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會總結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會總結4篇
第1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會總結
心理健康教育班會課作者:蒲乾芳來源:《贏未來》2018年第11期
????????現代社會關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傳統的醫學觀點,不僅軀體、特別是在校職高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普高的失敗,心理脆弱,心理壓抑 得不到一定的宣泄而倍感失落;再者,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單親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我們如果只重視學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就目前他們剛升入職高高一狀況而言,提早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班會課尤為重要。接下來我談談我是怎樣去上這節班會課的,以及學生的體會與收獲有哪些。
????????我先用貼近學生身邊的我校三位優秀的畢業生的典型事例拋給學生,一位是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奠基中國十大新聞人物、中國烹飪大師的王丹霞老師,另一位是上海峽灣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挪威海產中國首席廚師,加拿大海產中國廚藝總顧問,杭州天元大廈酒店國際美食顧問,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杭州浙江省職業旅游學院客座教授、我校優秀畢業生金亮先生,第三位是我校17屆多次獲得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獎項的“德藝雙馨”的全國優秀中職畢業生吳思郁同學,他們看后無不為他們三位所取得的輝煌成績而嘆服,不約而同的發出“嘖嘖”的稱贊聲 ,緊接著,我又拋出三個正值花樣年華的兩位高中生和一位大學生只因為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姥姥、姥爺及其他的幾位無辜者,與前面的優秀的典型事例形成鮮明的對比,此時學生的心情也非常的沉重并扼腕嘆息于是我讓學生進行討論一,為什么他們會走出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之路?在老師的指引下導出上課的主題“健康心理---美麗人生” 。
????????接著進入主題讓學生第二次討論“什么樣的心理才是健康心理?”,經討論后拋出中國人健康心理六條標準,讓同學們對照著這六條標準寫出自己的不足,并讓班級里平時不足之處較多較明顯且對他們影響較大的學生起來說出自己的不足,如果沒有充分認識自己不足之處的也可以叫同學起來幫他們說出他們的不足之處,讓他們更加的互相了解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這里,很多同學都能正確地分析出平時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比如膽小,害羞,缺乏安全感,人際關系不好,經常情緒不穩定,難以控制,很難接納他人等等.....緊接著,我話鋒直轉,我們做為中學生,國家也規定了中學生心理健康十條標準,讓學生對照自己前面的不足和學案上面中學生健康心理的標準十條特征寫下我將怎樣去改正自己的不足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寫到我事先給他們的學案上面,寫好后叫一些有代表性問題的學生站起來響亮說出自己的答案,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也讓全班同學一起來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更多的是讓同學們以后在學習和生活中去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說到就要做到,才能發揮出這節課的最佳作用。最后我叫學生來總結本節班會課的內容,并以一首勵志的詩歌來結束這節班會課,其寓意是雖然我們并不那么偉大與崇高,但無論做什么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得最好,做最好的自己,走出自己美麗的人生。
第2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會總結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
主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懂得促進心理素質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
2、讓學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二、活動過程:
1、班主任介紹班會內容。并宣布大會開始。
2、講這次班會的主要目的和意義。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教師以一種更寬松、更接納和理解的態度來認識和看待學生和學生的行為,不僅注意到行為本身,更注重去發現并合理滿足這些行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簡單地進行是非判斷,而是從一種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學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體現出了對學生的尊重、一種對“人”的尊重,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育實踐中面臨的重要課題。所以說,心理健康教育是師生的共同責任。
3、教師講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來,由于社會發展帶來的種種變化,我國學校教育和兒童發展事業受到了沖擊和挑戰。調查表明,在我國中小學生中間,約1/5左右的兒童青少年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厭學、逃學、偷竊、說謊、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擊、退縮、焦慮、抑郁等等種種外顯的和內隱的心理行為問題。這些心理行為問題不但嚴重地影響著兒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校教育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
4、小組討論: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們應該怎樣做?
5、讓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得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增長知識。
三、教師總結。
反思:通過此次班隊會,學生認識到了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他們來說有多么重要,并決心學習相關知識,保持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學習和生活。
心理健康寄語:
認知多一點理性,少一點非理性;情緒多一點快樂,少一點煩惱;意志多一點堅強,少一點脆弱;行為多一點理智,少一點沖動;人生多一點成功,少一點失敗。
一味埋怨,苦海無邊;相互計較,弊多利少;互不相讓,兩敗俱傷;相互共情,心理平衡;相互悅納,關系融洽;相互感恩,實現共贏。
第3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會總結
《小學生心理健康》
主題教育班會
五四小學 四年級(2)班
隊會程序:
一.各小隊整隊報告人數
二.出隊旗, 敬隊禮
三.唱隊歌.
四.宣布隊會開始:
活動目標:?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了解健康心理的概念,認識關愛的力量、協作的力量,懂得同學之間如何相處,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提高班組凝聚力。
活動過程:
男: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四年級(2)班《小學生心理健康》主題教育班會現在開始。
女:大家都知道身體健康的基本狀態,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嗎?
男:心理健康又有哪些表現呢?
(同學們可以討論回答)
女:說的非常好,其實心理健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觀點
男:但是能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算是心理健康了
女:1、有一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男: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總是熱愛人生、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他們對生活樂觀,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自己都是采取極其負責的態度
女:2、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認識
男: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有“自知之明”,既不高估自己,也不會自卑,過分地貶低自己,決不無緣無故抱怨、自責自己
女:3、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男:心理健康的人與其他人打交道的時候懂得尊重人,理解人,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虛心向他人學習長處,別人有困難時能做到真誠有效地幫助
女:4、有一個樂觀的情緒狀態
男:沒有過分的、不切實際的要求,自己有麻煩的時候能夠泰然處之,能夠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
女:5、有健康的道德心態
男:不做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的事情,由辨別真偽、善惡、是非的能力,能自覺遵守社會和學校的各種規范和準則
女:6、智力活動正常
男:頭腦清醒,反映敏捷,思維清晰邏輯性強
女:了解完了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現外,我們再說說日常生活中關于心理健康的事情
男:你的同桌要在桌子中間畫一條“三八線”。你該怎么做?
(同學們舉手回答)
女:考試時,你的同桌沒帶橡皮,可是昨天你跟他借筆,他沒有借給你。你該怎么做?
(同學們舉手回答)
男:選班長時,你的好朋友當選,你卻落選了。你是不是有嫉妒心理?
(同學們舉手回答)
女:是呀!同學之間就應該友好相處,你對別人友好關愛,別人也會還你一份友好關愛
男:奉獻一份,收獲十份,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女:奉獻著,相信你也會快樂著!
男: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做到:同學之間
女:學會友好,不嘲笑缺點。
男:學會尊重,不欺小凌弱。
女:學會寬容,不斤斤計較。
男:學會理解,不撒嬌任性。
女:學會關愛,熱情大方
男:學會體貼,細致入微
女:學會調節,消除嫉妒
男:學會激勵,互相進步
女:讓我們將平時沒有勇氣說、沒有機會說的感謝、道歉的話都說出來
男:保持健康的心理,做合格的少先隊員
下面請輔導員老師講話,大家掌聲歡迎。
退旗:敬禮
中隊長宣布隊會宣布結束。
第4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會總結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
主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懂得促進心理素質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
2、讓學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二、活動過程:
1、班主任介紹班會內容。并宣布大會開始。
2、講這次班會的主要目的和意義。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教師以一種更寬松、更接納和理解的態度來認識和看待學生和學生的行為,不僅注意到行為本身,更注重去發現并合理滿足這些行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簡單地進行是非判斷,而是從一種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學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體現出了對學生的尊重、一種對“人”的尊重,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育實踐中面臨的重要課題。所以說,心理健康教育是師生的共同責任。
3、教師講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來,由于社會發展帶來的種種變化,我國學校教育和兒童發展事業受到了沖擊和挑戰。調查表明,在我國中小學生中間,約1/5左右的兒童青少年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厭學、逃學、偷竊、說謊、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擊、退縮、焦慮、抑郁等等種種外顯的和內隱的心理行為問題。這些心理行為問題不但嚴重地影響著兒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校教育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
4、小組討論: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們應該怎樣做?
5、讓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得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增長知識。
三、教師總結。
反思:通過此次班隊會,學生認識到了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他們來說有多么重要,并決心學習相關知識,保持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學習和生活。
心理健康寄語:
認知多一點理性,少一點非理性;情緒多一點快樂,少一點煩惱;意志多一點堅強,少一點脆弱;行為多一點理智,少一點沖動;人生多一點成功,少一點失敗。
一味埋怨,苦海無邊;相互計較,弊多利少;互不相讓,兩敗俱傷;相互共情,心理平衡;相互悅納,關系融洽;相互感恩,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