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承紅色基因緬懷英烈征文400字【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參考。
回望歷史,這“紅色基因”是一代代中華兒女和愛國志士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鋪就了一條通往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以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華民族的脊梁,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2傳承紅色基因緬懷英烈征文400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經供參考。
篇一:傳承紅色基因緬懷英烈征文400字
紅色基因是什么?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問到這個問題,人只能摸摸頭,支支吾吾。其實,紅色基因是這樣的……
說到紅色基因,不得不提“丹心”——愛國。歷史上從不缺愛國的人,從戰國那位因國破家亡而跳江的大詩人屈原,到宋朝那位寧可“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不像蒙古人投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又到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捐軀的英雄,如王小二、劉胡蘭等。這一個個鮮血的故事背后都有兩個字:愛國。
剛讀到《三過家門而不入》時,我們會理解舍小家為大家那博大的胸懷;
當讀到“夏言不計前嫌提拔徐階”時,大公無私的氣度會烙印在我們心中;
當看見敵人來犯時,那位張開手臂阻擋敵軍的團長,我們永遠記住他那誓死捍衛祖國的信仰。總之,色基因是一種愛國、舍小家為大家、大公無私以及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過久了和平日子,早已把紅色基因拋到了九霄云外,還稱那些保留著這種優良傳統的人不懂變通。面對這種情況,紅色基因又如何開出艷麗芬芳的花?又如何結出香甜可口的果實呢?因此,為了牢記并傳承紅色基因,我們可以選擇在清明節去為烈士掃墓,祭拜他們,或去一些革命紀念館學習革命知識,或多與家人到紅色旅游地走走……
紅色基因的教育,從我們抓起,做到從小就在心中種下紅色基因的種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做一個新時代好少年,努力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做到讓紅色基因在血液里一直流淌。
篇二:傳承紅色基因緬懷英烈征文400字
方圓九州,泱泱大國。從華夏九州到新中國。載五千年歷史。中國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今天。在我們迎來了黨的一百歲生日之際,心中滿是感激。
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中華民族便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外國侵略者用洋槍洋炮轟開了國門。沒過多久,中國便成了半封建半殖民的國家。清政府以不斷求和避戰,讓洋人在中華大地上野蠻殘暴,踐踏山河。
就在1921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槍聲響起,中國共產黨出現了,他們不怕死,不怕累,不怕苦,拋頭顱,灑熱血,與敵人展開殊死斗爭。把共產主義如紅花種子般的撒向中華大地。他們如同天上的啟明星,指明了中國前進的道路,許許多多的共產黨員用鮮血染紅了旗幟。用生命譜寫了動人的樂章。它們可歌可泣,即使面前擺著刀槍,刑具,也毫不畏懼。他們是祖國的脊梁,是中華民族英雄的偉大化身。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上奏響了雄偉的《義勇軍進行曲》,毛主席莊嚴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在亞洲、在世界、在地球,一個紅太陽在東方冉冉升起,東方雄獅終于睡醒了,站起來了。
雷鋒叔叔曾經有一句人生格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他始終將這句話作為自己一生的目標并為之奮斗著。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了新中國。”從今,我們一直要跟黨走,愛黨,愛國,把紅色基因傳承永遠傳承下去。
篇三:傳承紅色基因緬懷英烈征文400字
我曾經去過北京,去過北京天安門。站在北京天安門的城樓下,從這里經過的人都對毛主席肅然起敬,望著毛主席慈祥的面龐,外婆的眼眶濕潤了,我們又一起瞻仰了毛主席的遺容,看著外婆激動的樣子,我特別疑惑,外婆又沒有見過毛主席,為什么那么崇拜他呢?媽媽看到我疑惑的樣子說:“那我就給你講講毛主席和紅軍為革命奉獻的故事吧!”
在1934年年底湘江血戰后,中央紅軍主力損失過半,在危急時刻毛主席力挽狂瀾指揮紅軍避實擊虛,向敵人兵力空虛的貴州開進。紅軍進入貴州后發現這里的窮人分外貧困,被稱為“干人”。因為他們的血汗被各種雜稅榨得一干二凈,所以到處都是像紅軍祈求的“干人”。紅軍震憾不已,盡管湘江之戰后紅軍自身也很困難,但他們都傾其所有解囊相助。
在紅軍進入貴州中途一位老婆婆和她的孫子在寒風中卻仍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單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紅軍指戰員們立刻圍了上去,毛澤東過來問老婆婆,她說:“我們家糧食都被地主搶走了,早晨到現在沒吃一點東西,我又凍又餓就倒在這兒了。”只聽到這毛主席已經熱淚盈眶,他脫下自己的毛線衣又讓警衛員拿兩袋干糧一同送給了老婆婆,老婆婆感動得直點頭。連聲念叨紅軍、紅軍…,領著他的小孫子顫巍巍的走了。聽到這我已是淚流滿面,我被毛主席這種大義稟然的精神所感動。
所以讓我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吧!現在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四:傳承紅色基因緬懷英烈征文400字
人們常說我們的五星紅旗是鮮血染成的,那大家知道國旗代表什么嗎?沒錯,象征著革命的勝利,國旗最大的五角星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分別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象征著我們人民永遠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
1949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這一天是很多革命的英雄用生命換來的。
生命如花,歲月如歌。現在我們過上的幸福生活是誰給的。革命戰爭犧牲的人不計其數,他們面對困難時的堅強、勇敢是我們應該時刻銘記并學習的。
大家都應該記得女英雄劉胡蘭故事。她生在農村家庭,10歲時加入兒童團,14歲時成了共產黨員,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時堅貞不屈,在她犧牲時還未滿15周歲。劉胡蘭真的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呀!
小蘿卜頭由于在獄中生活缺乏營養,小蘿卜頭不能去學校上學學習,便讓黃將軍教自己,小蘿卜頭在獄中艱苦的條件中學習非常刻苦。我們比小蘿卜頭幸福的多,有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們更要認真努力的去學習知識。
在地震時,是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全力以赴的幫助我們,他們全然不顧自己的生命,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危險,他們都義無反顧的沖在前面,換來了我們的和平生活。
每當周一升旗時,聽到國歌聲,必須站立不動,而且不能低頭玩游說話,東張西望,因為升旗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這是對國家最起碼的尊重。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些英雄們,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篇五:傳承紅色基因緬懷英烈征文400字
革命黨人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是無價的,身為小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傳承先烈們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基因,并將他們發揚光大!
有一位十分偉大的抗日英雄,她死時年僅15歲,毛澤東給他的題詞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為什么偉大的國家主席會給一個年僅15歲的女孩這么光榮的題詞?這個女孩正是劉胡蘭!
劉胡蘭從小就參加了革命,帶領婦女們宣黨言、學知識、學家務等,還為革命軍提供情報。但在他15歲那年,日本鬼子進村抓她,她得到情報本已脫險,但叛徒們捕了一些鄉親,她為了不連累鄉親們,挺身而出,在接受審問時,拒說情報,一句偉言脫口而出:“怕死不當共產黨!”最后英勇就義。人們特地建設了劉胡蘭紀念館,以此來紀念她。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首《七律·長征》是紅軍長征的象征,紅軍為了完成戰略大轉移——長征,走草原翻高山、過沼澤,突破敵人的圍剿。長征這么難,紅軍又為何不怕難?這正是為了國家解放的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偉大紅色革命精神。
紅軍在長征中與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斗,跨過近百條江河,翻越40余座高山險峰,其中二分之一都是海拔4千米以上的雪山,完成了戰略大轉移,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凝聚了中華民族不懈奮斗、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
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讓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永遠流傳,成為中國的象征!
推薦訪問:英烈 緬懷 傳承 傳承紅色基因緬懷英烈征文400字【五篇】 2022傳承紅色基因緬懷英烈征文400字【五篇】 傳承紅色基因緬懷英烈征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