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素質,供大家參考。
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
道德品質涵義及其構成 1 道德品質涵義 道德品質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觀念和行為中的體現, 是一個人在一貫的道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特征和傾向。
2 道德品質的構成
(1)、 道德認識
(2)、 道德情感
(3)、 道德意志
(4)道德信念
(5)、 道德行為
(二)
道德品質的特征與作用 1 道德品質的特征
(1)、
道德品質是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的統一
(2)、 道德品質是自覺意志的結果
(3)、 道德品質是道德行為的綜合體現
2 道德品質的作用
(1)、 道德品質對人的身 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2)、 道德品質對塑造完美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3)、 道德品質對人的立志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三)
道提高道德認識 1 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 提高道德認識道德認識, 是指人們對一定社會或階級關于道德的理論、 原則和規范的了解和掌握。
2 升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 升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 是指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認識對現實生活中的道德關系和道德行為所產生的愛憎、 好惡的心理體驗和態度傾向。
3 培養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排除各種干擾和障礙, 使決定采取的道德行為頑強地堅持下去。
在道德品質修養的實踐中, 要使自 己的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 并始終堅持這種行為,有賴于道德意志的培養和鍛煉。
4 確立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 是指人們對道德理想、 道德人格、 道德原則、 道德規范的正確性和正義性, 深刻而有根據的篤信, 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某種道德義務的強烈的責任感。
5 養成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評價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標志, 它在人們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遵守社會公德 1 社會公德:
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
2 社會公德的特點
(1)
繼承性 相對穩定性, 千百年來人類道德智慧 的結晶, 歷史傳承)
(2)
基礎性 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 最起碼的道德標準 (3)
廣泛性 全民性, 不論階級、 階層、 職業都必須遵守 (4)
簡明性 言簡意賅, 易于理解
3 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
(1)
文明禮貌 注重個人形象, 講求必要禮節。
在人際交往中, 衣著整潔, 舉止文雅, 說話和氣, 用語得當, 守時守約。
尊重他人、 寬以待人、 相互禮讓。
遵守公共場所的各種規定, 不影響、不妨礙他人的正常活動。
(2)
助人為樂 發揚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精神, 將心比心, 推己及人, 多為他人著想。
關心老弱病殘、鰥寡孤獨, 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3)
愛護公物 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國家和集體財產, 珍重社會共同勞動成果。
正確使用城鄉 道路、 水電、 通訊、 交通、 環衛、 消防等公用設施。
保護名勝古跡、 歷史文物。
(4)
保護環境 要強化可持續發展觀念, 珍惜自然資源, 保護生態環境。
要愛護花草樹木、 野生動物、人文景觀, 注意節約用水。
要防治廢渣、 廢水、 廢氣和噪音污染。
要維護公共衛生, 不隨地吐痰、 亂扔垃圾 (5)
遵紀守法
要增強法律意識, 學法、 用法。
要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 執行法規、 法令和各項行政規章。
要遵守市民守則、 鄉 規。
三家庭美德 1 家庭美德, 是指人們在家庭生活中調整家庭成員間關系、 處理家庭問題時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規范。
2 家庭美德的內容滲透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 主要包括尊老愛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儉持家、 鄰里團結等。
(1)
尊老愛幼 家庭美德是和諧社會的基礎, 家庭美德“孝”為先, “孝”字是指:
“孝敬”、 “孝順”父母。
家庭美德“孝”為先, 是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需要, 是家庭責任的具體表現, 是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 是人生的大道理。
愛幼要講究藝術。
目前, 普遍存在對子女愛護過度的現象, 特別是三代同堂、 四代同堂的家庭, 獨生子女好似“小皇帝”, 捧在手里怕摔了, 含在口里怕化了 , “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
俗話說:
“嚴是愛, 寵是害。
”如果一味嬌慣寵愛子女, 無原則地迎合、 滿足孩子的要求, 就會使子女形成任性、 放縱、 驕橫、 自 私、 冷淡、 孤僻、怕失敗、 怕挫折等不健康心理素質, 影響孩子的成長。
因此, 對子女應當做到愛和嚴相結合。
當然, 嚴格要求并不等于體罰。
有的家長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 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必須針對孩子的心理特點, 啟發誘導孩子糾正錯誤, 改正缺點, 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
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 是指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 女子和男子人格獨立、 地位平等, 享有同等的
權力, 負有同等的義務。
要摒棄“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 使家庭中的男女享有教育、 就業及財產等方面的同等權利。
(3)
夫妻和睦 夫妻是家庭關系的核心, 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夫妻關系應以平等互愛為基礎。
夫妻之間不存在誰侍候誰、 誰主宰誰的問題, “大男子主義”、 “妻管嚴”等傾向,都是要不得的。
(4)
勤儉持家 勤儉持家, 是我國家庭的傳統美德。
改革開放以來,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我市絕大多數家庭生良好的鄰里關系對人們的生活、 工作、 學習等各方面都大有益處。
我國勞動人民一貫重視鄰里關系, 民間流傳著許多名言, 如“鄰里好, 賽元寶”、 “遠親不如近鄰”等。
“孟母三遷”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
然而, 近年來, 人們發現,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 特別是信息時代的到來, 我們與世界各地人民的聯系越來越近, 相反, 與自 己對門而居的鄰里關系似乎越來越遠了。
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城市, 住在同一小區、 同一幢樓, 相互之間不了 解、 不熟悉的人并不少, 有的甚至對門對住了好幾年, 也不知鄰居姓甚名誰、 在哪里工作, 真可謂“雞犬之聲相聞, 老死不相往來”。
活已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 但是我們仍應該珍惜勞動果實, 繼承和發揚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
勤儉持家并未過時, 我們所說的勤儉持家是以“量力而行、 量入為出、 勤儉節約、 適度消費”為原則的。
勤儉持家就是要精打細算, 科學合理地安排家庭經濟生活, 避免浪費。
勤儉持家就是要樹立具有現代文明的消費觀。
(5)
鄰里團結 良好的鄰里關系對人們的生活、 工作、 學習等各方面都大有益處。
我國勞動人民一貫重視鄰里關系, 民間流傳著許多名言, 如“鄰里好, 賽元寶”、 “遠親不如近鄰”等。
“孟母三遷”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
然而, 近年來, 人們發現,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 特別是信息時代的到來, 我們與世界各地人民的聯系越來越近, 相反, 與自己對門而居的鄰里關系似乎越來越遠了。
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城市, 住在同一小區、 同一幢樓, 相互之間不了 解、不熟悉的人并不少, 有的甚至對門對住了好幾年, 也不知鄰居姓甚名誰、 在哪里工作, 真可謂“雞犬之聲相聞, 老死不相往來”。
四對不良誘惑、 行為說“不”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
他發給兒童一些精美的糖果, 并告訴他們:
誰能在他回來之前不吃糖果, 將會得到更多的糖果。
之后, 他便躲在屋外觀察……
請大家猜一猜這個心理試驗的結果會是如何?
剛開始, 沒有一個人去吃; 過一會兒, 有幾個按捺不住的兒童吃掉了糖果, 在這幾個兒童的帶領下, 又有大部分人吃掉了糖果; 最后, 只有少數兒童等到了 他回來。
最后那幾個能經得住誘惑的兒童成年后, 大部分呢在事業上有很大的成就。
這個心理試驗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我們面臨的不良誘惑有:
煙酒、 電子游戲、 網吧、 非法出版物、 賭博、 毒品邪教。
不良誘惑、 行為的危害 (1) 傷害人的身 心健康 (2) 使人不思進取, 影響人的進步和發展 (3) 損害他人和社會, 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戰勝不良誘惑、 行為的方法:
(1)
避開誘因法
(2)
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法
(3)
專時專用法
(4)
聯想后果法
(5)
主動情人幫助法
五文明禮貌大家談、 建設和諧校園 眾所周知,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 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 落落大方, 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
在剛剛過去的 2008 年, 我國成功舉辦了第 29 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在這次規模宏大的體壇盛宴上, 志愿者的微笑成了 此次運動會的一大亮點, 被譽為北京奧運會的名片。
他們更是被前來參加奧運會的各國有人稱贊。
對于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來說, 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 音容笑貌無不體現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積淀下的氣質與素養。
荀子云:
“不學禮, 無以立, 人無禮則不生, 事無禮則不成, 囯無禮則不寧。
”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 是我們健康成長的翅膀。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 教人求真, 千學萬學, 學做真人。
”說的是學生應該首先學習做人, 學做文明之人, 學做社會中人。
而講文明, 用禮儀, 不僅能弘揚民族文化, 還是民族精神展示的重要途徑。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也不無遺憾的發現, 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 我國公民的文化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 國慶節后的天安門廣場, 隨處可見口香糖的殘跡, 40 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 60 萬塊口香糖殘渣, 有得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 竟然又 9 塊口香糖汚跡密密麻麻口香糖斑痕與天安門的神圣與莊嚴形成了 強烈的反差。
由此可以看出文明是由細節構成的, 通過反思發現人們的所作所為, 可見文明離人們還有一段距離。
在我們身邊, 在一部分同學身上, 還存在一些不文明行為。
例如, 在我們的校園內、 樓梯上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既不和諧的紙屑; 再比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的走廊上追逐打鬧, 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 不知道認真學習, 在校園內大聲喧嘩······這些行為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成長, 也影響了 學校的形象。
相反, 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 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 有秩序的。
我們知道:
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才能構建出良好的學習環境, 創造優良的學習氣氛。
現在我們正處在最關鍵的成長時期, 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 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 的心理素質, 而聞名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 身的心理素質, 同時也完善了自 身的道德品質, 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 身道德素質的培養, 那我們即使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 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什么用呢?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基礎, 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沒有了文明, 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 那我們縱然有了 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 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什么用呢?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 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 文明校園, 從我做起, 從每件小事做起, 讓文明禮儀之花在和諧校園處處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