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國光伏發電經驗和政策,供大家參考。
德國光伏發電的經驗和政策 國聯邦環境、 自然保護與核能安全部能源與環境國際事務、 可再生能源處處長 Martin Schope:
德國光伏發電的經驗和政策 中國是可再生能源投資領域世界領先的國家, 已經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績, 而且在 “十三五”計劃中, 將會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改善可持續性發展的效率。
我們非常高興, 不僅中國, 還有德國, 乃至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緊密聯系, 來共同參與這個歷程。
德國是首批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歐洲國家。
在 1990 年, 我們通過了十萬屋頂項目, 促進光伏產業的發展。
在 1994 年, 在國內光伏產業中, 取得了進一步的巨大發展。
之后我們在全球市場中飛速發展。
今天在世界范圍之內, 已經安裝了大量的光伏, 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位于德國。
如果來看一看十年前的情況, 誰能夠想到可再生資源, 尤其是光伏能源, 能夠面臨這么快速的增長呢?在今天, 在三年之中, 我們看到太陽能所獲得的在可再生能源中投資是最大的, 幾乎占到了整個新能源投資的 60%。
而且成本在不斷下降,
2006 年的時候是 5 歐元, 但是去年只降到了 1 美元。
而且我們也相信, 有可能這個成本將會進一步下降。
形成這樣的成果, 一方面通過研發方面的努力, 鼓勵創新政策, 另一方面是通過市場滲透支持所呈現的成果。
研究機構正在開發越來越高效的光伏電池, 來進一步促進 PV 能源的使用,由于德國、 意大利、 法國、 中國、 日本等國家的大力推動, 我們看到了光伏行業的發展潛力,價格也進一步的下降。
對于德國來說, 上網電價的政策在今天也促進了光伏產業的發展, 在今天, 德國整個光伏的發電量占到全體發電量的 5%, 我們相信未來幾年會得到長足發展。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我們進一步將這部分電力進行成功上網, 傳輸到用戶中去。
在過去十八年中, 我們國家看到這一點, 光伏行業在促進成本下降的方面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且今天整個德國的光伏電價是全球最低的之一。
而且在屋頂上安裝, 電力也能夠下降, 不需要增加消費者的負擔, 尤其與過去相比, 我們也會進一步促進上網的優惠政策, 未來幾年, 將把這個政策覆蓋到風能、 水能, 以及其它的可再生能源。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相信光伏會成為德國產業轉型非常重要的一個支柱, 我們還有很多工作去做。
要想更多促進光伏作為一個支柱產業, 對于整個能源體系來說, 要實現轉型, 會涉及到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將會進一步被可再生能源來替代。
到 2050 年, 將會有 80%的電力能源都會來自于可再生能源。
目前制定能源政策的時候有三大目標。
第一步是安全, 進一步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度, 能源行業作為整體要進一步降低成本, 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最后一個目標是, 它應該非常清潔。
陽光發電是非常智能、 清潔、 安全, 而且很有前景, 能滿足未來能源需求, 在 2012 年的時候, 中國和德國一起, 已經有了 40 兆瓦的安裝裝機容量, 這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高興能夠看到我們到 2050 年將進一步提升光伏比例。
希望利用中國國內廣大市場, 中國很快能夠在光伏裝機量方面成為世界的領袖。
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 我們面臨未來很多的挑戰。
這里給大家列舉幾個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高效的支持政策, 對于光伏行業來說必須要進行下去, 而且要不斷進行改進, 這一點是需要讓我們通過進行政策的修改來進一步降低成本, 確保投資者具有可預測的回報率。
對于光伏行業來說, 我們知道它所帶來的效益非常大, 自從 2006 年以來, 光伏組塊的成本在過去的一年中, 降低了 2%, 整個產業的發展, 產能過剩的問題, 也導致價值鏈面臨的難題, 對一些太陽能公司來說面臨難題。
實際有很多企業, 在這一輪整合中有可能會被關閉掉, 但是也會看到一些新企業進入到這個市場中來。
除此之外, 我們相信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 它們會
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市場, 尤其提供一些定制化的產品, 相信這個歷程將會在未來幾年持續下去, 屆時光伏市場將會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另一方面, 上網電價促進了光伏的發展, 也能夠為投資者帶來投資信心, 這一點將會成為創新的驅動因素。
對于光伏來說, 未來它想要獲得更多的社會效益,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 作為新技術要發展,需要高質量, 而且需要光伏體系安全性, 還需要開放一些新的市場, 這一點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在這方面, 我們是希望能夠更多的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以及加強與其它國家的合作,能夠與實驗室之間做更多測試, 生產更多的光伏組件, 能夠提升方法, 進一步促進機構的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二點, 一旦我們光伏支持的政策有一些到期之后需要建立新的模型, 消費者可能會購買使用自己的光伏體系, 他們也會安裝之后, 進一步降低自己的電價方面支出, 對于消費者來說, 消費者在這個過程中, 通過自給自足能成為一個新的生產者, 這樣對于我們來說, 在光伏組件的分散化方面, 是起到了非常好的協調的作用, 像醫院、 超市、 辦公樓, 在白天使用高峰, 用電的時候, 我們應該對它的用電量進行評估, 這對于美國、 歐洲, 尤其對于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來說, 是非常適應的模式, 中國也可以進一步促進具有創新性的新能源的城市的項目。
我非常高興中國和德國已經非常成功進行項目合作, 對于雙邊合作的形式來說, 正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討論的, 我們更長遠的目標, 就是促進光伏更多的融入到電力市場中去, 在電力市場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知道對于電力市場來說, 如何促進光伏電價能夠在電網上獲得更好的電價, 這是我們未來都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第三點我們知道, 今天太陽能還有風能, 占到了整個德國能源市場相當大的比例, 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擴大, 從目前的 15%增加到 30%, 在未來的 20 年中, 風能、 太陽能所占的比例為 30%。
在供應方和需求方都需要提升靈活度, 除此之外, 還想進一步促進基礎負荷、 中度負荷和高度負荷的調風。
對非常大的項目來說, 比如電器項目, 我們也需要進一步促進市場準備。
在商業化過程中, 電網的拓展, 尤其是智能電網的拓展, 是最便宜的方法, 對于行業來說是最有成本效益的方法。
同時需要更具有創新性、 成本效益整體的解決方案, 能夠進一步促進光伏在電網中所占的比例。
只有這個時候光伏才能夠成為主要電源, 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如此。
在德國, 絕大多數都非常支持能源轉型, 除了高成本。
高成本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 但是作為政府我們有任務, 要進一步減少額外的成本, 還需要向國民說明他們能夠獲得什么樣的好處,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長期的任務。
推薦訪問:德國光伏發電經驗和政策 德國 發電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