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談談陰謀論(精選文檔),供大家參考。
談談陰謀論
談談陰謀論
“人們只有在未來和自己希望有吻合的時候才能夠預測未來, 而當那些最為明顯的事實在不受歡迎之時將會被忽視。
”
People can foresee the future only when it coincides with their own
wishes,
and the most grossly obvious facts can be ignored when they
are unwelcome.
George Orwell (喬治· 奧維爾)
--題記
我試圖以“遺憾” 二字來開始本文。
的確, 當陰謀論者和反陰謀論者運用強盜思維爭論得喋喋不休的時候, 似乎沒有哪個人想去發問“陰謀論” 的定義, 而作為一項處于爭議的漩渦中的敏感話題, 本身沒有一個很恰當而不晦澀的定義是一個諾大的遺憾。
那么什么是陰謀理論, 而它所涉及到的東西又有什么? 其實, 在歷史的長河中, 人們對有許多事件的突發的解釋都有不同論調, 因此對相關事件的因由就會出現不同的、 有根據的理論, 而那些主張一小撮人背后操縱致使事件突發的理論人則可以看作是陰謀論者, 這種理論則
往往被看作是“陰謀理論” 。
很明顯的是, 這類理論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征, 就是和官方的說法有極大分歧。
陰謀理論有很多, 比較引人關注的是林肯遇刺, 肯尼迪遇刺, 馬丁陸德金遇刺, 戴安娜王妃遇刺, 珍珠港事件, 911 恐怖襲擊等等。
本文旨在分析目前最有震撼力的, 并且是由很多陰謀理論組合而成的預言——“新世界秩序” 陰謀論(The New World Order)
“新世界秩序” 陰謀論的內容簡言之就是西方國家的政府(尤其是美國政府)
是被一小撮大資本家, 尤其是國際銀行家(International
Bankers)
所操縱, 他們利用國際金融系統試圖通過發動戰爭(例如法國大革命, 拿破侖戰爭, 俄國十月革命, 兩次世界大戰, 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
, 締結經濟或政治聯盟(例如北約, 歐盟, 聯合國, 以及在計劃中的北美聯盟)
或制造恐怖主義威脅論調(用恐怖主義制造人民和政府的恐懼, 進而在外交上達到陣線統一)
等方式使世界最終合為一體, 進而建造一個“世界政府” (One World Government)
, 以統治并奴役全人類。
我認為這個陰謀論的主干成形于 19 世紀的歐洲, 也就是反猶太思想逐漸開始蔓延并且羅斯柴爾德家族(The Rothschild
Family) 金融勢力達到頂峰的時期。
當時歐洲主要的政治意識形態分為兩大派, 一派是偏右的保守派(Conservatism)
, 另一派是偏左的自由派(Liberalism)
。
而自由派的崛
起也致使很多人心中產生在財富上和地位上高高在上的資本家的反感。
羅斯柴爾德家族正是這樣的一個出于愛恨交織的大資本家的代表。
法國著名詩人拜倫就曾在詩中表現出對該家族金融力量的敬畏。
(Who
make politics run glibber all? The shade of Bonaparte’ s noble
daring?- Jew Rothschild,
and his fellow Christian
Baring. )
而當時歐洲盛傳“如果羅斯柴爾德銀行, 沒有國家有能力發動戰爭” 。
的確, 該家族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 從“第六帝國” (TheSixth
Power) 的稱謂上就能看出來。
(英、 法、 普魯士、 奧地利、 意大利為西歐的五大帝國)
。
顯赫的盛名伴隨著無盡的畏懼使得這個猶太家族的崛起加劇了 歐洲反猶太思想的傳播和發展。
一幅來自 19 世紀法國的反猶太諷刺漫畫就很好地證明了 這一點。
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 當時歐洲有不少人為羅斯柴爾德很有可能秘密控制諸強國王, 但“新世界秩序” 的理論還是在二十世紀隨著很多事件的發生, 例如美聯儲(The
Federal Reserve) 的建立、 “外交協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的創建、 以色列復國運動(The Zionist Movement)
以及比德堡秘密會議(The Bilderberg
Club) 的舉行, 才逐漸被陰謀論者發掘并采納。
當然, 最為顯著的根據還是 20 世紀全球化的進程。
著名陰謀論者 Eustace Mullins 的The Secrets of the Federal
Reserve《美聯儲的秘密》 一書在 20 世紀 50 年代的發行以及著名歷史學家 Carroll Quigley 的 Tragedy and
Hope 一書在 20 世紀 60 年代的轟動使得這個理論漸漸被主流陰謀論者接受。
1995 年的長達 3 個多小時的視頻 The Money
Masters 更是從金融體系的角度給予了這個理論更加科學的詮釋。
而大幅度借鑒這個視頻的《貨幣戰爭》 一書在我國的暢銷, 也見證了陰謀理論這一學派在中國的形成。
下面是這個理論比較著名的幾大分支:
“光照派” 陰謀論 (The Illuminati Conspiracy
Theory) :
這個理論的求證有著神話色彩和宗教色彩。
18 世紀歐洲的巴伐利亞成立了 一個名叫光照派的秘密組織, 在 18 世紀末被禁止并鎮壓了。
很多陰謀論者聲稱該組織的幸存者一直在操縱這個世界, 而那些著名的大資本家和政治家都是這個秘密組織的成員。(首當其沖的當然是羅斯柴爾德家族, 其次是洛克菲勒家族, 摩根家族, 沃伯格家族, 布
什家族, 沙特阿拉伯皇室, 英國皇族等)
該組織的政治理念十分復雜, 而且夾雜了宗教思想, 就不在這里分析了。
比較明顯的是, 這個組織的意識形態偏左, 因此陰謀論者普遍認為是該組織暗中策劃的法國大革命
(The French Revolution) , 并資助馬克思寫就政治經濟著作《資本論》 (Das
Kapital)
。
羅斯柴爾德同時也資助列寧, 并幫助他完成了俄國十月革命 (The October
Revolution) 。
看上去一個大資本家支持馬克思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然而陰謀論者卻論述得非常令人信服:
因為大資本家們真正的目的不是永遠守財, 而是實現世界新秩序, 所以他們不惜支援布爾什維克主義革命, 因為無論是列寧還是 Leon Trotsky, 世界革命理論都是他們的思想的重要組成因素。
而陰謀論者恰恰利用了 列寧主義和 Trotskyism 的國際性, 與陰謀理論中的國際主義和世界革命思想結合, 并通過夸大美國銀行資助列寧這個事實正是自己的“新世界秩序” 陰謀理論。
這個理論的宗教色彩和神話色彩體現于美國一些國家標志的解析。
比較著名的是出現在國徽背后的圖案, 以及 1 美元紙幣左側的圖案。
和那個閃閃發光的眼睛(The All-Seeing Eye) 一齊被圈起來的是 MASON 這 5 個字母, 而MasonGroup 相傳是光照派的下屬分支, 美國的建國之父們很多都是它的成員。
“國際猶太人陰謀論” (The Zionist
Conspiracy)
:
這個陰謀論和上述的“光照派” 陰謀論有一些共同點, 畢竟上面的六角星是以色列國旗的明顯組成部分(The Star
of
David, 其中的細節有很多同基督教和猶太教有關系, 筆者因為對宗教知識認識十分淺薄, 就再不做更多解釋了, 深表歉意)
。
提倡這個理論的陰謀論者大部分都有反猶太傾向, 他們很明顯的根據是猶太人一直以來在金融交易往來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畢竟“國際金融之父” 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猶太家族, 現在的索羅斯, 格林斯潘等金融家也都是猶太人)
。
該理論的核心是“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協會” (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s)
對美國政府的政治外交決策的影響。
AIPAC 成立于 1953 年, 是一個致力于說服美國政府在軍事和外交上大力援助以色列的協會, 它是靠捐獻運營的。
可以想到的是, 這個協會背后主要骨干力量來自于美國及歐洲的猶太銀行家, 以及其他產業中占據佼佼者地位的猶太商人。
美國前總統卡特曾經抱怨過 AIPAC 給美國政治家的壓力越來越大。
因為馬克思本人是猶太人, 十月革命中猶太人也功不可沒, 所以篤信這個理念的陰謀論者也持“羅斯柴爾德資助馬克思、 列寧” 論調。
希特勒本人就篤信這個論調, 因為當時的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盛行著對“猶太布爾什維克主義” (Judeo-Bolshevism)
的恐懼, 他在 20 年代初德國慕尼黑親眼目睹了紅色革命興亡, 而那場革命的大部分領導人確實是猶太人。
目前世界上最資深的陰謀論大師 Eustace
Mullins 就是這個論調的主要倡導者。
“極端猶太人陰謀論” (The Jewish Conspiracy
Theory) :
這個分支可以說是最不可信的, 因為建新該理論的陰謀論者都是徹頭徹尾的反猶太主義倡導者。
他們認為希特勒、 列寧、 布什都是猶太人, 而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也僅僅是一個騙局(否定猶太人大屠殺的存在性)
。
“羅斯柴爾德陰謀論” (The Rothschild Conspiracy
Theory) :
上述所有的陰謀論里羅斯柴爾德世家都是至關重要的成分。
而這一個分支主要指的是 The Money
Masters 和《貨幣戰爭》 兩個出版物中的“新世界秩序” 的理論。
在這個分支里, 陰謀論者雖然沒有受到宗教的影響, 也沒有摻雜對馬克思和列寧十月革命的推測。
相反, 它用對國際金融系統的淺析揭露了資本主義中大銀行家剝削普通消費者的事實。
當然, 理論中對其他核心事件解釋與上述概念是很相近的。
“英美陰謀論” :
主張這個理論的人是著名歷史學家 Carroll Quigley, 在他的著作Tragedy and
Hope 中寫出了美國“外交協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 英國“皇家協會”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兩者都是對政府政策影響巨大的非政府組織)
在國際銀行家的操控下秘密促成兩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合為一體。
這個理論中有一些對核心事件的解釋與其他的陰謀論者的看法略有不同。
“國際銀行家陰謀論” :
這個理論是筆者認為這個理論是眾多分支中最可靠的。
篤信這個說法的人大都不是著名的陰謀論者, 而是那些對金融, 政治很感興趣的并且閱讀過“新世界秩序” 陰謀論的相關資料的朋友。
他們大部分認為“光照派” , “國際猶太人” 以及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長盛不衰的假設都不一定非常可信, 但是他們認為國際銀行家組成的金融集團確實在控制著政府。
“蜥蜴人陰謀論” (The Reptilian Conspiracy Theory) :
主張這個觀點陰謀論家名叫David
Icke, 他聲稱這些國際銀行家以及與他們一起謀劃“新世界秩序” 的政治家們都是蜥蜴人, 他們在公眾場合下是變成人, 而在秘密會議中就原形畢露了 。
Icke 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只是多維空間的一部分, 有很多東西也許就在我們旁邊, 但我們無法通過肉眼和科技看到。
由于只看過他出版的一個紀錄片, 并沒有閱讀他的著作, 在這里就不想繼續獻丑了。總之, Icke 的理論極其復雜, 并不是荒謬至極。
那么, 究竟什么導致有很多人相信陰謀理論呢? 筆者認為, 最為根本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是能公開駁斥陰謀理論(Conspiracy
Theory
Debunking)
的學者實在太少了。
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能夠了 解到, 對陰謀理論的求證與分析, 經濟知識和金融知識是必不可少的。
而又因為陰謀理論本身涉及對歷史事件的闡釋, 所以對于歷史知識的全面而牢固地掌握和分析能力更是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 這兩個對學者的要求形成了 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 因為同時具有歷史和經濟雙重背景的資深學者實在是少之有少。
目前能夠在金融學界和歷史學界都聲名顯赫的人, 除了 Niall
Ferguson, 我們還能數得上誰?
更重要的是, 在學者的眼里, “陰謀論” 貌似只是一個攻擊對方的貶義詞, 很多朋友們不對事件本身加以任何思考, 而直接以“陰謀論” 的論調來嘲諷陰謀論者。
在筆者看來,這是非常不道德的。
我們假設這些陰謀論的觀點實際上是很多謬誤的, 而那些學者們因為單純的“不屑” 而不去駁斥這些看法, 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相信陰謀論的人將永生沒有機會得知真相, 這不是很可怕么?
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來說, 真正的學術精神是對真相或真理無盡尋覓, 如果喪失了這個精神, 學術界的根基就沒了 , 而與之相替的將是充斥著唯利是圖的思想的學問家們。
筆者試圖把陰謀理論看做歷史學的一個學派, 但是后來發現這是不現實的。
很多人認為學習歷史沒有意義, 因為有時學的知識實際上是錯誤的。
可是, 他們忽略了 學習歷史的真正意義。
既然在歷史的研究中針對某個時期或某個事件的討論有很多不同的學派。
例如在冷戰歷史學里, 我們有正統歷史學家(Orthodox
Historians, 認為蘇聯是造成冷戰的罪魁禍首)
, 修正歷史學家(Revisionist
Historians, 認為責任應該有西方世界承擔)
, 后修正歷史學家(Post-Revisionist Historians, 該學派主要在蘇聯解體后檔案公布之后十分盛行, 主張相對這種的理論)
。在慕尼黑協定的解析里, 我們也有批判張伯倫的學派, 可還有把綏靖政策看權宜之計的學派。
而在對希特勒崛起的分析中, 歷史學家們的討論就更是眾多紛紜了。
有的學派說他的上臺是必然結果, 而有的學派則認為這是偶然的, 僅僅是辛登堡和其他內閣的錯誤決定。
從這些學術上的分歧中我們能學到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 我們能夠采納并駁斥不同的觀點, 也能了 解到求證這個過程中的個人偏向(實際上在對事件闡釋的每個比較流行的說法中, 都有支持它的證據, 而支持某個說法的學者傾向于選取偏向自己的證據, 主動或被動忽視反對自己看法的證據)
性。
正是因為這樣, 歷史學才能經久不衰, 在很多國家都是基礎教育的必修課。
簡言之, 歷史學的根本雖然離不開對真相的探索, 但它的作用實際上是提高我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而這種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多方面的態度的吸收、 采納、 與排斥。
至今因為能夠誠懇地傾聽陰謀理論的資深學者極少, 從而導致了在這個領域中失去了 反對聲音, 所以許多人在經過一定時間的對陰謀論的分析之后得不到什么實質的在思維上的斬獲。
第二個促使很多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