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撤點并校應統籌謀劃(完整),供大家參考。
撤點并校應統籌謀劃 我們現行的“撤點并校” 政策始于 2001 年, 針對農村學齡人口 大幅下降的狀況, 國務院出臺了 《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 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這項政策在農村最明顯的表現為小學數量的減少。
2000 年, 我國農村小學數為 440284 所, 而到 2010 年則只 有 210894 所, 十年間農村小學數量減少了 一半多。
不可否認, 學校撤并的確提高了 校舍單位面積、 辦學資金的利用率, 整合了 教育資源, 降低了 地方政府的辦學成本。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撤點并校的問題也逐漸暴露:
一是加重了 農民負 擔。
學校撤并把部分政府的經濟成本轉嫁為農民的經濟成本和學生的時間成本, 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學者劉善槐調查得出:
撤校后學生上學距離平均變遠 4. 05 公里, 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費為 1157. 38 元, 成為農村家庭的額外開支。
二是增加了 校車事故。
學校撤并后, 多數學生選擇了 乘坐校車上學放學, 由于目 前對校車管理還不夠規范、 對問題校車的查處力度還不夠大等原因, 導致了 校車安全事故的頻發。
盡管今年4 月 份我國出臺了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但校車安全風險依然存在,
“校車安全” 已經成為了 每一位教師和家長心中的“牽掛”。
三是寄宿問題有待解決。
并校之初, 地方政府和學校過多的
考慮了 師資力量的整合、 辦公及教室硬件的建設, 學生宿舍成了薄弱環節, 擁擠、 衛生和宿舍安全多數未得到解決。
包括學生營養狀況和校園食品安全在內的諸多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
如果地方政府不能承擔起因“撤點并校” 而轉嫁給農民的經濟成本, 如果學校不能很好地解決校車安全的問題, 那么,“撤點并校” 的工作步伐就有了 “停一停” 的必要。
發稿人:
于振懷
聯系地址: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金融大廈 郵編:
261100 電話:
0536-7262075 信箱:
htrddbs@126.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