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東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全文1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應當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逐步加大人力資源市場投入,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山東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全文3篇(范例推薦),供大家參考。
最新山東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全文1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應當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逐步加大人力資源市場投入,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應當將人力資源服務業作為發展服務業的重點領域,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環境營造,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應當促進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基層公共人力資源服務*臺建設,將服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完善公共人力資源服務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應當制定扶持激勵政策,積極培養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第九條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
社會力量舉辦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公益性人力資源服務的,縣級以上人民*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補貼。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可以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活動。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創建自主品牌,對獲得*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和省服務名牌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十二條 省人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建立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監測體系,推進公共服務信息*臺建設,實現*有關部門、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的人力資源信息共享。
縣級以上人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完善人力資源信息網上采集、歸類、分析和發布制度,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和合理配置。
最新山東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全文2
第十三條 人力資源服務是為勞動者求職、用人單位招聘、人力資源開發配置提供的各類服務,主要包括下列活動:
(一)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
(二)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存和發布;
(三)績效薪酬管理咨詢、創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
(四)人力資源素質測評;
(五)人力資源培訓;
(六)高級人才尋訪;
(七)舉辦人力資源交流會;
(八)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外包;
(九)人力資源互聯網信息服務;
(十)受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委托,代辦社會保險事務;
(十一)法律、法規未禁止的其他人力資源服務活動。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設立的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按照國家制定的服務規范和標準,依法免費提供公共人力資源服務。
第十五條 設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職業中介機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并在許可范圍內開展活動。
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章程和管理制度;
(二)有與其業務范圍和規模相適應的場所、設施和三名以上專職工作人員;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六條 申請人力資源服務許可,應當向設區的市或者縣(市、區)人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人力資源服務申請表;
(二)章程和管理制度;
(三)場所、設施的使用權或者所有權證明;
(四)負責人身份證明和專職工作人員的相關材料;
(五)開展人力資源互聯網信息服務的,需要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擬開展勞務派遣業務的,可以依法一并提交勞務派遣許可申請和相關材料。
第十七條 設區的市或者縣(市、區)人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對符合條件的,依法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同時向申請人頒發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注明許可范圍;對不符合條件的,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說明理由,并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第十八條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變更名稱、住所、負責人等事項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變更事項。
第十九條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崗前或者能力提高等人力資源培訓的,應當注重提高勞動者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培訓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定。
第二十條 人力資源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信息錄入、發布審查和投訴核查處理機制,保證發布的人力資源信息合法、真實、有效。
人力資源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業務活動中收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個人電子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
第二十一條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高級人才尋訪服務,應當保護其所知悉的委托單位的商業秘密,并為高級人才的求職意愿保密。
第二十二條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以與用人單位訂立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外包合同,向用人單位提供人力資源業務流程、招聘流程、薪酬福利等外包服務。
第二十三條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四條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舉辦人力資源交流會,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提前制定活動方案,核實招聘單位的資質證明和招聘資料,并向社會公布交流會信息。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自交流會結束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向舉辦地的縣(市、區)人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報告交流會舉辦情況。
第二十五條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在服務場所明示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服務內容和程序、收費項目和標準、監督機關和電話等。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建立服務信息檔案,如實記錄服務對象、服務過程、服務結果和收費情況等。
第二十六條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于每年3月1日前向設區的市或者縣(市、區)人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報送上一年度報告,并對年度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年度報告的主要內容應當包括業務開展、經營業績、設立分支機構等情況。
第二十七條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以依法成立行業協會,促進公*競爭,規范服務行為,維護行業成員的合法權益,推進誠信文化建設,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發展。
第二十八條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提供虛假求職和招聘信息;
(二)發布包含歧視性內容的招聘信息;
(三)為無合法身份證件的求職者或者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人力資源服務;
(四)介紹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就業;
(五)介紹求職者從事法律、法規禁止的職業;
(六)扣押求職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或者向求職者收取押金;
(七)未經求職者、用人單位同意公開其信息,或者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求職者、用人單位信息;
(八)偽造、涂改、轉讓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九)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
(十)以脅迫、欺詐等方式提供人力資源服務;
(十一)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
最新山東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全文3
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年滿十六周歲,可以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招聘活動、人力資源信息網絡等求職。
第三十條 求職者應當如實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或者用人單位提供個人基本情況以及與應聘崗位直接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工作經歷等情況,并出示有關證明。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招聘人員時,應當向求職者提供*等的就業機會和公*的就業條件,不得實施就業歧視。
第三十二條 用人單位委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或者通過人力資源招聘活動招聘人員的,應當提供招聘簡章,并出示營業執照(副本)或者有關部門批準其設立的文件、經辦人的身份證件和用人單位的委托招聘證明。
招聘簡章應當載明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崗位名稱、招用人數、工作內容、工作地點、錄用條件、用工類型、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保護和職業危害等。
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應當對求職者的個人信息予以保密,除依法應當公開的內容外,未經求職者同意,不得公開或者利用其個人信息。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不得向求職者收取報名費、登記費和培訓費等費用,不得以提供擔保等名義向求職者收取財物。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招聘從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殊工種的勞動者,應當錄用依法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
推薦訪問:山東省 條例 人力資源 山東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全文3篇 最新山東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全文1 山東省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