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模擬寫作:兒童版《紅樓夢》(附文題詳解及例文展示),供大家參考。
高考作文模擬寫作:兒童版《紅樓夢》
作文擬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017 年國慶節期間,一部完全由兒童演員出演的電視劇《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成為電視熒屏與網絡上引人關注的熱播劇。該劇以 87 版電視劇《紅樓夢》為模仿依據,小演員們通過一遍遍地觀看與排練,終于神形兼備地演繹出原著的神韻。該劇導演說:“我們翻拍《紅樓夢》,是想把它做成一部小孩讀《紅樓夢》的啟蒙作品,兒童自身出演可以作為一座橋梁。”據統計,該劇手機視頻客戶端的點擊量已過億,這點擊量甚至超過了某些流量明星配合大 IP 的網絡“神劇”。
對于以上現象,你怎么看?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
審題指導 該作文題屬于任務驅動型作文題。任務驅動型作文題在審題立意時首先要明晰作文題中所蘊含的“任務”。只有明確了“任務”,考生才能有針對性地完成“任務”。明確“任務”的第一步,是根據作文材料尋找“矛盾點”。那么,什么是“矛盾點”?“矛盾點”是題目語料中蘊含的對立因素。如該題目語料中就有這么幾組對立因素:兒童演員與經典名著,兒童翻拍劇與網絡“神劇”,電視劇啟蒙與讀書啟蒙,現代手段與傳統經典。
第二步,是根據“矛盾點”來完成語料是否矛盾的解答。如根據第一步找到的四組對立因素,我們可以完成以下幾組解答。
“小戲骨”演《紅樓夢》是寓教于樂,值得提倡。
兒童版《紅樓夢》讓經典名著少了厚重感。
兒童翻拍劇是另一種博眼球的“神劇”。
兒童翻拍劇的走紅讓網絡“神劇”汗顏。
經典也需娛樂化。
簡單化圖解經典不可取。
第三步,是選擇其中一個解答完成這個解答成立的理由。如若選擇了第六組解答“簡單化圖解經典不可取”,那么,考生首先就要點明兒童版《紅樓夢》是對經典名著的簡單圖解,然后說明這種簡單圖解與原著的差距并指出這樣做的危害性。至此,任務驅動的“任務”完成,整篇文章的立意自然明確了。
范文展示一 當經典俯身 王欣桐 經典曾經如巨人般屹立,接受著常俗之人仰望的目光。
“所謂經典,就是大家都認為應該讀而沒有讀的東西。”馬克·吐溫這樣闡釋經典。那些高雅深邃的文化遠離塵囂,離群索居,像孤高的隱者獨自遨游于自己的那方天地,竹茂林深,月朗風清。
但,當經典不再是高不可及的巨人,當經典俯身…… 翻拍《紅樓夢》,導演另辟蹊徑,讓一群兒童演員扮演劇中所有的角色。誠然,兒童版《紅樓夢》無法與原著的深沉意蘊相比擬,但這群古靈精怪、天真伶俐的孩子的演繹,給《紅樓夢》這部經典添上了新的亮色,也在看劇的千萬個孩子心中勾勒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輪廓。對《紅樓夢》的向往,對文學經典的向往,便悄然在幼小稚嫩的心靈中萌芽。
經典的俯身,是用新穎的創造,讓經典煥發新時代的氣息,并親近每一個平凡的心靈。當經典俯身,文學的蘭蕙馨香不再是少部分人的單線傳承,而是逐漸漫過市井,漫過尋常人家的門檻,浸潤天地,長存世間。
經典無疑可以成為流行。《紅樓夢》翻拍后,其點擊量遠遠超過一些網絡“神劇”,并引起全民對這部經典的重新關注。著名古典音樂指揮家卡拉揚,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尤其是在愛好古典音樂的一些歐美城市,他的音樂會門票一票難求。
其實,經典與流行,原本就并非涇渭分明。帕格尼尼、李斯特都是古典音樂浪漫時期紅極一時的演奏家,而施特勞斯父子創作的華爾茲在當時是維也納萬千民眾自娛性的舞蹈配樂。經過歲月的更迭,古典音樂將其厚重的思想內涵漸漸沉淀下來,成為現在的經典。
但反觀現在的流行文化,碎片化、娛樂化的信息充斥著人們寸步不離的手機屏幕,這不免令人心生憂慮。《娛樂至死》中寫道:“有兩種方法可以讓精神文化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為一個監獄,另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為一場滑稽戲。”
在這樣的形勢下,經典只有從容地、包容地俯身,才能與“滑稽戲”的浩大聲勢相抗衡。我們要讓更有內涵的文化成為世界的主流,就必須讓經典俯身。
的確,純粹的經典因為遠離了人群,所以保有原始的魅力。我們需要一些嚴肅的學者與有識之士,讓純粹的經典挺直它的脊梁。
但有一種經典,卻能以包容、親和的姿態俯身。它敞開胸懷被世人廣泛地接受,它能夠在嘈雜市井的煙火氣息中保留一份最初的純凈。
當經典俯身,儼然有“大隱隱于市”的風范。
范文展示二 當翻拍僅限于翻拍 嚴格 2017 年國慶節期間,以 87 版《紅樓夢》為模仿依據,由兒童演員出演的《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迅速走紅,評價極高。兒童版《紅樓夢》為什么成為熱播劇?是因為小演員們的演技和顏值嗎? “最近很火的兒童版《紅樓夢》,我還以為是小孩子過家家,后來發現布景、選角、演技無一不用心啊。那幾位姑娘年齡小,但是演技一點兒也不賴,眉宇間全是戲!”盡管網友的評論側重于夸贊“小戲骨”的演技,但是,從中不難發現“年齡小”才是該劇的真正熱點。小孩子能把我國的經典巨著演繹成什么樣子呢?多數觀眾早在觀劇之前就開始想象評估。雖然《紅樓夢》的精彩翻拍離不開孩子們的扎實功底和刻苦練習,但事實是,只要新劇與 87版老劇大致吻合,贏得呼聲并不是難事。
鮮花與板磚總是并存的。兒童版《紅樓夢》迷倒一眾觀眾的同時,也引來了質疑:小孩子演愛情戲,合適嗎? 導演組的良苦用心讓兒童版《紅樓夢》超越了不少網絡熱播劇,但這其中包含的問題也不容忽視。誠然,在服裝、劇情、造型等方面劇組都花了大力氣,并特地刪除、弱化了部分感情戲,同時保留了原著中黛玉葬花、寶釵撲蝶等精彩情節,但《紅樓夢》表達的主題是不會變的。導演組表示的“用兒童自身作為橋梁,通過演繹的方式,讓孩子接受傳統文化,用中華民族優秀的東西滋潤小孩子”,這足夠為兒童版《紅樓夢》贏得良好口碑,但從
某種意義上來說,卻無異于揠苗助長。致敬 87 版老劇,是對電視劇的還原,可它演繹出小說原著的內涵了嗎?它有所突破了嗎? 模仿本身是一種限制。老一輩演員們對原著的剖析和演繹已經將該劇定位,孩子們再認真、再刻苦,模仿出來的作品,怎樣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經典。孩子們被同齡人出演的《紅樓夢》所吸引,只是喜歡看電視劇而已,他們很難自發地體會其中的情感,進而獨自投身閱讀,咀嚼經典。
新劇是對老一輩的童年的還原,這正是新劇博得老一輩人青睞的原因。20 世紀的記憶被可愛的孩子們喚起,大人們評價:“演得好!”而這個“好”字,其實包含了種種對老劇的還原與模仿,對前輩智慧的汲取。但隨著進程的推進,試問,一模一樣的故事情節,是 87版的老演員更能駕馭,還是這些孩子們呢?是老版《紅樓夢》更貼近原著,還是新版呢?答案顯而易見。觀眾想看的,不過是用心制作的、正兒八經的電視劇,他們并不在乎其實際突破。
當翻拍僅僅局限于翻拍,它必然只能到達這樣的思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