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副縣長關于縣域醫療共體建設啟動會暨掛(授)牌儀式講話發言,供大家參考。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下面是范文網小編為您推薦副縣長關于縣域醫療共體建設啟動會暨掛(授)牌儀式講話發言。
?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縣域醫療共體建設啟動會暨掛(授)牌儀式,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健康XX建設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狠抓落實,以強烈的改革擔當精神,全面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剛才,XXX同志宣讀了兩辦印發的《XX縣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對XX縣醫管委辦公室、婦產、兒科專科聯盟和健康管理聯合體進行了授牌。會后我們還要對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兩個醫共體總院進行揭牌。這標志著我縣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正式進入組織實施階段,下面,我講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提高站位,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關于醫共體建設的決策部署上來
1.上級有要求。20XX年省委將健康XX建設納入對市州黨政領導班子考核指標體系,其中要求市(州)所屬縣(市)完成縣域醫共體建設,落實醫保基金“總額預付、結余留用”政策,分值為20分。《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開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的實施意見》(鄂政辦發〔20XX〕26號)文件明確要求:20XX年6月第一批醫共體建設縣,其運行和管理機制基本建立,年底所有縣全面推開。醫共體建設任務事關黨委政府責任目標考核,涉及財政、人社、編制、醫保等多個部門,是全縣重大改革事項,也是今年醫改工作的重點和攻堅點,時間緊、任務重。
2.改革有需要。XX醫改工作一度走在全省的前列,我們在全市率先組建第一個醫療聯合體,在全省率先建成縣域“放射、心電、檢驗”三大遠程診斷中心,率先開通“四位一體”即時結算系統等,這些改革舉措不但得到省市主管部門的肯定和推介,還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看病就醫、不同程度低降低了看病負擔。實踐證明,這些改革舉措是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3.群眾有期盼。近年來,隨著衛生建設項目和健康扶貧工程的實施,我縣衛生事業得到不斷發展,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就醫環境極大改善,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但隨著國家分級診療制度的推進實施,在縣域就診人次逐漸回升的背景下,縣級大病、專病救治能力不足,鄉鎮衛生院醫療業務嚴重萎縮,村級衛生人才老化嚴重等問題,將直接影響群眾看病就醫需求。縣域醫共體建設通過整合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擴大規模、增強功能、精準對標,使其管理更優、機制更活、自主權更大,能更好促進優勢資源下沉,進一步增強對村衛生室的輻射帶動作用,為縣域群眾,特別是基層群眾,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目標,是對人民群眾醫療健康新期盼的最好回應。
二、轉變理念,不斷豐富醫共體建設內涵
醫共體建設,對象在“醫”,核心在“共”,建設成效更體現在“共”上。它是對現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一次重塑,是對縣域醫療衛生資源的再次分配,是就醫格局的重新構建,是在以往醫改的基礎上的,又一次破冰攻堅。為此,我們必須轉變觀念,以新的發展理念,不斷豐富和拓展醫共體建設內涵。
1.理念要從粗放式管理向現代化管理轉變。隨著國家醫保政策的完善,特別是新一輪醫改政策陸續實施后,醫療衛生事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春天。縣醫管委作為履行政府辦醫職能的議事協調機構,要牽頭組織各成員單位,要統籌安排和考核監管醫共體的規劃建設、投入保障、項目實施、人事制度等重大事項,逐步建立健全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體系。衛生健康局要切實履行醫管委日常工作;
財政部門要完善財政投入政策,建立健全補償機制;
人社部門要盡快調整完善政策,改革績效工資制度,落實“兩個允許”(“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組織部門要加快推進醫共體黨的建設;
編制管理部門要制定統一的崗位設置方案、統籌編制使用,打破單位、層級和身份區別,為實現縣域醫共體內人員統籌使用、合理輪崗和有序流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2.理念要從各自為政向“三醫”聯動轉變。以往,公立醫院管理權責分散在編辦、財政、人社、醫保和衛生健康等多個政府部門,存在多頭辦、多頭管的問題,且各相關部門在政策和管理上缺乏統籌協調性,為此,我們的理念要從各自為政向“三醫”聯動轉變,凝聚改革合力。一是要改革醫保支付方式。醫保制度改革是醫共體建設中最重要的一環。縣醫療保障局要抓緊研究,在“總額預付、結余留用”、DRGs付費等結算報銷政策上下功夫,通過醫保經濟杠桿引導大多數病人留在基層就診。二是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這既是尊重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體現,也是讓群眾少吃藥、少檢查、少花冤枉錢的制度設計。三是要實現醫保基金管理機制上的創新突破。縣醫療保障局要引導縣域醫共體主動控成本、降費用、保質量、提效率, 主動做好預防保健和健康管理,完善基金總額預算管理、結余留用、超支分擔機制,真正實現從“治病賺錢”向“防病省錢”轉變。四要實現分級診療制度上的創新突破。縣衛生健康局要明確基層機構功能定位,制定分級診療目錄和管理辦法,各醫共體牽頭醫院嚴禁“跑馬圈地”,要站在全縣“一盤棋”的高度,要突出專科特色和專科聯盟優勢做好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工作。
3.理念要從城鄉二元分化向共享均衡轉變。一個時期以來,病人向二級以上醫院涌入,衛生人才向上級醫院流動,大醫院急劇擴張;
另一方面鄉村醫療機構病源不足,人才短缺,設施設備落實,城鄉二元分化明顯。為踐行協調發展理念,必須打破醫療衛生城鄉二元制結構,通過醫共體載體,讓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醫共體不是簡單地把縣醫院、中醫院和鄉鎮衛生院拼在一起、掛塊牌子,而是必須進行實質性的改造、重構,即把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人財物打通,變成“一家人”,使各種醫療衛生資源在醫共體內通常流通。醫共體內行政管理、業務管理、后勤服務、信息系統等統一運作,提高服務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具體來說要逐步實現以下四個目標:一是資源使用“一張網”。醫共體實行藥品耗材統一管理,統一用藥目錄、統一采購配送、統一支付貨款;
加強醫共體內部和醫共體之間人才、床位、設備的統籌使用;
推進醫共體內縣級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融合。二是人員使用“一盤棋”。醫共體內縣級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編制分別核定,探索由醫共體統籌使用。醫共體內人員實行崗位管理,按照“按需設崗、競聘上崗、以崗定薪”的原則,統一崗位設置,加強聘用管理;
穩步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探索實施鄉村醫生“縣招、鄉管、村用”。三是財務管理“一本賬”。醫共體內財務實行統一管理、集中核算,各成員單位財務單獨設賬。醫務人員收入由醫共體自主分配,以崗位為基礎,以績效為核心,打破單位、層級和身份區別,建立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內部分配機制,并與藥品、耗材和檢查檢驗收入脫鉤。鼓勵對醫共體負責人和成員單位負責人實施年薪制。四是醫療質量同質化。醫共體內各醫療機構在規章制度、技術規范、人員培訓、質量控制、績效考核等方面執行統一標準。將傳統的對單一醫療機構的監管轉變為對醫共體的監管,牽頭醫療機構承擔醫共體內成員單位的醫療質量監管,逐步實現醫共體內醫療質量的同質化。
三、狠抓落實,確保醫共體建設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1.強化組織領導。醫共體改革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系統工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醫共體管理委員會,由我擔任主任,分管副縣長擔任副主任,縣衛生健康局、縣財政局、縣醫療保障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統籌醫共體的規劃建設、投入保障、項目實施、人事制度安排、考核監管等重大事項。各有關部門也要把推進醫共體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對涉及到醫共體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重要環節、重點任務,親自研究謀劃、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促落實,讓美好的衛生健康藍圖變成現實,讓全縣每位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改革紅利。
2.加強督導考核。一要開展醫共體建設工作評估。要以縣域就診率、基層就診率、服務能力、醫療質量和費用、醫保基金使用績效、群眾健康改善和滿意度等為核心指標,建立健全醫共體建設工作評估標準。二要開展年度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要與財政投入、醫保支付以及領導干部薪酬、任免和獎懲等掛鉤。三要開展常態化督查。要實行全過程督查,做到工作推進到哪里,督查就跟進到哪里,對工作推進緩慢、落實不到位的單位和責任人,實行約談、通報、誡勉等處置方式,以問效倒逼工作落實。要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同志們,推進醫共體建設是事關XX人民健康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事關XX縣衛生健康事業長遠發展的關鍵環節,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接續奮斗,以堅定的信心和決心,不折不扣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全縣衛生健康事業再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