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新聞素材積累摘抄-新聞摘抄最新(2022年),供大家參考。
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經常也會用到一些和時事新聞相關的作文素材,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新聞素材積累2022摘抄-新聞摘抄2022最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經供參考。
高考作文新聞熱點素材30條
1、事關百姓健康,無論是一毛一分的“錙銖必較”,還是成百上千的“大刀闊斧”,每一分努力,都體現著濃濃的人民情懷。低一點,再低一點,“靈魂砍價”,砍掉的是水分,帶去的是希望!
2、代言也是代“嚴”,明星有責任代消費者嚴格把關。
3、“一技之長,能動天下”“青春有夢,技無止境”“奮進新時代,技能創(chuàng)未來”。
4、勞動者的人生出彩,就綻放在千錘百煉、焊花閃爍、刻刀起舞的崗位上,就迸發(fā)在以一流的技藝做出一流產品、托起一流產業(yè)的拼搏中。
5、用個性化、精細化的服務幫助老年人、殘障人士等跨過數字鴻溝、越過技術壁壘,技術觸角到達不了的地方,才能同樣充滿真心和溫情。
6、旅行者與目的地雙向奔赴、惺惺相惜,才能讓旅行真正成為有品質、有價值、有溫度的生活方式。
7、始于顏值,爆單并不難,難的是忠于品質、留住口碑,跟風一陣、曇花一現,傷了消費者,對品牌、景區(qū)來說,都是得不償失。
8、一個富有內涵的“星”和一群正向追求的“粉”,共同構成文明健康的精神家園,對現代社會的娛樂生態(tài)、文化樣態(tài)才是真正的豐富。
9、“六親不認”的步伐,讓路人聞風喪膽;片子里的爽感,照進現實卻多了些骨感。
10、真正的熱度,是跬步積累之后,呈現在大眾面前的“至千里、成江海”。當“熱度”留得下余溫、流量配得上正能量,才能沉淀出真正的生命力。
11、正在拔節(jié)生長的直播行業(yè),需要適時地“墩墩苗”“除除草”。
12、騎假馬練不出真演技。流量轉瞬即逝,常量才能長青。
13、商業(yè)意義上的流量只有多少之分,而投射到現實生活中則有冷暖之別。流量代表了注意力密度,適度徑流能帶來甘泉的滋潤,過載徑流可能會引致決堤的風險。
14、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必然相遇,這種相遇應是一場尊重與信任的邂逅。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很好地培厚孩子成長的土壤、完成培養(yǎng)孩子成才的使命。
15、劃好家校共育的“經緯線”,讓家校關系回歸正軌,才能激發(fā)出“1+1大于2”的效果。
16、閑適因為忙碌才獲得意義。如果摸魚成為常態(tài),放松就失去了意義;如果劃水占據人生,幸福就會失去方向。
17、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能“能鬧的孩子多給奶”“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能讓守法者吃虧,這是人民群眾的樸素情感,更符合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善良風俗。
18、前腳有說走就走的旅行,后腳就有可能是說掉就掉的“深坑”。
19、說到底,在一個包容開放的時代,快慢之間、變與不變,不是無法解決的不等式,而是可以兼顧的多選題。數字時代,尤其不能落下那些年邁的身影。讓老年人口更好分享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紅利,需要以更多的耐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更加順暢地擁抱智能生活。
20、民警們見縫插針、十八般武藝的反詐宣傳,只有真正與廣大群眾發(fā)生“化學反應”,才能見到實效。
21、只有全社會共同呵護,揚善與懲惡并舉,才能讓互聯網成為善意的放大器,而不是惡意的揚聲筒,才能讓人們心無顧慮而不是畏懼行善,才能不斷涵養(yǎng)人心向善的良好風氣。
22、畢競,相比技術的飛馳速度,面對面的溫情、手把手的相扶和心貼心的交流,才是我們一致追求的幸福溫度。
23、方便歸方便,風險歸風險,只有規(guī)避掉風險才能更加方便。
24、感動源于真實,而真實不是坐而論道就能做到的,不是閉門造車就能實現的,不是靠天馬行空的幻想就能再現的。
25、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用道德的陽光互相溫暖,讓社會浸潤在文明的雨露之中。
26、一個文明的社會,一定是對所有公民都抱有溫情和善意的社會。
27、健康中國,不僅要靠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
28、翻過一座山需要多久?對一輩子生活在懸崖上的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村民而言,翻越家門口垂直落差800多米的大山,祖祖輩輩期盼了幾百年;對深深渴望擺脫貧困、豐衣足食的中華民族來說,翻越絕對貧困的大山,世世代代奮斗了幾千年。
29、重典治亂,猛藥去疴。
30、擦亮人民至上的底色,做人民群眾安全的守護者,金色盾牌始終在人民群眾心中熠熠生輝。
新聞熱點社會事件素材
1、某公司設立“孝順金”
某公司設立了一項特別規(guī)定,每月員工的工資必須要扣留50元,主要是當做父母的孝順金。一年扣600元,每年中秋、春節(jié)兩大節(jié)日,由公司向員工的父母各匯寄300元。“孝順金”一經形成制度,員工一致贊成,家長十分感激。
適用話題:尊老愛幼 和諧社會發(fā)展 孝心
2、清華大學教授去世后,其善舉才被發(fā)現
清華大學的趙家和教授,一輩子生活簡樸,一件毛衣一穿就是10多年。平時他對自己特別摳門,但是沒曾想到他自己隱姓埋名捐出1500多萬元,資助了兩千多名窮苦孩子上學。這件事直到他去世好幾年后才被人知。
適用話題:奉獻精神 助人為樂 不求回報 愛心
3、深圳虐童事件再次發(fā)生 父母對女兒拳打腳踢
12月22日,一段長約3分16秒的視頻在微博在網上引起轟動。主要是在監(jiān)控里看到一位媽媽經常毆打女孩,甚至爸爸下班回來后也會一起拳打腳踢。手段之殘忍讓人觸目驚心。
4、“花樣美男“成了一種潮流時尚
現在社會有種風氣,叫男孩比女孩更女孩。主要是講述很多小孩在模仿一些“娘化”偶像明星。比如化濃妝、描眼眉眼線、涂口紅、割雙眼皮等等。近年來,這類男孩越來越多,甚至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其實主流社會應該表達健康自然的性別審美,而不能滿屏都是男子女性化的審美。
適用話題:潮流與時尚 跟風 做好自己
5、權健與丁香醫(yī)生糾紛事件
12月25日,“丁香醫(yī)生”發(fā)布的《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文章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事情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叫周洋的小女孩在服用權健的抗癌藥物后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惡化致死。但是權健卻利用這個小女孩的頭像大肆宣稱他們研發(fā)的藥物讓小女孩得到重生。新聞被爆出后,權健得到了重創(chuàng)。
適用話題:利益與道德 人性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新聞素材積累2022摘抄-新聞摘抄2022最新全部內容,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yōu)質文章,如果想要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xù)關注。
推薦訪問:摘抄 新聞 素材 新聞素材積累摘抄-新聞摘抄最新 新聞素材積累2022摘抄-新聞摘抄2022最新 2022熱點新聞素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