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團隊合作十大經驗【完整版】,供大家參考。
準確的自身 角色定位, 是團隊建設的重要砝碼。
事實上, 一個企業、 一個部門想要共同創造出優良績效, 首先要明確工作的流程和基本的工具, 對每個個體作出一個準確的定位。
而最終導致績效不佳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成員對自身 在組織中的定位缺乏認識, 以至于定位不準、 不足、 不對, 最終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沒能盡到應盡的職責, 反而起到了不夠積極的作用。
所以, 現實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一定要讓團隊成員更為清醒地認識自己, 這樣不僅有利于發展、 培養、 鍛煉自己的所長, 更能充分提高團隊的綜合實力。
俗話說: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 如果全部都是將軍, 誰來打仗? 反過來, 如果全部都是士兵, 誰來指揮? 因此, 要進行角色定位, 認定“我是誰” , “我” 扮演和充當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我要做什么, 要怎樣做才能做好, 在其職, 做其事, 盡其責。
團隊中要真正做到每位成員職責清晰, 分工明確, 資源共享, 沒有壁壘, 從而使團隊實現高效,這里筆者有十大經驗與讀者分享:
經驗一:
團隊中的角色安排要清晰。
在團隊中, 成員一旦出現角色模糊、 角色超載、 角色沖突、 角色錯位、 角色缺位等現象, 會使成員之間角色不清、 互相推諉, 最終將會降低團隊效率。
只有清晰的角色定位與分工, 才能使團隊邁向高效。
經驗二:
明確團隊成員職責。
團隊效率是與團隊成員的職責狀況直接相關的, 要使團隊有效率, 條件之一是團隊成員明白并接受各自的職責。
職責不明、 職責混亂, 最終勢必降低團隊效率。
所以, 任何團隊要想達到高效, 都必須做到職責權限和工作范圍明確。
經驗三:
角色職責安排要以人為本。
團隊成員角色職責制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就是要關注成員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根據每個成員的能力、 特點和水平, 把他們放到最適合他們的角色崗位上, 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
最終使團隊角色職責安排有利于團隊成員發揮其專長并有利于其個人的成長。
給成員安排有利于其成長發展的角色職責,為成員的專長盡力提供舞臺, 不僅能極大地提高團隊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而且有利于團隊產生出最高的效益。
經驗四:
“世間萬物各有功用” , 人亦如此。
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都不能少” 。
因此, 在團隊角色職責制定時, 要恪守每一位團隊成員都同等重要這樣一種理念, 才不至于在進行角色職責制定時只強調這個成員而忽視那個成員的作用,才能全面充分地調動和發揮團隊全體成員的才能、 特長, 進而成就高效的團隊。
經驗五:
角色職責制定要立足現實, 做到期望值清楚, 確保每個團隊成員理解團隊對他們的期望值。
立足現實, 清楚期望值, 就是對團隊成員要有一個全方位的認知, 要分析團隊成員各自 的性格特征、 能力、 體力和環境等具體條件, 并要了 解和把握好團隊成員的期望值, 進而根據這些認識去安排他們的角色職責。
從而使他們的角色安排適當, 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為提高團隊效率貢獻力量。
經驗六:
團隊在設定角色職責時, 要將團隊的表現作為最高的表現, 而不是強調個人英雄主義。
經驗七:
要進行上下級職務雙向互動描述。
對上級而言, 更能以高屋建瓴之勢俯瞰下屬的職責是否均衡覆蓋本團隊的所有流程和作業, 組織分工, 統籌安排。
優化的組織結構和崗位設置既可以防止人浮于事, 又能保證合理分工。
經驗八:
溝通的方式多樣、 靈活。
口頭溝通使人有親切感, 但嚴肅或正式的溝通是以書面形式來進行的。
要通過書面的形式讓員工了解自 己當期授權的范圍, 自己的權利和責任, 杜絕口頭授權容易產生信息失真的弊端。
經驗九:
角色工具是角色定位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依據。
角色定位的工具分為團隊角色分析工具和團隊成員主觀因素測試工具。
同時, 在團隊角色分類前, 利用角色測試表作必要的測試, 有利于角色分工的順利進行。
經驗十:
分清主次, 抓住重點。
面對角色定位的復雜過程和煩瑣工具, 要抓住角色定位流程的要點。
抓住關鍵, 能夠有效地、 迅速地把握過程, 實現準確合理的定位。
健全的系統流程為團隊的高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這是因為, 系統流程首先解決了 團隊中各個成員在各個領域、 在各項工作中的輸入輸出關系問題, 明確了各自的職責所在, 這樣, 就有效確保了團隊成員各司其職、 各盡其力, 心往一處想, 勁往一處使, 避免了 因不規范而扯皮的現象; 其次, 系統流程為團隊成員所從事的各項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導, 就如同一本行動的指南, 引導團隊的運作, 同時又如同一個游戲的規則, 保證了 團隊成員必須在這個規則內來行動, 不然就隨時有出局的可能。
所以, 總的來說, 健全的系統流程有效提高了團隊的整體效率, 提高了團隊的整體作戰能力, 使團隊真正實現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