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京小客車搖號 基于內容分析法北京小客車搖號政策發展趨勢研究,供大家參考。
北京汽車搖號是北京從2011年起實施以搖號方式分配車輛指標的措施。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通過實施小客車數量調控措施,緩解首都交通擁堵問題。搖號政策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企事業、社會團體法人和個人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小客車配置指標。本文使用內容分析法,以推行搖號政策以來出臺的17份政策文本為研究語料,從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政策對象及搖號方式、搖號頻率3個角度進行分析,總結政策關注重點,評估搖號政策的發展趨勢。分析結果可以使北京市民更好地掌握政策動向,做到心中有數;
可以給其他有意通過搖號方式緩解交通問題的一線城市,提供有益參考;
可以從政策的發展中尋找更好的突破口,為以后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參考。
1.問題的提出
為了緩解北京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等問題,北京市政府出臺了限制汽車需求量的一系列搖號政策。相關政策一經頒布就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激烈討論。但是,不論"遏制"還是"下降",北京依然"我堵故我在",政策實施近十年期間,擁堵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社會負面評價也一直存在。為總結政策關注重點,評估搖號政策的發展趨勢,本文對北京市搖號政策進行了解讀,但相關政策文本數量有限,研究視角也有待進一步擴展。本文試圖從政策內容分析的角度入手,對近年來發布的所有北京市小客車搖號政策文本展開分析,為未來搖號政策的規劃、制定和調整提供參考。
2.研究方法設計
2.1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于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實質是對傳播內容所含信息量及其變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義的詞句推斷出準確意義的過程。內容分析的過程是層層推理的過程。其目的是弄清或測驗文獻中本質性的事實和趨勢,揭示文獻所含有的隱性情報內容,對事物發展進行情報預測。
2.2數據來源及樣本選擇
本文以首都之窗、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官方網站為文獻搜索平臺,以官方網站“政務公開”中的“通知公告”為子模塊進行政策檢索。同時在汽車搖號網、北京本地寶等其他搜索網站上以“搖號政策”“北京小客車搖號”“指標”等為關鍵詞查找政策文本、通知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北京于2011年開始推行小客車搖號政策,截至目前正式發布的通知文件文本數量不大,故本文也選取了目前在征求意見中的政策文件,以及部分通知文件,這些文件內容也具備研究意義,可以分析搖號政策發展趨勢。最終選定了17份政策文本作為內容分析的語料,并依次對語料進行編碼,如表1所示:
表1 2010-2020年北京市小客車指標相關政策文本統計
序號 | 發布時間 | 文件名稱 | 發布單位 |
1 | 2010年12月21日 | 關于進一步推進首都交通科學發展加大力度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的意見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2 | 2010年12月23日 | 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 (政府令第227號) | 北京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發展改革、公安交通、環境保護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 |
3 | 2011年4月20日 | 關于印發《北京市租賃小客車數量配置暫行辦法》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 |
4 | 2011年10月24日 | 關于汽車經銷商開展誠信服務經營活動的通告 | 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公安交管局 |
5 | 2011年12月30日 | 關于2012年度北京市小客車指標額度有關事項的通告 |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 |
6 | 2013年11月28日 | 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 (2013年修訂) | 北京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發展改革、公安交通、環境保護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 |
7 | 2013年12月30日 | 關于2014年北京市小客車指標額度有關事項的通告 |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 |
8 | 2015年1月28日 | 關于2015年北京市小客車指標各期配置數量的通告 |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 |
9 | 2016年1月7日 | 關于2016年北京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 |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 |
10 | 2017年2月4日 | 關于2017年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 |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 |
11 | 2017年12月11日 | 關于修改《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的決定(政府令第276號)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12 | 2017年12月15日 | 2018年北京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 |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 |
13 | 2018年6月15日 | 關于對部分載客汽車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 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環保局、北京市公安交管局 |
14 | 2019年1月30日 | 2019年北京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 |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 |
15 | 2020年2月7日 | 2020年北京汽車搖號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通告 |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 |
16 | 2020年6月1日 | 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 (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 | 北京市交通委 |
17 | 2020年6月1日 | 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 (修訂征求意見稿) | 北京市交通委 |
3.數據分析
3.1近年來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分析
小客車年度增長數量和配置比例由北京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發展改革、公安交通、生態環境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小客車需求狀況和道路交通、停車泊位供給、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報市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分析表1中小客車指標配置通告的政策樣本得出,近年來小客車指標總量及配置如下:
表22011-2020年北京市小客車指標總量及配置表
2011年至2013年,北京市小客車指標總共24萬個牌照,均為普通小客車。2014年至2017年,指標總數縮減為15萬個,且普通車在指標中占的比重逐年下降,普通車指標2014年13萬個,2015年12萬個,2016年和2017年均為9萬個;
對應的,新能源車指標依次為2萬、3萬、6萬、6萬的數量漸進式發展。2018年至2020年,指標總數進一步壓縮為10萬個,新能源車指標與2017年持平為6萬個,普通車指標進一步壓縮為4萬個。2018年至今指標總數、普通車指標數和新能源車指標數已維持穩定不變。
從表2和以上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近年來一直在控制小客車指標總數,并且有計劃地、漸進式地增加新能源車指標數量,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同時逐步減少普通燃油車指標數量。與此同時,北京市近三年維持總指標數、普通車指標數和新能源車指標數不變,可能是考慮到繼續減少不利于老百姓實際訴求。2020年以后,各項指標數增長的可能性不大,配合北京市城市發展規劃來看,指標數可能進一步減少。
3.2政策對象及搖號方式分析
通過分析政策對象及其對應搖號方式的變化,可以看出北京小客車搖號政策的傾向性。經對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關于修改〈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的決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政策文本進行分析,2010年至2020年小客車搖號的政策對象及其對應搖號方式變化如下:
2010年
2020年
可以看出,北京搖號政策經過為期十年的發展,搖號對象增加了以“家庭”為單位搖號,同時指標配置向“無車家庭”傾斜,賦予“無車家庭”明顯高于個人的搖號中簽率和新能源指標配額數量。說明政策經過實踐的檢驗,最亟需中簽的群體也凸顯出來,我們的身邊不乏急需用車但又遲遲未中簽的家庭,而一輛車對于一個家庭而言,意義相對來說遠大于對個人而言。同時,搖號方式從部分群體到按群體類別制定具有傾向性的搖號方式,說明政策在多角度、多手段地向有關群體(新能源車使用人群、家庭群體)傾斜。
3.3搖號頻率分析
2010年至2013年底,搖號每月一次;
2014年1月1日起,搖號每兩月一次;
2020年,《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和《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修訂征求意見稿)》發布,指標配置由現行每兩月一次,改為每年5月配置新能源指標,6月和12月配置普通指標。即2020年起,搖號每半年一次。
綜上,搖號周期頻率逐步遞減,且遞減梯度較大。
4.概括總結與未來展望
從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搖號政策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為:逐步減少指標配置、降低中簽率、政策向新能源汽車和無車家庭群體傾斜。那么未來,搖號政策可能進一步考慮老百姓的實際情況,完善搖號個人群體的要求,比如重新考慮在京大學生是否可以參加搖號(群眾呼聲比較高的問題之一)等等。不難看出,未來搖號政策的發展方向:指標越來越少,但不同群體的中簽率將會越發得以區分。
搖號政策的頒布降低了北京市汽車數量的增長,一定程度上有效解決了交通擁堵情況。但搖號也會產生一些不公平影響。總之,搖號政策是通過行政手段實施的解決交通擁堵的措施,這一政策理論上是有效的,但必須解決這一政策所帶來的社會問題,需要加快速度完善搖號政策,完善城市整個公共交通體系,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布局,從本質上解決市民交通出行不便、倒號賣號、搖號政策仍不夠公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