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改革精神落實“三個更加注重”要求,供大家參考。
以改革的精神落實“三個更加注重” 要求
胡錦濤總書記 6 月 25 日 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
“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 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注重預防, 更加注重制度建設。
” 同時又向全黨提出了 “四個堅定不移” 的根本性要求。
其中指出:
“改革開放, 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 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 “三個更加注重” 的提出, 為我們做好新世紀新階段反腐倡廉工作指明了 前進方向, 為處理好懲治和預防的關系確立了 根本原則, 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提出了 新的更高要求。
反腐倡廉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深化改革、 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制度是有效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強大武器。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講話精神, 認真貫徹落實, 進一步提高對反腐敗斗爭長期性、 艱巨性、復雜性的認識, 科學判斷和把握反腐敗斗爭形勢, 以改革的精神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
一、 努力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 堅持以改革統領預防腐敗工作 我們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 黨風廉政建設狀況直接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狀況。
人民群眾對廉潔改革和廉潔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期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對治理腐敗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黨風廉政建設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
當前,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生產力尚不發達, 社
會主義制度不夠成熟和完善, 各項改革有待深入, 新舊體制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真空和漏洞。
新的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制約腐敗的機制還沒有形成, 再加上轉型和放權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的各種失控、 失范和無序, 就使某些人可以利用轉軌中的管理、 制度和體制漏洞進行腐敗活動。
面對轉型期腐敗過渡性和機會性的主要特點, 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推進體制機制和制度改革, 通過改革來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實踐充分證明, 始終不渝地圍繞改革開放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為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保證; 同時以改革的精神開展反腐倡廉工作, 為加強黨的建設作出了 重要貢獻, 實現了 反腐倡廉建設在理論與實踐上的與時俱進。
因此,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根本在于通過改革不斷地解決深層次問題。
反腐倡廉建設要伴隨改革的全過程, 改革發展到什么領域, 反腐倡廉建設就要涉及到什么領域; 改革發展到什么程度, 體系就要深入到什么程度, 改革中出現了 什么樣的問題, 反腐倡廉建設就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今后一個時期, 我們要更加自 覺地把紀檢監察工作寓于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之中, 深入改革開放一線, 針對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 要及時整改, 迅速填補體制、 機制和制度設計上存在的漏洞, 及時發現和解決在黨風政風方面影響改革開放的問題, 積極促進改革決策的科學性、 改革措施的協調性, 為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盡職盡責。
二、 強化改革, 不斷推進治本抓源頭工作, 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吳官正同志曾借用“扁鵲三兄弟” 的故事形象地指出, “反腐倡廉要加大預防力度, 像扁鵲大哥那樣, 治病于未發之前; 發現同志有問題要早打招呼, 要像扁鵲二哥那樣, 治病于初起之時;
對腐敗分子, 要像扁鵲那樣動手術、 下猛藥, 務必嚴肅查處。
”這就深刻啟示我們, 防治腐敗必須堅持治本抓源頭。
加大治本力度, 加強源頭治腐工作, 是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認識深化、 實踐發展的必然結果。
近些年來, 我省以制權為著力點, 進一步規范行政權力運行, 加強行政權力運行監督, 對政務公開、 科學民主決策、 行政審批制度、 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電子政務等內容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意見, 真正堅持依法行政、從嚴治政。
及時對換屆后各級領導干部進行培訓, 加強對領導體制工作機制的研究和探索, 進一步完善領導班子議事決策規則和制度。
通過剖析我省幾起國有企業領導人的違紀違法案件, 對國有企業領導人腐敗的現象及成因, 以及如何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國有企業領導人腐敗的應對措施進行深入探討, 發揮了 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
加大治本力度重點是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今后, 要繼續抓住正確行使權力這個關鍵, 以各級黨政主要領導班子為重點, 健全權力制衡機制和社會監控機制, 實現對權力全方位、 全過程的監督。
圍繞加強對重大決策、 重要干部任免、 重大項目 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的監督, 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廉體系, 實行公開咨詢、 公開聽證、 公開決策、 公開告示、 公開監督等制度, 規范領導干部的從政行為, 使權力運行機制得到了規范, 行政效能得到了 提高。
按照“三個更加注重” 要求, 深化巡視工作, 創新巡視工作體制, 探索組建臨時性的巡視機構, 每年集中一段時間對省直單位進行巡視, 把派駐機構職能和巡視工作方式有效地結合起來, 切實增強對省直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督促檢查。
三、 深化改革, 進一步抓好防治腐敗工作, 形成有效防范腐
敗的體制機制 胡錦濤同志說過, 深化改革、 創新體制, 形成能夠有效防范腐敗的體制機制, 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的力度, 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任務。
這些年來, 我省把反腐敗寓于各項重要改革措施之中, 堅持以改革的思路解決腐敗現象發生的深層次問題, 取得了 階段性成果。
一是改革惠農補貼發放管理辦法。
配合有關部門在全省推行惠農補貼資金 “一卡通” , 對財政惠農補貼的糧食直補、 農村低保、 救災救濟等 17大項 43 小項資金原則上實行“一個漏斗向下” , 減少中間環節和行政干預, 補貼資金直接到戶 , 防止鄉 鎮和村級截留, 從源頭上管住、 管好。
二是探索實行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 代建制, 由政府或其授權機構通過招標等方式選擇專業化的項目 建設管理單位, 負責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 前期和建設階段的管理工作, 以克服政府投資項目 建設管理中。
三是創新林業工作機制制度, 組建林業要素市場, 將林業要素市場納入產權交易中心一并管理,打造集林業行政審批辦證、 林權登記管理、 森林資源評估規劃、林業法律科技咨詢、 林地林木交易、 木竹檢量、 投資融資等功能于一體的集中統一規范的平臺, 極大地促進林業發展, 維護了 農民群眾的利益, 推進了 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 堅實的基礎。
實踐證明,在深化改革中, 只 有抓住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 才能在預防腐敗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后, 要繼續深入推進權力運行的公開化、 透明化, 嘗試將信息技術直接應用于行政監察工作, 牽頭與有關部門一起開發建設“江西省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 ,不斷推進系統的建設, 運用網絡技術對行政審批、 政府投資項目 、
政府采購、 重大事項辦理、 信訪辦理、 應急情況報送、 財政預算執行、 行政執法等各方面的行政工作實行實時監察, 實現信息技術與監察業務的有機結合, 改革監察方式, 強化監察職能, 使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更加透明規范, 使服務對象真正享受到快捷周 到的服務。
四、 注重創新, 進一步抓好制度建設工作, 增強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 全局性、 穩定性和長期性。
要把黨中央關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項部署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歸根到底要靠制度作保障。
在推行其他各項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 我們也堅持把著力點放在制度創新上。
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規范行政審批行為, 編制《江西省省級行政許可項目 目 錄》 , 對行政許可項目 實行目 錄管理, 凡是違背《行政許可法》 規定設定的許可項目 堅決予以取消, 對依法保留的行政許可項目 , 向社會公示。
二是圍繞深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國庫單一賬戶 體系,撤銷單位零余額賬戶 之外的所有銀行賬戶 , 財政統一設立單位其他資金專戶 , 規范單位零余額賬戶 的資金使用, 禁止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 的資金向原有資金賬戶 轉款, 大大提高了 財政資金運轉的透明度和監管力度, 減少了 中間環節和不合理開支, 有效地解決了 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截留、 擠占、 挪用的問題。
三是建立建設用地報批制度, 改進建設用地報批持續, 明確建設用地報批責任, 強化對建設用地的批后監管。
四是探求深入開展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路子。
建立了 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下發了 《江西省農村基層黨員 和干部廉潔自 律若干規定( 試行)
》 和《關于省垂直管理部門與地方紀委共同抓好基層站
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意見》 , 進一步規范了 村務公開等事項。今后, 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繼續加強經濟、 政治、 文化、社會等領域的制度建設和創新, 完善“四項制度”
, 深化“四個公開” , 積極推進黨務公開, 通過完善制度、 創新體制機制, 用改革發展的辦法解決改革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要增強制度的執行力, 在執行上加大力度, 在落實上狠下功夫, 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法規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對不嚴格執行制度、 違反制度甚至破壞制度的行為, 要加大問責力度, 依紀依法嚴肅處理。
推薦訪問:以改革精神落實“三個更加注重”要求 更加注重 落實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