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學生對待傳統節日調研報告范本,供大家參考。
關于學生對待傳統節日調研報告【一】
摘要:傳統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與自然的長期交往活動中所積累和積淀下來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各種事物的總和。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文化,特別傳統文化與教育密不可分,在人類歷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過教育這種社會遺傳方式延續下去,又借助人們的不斷創新而造成變化,由量變的積累和積淀,而導致質的飛躍、從而形成在質上明顯不同的進化著的文化、文明的歷史。
一、調查的原因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西方的不斷交流,在文化上潮流也逐漸趨向統一。這一方向的轉變,讓很多中國人淡化了中國的傳統的節日,而過起了西方的情人節愚人節圣誕節等等這些。從而我們中國的端午節等節日都被人們淡化了,對于這種現象,我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分析:
二、調查對象
對象:大部分是針對大學生 形式:通過網上問答形式 三、調查過程
先明確要調查的目的跟方向,通過在網上查資料來進行問卷調查,從而知道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調查問卷結束后,統計我們的設計問卷,做一個具體的總結報告。
四、調查的資料
在我們設計的調查問卷中,有一個問題是您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和內涵嗎其中回答了解的只有52.08%,而回答不了解的也有44.79%。從這組數據可看出,當代一半的人們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和內涵不是很了解。
對清明節的到來您最感興趣的是 答案選項 放假 可以祭拜祖宗 可以同學聚會 回復情況(%) 53 41 2 從上面的表格我們得知,清明節這個祭拜祖先的節日,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放假的日子,而不足一半的人選擇了祭拜祖宗,其實這也能看出我們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的關心程度很膚淺。他們越來越偏向如今社會發展下的各種娛樂節目,例如傳統節日的放假時可以逛街、看電影、吃美食這一諸多的娛樂節目,對于節日本身的內涵逐一淡卻,只是更加追求時代發展下的娛樂方式,所以當傳統節日來臨之際越來越多的人只關注節日是否放假,這也就是我們當代人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
時而回想,對于傳統這個詞來說,在我們當今大學生漸漸成為了一鐘保守腐敗的觀念,人們越來越向往那些開放新穎而有特色的西方節日,在2月14日街邊到處都是玫瑰花,還有處處彌漫著一種浪漫的氣息,在每年的圣誕節,每個地方都布置著圣誕的情景,圣誕
樹,雪人,那怕在沒有雪的地方都能人工布置,可想而知節日對大家都有著一番特別的味道,大學的第一個學期我們也一同感受了商業街的人工降雪以及人工大雪人,每當西方節日的到來我們留心可以發現學校都有社團協會以及部門在擺攤組織節目,萬圣節時還為大家畫起了臉譜,對于傳統節日或許大家還記得,但對于傳統節日的習俗人們則開始漸漸淡忘,從下列一組十分簡單的調查的對于清明節下列哪個不是它的傳統習俗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雖然掃墓、踏青人們選錯的不多,對于清明掃墓這已經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清明活動了,但還有3.13%的人認為掃墓及2.08%的人認為踏青不是清明節的習俗,對于這樣的問題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普遍,但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節日的健忘也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答案選項 掃墓 踏青 吃餃子 打馬球 回復情況 3 2 52 39 時代在發展,但在時代的發展中我們逐漸在迷失屬于自我的文化特色,然而也導致端午節成了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從古至今乃是我們中國的產物,然而從這份報告中我們深刻的看出傳統節日已經逐漸被我們健忘,我們一直在抱怨著春節開始沒有了年味,節日已經不再那么熱鬧,但我們卻忘了該怎樣去弘揚我們的傳統節日,這樣一份報告雖然不能拯救什么,但我們還是希望我們大家有著傳統節日的意識,讓我們的傳統節日過得越來越有味道,大家一起弘揚中國文化,發展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熱愛中華民族源源不斷的歷史文化,把我們自己的特色帶入全世界的舞臺。
關于學生對待傳統節日調研報告【二】
關于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和風俗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時間:2016年11月10日
二、調查地點: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一食堂
三、調查對象:在校學生
四、調查方法:隨機調查
五、調查人:張佐 張寶豐 趙煒楠 張宇航 王昊
前言
在這個炎熱的漫長暑假中,我在學校的倡議下,進行了一次暑假社會實踐,我相信作為一個大學生,不能一直所謂的閉門造車,而應該積極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為以后步入社會做一些準備和鋪墊,有個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熟能生巧,現在做的這些事很小,也許微不足道,但是我相信以后總會感受到它們所帶來的幫助和成長。
主體
1. 正月
正月,又稱元旦,或稱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個月起始的一天?!洞呵飩鳌飞蠈⒄陆凶龆嗽?。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因此,正月是從自有歷法以后,上古就有的節日。
正月有很多習俗,如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這項風俗至今還保持,飲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體活動現已廢棄,包括漢晉時期,如周處在《風土記》里所說: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政府在正月要舉行大朝會,皇帝和百官要舉行大型團拜活動,并宴請各國使節,特別重視對遼、高麗使團的賜宴待遇。此項活動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國政府法定保留的傳統節日僅有正月,但改名為春節,并將元旦放在西歷一月一日。
2. 立春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間,這是古代傳統的祭農節日,按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祭農本在四月間開展,漢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晉時,再改到立春。立春這天,官員要親自穿戴慶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視
開春后的農事,民間也相應有慶?;顒樱@個節日其實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晉傅咸《燕賦》說:四時代至,敬逆其始。彼應運于東方,乃設燕以迎至。〔羽軍〕輕翼之歧歧,若將飛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儀形之有似。御青書以贊時,著宜春之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個傳統節日。
3. 元宵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熱鬧的一天,因為過了這一天,絕大部分人們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動盛大在有燈會和煙火活動。舞龍舞獅,社戲雜耍,從白天起就開始進行,直至深夜。為了保持與民同樂的姿態,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執金吾,就是守衛皇宮的近衛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宮門前金水橋一帶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參觀游玩。焰火就設在金水橋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嬪妃在皇城門樓上欣賞。
元夕到來,許多禁錮在深閨里的青年婦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許出來觀燈,這就為青年男女的接觸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演出了許多愛怨的愛情故事,在明代白話小說里多所描述。北宋歐陽修詞《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畫,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寫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見,此情何以堪。辛棄疾詞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心上人竟然從天而降,其激動的心情可知矣。
4. 曲水
三月三日這天,按照《荊楚歲時記》,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曲水就是河流彎曲之處,水流速度減緩,舊時,游人乘坐畫舫順水飄流,每至港灣或河流彎曲處,則停下來飲酒賦詩。這個節日起源很早,晉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摯虞回答他的疑問說是周公時候就有了,原來是把酒杯裝酒,浮于河流里。王羲之《蘭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觴就是這個意思。
5. 寒食
寒食在清明節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這一天要禁火,從上到下只吃瓜果點心一類冷食。寒食起源于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
這個故事并不見于《左傳》和《史記》的記載,南宋洪邁的《容齋隨筆》專門考證過它。元張養浩曲《中呂。兼堯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煙,雨過郊原似說寒食來源于唐堯傳說。
6. 清明
清明節祭祀祖先和亡故的親人,大約在南北朝以后才興起的,因為南朝宗懔的《荊楚歲時記》未曾記載。北宋時要家家插柳枝在門庭,官府要舉行所謂鉆燧改火的儀式,就是用榆木鉆木取火,還要舉行龍舟比賽,
熱鬧非凡,不光是簡單地掃墓活動,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那么悲滄。
7. 佛誕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誕節,是佛教東傳以后的全民宗教節日。這個節日大約在唐時才出現。這一天,大小禪院都有浴佛齋會,和尚以香藥糖水贈送香客,民間則煮酒,吃春季瓜果紀念。
8. 端午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會,非常熱鬧,民間要自發組織龍舟比賽,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于門庭。這個節日相傳是紀念楚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奮身投汨羅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葉包成飯團投入江中作餌,讓魚鱉不食他
們尊敬的屈大夫。但據邯鄲淳《曹娥碑》說: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這是相傳于吳國之俗,事在伍子胥,與屈原無關。《越地傳》則說這個風俗起源于越王勾踐,看來,端午節起源于吳越風俗。
喝雄黃酒,掛艾草,采雜藥的風俗可能出自上古,采雜藥,《禮記。夏小正》:此月蓄藥,以蠲除毒氣。早說了。
端午節慶?;顒訃鴥痊F在仍然很熱烈,但是人們卻沒有以前那種萬人空巷的熱情了。
9. 七夕
過去傳說,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織女要從隔開的銀河上踏過喜鵲組成的橋相會,這當然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固然,這個神話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國青年男女在那個禮教森嚴的社會里,追求自由戀愛幸福的艱難,但恰恰唯其艱難和險阻,才激發起堅韌和持久,因此,這個故事才會長久地在人們中流傳,才會附麗到七月七日這個仲夏夜的晚上,遙望星漢燦爛,而天河渺渺,獨有天孫(織女星)閃閃爍爍,向著彼岸的河鼓(牛郎星)傳遞著她那永恒的愛。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故事的最早來歷可在西晉文學家傅玄的《擬天問》里發現,他說:七月七日牽??椗畷旌?。
南朝時候宗懔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了那時江漢地區,七月初七日這天夜晚,家家戶戶的婦女結扎彩絲線,空很細的針,有的人用金、銀、黃銅做成針,把瓜、果等擺列在庭院中,向織女星神乞求智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織網,就認為是織子星神降臨的顯示。也就是說,七月七日這天晚上,不只有牛郎織女相會的意義,而且有向織女星神乞求智巧的意義??椗亲鳛槊耖g傳說里的紡織女神,她是古代勞動婦女勤勞智慧的象征,古代婦女在這天晚上,通過結扎彩絲線這樣的女紅活動來祭祀她,希望從她那里得到智巧的源泉,所以七月七日晚上,又被稱為乞巧節,這是一個有進取精神的節日。
10. 鬼節
中元節在七月十五日,俗稱冥節,這天據說要燒紙錢餉亡魂,寺院要設法會,作道場以超度亡魂。這個節日起源于佛經里的目連救母,所以宋時很熱烈,要在街市上搭戲臺唱雜戲目連救母。
這個故事實際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經義結合起來,便于佛教的普及宣傳,故中元節又被稱為盂蘭盆會,在《聊齋志異》里,多處提到盂蘭盆會。
11. 中秋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顯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節的紀念活動就開始了。中秋圍坐吃月餅,然后走出戶外賞月,還有一家人團聚之意,這可能來自蘇軾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蘇東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蘇子由寫下的詞。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這個意義,就是明擺著賞月,卻來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葉法善的幫助下遨游月宮的優美故事,還攜帶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話傳說。至于中秋夜吃月餅的習俗,則傳說是元末農民紅巾軍起事時,以圓餅為號。
12. 重陽
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佳節,這一日正逢秋高氣爽,是郊游登高望遠的好時候。王維《九月九日登高憶山東兄弟》里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現他對親人真切的思念感情。
13. 臘八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禮》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所以對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東漢劉珍等編寫的《東觀漢紀》說在祭祀灶神時要以黃羊為牲。到了兩宋時期,祭祀灶神的活動中出現了吃所謂臘八飯,就是以各種果子雜料煮粥而食。
臘八粥流傳了下來,至今許多家庭還有此種風俗。
14. 除夕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這一天,每家每戶爭取團圓,全家圍爐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辭舊歲,迎新年之意,而戶外則是爆竹聲聲。一家大小在一起度過一個溫馨的一年中最后一個夜晚,至今在神州大地還濃濃的保持著。
在《荊楚歲時記》里,記載有:家家戶戶備辦美味佳肴,到守歲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來,一家人在一起開懷暢飲。留下些守歲飯,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到大路邊或街道旁;認為有吐故納新的意思。
結尾
通過這次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和風俗的調查,我覺得自己收獲了許多許多,還知道了一些平時所不知道或不清楚的節日,有句話說得好:做人不能忘本,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在日漸豐富的文化的熏陶中,我們更不能忘記了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因為我們是個大學生,更因為我們是個中國人,我們就有義務和責任將之繼承和傳遞下去,一代接著一代。
關于學生對待傳統節日調研報告【三】
高一( ) 高一(1
15)班 時 間:2008 年 10 月 19 日2009 年 5 月 26 日 指導老師:
指導老師:黃茜子 組 長:杜彩虹 組 員:林磊、黃瑞聰、林鶴云、周興存、陳顯偵、鄭安略
一、課題的確立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國深淵流傳的中國文化,對我們有著重大的意義。作為當代青少年 的我們有責任學習它,更有義務把它傳承。經過本組討論,最終確定以《中學生對中國傳統 節日的認識》作為我們研究對象。
二、開題報告
都說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有責任繼承祖國的文化并把它傳 播下去,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它的內容,我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
2、目的與意義:
、目的與意義:
通過研究中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識,讓我們對中國傳統節日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 們從中看到了我們當代中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認識的不足。
3、與課題相關的學科:歷史 、與課題相關的學科:
4、計劃:
、計劃:
A 活動步驟概述:
(
1)確立研究對象并通過各種有效途徑了解相關內容(20081019200512
28) (
2)確立研究方向與重點進行調查(20093102009
42) (
3)進行總結分類(20094520095
26) B 分工情況 林磊 黃瑞聰、陳顯偵 鄭安略、周興存、林鶴云 杜彩虹 收集資料 設計問卷及分析 問卷發表及整理 總結工作
三、課題研究過程概述
1、資料收集過程:
、資料收集過程:
首先我們以課題為中心, 通過走訪書店查閱相關網站收集相關信息, 然后設計針對性的 問卷并進行問卷調查,最后我們針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完成論文。
2、我們的問卷:
、我們的問卷:
(
1)你覺得自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夠嗎 A 是的(30\\%) B 一般(42\\%) C 不夠(38\\%) (
2)你能說出幾個中國傳統節日 A15 個(32\\%) B610 個(68\\%) C10 個以上 (
3)農歷正月十五,即陰歷五月十五稱( )節 A 十五節(6\\%) B 上元節(26\\%) C 元宵節(68\\%) (
4)能力三月初八是清明節,又稱( )節 A踏青(23%) B祭奠(42%) C掃墓(35%) (5)農歷正月初五為端午節,這節日是為了紀念( ) A李白(19%) B杜甫(21%) C屈原(60%) (6)陰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下列不是重陽節風俗的是( )
A喝地瓜酒(35%) B喝菊花酒(42%) C舉行廟會(23%) (7)春節過節,人們通常貼紅紙,敲鑼打鼓放鞭炮,這是為了( ) A趕走惡運(15%) B趕走鬼怪(26%) C趕走年的怪物(60%) (8)下列各節日不是中國傳統節日的是( ) A打春節 B氣巧節 C國慶節 D清明節 E感恩節 F勞動節 G冬 至 H元宵節
3、總結和分析問卷調查結果:
、總結和分析問卷調查結果:
大部分中學生缺乏對中國傳統節日知識的積累,少部分中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拘 于表面化。
4、能力培養過程:
、能力培養過程:
在確立主題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共同討論,分析總結,使我們的思維活躍,促進了我們 對問題的分析能力。
在查閱記錄資料過程中更是豐富了我們的知識; 調查活動是實踐能力的 進一步加強。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分工合作,相互幫助解決一系列問題,實踐能力進一步 提高;在分析總結材料過程中,同學們各抒己見,并對材料結果進一步完善。這不僅提高了 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使我們的合作能力得以提高。
在這整個過程中,同學們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口語交際、書 面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使我們受益匪淺。
5、論文:
、論文:
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不同的風俗文化都相互滲透,融合在一起。例如節日;在外國 人們會過圣誕節、感恩節、 情人節等; 在中國我們也會過春節、 元宵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
今天, 當中國人正在張燈結彩地過著春節的時候咋外國也同樣可以感受它的氣息; 同樣在中 國也會有熱鬧的圣誕節, 雖然文化之間進行交流是何樂而不為的事, 但這不表示接受了其他 文化的影響就要丟失本質的文化。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今天我們所學習的一些知識也都是祖先們不斷地學習與 積累所留下來的精髓,傳統節日也是如此。中國有著打春節、元旦節、元宵節、清明節、端 午節、 中秋節等有趣而又含義深刻的傳統節日。
我們今天所過的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它的 來歷。例如農歷正月初一的春節,人們也吧過春節說成過過年而年的最初含意與今 天根本不同。據說,在很古的時候,世界上有一種最兇惡的野獸叫年 。它一出來,見人 吃人,見畜傷畜,人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天神為了罰年把它鎖進深山,只許它 一年出山一次。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年有三怕怕紅、怕響聲、怕火光。于是, 有一年臘月三十晚, 大伙在門口貼上紅紙、 不斷地敲鑼打鼓、 放鞭炮, 晚上屋子里徹夜點燈。
年下山來,見家家燈火通明,遍地咚咚響,嚇得它膽顫心驚,調頭又跑回去了。白天, 它又偷偷進村,見還是如此。從此, 年一直沒敢再來,據說餓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來, 人們把防年 、驅年 ,變成安穩過年, 年沒了,但過年的習俗一直保持著。鮮紅的 春聯,輝煌的燈火,清脆的爆竹聲,年年如此。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端午本名端五 ,端是初的意思。
五與午互為諧 音而通用。是我國一個很古老的節日。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遭讒言被放逐后,目睹 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于是自投汨羅江以 殉國。
此后, 人們為不使魚蝦吃掉其尸體, 紛紛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干投入江心, 這便成了后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來源。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 分。傳統節日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歷史文化積淀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 一不是遠古發展過來的, 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格里, 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的 精彩畫面,而我們現代人應該繼承這種文化源流,發展下去,而不是拋棄自己的文化,而去
接吸外來文化, 我們要把這種文化發揚光大。
而這種文化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 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的發展成果。最早的風格活動也就后 來所謂的節日,來自于最原始的崇拜迷信有關,這其中不泛缺少神話故事,更是為節日添上 了神秘的浪漫色彩。不僅如此,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恒的紀念滲為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 凝聚在節日的內容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上面說了這么多,無非就是想從中國淵深的文化來提醒那些被這外來節日沖昏頭腦的 人,應加強對自己祖國文化的認識。我看現在我們中國除了一些傳統節日外,基本上都被外 來文化占領主導地位了。我們的情人節(7 月 7 日)沒人過,現在端午節是韓國的了,還有 一堆什么愚人節、圣誕節等都是比較適應現代人的精神世界,而中國的則被遺忘在一邊,在 此,我呼吁全社會應加強我國的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傳播。
而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社會因素。由于封建制度在中國存在太久, 封建制度下產生的東西都認為是腐朽、是墮落、矯枉過正了,將很多實踐上是傳統文化的節 日,如:端午節、中秋節都淡化了,甚至不提了,而對西方吹來的風波沒有好好的去辨別, 就簡單的加以炒作,加以利用,加上商家的一些看準商機的大肆炒作渲染,導致大部分年輕 的一代只知道那些西方的節日,反而忽視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是教育的問題,也是社會 的問題,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外來的東西美好,但我們必定生在、長在中國,我們學到外來的優勝來創造我國的經 濟,那才是美好的一面,不要只要外來的東西都胡亂宣傳。
我們的節日有很多已經被忘記或遺忘了,我們這一代中學生應把中國的傳統節日發揚 光大。
四、自評
磊:這次活動,讓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我負責的是收集資料,所以我看到 的更多?,F在,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更深入了。
鄭安略:在這個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中,讓我學了不少東西,我們相互分工合作,最后完成了 任務,讓我體會到了團結就是力量。
周興存:通過這個活動讓我學會了許多東西,感受到了同學間相互幫助的可貴。
杜彩虹: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我對知識積累的不足, 經過這次的學習豐富了我對傳統節 日的知識。
陳顯偵:經過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參與實踐活動的意義。只有親自參與才能感受,并不是 空頭的想法。從而也提高了我對工作的積極性,懂得了團結的重要性。
黃瑞聰:
經過這次活動讓我對中國的文化進一步加深了認識, 經過我們小組的研究僅反映出 了中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識不夠深。我們都有待提高。
林鶴云:這段時間里,我從組員們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就是不夠 努力,我以后一定會讓自己加倍努力,學到更多東西。
林
五、互評
林 磊:
鄭安略在這次活動中積極地去配合工作、 完成任務; 黃瑞聰對收集資料、 總結問卷、 認真負責;周興存對工作不推辭、認真負責;杜彩虹身為我們的組長工作負責,總 結報告的工作重大,但是,不推辭,態度很好;陳顯偵不哎講話,但是在負責的工 作總是積極配合;林鶴云雖然有時也會比較煩感,但最終卻能配合工作。
黃瑞聰:林磊工作能力強,辦事效率高,認真做好分配給她的任務;鄭安略認真工作、態度 良好、認真做好分內的工作;周興存服從組長的分配,積極配合組內工作;陳顯 偵認真執行組內派給他的任務,認真完成工作;杜彩虹積極完成任務,責任心強, 辦事效率高,認真做好份內的事,積極諧調組員的矛盾;林鶴云積極配合工作。
周興存:林磊有責任心,積極參與、認真工作;黃瑞聰在活動中有些被動,但最后也還是負
責任地配合工作;陳顯偵為人不錯,為了完成任務,表現還是積極的,值得表揚; 鄭安略同學態度有些不端正,在完成任務時,很懶散,但最終表現還可以;林鶴 云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積極。
鄭安略:林磊同學在活動中工作認真,積極參與成功完成了任務;周興存同學工作認真,在 期間幫了不少忙,配合性地完成任務;陳顯偵工作很講究方法,不明白的問題也 很積極地去弄通、弄懂;黃瑞聰人有些懶,但經過這次活動他表現得十分積極; 林鶴云雖然工作不那么認真,但還是可以完成任務;杜彩虹身為組長,十分負責, 積極地組織組員完成任務。
陳顯偵:周興存在活動中表現非常積極,做事細心但缺少互助;杜彩虹身為組長非常優秀, 工作十分積極;黃瑞聰表現一般,需要加以提高;林磊十分活潑、開朗,表現不 錯,善于發現自己檢討自己;林鶴云是比較內向的一員,但在活動中也積極參與 和配合好工作,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動的,鄭安略表現一般,對待事情缺少高 度熱情,希望加以改正。
杜彩虹:林磊是一個積極的、熱心的組員,對于一切分配的任務都能盡心盡力地去完成;周 興存能夠主動地分擔工作,積極配合工作;陳顯偵能積極配合各組員各組員工作, 辦事效率高;黃瑞聰十分配合工作,在這過程中十分虛心,態度良好;鄭安略善 于提問并解決問題;林鶴云有些被動,但表現良好,最終都能完成任務。
林鶴云:林磊是一個活潑,極為負責的同學;黃瑞聰對工作十分負責能按時完成任務;杜彩 虹身為組長能做好帶頭工作;周興存對于任務能按時完成,也十分主動分擔工作; 陳顯偵積極對待任務、按時完成;鄭安略能按時完成任務,對待事情態度良好。
六、師評
能扣住課題,制定明確的方案進行研究。中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還比較少,此 課題的研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對我們老師也提出了要求。
此研究目的明確, 分工清楚合理。
關于學生對待傳統節日調研報告【四】
關于小學生對傳統節日認識現狀的調查 關于小學生對傳統節日認識現狀的調查 認識現狀 報告
中華傳統節日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態, 千百年來經 久不衰,歷久彌新。它以一種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的形式,來展示中華民族的精 神世界,表達著對美好的理想、智慧與倫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揚中華民族 優秀傳統文化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載體。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東西 方文化交融的形勢下, 我們用現代社會的理念和視角, 揭示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 發揮、拓展和強化其功能,對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 具有重大意義。
加強小學生對中華傳統節日的認識更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具有推動作用,對小學生的傳統文化認識也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西風東漸,像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洋節日越來越受到的青睞, 部分商家也推波助瀾,小學生對洋節情有獨鐘,這是社會開放帶來的,原本不值 得大驚小怪,可是我們自己的節日呢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還 有幾個人能一個不落的說出每個節日的名字 我們不禁要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怎么了善良智慧的中國人民怎么了歷史悠久的中國傳 統文化怎么了到底該怎樣看待中西文化交流中國人該不該鐘情于西洋節 日什么原因造就了這種怪異文化帶著這些問題,我想就此問題做一個研究, 以期引起人們的思考。
二、調查目的與實施
(一)調查目的
1、比較全面地了解當今小學生對中華現節日的認識現狀。
2、根據現狀的調查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應的對策,對學生更好地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二)調查內容
1、小學生對傳統節日日期知多少。
2、小學生對傳統節日(西方節日)的態度。
3、小學生良好發展還有什么建議。
(三)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這是本調查采用的主要手段。
調查表共有 15 道選擇題, 每題有 2-7
個供選答案。
(四)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紹興縣實驗小學二、四、五年級學生。
(五)調查步驟
1、根據課題研究要求擬定調查內容,制定調查表,分發調查問卷。
2、分析數據,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1、在關于你喜歡過以下哪些節日的調查中,學生們最喜歡過的是圣 誕節,只有 33%的學生喜歡過春節,14%的學生喜歡過中秋,12%的學生喜歡過國 慶節。
2、在關于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你更喜歡哪個的調查中,只有
45.5% 的學生選擇了傳統節日。
3、在關于你為什么喜歡傳統節日的調查中,有 53%的學生選擇了習 慣成自然 。
4、在關于你為什么不喜歡傳統節日的調查中,20%的學生選擇了內 涵傳統沒新意 ,
58.5 %的學生選擇了洋節更有意思 。
5、在關于你了解某些傳統節日的意義嗎如端午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 的,而且還是個辟邪除瘟的日子。你對此的認識是:
的調查中,
5.1%的學生選 擇了都了解 ,
36.7%的學生選擇了大部分了解 ,
59.2%的學生選擇了不了 解 。
6、在關于你對于傳統節日的態度如何的調查中,38%的學生選擇了仍 然記得并期待傳統節日的到來 20%的學生選擇了 , 除了還記得要吃粽子、 月餅、 元宵之類的,其他也沒留下 ,40%的學生選擇了若重要的節日,如春節、中秋 等, 還是會和家人一起過節, 但大多已沒什么意思了 2%的學生選擇了 , 其他 。
7、在關于你喜歡過洋節的原因的調查中,
31.8%的學生選擇了比中國 傳統節日更有意義 ,
49.3%的學生選擇了新鮮,覺得好玩 ,15%的學生選擇了 隨眾心里 ,
3.9%的學生選擇了其他 。
8、在關于你對國家在清明、端午和中秋節放假有何看法的調查中, 7%的學生選擇了能讓我們更熱愛自己祖國的傳統文化 ,40%的學生選擇了讓 我們有時間真正地過傳統節 ,
20.4%的學生選擇了能讓我們更好理解中國傳統 節日 ,
2.6%的學生選擇了、哪怕恢復這三個節假日,效果也不大 。
(二)調查結果分析及對策
1、唯有源頭活水來 很多學生不喜歡過傳統節日是因為他們根本不了解這些節日中所蘊藏的內 涵。因此,挖掘傳統節日內涵顯得尤為重要,引領學生了解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知 識,增強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和理解,進而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如 何開發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需要教師探索研究,對傳統節日進行界定,對節日 核心內涵進行概括和提煉,如端午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七夕乞巧愛慕、臘八融和 感恩的主題。引導學生開展道德實踐體驗活動。如端午節,除了引導學生了解端 午習俗, 參與包粽子、 縫香袋的實踐活動之外, 重點還應開展走進屈原活動。
通過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詩詞朗誦等活動,與偉大詩人屈原面對面:兩千多 年前, 偉大詩人屈原為他的祖國流盡了最后一滴淚, 縱身跳進波濤滾滾的汨羅江。
屈原報國無門而以身殉國,堅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他上下求索、九死 未悔,寧愿去死也不愿離開故國半步的情懷,一直引起同學們的深思和探索;他 那與日月齊光的高潔品德,激起同學們無限的仰慕。從中體味他那痛苦執著的偉 大情感,體驗他那崇高忠貞的偉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夠發揮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 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華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過端午節,學習和傳承屈原的 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總把新桃換舊符 比較洋節日,一些傳統節日對中小學生缺乏吸引力,春節和元宵節等傳統節 日之所以今天被國人看淡,與這這些節日大多來源于農業文明,與祭祖、驅鬼、 借節日填飽肚子等聯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
這種文化淵源和傳統形式也使得中 國傳統節日歡快的氣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 這與富裕起來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 悅的現代中國人顯得有些不協調。
隨著經濟的發展,節日本身也應該發展。無論是元宵節也好,重陽節也好, 它們都與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的傳統節日也應該跟著我 們的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一成不變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動形式要多樣。要結合時令,組織各種類型的班際、校際活動,利 用探究課、社會實踐、校班會,充分整合校園、社區、家庭、社會資源,開展大 量的主題式、探究式、體驗式、尋根式節日文化活動,引領學生走進傳統節日, 過傳統節日。
其次,可發揮家庭、社區、學校三方力量,共同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在傳統 節慶之際,組織學生、家長、社區人士過傳統節日。如元宵節學做元宵,制燈籠, 猜燈謎;端午節講屈原愛國故事、進行劃船比賽、拔河健身運動;重陽節進行敬 老愛老活動。
3、千樹萬樹梨花開 繼承傳統不等于匍匐在傳統腳下,更不能把民族節日與外來節日對立起來。
要引導學生科學認識傳統節日習俗,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 火相傳。同時又要以開放的心態吸納外來文化精華,培養學生全球化視野和尊重 理解多樣文化的胸懷。
加強傳統文化內涵的發掘,創新節日文化內涵。如就春節期間是否該禁鞭展開辯 論,就重陽節是否和母親節父親節進行整合向有關部門提出研究報告,并嘗試過 一個推陳出新的傳統節日。
通過調查訪問、專題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節的由來和文化習俗,嘗試過 西方洋節。通過專家講座,調查訪問等方式探究中國節日不敵洋節的原由,寫出 調查報告,提出改進措施。
利用特定的時間,開展中國傳統節日藝術節和西方傳統節日藝術節 活動。中國傳統藝術節,就在校園里掛起了大紅燈籠和中國結,讓學生穿唐裝, 舞龍燈、打腰鼓、扭秧歌、抖空竹、剪紙、捏面人,請小廚師在食堂制作艾窩窩、 驢打滾、月餅等傳統小吃,在教室里、過道邊展示中國書畫作品。學校也可以組 織唐人街和洋人街,不同小組的學生嘗試過不同的節日,進行東西方節 日的擂臺賽。
我堅信將傳統節日文化與小學生德育課程的巧妙對接, 開發其中蘊涵的道德 教育資源,并賦予時代教育主題,組織和指導學生自主活動,自主探究,在探究 中學習人類先進道德,學習做人的道理,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那么 既能增強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含義的理解,也能避免新一代的文化斷層。
四、總結
我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蘊育的節日活動十分多采多姿, 無一不是代代相傳的文化資產, 個別的節日形式雖然風格迥 異,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經驗成果。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 宗教觀念,寄托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人在歲月長河中慶祝歡樂的盛會。作 為學生,更應該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弘揚傳統節日,快樂地過傳統節日!俗話說:越是民 族的,越是世界的。我相信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會象洋節在中國一樣在世界上受到歡迎!
附:學生對傳統節日認識現狀的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你好! 我們在進行一項關于學生對傳統節日狀況的調查, 請你在忙碌的學習中抽出 一點時間,如實填寫這張問卷。謝謝你的合作!
[請在選項的字母序號上打] 請在選項的字母序號上打]
1、中國傳統節日使用日歷作為計算節日的日期。
A、農歷 B、 陽歷
2、你知道的中國傳統節日(除 24 節氣)的有多少:
A、少于 3 個 B、3-5 個 C、6-7 個 D、7 個以上
3、你能填出下列節日的日期嗎(請填上日期) 春 節 ( ) ) ) 元宵節 七夕節 重陽節 ( ( ( ) ) ) 清明節 中元節 ( ( ) )
端午節 ( 中秋節 (
4、你知道的西方節日的有多少:
A、少于 3 個 B、3-5 個 C、6-7 個 D、7 個以上
5、你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否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象征之一 A、 是 B、不是
6、你喜歡過以下哪些節日 傳統節日:A、端午節 E、 國慶節 國外節日:H、 圣誕節 L、 母親節 B、 中秋節 F、 五一 I、 情人節 M、感恩節 C、 春節 G、 其他 J、 愚人節 N、 其他 K、 感恩節 D、 重陽節
7、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你更喜歡哪個:
A、傳統節日(答第 8 題,跳過第 9 題)B、西方節日(答第 9 題,跳過第 8 題)
8、你為什么喜歡傳統節日:
A、自有古老的魅力 D、習慣成自然 B、習俗有趣 E、其它 C、有獨特的內涵
9、你為什么不喜歡傳統節日:
A、內涵傳統沒新意 D、洋節更有意思
B、習俗過時 E、其它
C、周圍沒人還過
10、你了解某些傳統節日的意義嗎如端午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而且還
是個辟邪除瘟的日子。你對此的認識是:
A、都了解 B、大部分了解 C、不了解
11、你對于傳統節日的態度如何:
A、仍然記得并期待傳統節日的到來 B、除了還記得要吃粽子、月餅、元宵之類的,其他也沒留下什么了 C、若重要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等,還是會和家人一起過節,但大多已沒 什么意思了 D、其他
12、你對西方節日的態度如何:
A、既然從外傳進來了,自有它們吸引人的地方,也確實如此 B、在過了幾次洋節之后,發現還是喜歡中國傳統節日,這些洋節還是不適 合自己 C、從最初就不喜歡這些從外傳進來的節日,像文化入侵一般
13、你喜歡過洋節的原因是:
A、比中國傳統節日更有意義 C、隨眾心里 B、新鮮,覺得好玩 D、其他
14、你對國家在清明、端午和中秋節放假有何看法(多選) A、能讓我們更熱愛自己祖國的傳統文化 B、讓我們有時間真正地過傳統節日 C、能讓我們更好理解中國傳統節日 D、只是又多了個能放松休息的日子罷了 E、哪怕恢復這三個節假日,效果也不大
15、你對傳統節日的良好發展還有什么建議:
A、恢復更多的節日并放假 B、政府應開展傳統紀念活動
C、從現在創造一些有趣的活動并發展讓它流傳下去 D、對于外來的節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西合璧 E、其他
推薦訪問:傳統節日 范本 調研報告 關于學生對待傳統節日調研報告范本 關于學生對待傳統節日調研報告范文 關于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