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精選文檔),供大家參考。
大力弘揚艱苦奮斗
的優良傳統 艱苦奮斗
今天 我與大家共同研討一個近似老生常談, 而又常常引起部分戰友反感
的問題:──艱苦奮斗。
在這里,
我首先聲明:
我不是強迫大家聽從 我
的說教, 而是想以一個與大家生活在同一時代
的戰友
的身份, 實事求是, 心平氣和地與大家就共同關心
的幾個熱點、難點問題展開研討。
既是研討, 就允許而且
歡迎大家隨時提出自己
的不同意見。
首先,
我談一談 我對艱苦奮斗這一概念
的理解。
艱苦奮斗這一詞, 在當今社會運用極廣。
我們
的父母囑咐 我們要艱苦奮斗,
我們
的老師教育 我們要艱苦奮斗,
我們
的領導要求 我們要艱苦奮斗。
總而言之, 凡是關心 我們
的人, 都要求 我們艱苦奮斗。
那么, 艱苦奮斗
的含義到底是什么呢?
從辭書上看:
艱苦奮斗是指“不畏艱難困苦, 進行堅持不懈、 英勇頑強
的斗爭”。
把話說白了:
艱苦奮斗就是“不怕艱苦, 勇于奮斗”
從這一概念上分析:
艱苦奮斗起碼有以下三個顯著
的特點:
1、 艱苦奮斗是一個沒有階級性
的成人成事
的普遍法則。
也說是說, 人們為了實現自己
的理想, 達到自己
的目
的, 而勇于與客觀
的艱苦環境、 主觀
的懶惰思想作斗爭, 不怕艱難困苦, 戰勝艱難險阻, 歷經艱難曲折, 矢志不移地向著自己
的理想目標前進
的精神和行動。
雷鋒同志為了報達黨
的恩情, 為了盡可能多地省下一分錢, 支援國家建設, 為了救助災區人民, 為了幫助家里有困難
的戰友, 在自己生活收并不少
的情況下(雷鋒當時在吃飯、 穿衣不花錢
的基礎上, 每月拿 6 元錢
的津貼, 上無老, 下無少。
而當時地方具有中專文憑
的普通干部, 每月工資只有 23 元錢, 他們大都要靠這 23 元來養活包括自己在內
的 4---5 口家, 每人每月包括生活費在內平均也就 4---5 元錢。
況且那時
的地方干部很少有腐敗現象, 除基本工資以外, 也沒有獎金之一說。
從這一特定
的時代收水平分析, 雷鋒當時如果把自己
的收全用于個人消費, 完全可以過上富裕
的單身生活, 從現在
的眼光上看, 他完全可以穿上皮爾卡丹, 登上老人頭, 拿上手機, 掛上呼機, 因為雷鋒當時所擁有
的皮卡克、 料子褲、 英格表在當時社會上
的擁有概率遠不及現在
的皮爾卡丹, 老人頭, 手
機, 呼機)
而他仍堅持省吃儉用。
這是一種自找苦吃──時事與自己
的享樂思想作斗爭、與自己
的消費欲望過不去
的艱苦奮斗。
正是有了這種精神, 他才成了時代
的英雄, 成了 我們
的楷模。
享譽東南亞經濟界
的南洋兄弟公司
的三個兄弟, 為了實現自己發財
的理想, 靠撿煙頭開始進行資本積累, 正是由于有了這種精神, 他們才成了大財東。
你能說他那不是艱苦奮斗?
農村
的孩子們為了考上大學跳出農門, 過上好日子。
帶著玉米餅子, 啃咸菜頭努力拼搏, 這也是一種時事與自己
的懶惰思想作斗爭
的艱苦奮斗, 正是靠著這種精神, 一個個農村孩子成了建設國家
的人才。
我們不管他們
的理想和追求是否是純潔和崇高
的,誰能說這不是一種艱苦奮斗精神。
日本
的松下公司可謂財大氣粗, 但是這個公司
的職員連用信封都是將用過
的舊信封翻過來再用一遍; 為了節省用水, 他們把抽水馬桶里方上磚頭, 正是有了這種精神, 松下公司才一步步地發展為今天
的超大型跨國集團, 這難道不是一種艱苦奮斗精神和行動?
由此可見, 不論是無產階級還是資產階級, 凡是要成說一番事業, 都必須有不怕艱苦勇于奮斗
的精神。艱苦奮斗是一個沒有階級性
的成人成事
的普遍法則。
我們以前
的宣傳工作, 千方百計地為艱苦奮斗貼上階級
的標簽, 硬把艱苦奮斗說成是無產階級
的精神專利, 顯然是一種偏見。
人們對這種脫離實際
的宣傳教育也只能是口服而心不服。
如果在多種經濟成份共存
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我們不能恢復艱苦奮斗
的本來面目, 就不可能將這一成人成事
的共同法則貫穿到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
的各個領域。也不可能使具有各種追求
的人們都真正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與社會不利, 與 我們每個人
的發展也是不利
的。
2、 艱苦奮斗是人類進步
的一種永恒
的道德精神
人類要進步, 就必須積極發展生產力, 而發展生產力
的過程, 就是深刻地認識自然科學規律, 不斷地戰勝和改造自然
的過程, 如果從原始社會起, 人們就害怕刀耕火種
的困難, 被殘酷
的自然災害嚇破了膽, 就僅僅滿足于能活下去, 而不去追求活得更好, 不能戰勝自己
的怯懦和懶惰, 那么,
我們今天也可能還在機械地延續著猿人
的生活。
我們
的祖先們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 發出了“天行健, 君子當自強不息”
的吶喊, 一代代人
的艱苦奮斗, 一代代人
的財富積累, 一代代人
的犧牲, 不僅鑄就了 我們今天經濟發展
的基礎, 也鑄就了中華民族
的道德。
在 我們
的社會生活中, 人們首先是用道德
的標準來評價和認定一個人
的價值, 也形成了一整套
的道德格言。
如“不怕人窮, 就怕手懶”
“金山銀山有窮期, 人勤業興無止日”
“寧跟苦勤漢, 不嫁富懶公”
一個人要是患了懶病, 成了懶漢懦夫, 誰都瞧不起。
姑娘找婆家, 先得打聽打聽婆家是不是個過日子
的套數, 如果男方是個好吃懶作不留種
的人, 如果你家是窮得叮當響, 人家說你是窮骨頭, 即使你目前家值萬貫, 人家也給你戴上“敗家子”
的名份, 人家肯定離他遠遠
的。
到頭來; 連個老婆也找不上。
就要斷子絕孫。
合伙干事業, 人家也得考察考察這個人是不是個干事業
的人, 如果這個人是個又饞又懶成
事為足, 敗事有余
的敗家子, 誰還敢跟他一起成就事業。(在改革開放初期,
我們有
的地方干部, 為了招商業, 一與老外談判就請人家吃大盤子, 結果, 越吃得多, 老外來投資
的越少。
后來從外交途徑得知, 人家老外為敢來投資, 因為人家掙個錢也不容易, 誰敢與這幫窮吃窮喝起來不要命
的人合資? 真是把錢交給了 這幫人, 還不把人家給家窮了? )
就是目前 我們國家正在開展
的希望工程和扶貧幫困工程, 救助者也要首先考察一下等待救助
的對象是不是有艱苦奮斗
的精神, 如果這個孩子是一個不好學習
的人, 誰也不會去救助他, 如果這個人象相聲演員“唐葫蘆”所表現
的那個懶漢那樣,
我看也不會有人向他伸出救助之手。
所以,
我們在分析艱苦奮斗這一概念時, 不僅可脫離人類
的奮斗歷史, 更不可拋棄社會
的道德底蘊而陷入空談。如果拋棄了人類艱苦奮斗
的發展歷史和道德標準, 那么,艱苦奮斗就成了一句無力
的戲語。
3、 艱苦奮斗總是以一個時代
的面目呈現在社會
的精神世界之中, 任何時代必定對艱苦奮斗賦予時代
的進步內涵。
雖說艱苦奮斗是一個歷史
的概念, 在人類
的發展進步中具有永恒
的連續性, 然而, 每一個在都只能生活和工作在一定
的歷史時空之中, 人們所能真切地感受到和體會到
的, 也大都是一個歷史
的片段。
人們對于艱苦奮斗精神
的理解, 也首先是從現實
的時代性中去加深
的。
同樣一個社會領導集團, 也總是根據生產力發展
的時代特點以及實行社會統治
的時代要求去構筑艱苦奮斗
的模型
的。
比如說, 人們對于今天
的艱苦奮斗
的理解, 就是從身邊那些不怕艱苦, 勇于奮斗
的人信
的行動中去理解什么樣
的人才算是具有艱苦奮斗精神
的人。
當農村
的人們看到鄰居日耕夜作, 面黃土背靠天, 一個汗珠子摔八半地勤奮勞作獲得豐收時, 人們會由衷地佩服他“真能干!
這樣
的人能富不起來? ”當人們看到別人經過辛勤
的勞動和省吃儉用脫貧時, 也會發自內心地稱贊:
“好樣
的!過日子就得向人家學習!
”雖然這些農民們不會用艱苦奮斗這樣
的文明詞兒, 但是通過親眼所風
的事實, 他們確實是深深地理解了艱苦奮斗
的實在意思, 也為自己樹立了艱苦奮斗
的榜樣。
在城市, 同是下崗職工, 有
的人不怕丟面子, 不怕掉價子, 不怕苦不怕累,千方百計地尋找出路, 自謀職業, 起早貪黑地努力工作, 不僅沒有因為下崗而陷入生活貧困,反而下崗下出了百萬富翁。
看到這些人, 原來
的工友們都佩服“人家
的事業確實是干出來
的, 人家
的日子確實是奔出來
的。
要想擺脫下崗
的困境, 就得象人家那樣放下架子, 鋪下身子干!
”。
而 我們
的社會, 就是大力宣揚那些通過艱苦奮斗發家致富
的人,號召大家向這些不怕艱苦, 勇于奮斗
的人學習, 就是經常宣傳和介紹各地靠勤奮
的勞動
而發展起來
的人。
使整個社會
的人們都照此法行動起來。
接下來,
我談一談人類
的歷史上
的名人賢士們對艱苦奮斗精神
的辯證解釋。
第一、 艱苦不是人們
的理想, 人們艱苦奮斗
的目
的首先是為了改變艱苦
的生活環境, 使自己和后人不再艱苦, 是為了自己和后人能有一個更加舒服、 舒適、 舒暢
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更加有利于自己
的發展。
列寧曾明確指出, “要想喚起人們
的斗爭和奮斗欲望, 最基本
的也是最重要
的是要讓人們認識到這種斗爭和奮斗所能給他們自己所帶來
的好處。
能過這種解釋和引導,使他們為了 得到比現狀更好
的目 標而奮斗。
” 我們以前說“越窮越革命”這是符合邏輯
的, 因為越是貧窮
的人, 他們對富裕
的要求就越強烈, 一旦上無片瓦。
下無立錐之地
的農民明白了跟共產黨鬧革命就能過上好日子
的道理, 他們就喊著斗地主, 分田地
的口號,走進了革命
的行列, 就不怕眼前吃草根, 啃樹皮, 就不怕敵人
的抓、 打、 殺, 不怕艱苦而英勇奮戰。
在當今社會中,
我們經常看到, 有
的家長日夜操勞, 寧肯自己吃苦, 也要為孩子創造良好
的條件讀書, 他們這種艱苦奮斗, 就是為了他們
的后代能比自己過得更好。
在國外, 有
的大資本家把自己
的孩子送到艱苦
的地方去磨練, 為
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創業難, 使他們懂得如何奮斗, 使家業不至于敗落在他們手里。
毛澤東曾把毛岸英送到農村、工廠、 部隊、 戰場上鍛煉, 目
的是為了使孩子能養成艱苦奮斗
的品格, 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蔣介石曾把蔣經國送到蘇聯過窮苦
的普通人生活, 目
的是為了使他能成功地繼承大業。
我們現在很多家庭條件很好
的家長把孩子送到部隊來, 目
的就是讓孩子在部隊鍛煉鍛煉, 鍛煉什么, 鍛煉
的就是艱苦奮斗
的意志品質。
其實, 對于這一問題
的認識,
我們
的古人早就是非常深刻
的了。
我國戰國時期
的思想家孟子曾說: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那么,
我們作為一個時代
的承擔者, 面對歷史
的期望和時代重任,
我們是不是也應自覺地踐行這種艱苦
的鍛煉呢,
我看這不僅是應該
的, 而且也是必須
的, 不然,
我們就前上不起祖宗, 下對不起后代, 在歷史
的進程中, 就不可能做好 我們所必須做好
的承前啟后
的工作。
懶惰
長期地無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毀滅。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
因循懶惰就是死亡, 忙碌就是愉快、 高興, 沒事做就是頹廢、 失神。
對懶惰
的處罰是:
自己得不到成功, 卻眼見著別人成功。
生活最沉重
的負擔不是工作, 而是無聊。(法國)
羅曼•羅蘭
一個國家中游手好閑
的人, 就象一個蜂房中吞食釀造出來
的蜜汁
的蜂王。
凡事勤則易; 凡事惰則難
“懶惰”二字, 立身之賊也。
千德萬業, 日怠廢而無成, 千罪萬惡, 日橫恣而無制, 皆此二字為之。
奮斗:
大自然既然在人間造成不同程度
的強弱, 也常用破釜沉舟
的斗爭, 使弱者不亞于強者。(法國)
孟德斯鳩
神圣
的意念屬于不屈服
的心, 一切
的福利歸諸戰斗
的人。(法國)
大仲馬
對于真理和知識
的追求并為之奮斗, 是人
的最高品質之一(美國)
愛因斯坦
我始終不愿拋棄 我
的奮斗
的生活,
我極端重視由奮斗得來
的經驗, 尤其是戰勝困難
的所得
的愉快; 一個人要先經過困難, 然后踏進順境, 才覺得受用、 舒服。(美國)
愛迪生
成人不自在, 自在不成人(宋朝)
羅大經
如果斗爭只是在有極順利
的成功機會和條件下才著手進行, 那么, 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馬克思
人類由初生以至現在, 天天都是在奮斗之中。
孫中山
我是茍且偷安、 無所作為
的死敵,
我要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大寫
的人。
高爾基
在全力以赴地努力奮斗中, 在人
的心中會建立起堅定
的信心和信念。(日本)
騰田虎雄
不安就是不滿, 而不滿是進步
的首要條件。
你指給 我一個心滿意足
的人,
我就告訴他你, 他是一個倒霉透頂
的人。(美國)
愛迪生
推薦訪問: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優良傳統 艱苦奮斗 優良傳統 大力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