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關于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調研報告(全文),供大家參考。
x月下旬,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率隊在xx實地調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對xx市探索實踐的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的“一融兩提升”做法給予充分肯定。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融入社會網格化治理;
實施“雙百”工程,提升基層鄉鎮監管能力;
實施“萬千工程”,提升生產經營主體規范生產水平。自xxxx年x月,xx市啟動整市推進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工作以來,不斷加強基層網格化監管能力建設,促進了農業經營主體標準化生產水平,有力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蹚出了一條可復制、能推廣的監管路子。近日,新華傳媒智庫調研組赴xx進行專題調研。
一、探索 “一融兩提升”貫穿監管全過程
xx市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將“一融兩提升”貫穿監管全過程,織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精細網格,體現出監管高質量、產品高品質的水平。
推行精準監管,建立社會網格化治理體系。xx市在網格化監管上,既重視建設,更重視管理,突出發揮基層網格員的作用,確保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在xx區xx鎮農產品質量監督服務所,一位工作人員正在對送來的葉菜進行檢測。鎮監管員介紹,檢測室有二十多平方米,設備投入幾十萬元,基本能滿足當地農產品的檢測要求。xx鎮xx村是蔬菜種植大村,村委會設立了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點,配備了基本的蔬菜農殘速測儀和二維碼打印機,村干部告訴調研組,村級服務點基本能滿足周邊蔬菜種植戶的常規檢測需要,并能做到當場檢測、當場出結果、當場幫助出具合格證二維碼,極大地方便了本村蔬果上市前的檢測要求。分管副鎮長張樹新介紹,從鎮到各村居、從事農業種植加工的企業,都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監測體系,有效地把住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輸出關。
xx市一方面強化網格化監管三大主體責任,即屬地管理、行業部門監管、生產主體負責的三大責任,各司其職,共同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另一方面,建立以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為一級網格(監管網格單元)、鄉鎮區域為二級網格(屬地網格單元)、行政村為三級網格(基礎網格單元),以及村民小組為四級網格(精細網格單元)的四級網格。涉農鄉鎮設有x-x名監管員,承擔本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每個行政村有一名村干部擔任協管員,負責對轄區農產品及投入品生產經營單位的巡查指導和宣傳引導。村民小組網格巡查員則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監管體系的末梢,也是較為重要的一環,他們負責收集種養殖主體的日常按標安全生產情況的信息,發揮及時發現、及時提醒和及時上報的作用。通過深化“網格化+精準監管”,建立從縣(市、區)到鎮(區)、村及村民小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真正做到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有人干、有人管,打通了安全監管工作“最后一公里”,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精準監管”新格局。
實施“雙百工程”,提升農產品品質監管水平。圍繞“三個全覆蓋”目標,即涉農鄉鎮星級監管站全覆蓋、重點村示范服務點全覆蓋、農業園區精準監測全覆蓋,在全市啟動“雙百工程”建設,即百家涉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和百家村級服務點標準化建設工作,推動監管和監測力量向村級下沉延伸。根據部署,全市涉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統一標識掛牌運行,并按照《xx省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建設標準(試行)》的四星級要求進行建設。全市所有涉農鄉鎮均要參照三星級鄉鎮監管站設施標準建設x個以上村級監管服務點,提供便捷的快檢服務。鼓勵縣鎮兩級農業園區參照三星級設施標準建設檢測中心,市級以上園區參照四星級設施標準建設檢測中心。
在xx,農產品質量安全“四員”齊全的監管體系已基本形成,即鎮監管員、村協管員、村組網格巡查員和社會監督員。全市每個涉農鄉鎮均配有x名以上的監管員、至少x名檢測員,每個涉農村居配備了x名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每年補助xxxx-xxxx元,重點農業村增配x名兼職農產品質量檢測員,每年檢測上傳任務至少xxx批次。同時充分發揮涉農村小組長“兩熟”(情況熟、人頭熟)“兩快”(信息傳遞快、到點巡查快)的優勢,做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精細化、信息傳遞快速化。
力推“萬千工程”,促進主體主動按標生產、自覺開展質量追溯。為推動高質量落實省委農辦“十萬戶主體入網監管行動”,xx市創新實施“萬戶管控、千戶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能力提升工程,計劃用兩年左右時間,發展x萬戶以上質量管控主體、xxxx家以上質量追溯規范主體,努力推動全過程質量安全規范、全區域綠色標準生產、全鏈條可追溯管理,提高全市農產品本質安全水平。
在實踐中,xx市采取分級亮牌的監管方式,明確和壓實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全市所有入網監管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必須在顯著位置懸掛質量追溯標牌,標明監督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并根據不同等級,分別以銅牌、鋁牌、塑料牌加以區分。同時,對不入網、連續x次被監測發現問題的,以塑泡標牌作為標識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進行重點監管,納入“黃黑名單”,連續開展執法抽查。自今年x月到x月,xx市已組織檢查xxxx多家次,下達整改通知書xx多份,促進了生產經營主體如實記錄生產檔案的自覺性。該市從x月份起,積極推進農產品自檢制度,指導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主體按要求開展產品自檢或委托檢測,產品檢測結果及時上傳到省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不合格產品及時按規定銷毀處理。由于該市重視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除了建立各類質量安全制度、追溯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外,還將生產記錄相關數據全部錄入追溯系統,推廣和落實農藥、化肥等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制度和“一品一策”技術方案,有效地從源頭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成效 網格化精準監管保“舌尖上的安全”
xx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通過建立網格化監管隊伍,落實精準監管措施,把監管觸角延伸到田間地頭,強化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全力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概括起來,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建立了一支隊伍。無論在xx區xx鎮、xx區xx鎮,還是當地的農業龍頭企業、新落成的農業企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都作為一個重要硬件組成部分,并配備專門的檢測人員。制度、崗位職責等一應俱全。xx區xx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所監管員每月巡查一次,特殊情況增加巡查頻次,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記錄和處理,重大問題及時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全鎮共設立了x個村級服務點,每個點均配備了辦公設備、追溯出證設備、速測儀等。全鎮蔬菜種植戶和稻麥生產大戶全部納入監管名單。在xx區強盛公司蔬菜基地,調研組不僅看到一流的農業設施,也看到每一批農產品輸出的檢測記錄,檢測時間、蔬菜樣品名稱、采樣日期、抑制率、檢測結果、復檢結果、檢測員、檢測結果備案等,一目了然。檢測留痕,已經成為xx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一項基本工作。從縣(市、區)到鎮(區)、村,乃至村民小組,凡涉農地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均做到了人員配備到位、責任到位、經費保障到位。xx區今年安排xxx萬元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推廣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動態監測。
想干事,沒人是萬萬不能的。xx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建立了一支屬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專門隊伍,做到農業規模生產經營主體的農產品質量都在掌握和可控范圍內,實現從源頭把好農產品質量輸出關、準出關,市民吃得放心、舒心。
二是實現了一個目標。今年x月x日,xx市農業農村局和中共xx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分別發文,啟動實施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提升“雙百工程”和“萬戶管控、千戶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能力提升工程。這是xx市整市推進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的重大舉措。其鮮明要義就是將農產品質量追溯“萬千工程”建設融入到xx市“質量強市”的行動大局中,培育做優示范典型,引導發展規范主體,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水平。
綠色優質農產品是農產品供給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xx市綠色食品比重為xx%,從調研的xx區情況來看,該區已有獲證綠色食品xx個,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xx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x個,種植業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xx.xx%,達省定標準的xxx%,位居全省前列。今年,xx市在國家規定的xx個品種的基礎上,自行增加了青菜、肉禽、白對蝦、稻米x個品種,使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重點品種達到xx個。從目前檢測結果來看,由于前期基礎工作扎實,推進有力,“雙百工程”和“萬戶管控、千戶規范”工程均進展順利,成效顯著。
三是達到了一個效果。隨著“雙百工程”和“萬戶管控、千戶規范”工程的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日益深入人心,加快了各類先進生產科學技術的應用。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是農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的不規范經營和使用。從xx區xx鎮監管站的監測情況來看,該鎮將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的重點品種全部納入監測范圍,x月底,已完成抽檢監測xxxx批次,主要農產品合格率達xx.x%,抽檢不合格農產品按照要求全部處置到位,有效規范了農產品生產經營行為。xx鎮僅僅是xx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一個縮影。
在xx、xx等設施蔬菜生產基地,無土栽培、水培等技術已經廣泛應用,由于做到控肥減藥,不僅減少農村面源污染,還極大提升了蔬菜品質。據了解,這些工廠化生產的蔬菜不僅產量高、無蟲害,而且售價高,市場非常歡迎,更重要的是無農藥殘留,或農藥殘留量遠低于一般露天蔬菜和大棚蔬菜。在強盛基地,一畝地的黃瓜產量達到驚人的xx噸,產值達數萬元,經濟效益達萬元以上的在這里非常普遍。
三、啟示 壓實責任齊抓共管,統一標準規范監管
xx市推行“一融兩提升”,有力地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有益的啟示:
啟示一:落實屬地責任,層層壓實責任。無論政策還是措施,都要靠人去執行、去落實,只有把各項政策和舉措落到實處,方能彰顯政策的好處,否則就是一紙空文。在實踐中,xx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實際,突出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將壓力傳導到最基層和第一線,明確各自職責,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該市明確,各涉農鄉鎮主管農業的負責人為組長、分管農業負責人為副組長,涉及種植業管理、畜牧獸醫、漁業生產管理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區域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同時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按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納入涉農區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對涉農行政村的年度相關考核。此外,鎮對村、村對農業規模生產經營主體要分別簽訂質量安全責任狀,壓實責任。事實證明,強化鎮村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的作用,是管到了點子上,且管出了成效。
啟示二:強化過程管控,齊抓質量安全。xx市、縣兩級在xxxx年均發文建立調整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要求,進一步明確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行業管理部門和農產品質量監管部門、農業綜合執法部門等部門的工作職責,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細化落實到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質量監管、農業執法等個相關環節中去。從xx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監管平臺數據看到,xx市的種植業管理部門、畜牧獸醫部門、漁業水產部門都能主動利用省監管系統開展日常指導巡查工作,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單打獨斗轉變成農業農村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合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態勢。
在國家x部委聯合開展的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中,xx市的種植業管理條線主動開展“三顆菜”的整治、畜牧獸醫管理條線積極承擔“兩肉一雞一蛋”的整治,漁業管理條線自覺負責“四條魚”的整治,提前介入生產環節質量,推動“三前”環節精準質量。
xx經驗說明,壓實生產管理部門責任,強化過程質量管理,能有效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出合格率。
啟示三:加強制度建設,依靠制度監管。在管理學中,用制度去管理是最科學、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在xx各涉農區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僅有制度、規范、崗位職責、考核要求,每年還有相關工作計劃。工作圍繞計劃開展,用制度保障落實。xx區xx鎮在今年工作計劃中,明確了今年“工作目標”: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達xx%、農產品追溯率達xx%以上、完成星級監管創建等。
xx市通過市級層面統一設計,發文明確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屬地管理、主體責任、投入品監管、質量安全監測、標準化生產、監管制度機制等xx項標準化的監管工作基礎事項,基本形成了“一套標準抓基礎、一套方法抓監管、一套機制抓提升、一套評價抓考核”的xx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模式。該市將xxxx年度縣級以上等次的xxxx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進行分類統計,督促所有入網主體自覺使用xx省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如實記錄農事生產經營情況,全面落實省、市關于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工作的要求出具食用產品達標合格證,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到位。凡拒絕接受入網追溯監管的、不掛牌營運的,均列入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的重點問題排查對象,加大監督抽查頻次。xx區還明確,凡是申請財政獎勵和補貼的涉農生產經營主體,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必須達標。
啟示四:嚴格獎罰機制,力促質量安全。在實踐中,通過政策引導和開展嚴格執法,努力營造人人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每個涉農生產經營主體爭當守法者、模范生。一方面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舉報獎勵力度,一方面鼓勵各涉農生產經營主體爭創優質農產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對生產、認證的優質農產品,均給予一定的獎勵。xx區規定,當年被認證為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基地、部省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的,每個分別獎勵x萬元、x萬元、x萬元;
綠色食品續展、有機食品基地保持認證的,每個分別獎勵x萬元、x萬元。
與此同時,xx市還突出精準治理,強化執法辦案,主動查找問題,切實做到“管人管藥管品種,管產管銷管達標”,全力保障食品“源頭安全”。今年以來,xx區農業農村局已開展定量檢測xxx批次,立案查處農產品質量案件x起。同時,嚴格落實不合格產品的后續處理,及時控制銷毀或無害化處理問題產品,依法查處相關企業和責任人,做到依法查處率xxx%。
推薦訪問:農產品 調研報告 全市 關于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調研報告 關于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調研報告 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