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追責問責案件以案促改學習心得體會(全文),供大家參考。
鄭州“ “7· ·20” ” 特大暴雨災害追責問責案件以案促改學習 收獲感悟
開展以案促改是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關于防災救災減災工作重要部署的具體行動,是深入推進“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的有效舉措,也是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堅實保證。通過這段時間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論述、鄭州市“7·20”特大暴雨災害追責問責案件以案促改學習資料的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感觸很深,現將個人收獲感悟匯報如下:
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鄭州市死亡失蹤 380 人,受災人口 192.36 萬人,倒塌房屋約 1.97 萬間,嚴重損壞房屋約 7.46 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 91.73 萬畝,一大批水利工程、道路橋梁、電力設施受損,直接經濟損失 409 億元。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防汛關鍵時刻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為查明原因、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成立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組,分專業、分領域開展了災害評估。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自我革命關鍵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總的來說,這次災害事故既有天災,又有人禍,天災不可抗,人禍才是這次主要原因。
“7·20”特大暴雨災害應對處置中暴露出的政治、思想、紀律、能力、作風等方面的問題,以及追責案件,發人深思、值得反省。從“7·20”特大暴雨災害可以看到,由于突發事件具有突發性,不可能在事件發生前有所準備,因此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要經常性的組織全員開展應急管理培訓,教授應對突發事件的知識,每個人都應掌握一些急救救護的基本常識,突發事件發生時等待救援隊到來的時間往往會超過“救命黃金時間”,因此社會大眾掌握一些急救常識是很有必要的。個人還應掌握避災常識,在災害發生時一些人往往由于缺乏避災常識,在災難面前不知所措,導致了悲劇的發生,例如有人在發生火災時選擇了跳樓等行為,都是缺乏避災常識的表現。另外,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準備一些應急物品,如手電、食品、飲用水、急救藥等,以備不時之需,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
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案件中相關人員的違紀違法行為,說到底還是思想松懈所導致,沒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反腐倡廉的弦兒繃的不緊,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筑的不牢,我會以案為鑒,深刻汲取經驗教訓,時刻敲響警鐘,堅持黨史學習常態化,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從點滴處、細小處嚴格要求自己。
通過這次學習促使我們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保持頭腦清醒,遵規守紀,嚴格自身要求,有利于我們更好的增強風險意識,提高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有利于進一步改進我們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更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安全問題無小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清醒認識到自己身上擔負的使命,保持黨員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從思想認識、內心深處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實到行動中,認真從中吸取深刻教訓,全面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全面提高風險意識和應急處突能力,把安全理念熔入自己的心中,時刻牢記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