說道:“喪失從簡,不要讓殯儀館安排任何群眾悼念。”一位曾經的國之棟梁,本可以接受很多人的吊唁,而今,根據疫情形勢,毅然拒絕了殯儀館接待群眾悼念的意見。
遙寄哀思,緬懷前行。袁隆*院士,我們的國之棟梁,愿您在天堂安好,與您的母親團圓!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擴展4)
——向袁隆*爺爺致敬的作文3篇
向袁隆*爺爺致敬的作文1
“我做過一個夢,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們一塊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乘涼。”袁隆*這樣描述著他的夢想。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在找到常規品種實驗田里,發現了一株與眾不同的水稻。它穗子大,籽粒飽滿,這株水稻就是天然雜交水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雜交水稻,那么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雜交水稻,提高產量,讓人們不再挨餓。
然而,要想培育出真正的雜交水稻,就必須找到雄性不育系水稻作為“母稻”,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什么呢?袁隆*說:“它本是一粒野生的種子,不知哪一只候鳥把它吞進肚里,將其分泌的胃液剛好將它的雄性抹去了,而保留了它的雌性,并把它排出體外。命運使得這粒種子在這美麗的原野,落地生根。
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到一個農場旁的沼澤地里,袁隆*的兩位助手發現了株奇異的野生稻,是雄性不孕水稻。這是比金子還珍貴的“母稻”呀。袁隆*的兩位助手小心翼翼地將它連根帶泥挖了出來。種稻試驗田里,袁隆*聽說后,連夜乘火車趕到了南海,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樣,日日夜夜守候在這株珍貴的野生稻旁。
后來,經過多次實驗,可以大面積推廣的高產雜交水稻終于誕生了。袁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將水稻雜交應用于實際生產的科學家。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他已經付出了長達十幾年的艱辛努力!
袁隆*的雜交水稻技術大幅提高了水稻的產量,解決了許多人的吃飯問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人們都說他是“當代神農”。
而在昨天,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爺爺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向袁隆*爺爺致敬的作文2
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夢……
——題記
一片土地,一把稻米。一片顆粒無收的土地,哭聲直上千云霄。一把稻米,那會是幾十人,乃至百余人的生命。“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一片土地,1100公斤。夏日的風吹過稻田,小小的稻苗隨風擺動,似乎是一片夏日的悠閑。可小小的稻苗永遠也不會知道,一位老人不再會開著小車在田間,小心地培育它們。
小苗們會努力長的很高,長的很大,要像高粱一樣高,穗子要像笤帚那么長,結出的稻米要像花生米一樣大……不會再有人為饑餓所迫,因為“我的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我們害怕偉人的離去,我們害怕后來的人們不記得他們,害怕他們真的變成課本上的一行文字。最可怕的事情,是遺忘。我們害怕他們只知道假大空的概念和意義,不知道他們真正的付出了多少,真正的為什么值得我們記住。我們真的不會忘記。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一粥一飯思來之不易!
一位老爺爺,笑的那么和藹,那么開心,開著他的小車,行駛在田埂上。田里的稻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稻米像花生一樣大。爺爺笑著,我們跑去告訴他,超級稻長遍了全球各地,他還是笑著,笑的那么和藹,那么開心……
向袁隆*爺爺致敬的作文3
金秋時節,秋風習習,迎面送來陣陣禾香,金黃的稻穗,拍打著手掌掀起滾滾金色的稻浪……
1930年,袁隆*出生了,一粒偉大的.種子,悄然降臨人間。那是一個戰亂動蕩的年代,他的童年時光也都是在四處逃難中度過。
高中畢業后,從小熱愛花草與大自然的他,沒有聽從父親的建議,當官發大財,而是義無反顧地報考了農業大學的農學院,并在畢業之后到湖南農校任教。在課堂上,他細心給同學們講解,課后他也會與同學們一起做實驗。
60年代饑荒降臨,大量的人民因饑餓而去世,哀鴻遍野,餓殍滿地。望著此情此景,他下定決心要讓*人遠離饑荒,于是他邁開雙腿,向田野中奔去,開始了研究雜交水稻的漫長征途……
袁隆*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了他有兩個夢想,一個是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而另一個就是“禾下乘涼夢,高產不封頂”。他說了也這樣做了,一個又一個早晨,他奔向實驗田,一個又一個傍晚,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
“我不在家,就是在實驗田;我不在實驗田,就是在去實驗田的路上”。在他日日夜夜的努力中,他不斷創新,反復實驗,使我國的雜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領先的狀態。
獲得了一次又一次大獎的袁隆*,十年前身價1008億,可他卻獨愛15元的襯衫,他勤勞質樸,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研究水稻的事業。
他也終不負自己的期望,他和他的團隊研究出的雜交水稻畝產量不斷刷新記錄,不僅讓*人遠離了饑餓,也為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許多國家吃上了*的雜交水稻,養活了更多的人口。
袁隆*爺爺研究室的種子是偉大的種子,而他本人何嘗不是一顆偉大的種子呢?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擴展5)
——致敬袁隆*爺爺的作文3篇
致敬袁隆*爺爺的作文1
2021年5月22日是個不尋常的日子。
下午我寫完作業,坐到沙發上,媽媽卻哽咽著告訴我一個消息說:“袁爺爺走了!”接著淚水像斷線的珠子從臉上滑落,我看著媽媽哭了,瞬間鼻頭一酸,眼睛模糊,我小心的問:“袁爺爺是誰?”
媽媽從網上找來袁爺爺的資料。雜交水稻之父—袁隆*!一張古銅色的臉上滿是皺紋,那是太陽的印記。他一生都在研究雜交水稻,他研究的種子,鹽堿地可以種,柴達木盆地可以種,連迪拜大沙漠都可以種。糧食產量增加,我們的飯桌上都有了白米飯,讓我們不再饑餓。袁爺爺的夢是禾下乘涼,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袁爺爺一生都在堅持,不畏艱辛,執著的為夢想奮斗,田間地頭總有他樸實的不能再樸實的身影,最終憑著一己之力,用一粒種子,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但是袁爺爺并沒有停歇,繼續尋找著他的下一個對手—海水,讓海岸線都稻谷飄香。
袁爺爺5月22日13時07分走了,離開了我們,去到了另一個國度,但是當我聽到有人說:“袁爺爺最后也是等我們好好吃完午飯才走的”,我的眼淚就奪眶而出,止不住的往下流,袁爺爺對我們的溫暖,留在了每一粒稻米中。
袁爺爺,您一路走好!我會好好聽您的話,乖乖吃完每一粒米飯,不浪費一粒糧食。光盤就是守護袁爺爺的夢!袁爺爺,您好好休息!我會以您為榜樣,努力學習,做一顆好種子,好好長大。禾下乘涼夢會繼續傳承,只因有我們,只因我們是*少年。
致敬袁隆*爺爺的作文2
你若是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袁隆*爺爺,他就是一個為世界創造了價值的人。袁隆*爺爺說過,“人就是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袁爺爺就是將他那粒種子深深地埋在稻田里,長熟了,芳香就在稻田里來回蕩漾。
當冰雪退去,萬物復蘇,所有都回到了最開始的地方。稻田里也就在這時出現了一位老人和他的稻苗,那暖洋洋的春光打在的這位老人臉上,身體上,也打在了綠的發亮的稻苗上。綠油油的苗子在老爺爺手中,熠熠生輝,襯得老爺爺格外的慈祥。
爺爺撥動著水稻苗子,在他手中撥弄了一遍又一遍,眼角似乎溢出了些許期待,希望今年比去年收成要更好。
知了的叫聲,爬上了樹梢,陽光變得更加的猛烈,如開水一般,狠狠地澆在了到稻苗上。爺爺輕輕地俯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土,搓了又搓,土塊一點一點的掉落,但他揚起的嘴角從未落下,看著眼前的一派景象,爺爺更是滿意地笑了又笑。
終于,第一片楓葉落下,隨著風跑過了一片稻田。金黃色的麥穗映著紅褐色的楓葉,金黃中飄過一抹紅,是格外的顯眼。風又跑了過來,它溜入了稻田里,不由得讓稻田翻起了一朵朵金色的波浪。
爺爺便站在這一朵朵浪花之中,臉上的皺紋堆積在了一起,被歲月打磨的留下的痕跡,也被印在他的眼角后。他撫摸著麥穗,扒拉了一遍又一遍,空氣中泛起了陣陣稻香。爺爺也沉浸在這片稻香之中,久久不肯離去。在稻田里走過一次又一次深厚的每一塊泥土上,充滿了他的腳印,這應該也是歲月為它留下的另一抹痕跡吧。
稻花有稻花的香味,爺爺的生命也自有他的芳香。稻田里,陽光下,一年四季,袁爺爺的身上一直在散發著稻花的香味。或許這就是他生命的芳香,一直在散發著,源遠流長……
致敬袁隆*爺爺的作文3
2021年5月22日是個*凡的日子,但也是個悲傷的日子,我們親愛的袁隆*爺爺去世了。
袁隆*爺爺出生于1930年,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也是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袁隆*爺爺看到了太多吃不飽飯的人,與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農業,他把讓全國人民吃飽飯做了終生理想。他在31歲那年在湖南田間工作時,偶然和同學一起發現了一株特殊的水稻,她想如果能把這株水稻作為種子去培育,那是不是第二年也也能如此飽滿呢?從此他便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科學研究,在這幾十年里,他經歷了人為的破壞,經歷了外界的質疑,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1973年的十月,袁隆*43歲那年,先行的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了,這一年也是*雜交水稻的元年,在袁隆*的帶領,畝產普遍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十幾年間,*的產量就增加了上億噸,解決了幾千萬人吃飯的問題,也讓整個世界為之一振,憑借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1/5的人口,*的雜交水稻遍布了世界,每一個角落,為世界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讓我們敬愛的袁隆*也成為了世界上名副其實的雜交水稻之父。
禾下乘涼夢,一稻一人生,致敬我們敬愛的袁隆*爺爺。我能和您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而驕傲。一日三餐,米香彌漫,飽食者當長憶袁爺爺。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擴展6)
——向袁隆*致敬的作文850字3篇
向袁隆*致敬的作文850字1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在那一個大鐘面前……
兒時,暑假時節到了鄉下玩耍,父母并非回來,便感受到了久連的輕松。
只有爺爺,陪伴著我。
滴答!滴答!“丫頭,快起來。”爺爺總是叫我“丫頭”,他和藹地笑著說:“給,芒果味的!”我興沖沖地起來,困意全無,興奮地拆著包裝。“喏這周份的。”我開心地翻閱著這獨一無二的“爺爺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書”。”
滴答,滴答!在那一次的集市中,我看見了這大鐘,無論旁人如何喧鬧,它指揮搖著鐘擺,滴答!滴答!地叫。我便從那時對它有一種莫名的喜愛。我軟磨硬泡地叫爺爺買,這大鐘便到了我家的客廳中。
滴答!滴答!“爺爺你在種什么呀?”我爬在爺爺背上,“爺爺在種櫻樹,咳咳?”“噢,那是不是以后就有櫻花看了呀!”我用孩童那份獨有的天真之心,興奮地問道“對啊!咳咳,以后我丫頭也有櫻花看,咳咳,櫻花聞了!”院中久久回蕩著我的笑,與爺爺的咳嗽聲。
滴答,滴答!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個個垂喪著臉,”爺爺躺在一個沒有被子的板上。”媽媽!爺爺怎么了?生病了嗎?快去叫醫生呀。”我還滿臉天真的看著媽媽。“孩子,爺爺老了。該息休息了。”這時我想起那個大鐘,大叫道:“有了,我去讓大鐘往回轉,爺爺就又起來了!”我興奮地大喊道,媽媽什么也不說,一把把我摟住。眼睛,也紅了。
滴答!滴答!我也曾一次次嘗試著把藏著的棒棒糖放在你的手中,讓你醒來;也曾無數次聯想你坐起來,說:“開個玩笑,喏這周份的!”可是并沒有,你已經休息了九年,我從一個小孩變成了一名有著自我意識,現實的人了。
滴答!滴答!大鐘還繼續走著,櫻花第一次開了,可你卻走了,聞不到了,家人說你不會說話,我說:“不!你們如今的生活是在他不辭辛苦的勞動上建立的!當他一睜眼,他便知道,他要賺錢養活一個大家庭……”說著說著,我便開始吼了,吼著的吼著,我便開始哽咽了。
滴答!滴答!十二點了,大鐘狠狠地叫了一下;將我叫醒,不知是何時,我的眼眶早已通紅,眼望著大鐘,心想著爺爺……我又是何等渴望我將大鐘停止后,你笑著對我說:“丫頭,長大了;替節爺著想了!
向袁隆*致敬的作文850字2
為了一株理想中的稻,他在萬千農田間走過,撫過了數不清的枝桿。踏遍千山萬水,不顧歲月阻攔,黝黑的面孔,粗糙的手,他以農民之姿,屹立世界之峰。
他出生在戰火紛爭,破敗凋敝的時代中。他看過良田無收,大地瘡痍;看過災荒肆虐,餓殍遍地;看過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那時仿佛日月都無光,人民在苦難中掙扎,而饑餓是最大的劊子手。
人間種種映入他的眼底,藏進心里,也許那時燃起心中的火種:驅散死亡的陰云,叫這日月換新天,不白來這一趟世間。 漫漫求索,從懵懂稚童到風華正茂,他心中理想的火沒有被時光洪流澆滅,反而愈演愈烈。他發現了一株稻,籽粒多達230粒!他找到了那把通往勝利的鑰匙,但面前仍是漫長的尋找之路。為伊著魔,烈日高照,他依舊在田地中徘徊,偶爾拂起一株稻,放在掌心細細端詳。汗水順著臉頰滾落,一滴滴壓彎枝桿,暈開滿目金黃。經過一日的勞累,就連廖廖無幾的睡眠時間,他也在夢中追尋著,描繪那希冀中的模樣。可那希望的稻株不愿被人們認識,披上了神秘的面紗。帶著團隊,頂著質疑,守著本心,他細數花開花落,靜待四季更替。田中的稻換了一批又一批,他用腳丈量了萬千河山,年復一年。
終于,時光撥開了迷霧,終是見得天明。他耗時9年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終于成功,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從此滾滾稻浪在田間涌動,豐收的氣息撲滿大街小巷。他依舊屹立在稻田中,微風吹拂,帶走了饑餓的陰影和他的青春,留下了佝僂的背影,蹣跚的步伐和一顆仍熱愛奉獻的心。他在稻間暢談自己的兩個夢想: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以及“禾下乘涼”。他曾夢見試驗田里的超級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有掃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涼。
他用瘦弱的身體,追求著更多更好,為*人頂起了沉重的飯碗。如今,傍晚時分,炊煙裊裊而上,萬家燈火閃爍,凝成一片人間星河。這是最樸質,最美好的風景。
昨夜山河齊慟震,今朝大星辭九洲,時代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終有一日,我們用1200畝的成果向祖國獻禮,完成您的遺憾。請您一直注視著我們,袁爺爺!
向袁隆*致敬的作文850字3
禾下乘涼夢,一生永為“稻粱謀”。袁老,您一路走好。《題記》
狂風呼嘯,雨點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為大地鋪上了一層銀色的地毯。為湛藍的天際織了一張灰色的大網。遮天蔽日的烏云遮住了光彩奪目的太陽,灰暗的天際,無邊的烏云,空曠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靜靜的"!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一切看上去那么遙遠,卻又那么近,一代偉人就這么與世長辭了。
16時許,靈車駛出醫院,路邊聚集了聞訊而前來送行的市民,司機停車鳴笛,人們把鮮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于言表,悲慟高呼:“袁爺爺,一路走好!”
袁爺爺病重時,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長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畢生追求的夢,一個只為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夢。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為了讓*人都能吃飽一頓飯,袁爺爺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輝煌的,是可敬的,是樸實無華的。
袁爺爺的一生與雜交水稻從未分離,那粒粒飽滿,金黃金黃的稻穗仿佛是他的孩子。一輩子為了他們任勞任怨,卻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是讓世界吃飽飯的功臣,*凡的瑰寶。袁隆*爺爺曾說過,科學探索無止境,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路上,他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夢想尚未實現,不會停歇的老人卻先走了。袁爺爺,夢想尚未實現,您怎能以這樣的方式先行一步呢?袁爺爺,您常說自己有著七十多歲的年齡,五十多歲的身體,三十多歲的心態,更有二十多歲的肌肉彈性。這么樂觀的您,怎能不辭而別?
邁入耄耋之年,本應“頤養天年”的年齡,您卻一直奮斗在科研第一線,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從心了,因而每年都給自己定下目標,時間雖緊,但歲月無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壯志就是老驥伏櫪得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犧牲了自己,滿足了世界,任歲月變遷,任世事無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終有您,歷史的長河中,您的身影不會消失。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現在我是多么不相信這句話,多么希望您與與世長辭的消息是個謠言。如風般來的快,去的也快,晶瑩的淚花從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現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擴展7)
——向袁隆*爺爺致敬的作文200字3篇
向袁隆*爺爺致敬的作文200字1
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不,我會想到“我一生的愿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驚慌讓天下人都吃飽飯”袁隆*爺爺。
袁隆*是*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工程院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利用僅占世界7%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從1976年~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畝,增長稻谷3500億公斤吃飯問題。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農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世界權威的膽識,高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研究,淡泊名利,一介農夫,三三所有的人遠離饑餓,喜歡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浪袁隆*。
2018年9月8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2018年12月18日,*,*授予袁隆*改革先鋒稱號。分手改革先鋒獎章,獲評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
我也要像袁隆*爺爺一樣,不怕困難,努力學習,作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擴展8)
——向英雄致敬袁隆*作文3篇
向英雄致敬袁隆*作文1
夕陽下,一片稻田散發著金色的光輝。在這其中,有一位耄耋老人,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國家的命運,不停地研究……
他的一生有兩個夢想,兩個“簡單的.夢想”。他的第一個夢想是“覆蓋全球夢”,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在一個世紀前,*已然成為了一個大型貧民窟。到處都是災民,餓死的人不計其數。他看到這一切,心中悲痛,便有了這一愿望。然而,當他說出自己的愿望時,換來的卻是全國人民的質疑及外國人的嘲諷與冷漠。可他沒有放棄,依然躬耕在農田的第一線。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他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在這幾十年間,有過失敗,有過困難,但他從未放棄。“失敗了就再來!”他一直堅持著,不斷努力著。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全球發展,他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地實現。
他的第二個夢是“禾下乘涼夢,高產不封頂”。在他夢中,試驗田中的雜交水稻比高粱還高,谷粒甚至比花生還大。他坐在這片稻穗下乘涼,與助手談笑風生……他一直在為這個夢想努力著,與他的團隊不懈奮斗著,水稻畝產最高紀錄不斷在刷新。令人遺憾的是,他沒有完成夢想就走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夢想將會實現。老人家地下有知,那該多么欣慰啊!
這位老人,為祖國,為世界,為消除饑荒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獲得了無數榮譽,身價早已上千億,但他并沒有貪圖享受,一個月6000多的工資也十分滿足,他將獲得的獎金全部捐了出去。讓我們祝這位老人,祝這位“雜交水稻之父”,祝袁隆*爺爺:一路走好!
這顆種子,包含著老人家對祖國,對人民的一片赤誠之心。他就像一顆偉大的種子,為我們播下了希望。
向袁隆*致敬作文800字3篇(擴展9)
——致敬時代楷模袁隆*院士作文800字 (菁選3篇)
致敬時代楷模袁隆*院士作文800字1
今天下午,我和同學們一起去拜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這位解決了世界十幾億人糧食問題的老人究竟是什么模樣呢?究竟他的一生又經歷了什么呢?我很想一探究竟,弄個明白。
聞名不如見面,袁隆*爺爺滿目慈祥、*易近人,臉上布滿滄桑,額頭滿是皺紋,似乎可以看出他的人生經歷肯定不*凡,也看得出他經歷了一道一道的坎,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從他的講解中可以略窺一二:1953年,袁隆*爺爺大學畢業,1960年,*發生了全國性的大饑荒,有次他遠遠地看到馬路邊圍了一堆人,走近一看,路邊橫躺著兩具骨瘦如柴的尸體,此事深深刺激了袁隆*,他決意在農業科研上搞出點名堂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堅持了六年時間才找到了培育雜交水稻的突破口。十三年過后,1973年10月,袁隆*發表了題為《利用野敗選育三系的進展》的論文,正式宣告我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人生到底有幾個十三年啊!只有堅持自己理念的人,不斷的堅持走下去,才能取得勝利。
從袁隆*爺爺堅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超級雜交稻一定會成功。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饑荒,袁隆*心中再一次萌發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課題,試圖解決更大范圍內的饑餓問題。2011年9月19日,他指導的超級稻第三期目標畝產900公斤高產攻關獲得成功,湖南隆回縣百畝試驗田畝產達到926。6公斤。整整30年啊!袁隆*爺爺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下又堅持了30年,超級雜交稻研究又勝利了。畢生夢想消除饑餓,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堅持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
身為一名*,此行我收益很多:堅持自己的信念、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前方的路多么坎坷崎嶇,要想取得成功和勝利,一定要堅持走下去。
致敬時代楷模袁隆*院士作文800字2
前幾天,我看了《袁隆*》這部電影,當我走出電影院時,我熱血沸騰,我的心久久不能*靜。
這部電影主要講:袁隆*爺爺是一位只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堅持不懈、吃苦耐勞、不畏艱辛、意志堅強、奮斗終身、的人。以前的水稻產量很低,可是在袁隆*爺爺的不懈努力下,反復地研究和實驗,終于使水稻的產量大大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成為了“水稻之父”,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爺爺在工作中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所要具備的,這使我深有感觸。昨天,我在樓下學玩滑板,我剛站上去,媽媽還沒來得及扶我,我就先摔了個四腳朝天。我連忙站起來,拍拍屁股上得塵土,說:“什么破玩意兒呀?還沒等我站上去就給我送了個禮!”我賭氣地說:“不學了,不學了!”媽媽看著我要打退堂鼓了,便用激將法說:“以前你總是纏著要我給你買滑板,現在給你買了,可你又不敢學。嘿——我還是把它送給別人算了!反正留著也沒用!”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勇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我想:我不能讓媽媽小看我,我要讓她對我刮目相看。這時,袁隆*爺爺的影子仿佛出現在了我的眼前,給了我巨大的鼓勵。我下定決心,今天我一定要學會玩滑板。可我剛一站上去,又摔了下來,害得我青一塊,紫一塊,手也擦傷了。媽媽看著有點心疼了,也勸我暫時不練了,可我卻不依了。經過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站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天,我終于學會了玩滑板。
通過觀看了這部電影和我學滑板地經歷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永不言敗是駛向成功的風帆!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我要讓袁隆*爺爺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做到不畏艱險、腳踏實地。在學習中,要為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努力奮斗、頑強拼搏,為生命奏響動聽的樂曲!
致敬時代楷模袁隆*院士作文800字3
他為我們*14億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他用一生為我們研究水稻,他就是我們的天使袁隆*。袁隆*爺爺在5月22日一時07分,離開了我們,享年九十一歲。
想必大家都知道袁隆*爺爺是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小時候的袁隆*,因為去農田里看了花,看了水稻,便下定決心要在農場里工作。長大以后,他選擇農業,不顧眾人的反對。
曾經的*鬧饑荒,他為水稻的產量而苦惱,下定決心研究雜交水稻。十幾年時間的付出,沒有辜負他的努力,他終于將雜交水稻研制成功。袁隆*爺爺研究出雜交水稻,為*14億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
袁隆*爺爺的成就,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功不可沒的成績,但是他并沒有因此驕傲。只要有一個人沒有吃到,他就會繼續努力研究。直到去世的一個月前,袁隆*爺爺仍在研究水稻,只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的碗里總會留下幾顆潔白如玉的飯粒。她們在碗中痛苦地*,可我卻聽不見。就在袁隆*爺爺去世的那一天,我仍悠閑地坐在桌上吃飯。一塊西瓜下去,我的肚子已經很飽了,可碗里還有飯沒有吃完。
剛想把它們倒掉,我就聽見爸爸的手機里響起:“我們*水稻之父袁隆*在凌晨逝世。”這件事像琴音,撥動著我的心弦。轉頭看著碗里我將要倒掉的晶瑩剔透的米飯,再想想袁隆*爺爺用一生為我們解決了溫飽,我卻在這里浪費他的成果。
我的痛從心底的深處蔓延開來,傳遍全身。我將飯碗又放回桌子上,用筷子將一粒粒米飯送進我的嘴里。不一會兒,碗中的飯都被我吃光了,碗面已經晾到可以反射光芒。碗面可以照出我的樣子,好像都不用洗了呢。
雖然我明白得有點遲了,但是我相信這還不算晚,今后我再也不會浪費食物,再也不會讓任何一粒米飯留在我的碗里。
傳說人死后會到天堂或者地獄,袁隆*爺爺一定會是天堂里的天使,在天上永遠照耀著我們。
袁隆*爺爺雖然肉體已經離開我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成就會存在于每一個人心中。*人將銘記袁隆*爺爺為我們做出的貢獻。讓我們再心懷感恩、深情地說上一聲:“謝謝您,袁隆*爺爺!”
推薦訪問:作文 致敬 向袁隆平致敬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