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毛概:毛概(范文推薦),供大家參考。
教育公平問題反思 日 前兩會勝利召 開, 幾大民生熱點問題引 來大量的關注和熱議。
其中, 我們小組最關心的便是教育公平問題。
我們小組圍 繞著教育公平問題的現(xiàn)狀、 問題根源和解決方法進行討論。
我整理總結了 討論成果, 發(fā)現(xiàn)本次討論成果顯著。
大家各抒己見, 對討論主題都有深刻思考。
教育不公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 東西部教育資源分布不均, 城鄉(xiāng) 教育水平差 距進門 一步拉大。
西部師資力量缺乏, 教學環(huán)境惡劣。
二, 群眾接受教育的機會不均等, 貧富差距大。
農(nóng)民工隨遷子女就近入學難, 孤殘兒童入學受排斥, 特殊教育發(fā)展緩慢, 高校地域性保護錄取導致的教育不公…… 教育不公充斥著我們的求學歷程, 甚至我們自 己就是親歷者, 因此感慨頗多 。
畢竟, 在貧富差 距日 益加劇的今天,如果連改變命運的教育都不再公平, 人們對社會公平的期盼又能有多 少呢?
反思教育不公的根源, 雖然我們的視野或許還不甚開闊 , 但是也能就所能觸及的現(xiàn)實分析一二。
首先, 最主要的原因 便是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不均。
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響了 地方財政對教育的投資。
西部貧困的經(jīng)濟現(xiàn)狀, 必定制約了 西部教育投資的增長, 以至于逐步落后于東部。
農(nóng)村人均收入的 緩慢增長, 自 然無法與城
市高速發(fā)展的收入消費水平相較, 以至于農(nóng)村孩子入城求學的腳步受阻。
其次, 中國 現(xiàn)行的戶籍制度也是教育不公的原因之一。城鄉(xiāng) 戶 口福利制度差 異大, 甚至導致農(nóng)村孩子無法享受公平的教育機會, 同 時也擋住了 農(nóng)民工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的腳步。也有人利用戶 籍制度作文章, 從中獲取利益。
還有便是政府政策缺乏科學性。
教育政策不盡合理。
錄取分數(shù)線和錄取率不公平, 給一些小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地區(qū)的學生接受平等教育造成阻力, 人為地加大了 城鄉(xiāng) 、 區(qū)域差距。
高校招生中的“ 定向生”“ 保送生”“專升本”等, 也是制造教育不公平的源頭。
中國國 情的復雜性決定了 中國 教育改革的艱難性。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 如何在發(fā)展與文明之間找到平衡點, 值得每個人深思。
值此兩會勝利召 開之際, 教育公平問題也成為一大熱點。
我們也對解決教育不公問題想出了 自 己的幾個解決方法。
一, 加大國家財政對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的投入, 公平分配義務教育資源, 例如應該取消義務教育階段“重點學校”,財政部門主要按學生人數(shù)進行財政撥款, 讓那些長期缺錢少糧的學校首先得到實惠, 完善教育設施, 提高教育水平, 建立弱勢補償?shù)恼邫C制, 加強對弱勢群體的補償力度, 持續(xù)
增加國 家義務教育經(jīng)費的投入, 加強對教育腐敗與教育特權的監(jiān)督。
二,
改變?nèi)藗兊慕逃^念。
當前, 學生和家長都將進入本科院校作為第一選擇, 造成教育資源的供需不均。
然而,當下社會, 反而缺乏專科人才 和技術工人。
三, 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 以吸引 優(yōu)秀 教師人才。比如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 提升為公務員 水平。
四, 完善大學生助學貸款制度, 支持貧困生入學。
同 時,亦可以設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補助制度, 幫 助生活困難的家庭。
解決方法還有很多 , 而最重要是有人去做, 政府能采取實際行動推動教育公平的開展。
千 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中國 夢” 的實現(xiàn), 需要當代人的共同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