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雙擁工作簡介,供大家參考。
源北社區地處立山西北部, 行政隸屬于立山街道辦事處, 社區轄內面積 24.1 萬平方米,有居民 3200 戶,人口 13000 人,社區內有職業介紹所 1 處,養老院 2 處,幼兒園 2 處,4 個自行車場等.同時擁有占地 2000 平的再就業基地,因此,我們源北社區早在 1996 年就被評為”有下崗無失業社區”,居民足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務,受到省、 市、 區各級領導好評。
社區現有 6 個黨支部,共有黨員 187 人。
多年來, 源北社區堅持以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構建和諧社區為工作宗旨來開展社區的各項工作。
為了更好地安置社區下崗失業人員, 社區又新建 2000 平再就業基地, 現由港商投資興建鞍山市巾彭制衣有限公司, 為社區安置下崗失業人員 300 余人; 同時社區還成立了保潔公司, 安排下崗失業人員千余人, 為社區百姓解困, 營造和諧社區。
社區于2 0 0 5 年1 月2 1 日正式落成使用占地5 0 0 0
平方米的源北老年服務中心, 中心設有社區服務大廳、 社區老年服務中心辦公室、 社區醫療室、 區婦幼保健站、 老年大學、 社區多功能廳以及老人駐養區等。
社區服務中心所有活動設施均面向區內外居民開放, 社區政務公開, 方便居民監督, 對于提高社區工作整體水平起到了 很好的推動作用。
2008 年社區在市、 區民政局的支持下, 新建社區寬敞明亮的服務大廳為居民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切實提升為民服務質量, 得到普遍好評。
社區先后被評為“全國模范居委會”、“省再就業先進單位”、“省先進黨支部”、“省三八紅旗集體”、“省人民調解先進單位”、“省敬老和關心下一代先進單位” 等 30 多項榮譽稱號。
源北社區雙擁工作簡介
源北社區從解放到 2008 年, 共有參轉復原軍人 125 人,其中革命傷殘軍人 4 人, 分別是原空軍 465 醫院張廣學(傷殘等級三等乙),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 75212 部隊王海強(傷殘等級三甲), 原四縱隊十一師三十一團一營唐運春(傷殘等級二等乙), 原內蒙古 81932 部隊計延東(傷殘等級三甲)。07 年源北社區入伍 2 人, 分別是姜曉宇, 呂云龍。
08 年入伍 2 人, 分別是張雪峰, 趙旭東。
08 年兵役報名共 27 人,09 年 20 人報名。
其中蘆春朋, 袁金海, 趙揚為大專畢生,袁琳是本科生。
現有優撫對象張光武 1 人。
近年來, 我社區黨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為指導, 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指示精神, 堅持“在繼承中發展, 在發展中創新” 的工作思路; 我們在市、 區、 街道辦事處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 開展了形式多樣、 內容豐富的雙擁工作。
從形式到內容, 從廣度到深度, 整體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對雙擁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 每年年初專門召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研討新形勢下如何開展雙擁工作。
定期召開雙擁工作例會, 上報工作進展情況, 確定下一步工作計劃, 落實各項任務。
雙擁工作千頭萬緒, 關鍵是在工作中找準突破口, 我社區在雙擁工作中堅持以真誠之心, 雙擁工作千頭萬緒, 關鍵是在工作中找準突破口, 我社區在雙擁工作中堅持以真誠之
心, 做務實之事。
由于我們堅持長期不懈的宣傳擁軍優屬,軍地共建, “讓部隊戰士安心服役, 讓革命前輩安度晚年”已植根于我社區群眾心擁軍優屬活動中。
2008 年“八· 一”, 社區聯合社區幼兒園為殘、 轉、 退軍人和軍人家屬安排了一臺晚會, 為他們佩戴上大紅花, 觀看我們精心準備的豐富多彩的節目, 并邀請軍人代表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故事, 教育和鼓舞青年人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同時, 這臺晚會也拉近了軍民之間的關系, 實現了“軍愛民, 民擁軍” 的良好局面, 讓這些曾經為了和平做出巨大貢獻的老軍人和軍人家屬了解他們并沒有被遺忘在角落, 在和平的今天, 國家和人民仍關心和需要他們。
在社區內, 有部分解放戰爭、 抗美援朝時期的老兵, 每逢節假社區主任都帶著慰問品逐一走訪, 詢問他們在生活上有哪些困難, 并幫助解決。
王忠凡是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 退休后在社區任黨委委員, 考慮到他本人曾從事過建筑施工這方面的工作, 社區聘用他負責新建倆棟大樓的監工和談項目, 他本人非常高興能在晚年為社區發揮余熱, 他的老伴身體一直不好, 考慮到他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 年歲又大了, 社區主任經常去幫助他家清理衛生, 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給他很大的幫助。
后來, 王忠凡因病住院, 社區書記張秀芬經常去醫院看望他, 給他送去補養品, 詢問他的病情,讓他安心養病。
今天, 王忠凡老人因病去世, 社區書記和主
任親自去慰問他的家屬, 并為他做了一面黨旗, 以此緬懷這位老黨員。
社區還成立了
“一站四室”, “老年大學” 為 復原軍人提供方便, 多樣化的娛樂活動, 充實他們的晚年生活, 讓他們老有所樂。
多年來, 源北再就業一條街, 源北保潔公司、職業介紹所以及剛剛成立的源北再就業服務中心和老年服務中心安排了大量的下崗、 失業軍人家屬, 讓這些軍人能安心在部隊工作, 沒有后顧之憂。
老年服務中心還打出了 :“對軍烈屬, 退役軍人優惠” 的口號。
在國防教育中, 堅持以強化全民國防意識為出發點, 一加強社區內廣大干部和青少年的教育為重點, 利用社區宣傳板及其它宣傳手段, 在加強社區內的廣泛深入的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教育和傳統教育。
除此之外, 社區黨委一直積極配合辦事處武裝部的各項工作, 認真做好征兵工作, 征兵任務年年保質保量完成, 且無責任退兵。
注重預備役的培養和民兵的訓練工作。
總之, 我社區在多年的創建工作中, 不斷加強軍政軍民之間的聯系和溝通, 相互支持和幫助, 軍政軍民關系更加融洽。
無論節日還是平時, 無論社區主任還是社區群眾, 都注重軍民關系、 感情的培養, 使百姓與部隊官兵、 軍屬結下親如一家的魚水情誼。
我們社區深知雙擁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 雙擁工
作是一項體現社會穩定、 國家繁榮的工作,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軍隊的建設, 切實關心解決優撫對象的實際困難, 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軍民同呼吸、 共命運、 心連心的局面,扎實和富有成效地推動街道兩個文明的建設, 從而更好地落實黨的十六大會議精神, 努力工作, 力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攀登新的高峰!
源
北
社
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