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_综合久久综合久久_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成年黄页网站大全免费无码,亚洲欧美日韩成人一区在线,成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范文 > 公文范文 >

部編高一語文必修上教學計劃【4篇】

時間:2022-04-15 15:30:01 來源:網友投稿

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為“語言文字”。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律與特定語言詞匯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部編高一語文必修上教學計劃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部編高一語文必修上教學計劃4篇

第1篇: 部編高一語文必修上教學計劃

高一年級語文學科教學計劃
高一語文備課組
向青春舉杯專題
專題內涵解說
本專題分為三個板塊."吟誦青春"萃集了一組不同時代歌唱青春的詩作,指導學生在詩歌吟誦活動中禮贊青春生命,體驗青春激情,明確青春的使命."體悟人生"選擇了臺灣作家楊子在兒子十八歲生日給兒子的一封信和著名女作家張潔的《我的四季》兩篇文章,分別從父親的角度和青年人自己的角度來書寫對青春的體悟."設計未來"板塊選擇了兩篇文章,一篇是馬克思中學畢業考試時的文章《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為青年人在設計未來時點亮了一盞人生指路燈.它告訴青年人:志當存高遠.另一篇是著名作家畢淑敏的《我的五樣》,它告訴青年人生命的抉擇是一個痛苦的經歷,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一定是你的真愛,使你找到人生的支點,明確人生的航向和終點,激勵你為之奮斗一生.
教學目標
正確解讀自我與青春,從而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與文本對話
學會用流暢的普通話和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出文本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感受
掌握書信體寫作,嘗試詩歌創作
閱讀一本課外讀物
學會記錄要點,傾聽別人發言,積極主動地交流,表達
三,課時安排:
本專題大約10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吟誦青春 3課時
體悟人生 3課時
設計未來 2課時
積累與應用(含寫作實踐)2課時
四,本章設計
本專題主要學習方式為"活動體驗",這類似于創設課堂教學情景,也類似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教師要在教學情景活動中指導學生體驗.教學中應該嘗試改變單一的方式,圍繞"青春"話題,從"吟誦","體悟","設計"三個層面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結合自我體驗,更深入地與文本對話,并學會與他人交流.在活動體驗中深入解讀青春,邁好青春的第一步.
"吟誦青春"是一組不同時代的詩歌,要組織學生圍繞"理解"與"誦讀"兩個要點展開活動,在理解,體悟的基礎上朗誦,在朗誦揣摩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和體悟.
要點:1,初步領會四首詩的主旨
2,掌握有關詩詞的基本常識
3,初步學會朗誦詩歌
本板塊提供了兩個學習方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案學習,教師不應該要求全班學生統一選擇(教師可建議:凡是自我感覺與父母有代溝的選學《十八歲和其他》,而感覺自己對人生理想有困惑的選學《我的四季》)
導言:這一板塊提供了兩個活動方案.兩個方案的立意與落點都在于實現這樣的學習目標:通過活動,學生能夠正確地評價自己,認識自我,初步擬訂自己的人生規劃,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兩個方案雖活動樣式不同,但內容設計比較均衡,教學時只要選擇一個就可以了.十六七歲是編織夢想,播種希望的季節.美國作家杰西·斯圖爾特感慨:過了十七歲,將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奇思妙想;張潔也說,我知道,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以赴.兩篇學習材料的可讀性比較強,所設計的活動形式也比較活潑,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讓高一學生在活動體驗中嘗試規劃人生,設計未來.不管這種設計是清晰的還是朦朧的,總是學生對自我生命存在價值的一次思考.這一部分更多強調的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與自我心靈的對話.
獲得教養的途徑專題
一,專題內涵解說
人要想從蒙昧而走向智慧,從自然的人成為社會的人,成為有教養的人,只有讀書學習,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識積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應當具有終身學習的追求.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有賴于人開掘潛能,運用智慧,產生先進的思想,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識,尊重科學,有學習的需求和讀書學習的欲望.
本專題的核心思想是"獲得教養的途徑".分為三個部分:經典的力量.求學之道.從質疑到創新三篇文章的關系,簡而言之也可以概括為"讀"——"學"— "思".
二,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了解學習之道,了解獲取教養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2,生探討閱讀經典和求知問道的作用,探討獨立思考和創新的關系,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
3生學會質疑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習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學生在學習議論外文不同的論證方法后,能夠在作文中正確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事實論證,引言論證等手法來說理.
三,課時安排:(共10課時)
經典的力量 2課時
求學之道 4課時
從質疑到創新 2課時
寫作實踐 2課時
四,本章設計:
抓住專題的核心問題,盡可能使探討能循著有價值的思路展開,以達到專題設計目的.探討可以在同桌,小組之間展開,重大的或共同感興趣的問題,本專題分為三個部分,從"讀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再到"怎樣才能獲得教.
第一板塊:經典的力量
知識目標
1.認讀并理解"狹隘,跋涉,沉溺,戕害,慰藉,麻痹,符箓"等詞語.
2.了解獲得教養要閱讀經典的必要性.
3.理解并識記本文若干重要語句
能力目標
1.研讀文本,體會文章豐富的思想內涵,領會作者所倡導的"讀書觀".
2.探討閱讀經典和獲得教養的關系,建立科學的"讀書觀".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提高文學素養和道德修養,了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
第二板塊:求學之道
第二部分內容的核心是論求學之道,議論的出發點可以用一個"學"字概括.
兩篇文章都是中國傳統的典范文章,歷久不衰,正可以說明"經典的力量"所闡述的內容.《勸學》講的是學習的基本道理,從修身立德的角度出發,更多的談的是個人的學習;而《師說》講的是從師而學,涉及到個人與外部的聯系.對青少年而言,這是獲得教養的主要的兩種途徑.指導閱讀可以逐段閱讀,理清基本意思,不必要求學生對文本作過細的研習,重要的是弄清幾個問題的關系,圍繞"獲得教養的途徑"這個中心,對學習內容作整體探討 .
第三板塊:從質疑到創新
知識目標
1.認讀并理解"譬如,輕率 ,疑竇 , 熾熱 ,桑梓,真知灼見 ,出類拔萃,推陳出新 , 洞若觀火, 融會貫通"等詞語.
2.了解并識記"獨立思考"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
3.理解并識記本文若干警言哲語.
月是故鄉明專題
一,專題內涵解說
《奧德賽(節選)》節選部分共有五段,是全詩表現奧德修斯歸家的轉折點,表明了奧德修斯歸還家鄉的堅定決心.《我心歸去》從內容上看,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寫"我"在法國圣 納塞爾訪問時孤獨,冷清,無助的心情和感慨,為下文表現思鄉之情作了很好的鋪墊.第二部分直接描寫思鄉之情,以異鄉之美與家鄉之窮對照,進一步突出鄉情的意義所在:"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 本專題重在文本的研習.通過文本的研習,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從而達到滋養人的精神世界的人文思想傳播.強調學生的獨立閱讀,獨立思考,強調閱讀的多層次"對話",t提高詩歌,散文的鑒賞能力,體會相關文體的藝術特點和風格.加深學生對本專題人文內涵的理解,激發 熱愛家鄉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對文本的反復研習,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進一步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以及它對人精神世界的滋養.進一步認識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學生能獨立閱讀,獨立思考,與文本,編者,老師,同學展開對話,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3.學生能調動自己審美經驗的積累對文本進行鑒賞,能體會到文本在表達上的藝術特點以及不同的風格.
4.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認識詩歌,特別是散文的文體特點.
5.學生能根據對專題人文內涵的理解,深入生活,收集資料,創設寫作情境,綜合運用散文的表現手法開展寫作實踐.
6.學生能自主開展課外活動,組織小型主題演講,創辦小報,網頁,以各種手段拓展交流途徑.
三,課時安排:
古典的鄉愁 2課時
漂泊的旅人 3課時
恒久的烙印 2課時
寫作實踐 2課時
四,本章設計:
既然是"研習",就是要讓學生主動去"習得",而不要教師越俎代庖地去"教得".
第一板塊"古典的鄉愁":編者將這三篇課文放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你從中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以使學生理解"思鄉之情"既是一個古老的命題,又是一個常寫常新的永恒的主題.
第二板塊"漂泊的旅人":《前方》是寫"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的,為何把它選入表現"思鄉"主題的板塊中
第三板塊"恒久的烙印":《今生今世的證據》結尾一段的含義及作用是什么 等等.從而理解"家園"不僅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
像山那樣思考專題
一,專題內涵解說
本專題旨在加強自然美的審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時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礎上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讓學生在閱讀中陶冶性情,涵養心靈,體味大自然的多彩多姿,培養審美能力,強化欣賞個性,激發珍愛自然的情感.
本專題分為三個板塊,專題的內涵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文本審美韻味的把握中欣賞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欣賞自然,感悟自然,沉思自然是本專題的組成元素,也是選材依據.
第一板塊"諦聽天籟",主要體現了對自然純美的注視,分別選取了表現江南風情的《江南的冬景》(郁達夫)和表現西北風光的《西地平線上》(高建群)兩篇文章,兩個文本無論語言風格還是所描寫的景物的特征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一組互補性的選文,主要引導學生欣賞和表述自然之美;
第二板塊"感悟自然",選取了蘇軾的《赤壁賦》和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兩篇文章,著眼于兩文的共同的特點:都是以自然景物為著眼點抒發作者對人生的感慨,主要引導學生體會并表達自然風物引起的人生感懷;
第三板塊"湖山沉思",梭羅的《寂寞》和奧爾多 利奧波德的《像山那樣思考》是兩篇譯文,選取了美國自然文學中的兩位杰出作家的散文,兩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深思,主要引導學生思考和實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文本研習,學生能夠熱愛自然,提升審美品位,加強生態保護意識.
2.學生能夠掌握散文的結構特點,學會從語言特色,修辭技巧,文章意蘊等方面賞析散文.
3.學生能夠對一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并能夠準確概括文意,通過比較找到文章內容,風格等方面的異同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4.學生能夠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匯,如"屬","入"等實詞,"之","然"等虛詞,同時積累常見的文言句式.
生能夠掌握散文寫作的要領,學會觀察發現自然景物的特點,嘗試用恰當的形式描寫出來.
三,課時安排:(約10課時)
諦聽天籟 3課時
感悟自然 3課時
湖山沉思 2課時
寫作實踐 2課時
本章設計
1,文本研習應該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進行.
2,經典文本的解析往往有傳統的解讀側重點,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文本研習時,既要強調選文在教學中的突出地位,又要緊扣專題的人文內涵,力求在傳統文本解析的教學方式上有所創新,盡量避免落入傳統解讀的窠臼.
3,在組織教學時,應該在單篇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有每一板塊以及整個專題的整合意識,避免對每個單篇逐一分析的教學模式.

第2篇: 部編高一語文必修上教學計劃


2019級高一語文教學計劃

  高中階段是人生求學的黃金時段,而高一上學期,又是這個重要學習階段的重要的起始階段。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把握好人生觀,明確人生導向都很重要,所以,要突出十九大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為讓學生掌握高中語文的特點,明白語文學習的思路和方法,熱愛語文,現制定高一語文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學任務:

  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教育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于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這一命題在新時代的集中理論展現。從時間和空間上看,這一思想需要而且也只能產生于當代中國,產生于經歷多年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實踐之后、當中國逐步進入到發展起來的狀態、中國人民逐漸由貧窮走向富裕的時代。

  二、學情分析:

  本屆高一學生由于入學成績總體偏低,故情況不容樂觀,初中基礎普遍不夠扎實,閱讀能力、分析鑒賞能力及對*整體感知能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三、教學目標: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不斷地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靈活運用語言文字,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不斷地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精神,努力開發有活力的語文新課程。

  四、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必修2分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個部分。前3個部分納入課內學習計劃,“名著導讀”在課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

  本冊教科書“閱讀鑒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寫景抒情的詩歌散文名篇,也有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4個單元分別是:情感與意象(現代詩歌),提要鉤玄(古代敘事散文),品人與品文(記敘散文),博觀約取(新聞、報告文學)。“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內容的角度訓練記敘文的寫 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親近自然 寫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黃河九曲 寫事要有點波瀾》?!翱谡Z 交際”專題為《朗誦》?!笆崂硖骄俊痹O計的專題有:《優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懊鴮ёx”介紹了《論語》和《大衛科波菲爾》。

  (二)必修2

  本冊教科書“閱讀鑒賞”部分4個單元分別是:情趣與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華(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對話與交流(演講辭)。“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方法的角度進行記敘文的訓練,寫作專題分別是:直面挫折 學習描寫,美的發現 學習 抒情,園丁贊歌 學習選取記敘的角度,想象世界 學習虛構。“口語交際”專題為演講?!笆崂硖骄俊痹O計的專題有:成語,中華文化的縮微景觀;修辭無處不 在;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懊鴮ёx”介紹了《家》和《巴黎圣母院》兩部長篇小說。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學習新教材、新課標,明確課標對高一年級的要求;認真鉆研新教材,扎扎實實備好課,講好課,充分發揮課內45分鐘的效力,科學支配時間,注重教學效果。

  2、提高備課質量。對每一個單元每一篇課文,都要詳細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基點、疑點,設計好課堂練習,靈活處理教材。 3、作文教學依據教材編寫體例,完成教本上的“表達交流”訓練,但又適當超越教材。調動學生參與作文批改與點評,提高批改實效。重視自能作文,要引導學生、要求學生多練筆,教師認真批閱。教師適當做做“下水作文”,以期評點學生作文時心態主動、親切,真正撓到癢處。本期擬做大小作文8~10次,課外練筆若干。

  4、充分利用《語文讀本》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積極開展周末閱讀活動,每周精選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現當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給學生閱讀,,努力通過學生的自身積累和教師的指導,從閱讀習慣、語感等多方面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5、 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鉆研課文,自奮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課文理解;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相互討論。

  附:本期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 時 間 教 學 內 容 課時

  1 20xx.9.1-9.7 開學第一課;《沁園春 長沙》《詩兩首》《優美的漢字》 8

  2 9.8-9.14 軍訓一周

  3 9.15-9.21 《大堰河--我的保姆》《燭之武退秦師》大作文1寫作 8

  4 9.22-9.28 《荊軻刺秦王》《鴻門宴》大作文1講評 8

  5 9.29-10.5 《奇妙的對聯》;第一單元測試;國慶放假5天 3

  6 10.6-10.12 《紀念劉和珍君》《小狗包弟》大作文2寫作;月考一 8

  7 10.13-10.19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短新聞2篇》大作文2講評; 8

  8 10.20-10.26 《包身工》《飛向太空的航程》《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 8

  9 10.27-11.2 《荷塘月色》大作文3寫作;第三單元測試;放月假 6

  10 11.3-11.9 《故都的秋》大作文3講評;第四單元測試;月考二 8

  11 11.10-11.16 期中復習、考試及講評;大作文4寫作;《成語》 8

  12 11.17-11.23 《囚綠記》《詩經兩首》;大作文4寫作講評; 8

  13 11.24-11.30 《離騷》《孔雀東南飛》大作文5寫作;放月假 6

  14 12.1-12.7 《詩三首》《修辭無處不在》大作文5講評;月考三 8

  15 12.8-12.14 《蘭亭集序》《赤壁賦》;名著導讀 8

  16 12.15-12.21 《游褒禪山記》演講比賽;大作文寫作6; 8

  17 12.23-12.28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大作文6講評 8

  18 12.29-1.4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姓氏文化》;放月假 6

  19 1.5-1.11 月考四;本期總復習 8

  20 1.13-1.18 期末測試及其講評 8

  說明:計劃只是總體設想,視具體情況,執行時可能有所出入。

高一語文教學計劃篇二

  一、指導思想

  高中階段是人生求學的黃金時段,而高一上學期,又是這個重要學習階段的重要的起始階段。為讓學生掌握高中語文的特點,明白語文學習的思路和方法,熱愛語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之中,學得知識,夯實基礎,練好學習語文的基本功,培養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使其終身受益。為此,結合高中語文教學大綱特制定高一語文計劃。

  二、總體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要求,我們的教學總體目標是:努力使學生在以下五個方面獲得發展。

  (一)積累與整合。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了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閱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

  (二)感受與鑒賞。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三)思考與領悟。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為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于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

  (四)應用與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領域有所發展。增強文化意識,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注重跨領域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五)發現與創新。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于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

  三、新教材的特點及教學重點

  (一)教科書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必修共五冊,共用三個學期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其他時間由學生按興趣學習選修部分。

  (二)必修教材的基本框架:每冊教材共分四個部分,即“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

  1、閱讀鑒賞:這是教材的主體部分,內容是反映當今時代特色的作品。學習重點各不相同:有側重對形象性較強的文學作品的鑒賞,有側重對思變性較強的說理*進行思考和領悟,有側重應用性較強的*的閱讀和理解。

  2、表達交流:這部分包括“寫作”與“口語交際”兩部分。寫作分4專題;“口語交際”共設計五次活動。

  3、梳理探究:每冊共有3個專題,學生可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選擇的學習探究。

  4、名著導讀:每冊有2部導讀。主要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提高思考能力與欣賞水平。

  四、具體措施:

  (一)積極研究課改實施辦法

  充分利用每周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討論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操作程序、教學方法,做到活動主題明確,有中心發言人。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堂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提倡并實施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

  (三)多閱讀,開闊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學上安排的閱讀內容外,我們將充分利用圖書館和閱覽室資源,讓學生積極主動參加課外閱讀,同時要求學生做好摘記(摘抄或剪貼),寫讀后感、讀書心得、學習隨筆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理解*內容的水平,訓練學生學會自己找資料,達到既開闊學生的視野又積累資料的目的。

  課前語文活動突出成語、古詩詞、優秀*等賞析或簡介。

  (四)落實“快準美”

  語言表達力爭一個“準”字,讀題、審題、思考、解題等力求一個“快”字,書寫、做題步驟、文面卷面等力求一個“美”字。

  五、改變做練習的習慣

  如何處理練習問題,我們將嘗試采用以下辦法:

  1、整合原則。將一部分練習處理融合到課文教學當中,在課堂上解決。因為練習是圍繞課文內容和單元要求而設計的,它對課堂教學起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決不能將課堂教學與練習的處理分割開來,而應該將二者巧妙地整合。有專家說:“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練習的某些問題能夠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解決?!边@樣,既讓學生學得輕松,又能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2、分層原則。新課標在練習設計上富有彈性及開放性,這就為教師和學生自主處理練習提供了靈活的空間。總之,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不再把練習當成負擔。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

  3、評價策略。評價是一種檢測激勵機制。對完成練習的情況做出評價,能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激勵他們不斷進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評價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主動參與精神,認真負責的態度,注意發現并及時表揚他們取得的微小進步,淡化學生之間的差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的興趣,培養評價意識、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和進步的信心。

  總之,新教材練習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加重學生的負擔,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課文。課上,引導學生動起來,質疑問難,深入探究,師生一起切磋學問,砥礪思想;課外,通過少而精的作業,積累知識,激發興趣,培養能力。課堂內外,都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六、改變寫作的方式,倡導自主寫作

  作文教學,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操作程序:

  1、編寫個人作品集。要求每個學生,從高一入學時開始,就為編個人作品集做好以下工作:

 ?、贋樽约旱淖髌芳鹨粋€動聽的名字;

 ?、诿恐芡瓿?000字的練筆,練筆的時間、內容自定;

 ?、劢o自己的每周練筆做些美工,如插圖、文字配色、貼相片、配底紋等;

 ?、転樽约旱淖髌芳瘜懸黄蜓?每一個學期編一個集子。

  2、選編班級作品集中的作品。以班為單位,選取學生優秀作品推薦到??短煅娘L》中發表。

  七、關于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可分識記、閱讀、寫作三個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分層;授課時教學分層、輔導分層、作業分層等。每個部分對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作文實行“達到”目標,下等水平的學生要求達到40分,中等水平學生44分或以上,優等生達到48分以上)那個層次的學生達不到要求,要進行鞏固性訓練。

  八、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增大課堂學習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挖掘學生非智力因素,如:

  1、進行賞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2、經常找學生談心,以最大的熱情和耐心解決學生的疑惑;

  3、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學生的面前,關心學生;

  4、對學生進行細致的心理輔導。

  為完成我們的課改目標,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所有成員將團結協作,發揚刻苦鉆研的精神,在集體備課、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電子備課、電腦教學的優勢,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條課改的路子,使學生真正想學、樂學和會學,真正愛上語文這門課。

高一語文教學計劃篇三

  、教學目標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不斷地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靈活運用語言文字,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不斷地培養學

  生研究性學習精神,努力開發在活力的語文新課程。

  二、教學措施

  本著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意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加強技能的培訓,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制定以下方法與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2、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經驗,生活世界和社會、科學世界緊密聯系。使語文富有時代生活氣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3、教學以精讀課文為范文,以點帶面,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4、注重誦讀,培養語感,理解詞句的著眼點在于更準確地把握文義。

  5、重視文言知識的積累,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把握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用法的相關知識和使用方法。

  6、作業做到一課一練,及時反饋。

  7、加強培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

  8、重視作文教學,努力提高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作文全批、抽批、面批、學生互批等方法,及時指導、評價、交流,激發寫作動力,同時用最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學生作品啟發,激勵學生寫作,把作文教學落到實處。

  9、指導自學的方法,提高自學的效果,督促學生及時自學并能提出問題、質疑、探討。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相互討論。

  10、做好考試總結,分析每一個學生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及時鼓勵、表揚,及時對一部分較差學生指導,幫助,使其盡快趕上來。

  總之,要對每一位學生做深入了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做學生學習的伙伴,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幫助者。

  三、教學進度

  周數 教學內容

  1周 軍訓

  必修一

  2-3周 第一單元

  4-6周 第四單元

  7-8周 第二單元

  9-10周 第三單元

  必修二

  11-12周 第一單元

  13-15周 第四單元

  16-17周 第二單元

  18-19周 第三單元

  20周 期末復習

  21周 期末考試

第3篇: 部編高一語文必修上教學計劃

2020高一語文教學計劃

高中階段是人生求學的黃金時段,而高一上學期,又是這個重要學習階段的重要的起始階段。為讓學生掌握高中語文的特點,明白語文學習的思路和方法,熱愛語文,如何制定高一語文教學計劃?下面是收集整理關于高一語文教學計劃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大家喜歡。

高一語文教學計劃篇一

一、教學任務:

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題能力;講練結合,夯實基礎,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二、學情分析:

本屆高一學生由于入學成績總體偏低,故情況不容樂觀,初中基礎普遍不夠扎實,閱讀能力、分析鑒賞能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能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三、教學目標: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不斷地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靈活運用語言文字,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不斷地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精神,努力開發有活力的語文新課程。

四、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必修2分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個部分。前3個部分納入課內學習計劃,“名著導讀”在課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

本冊教科書“閱讀鑒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寫景抒情的詩歌散文名篇,也有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文章。4個單元分別是:情感與意象(現代詩歌),提要鉤玄(古代敘事散文),品人與品文(記敘散文),博觀約取(新聞、報告文學)。“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內容的角度訓練記敘文的寫 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親近自然 寫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黃河九曲 寫事要有點波瀾》?!翱谡Z 交際”專題為《朗誦》?!笆崂硖骄俊痹O計的專題有:《優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懊鴮ёx”介紹了《論語》和《大衛?科波菲爾》。

(二)必修2

本冊教科書“閱讀鑒賞”部分4個單元分別是:情趣與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華(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對話與交流(演講辭)?!氨磉_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方法的角度進行記敘文的訓練,寫作專題分別是:直面挫折 學習描寫,美的發現 學習 抒情,園丁贊歌 學習選取記敘的角度,想象世界 學習虛構?!翱谡Z交際”專題為演講?!笆崂硖骄俊痹O計的專題有:成語,中華文化的縮微景觀;修辭無處不 在;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懊鴮ёx”介紹了《家》和《巴黎圣母院》兩部長篇小說。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學習新教材、新課標,明確課標對高一年級的要求;認真鉆研新教材,扎扎實實備好課,講好課,充分發揮課內45分鐘的效力,科學支配時間,注重教學效果。

2、提高備課質量。對每一個單元每一篇課文,都要詳細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基點、疑點,設計好課堂練習,靈活處理教材。 3、作文教學依據教材編寫體例,完成教本上的“表達交流”訓練,但又適當超越教材。調動學生參與作文批改與點評,提高批改實效。重視自能作文,要引導學生、要求學生多練筆,教師認真批閱。教師適當做做“下水作文”,以期評點學生作文時心態主動、親切,真正撓到癢處。本期擬做大小作文8~10次,課外練筆若干。

4、充分利用《語文讀本》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積極開展周末閱讀活動,每周精選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現當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給學生閱讀,,努力通過學生的自身積累和教師的指導,從閱讀習慣、語感等多方面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5、 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鉆研課文,自奮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課文理解;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相互討論。

附:本期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 時 間 教 學 內 容 課時

1 20xx.9.1-9.7 開學第一課;《沁園春 長沙》《詩兩首》《優美的漢字》 8

2 9.8-9.14 軍訓一周

3 9.15-9.21 《大堰河--我的保姆》《燭之武退秦師》大作文1寫作 8

4 9.22-9.28 《荊軻刺秦王》《鴻門宴》大作文1講評 8

5 9.29-10.5 《奇妙的對聯》;第一單元測試;國慶放假5天 3

6 10.6-10.12 《紀念劉和珍君》《小狗包弟》大作文2寫作;月考一 8

7 10.13-10.19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短新聞2篇》大作文2講評; 8

8 10.20-10.26 《包身工》《飛向太空的航程》《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 8

9 10.27-11.2 《荷塘月色》大作文3寫作;第三單元測試;放月假 6

10 11.3-11.9 《故都的秋》大作文3講評;第四單元測試;月考二 8

11 11.10-11.16 期中復習、考試及講評;大作文4寫作;《成語》 8

12 11.17-11.23 《囚綠記》《詩經兩首》;大作文4寫作講評; 8

13 11.24-11.30 《離騷》《孔雀東南飛》大作文5寫作;放月假 6

14 12.1-12.7 《詩三首》《修辭無處不在》大作文5講評;月考三 8

15 12.8-12.14 《蘭亭集序》《赤壁賦》;名著導讀 8

16 12.15-12.21 《游褒禪山記》演講比賽;大作文寫作6; 8

17 12.23-12.28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大作文6講評 8

18 12.29-1.4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姓氏文化》;放月假 6

19 1.5-1.11 月考四;本期總復習 8

20 1.13-1.18 期末測試及其講評 8

說明:計劃只是總體設想,視具體情況,執行時可能有所出入。

高一語文教學計劃篇二

一、指導思想

高中階段是人生求學的黃金時段,而高一上學期,又是這個重要學習階段的重要的起始階段。為讓學生掌握高中語文的特點,明白語文學習的思路和方法,熱愛語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之中,學得知識,夯實基礎,練好學習語文的基本功,培養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使其終身受益。為此,結合高中語文教學大綱特制定高一語文計劃。

二、總體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要求,我們的教學總體目標是:努力使學生在以下五個方面獲得發展。

(一)積累與整合。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了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閱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

(二)感受與鑒賞。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三)思考與領悟。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為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于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

(四)應用與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領域有所發展。增強文化意識,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注重跨領域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五)發現與創新。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于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

三、新教材的特點及教學重點

(一)教科書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必修共五冊,共用三個學期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其他時間由學生按興趣學習選修部分。

(二)必修教材的基本框架:每冊教材共分四個部分,即“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

1、閱讀鑒賞:這是教材的主體部分,內容是反映當今時代特色的作品。學習重點各不相同:有側重對形象性較強的文學作品的鑒賞,有側重對思變性較強的說理文章進行思考和領悟,有側重應用性較強的文章的閱讀和理解。

2、表達交流:這部分包括“寫作”與“口語交際”兩部分。寫作分4專題;“口語交際”共設計五次活動。

3、梳理探究:每冊共有3個專題,學生可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選擇的學習探究。

4、名著導讀:每冊有2部導讀。主要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提高思考能力與欣賞水平。

四、具體措施:

(一)積極研究課改實施辦法

充分利用每周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討論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操作程序、教學方法,做到活動主題明確,有中心發言人。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堂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提倡并實施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

(三)多閱讀,開闊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學上安排的閱讀內容外,我們將充分利用圖書館和閱覽室資源,讓學生積極主動參加課外閱讀,同時要求學生做好摘記(摘抄或剪貼),寫讀后感、讀書心得、學習隨筆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理解文章內容的水平,訓練學生學會自己找資料,達到既開闊學生的視野又積累資料的目的。

課前語文活動突出成語、古詩詞、優秀文章等賞析或簡介。

(四)落實“快準美”

語言表達力爭一個“準”字,讀題、審題、思考、解題等力求一個“快”字,書寫、做題步驟、文面卷面等力求一個“美”字。

五、改變做練習的習慣

如何處理練習問題,我們將嘗試采用以下辦法:

1、整合原則。將一部分練習處理融合到課文教學當中,在課堂上解決。因為練習是圍繞課文內容和單元要求而設計的,它對課堂教學起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決不能將課堂教學與練習的處理分割開來,而應該將二者巧妙地整合。有專家說:“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練習的某些問題能夠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解決?!边@樣,既讓學生學得輕松,又能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2、分層原則。新課標在練習設計上富有彈性及開放性,這就為教師和學生自主處理練習提供了靈活的空間。總之,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不再把練習當成負擔。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

3、評價策略。評價是一種檢測激勵機制。對完成練習的情況做出評價,能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激勵他們不斷進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評價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主動參與精神,認真負責的態度,注意發現并及時表揚他們取得的微小進步,淡化學生之間的差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的興趣,培養評價意識、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和進步的信心。

總之,新教材練習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加重學生的負擔,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課文。課上,引導學生動起來,質疑問難,深入探究,師生一起切磋學問,砥礪思想;課外,通過少而精的作業,積累知識,激發興趣,培養能力。課堂內外,都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六、改變寫作的方式,倡導自主寫作

作文教學,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操作程序:

1、編寫個人作品集。要求每個學生,從高一入學時開始,就為編個人作品集做好以下工作:

①為自己的作品集起一個動聽的名字;

②每周完成1000字的練筆,練筆的時間、內容自定;

③給自己的每周練筆做些美工,如插圖、文字配色、貼相片、配底紋等;

④為自己的作品集寫一篇序言;每一個學期編一個集子。

2、選編班級作品集中的作品。以班為單位,選取學生優秀作品推薦到??短煅娘L》中發表。

七、關于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可分識記、閱讀、寫作三個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分層;授課時教學分層、輔導分層、作業分層等。每個部分對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作文實行“達到”目標,下等水平的學生要求達到40分,中等水平學生44分或以上,優等生達到48分以上)那個層次的學生達不到要求,要進行鞏固性訓練。

八、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增大課堂學習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挖掘學生非智力因素,如:

1、進行賞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2、經常找學生談心,以最大的熱情和耐心解決學生的疑惑;

3、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學生的面前,關心學生;

4、對學生進行細致的心理輔導。

為完成我們的課改目標,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所有成員將團結協作,發揚刻苦鉆研的精神,在集體備課、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電子備課、電腦教學的優勢,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條課改的路子,使學生真正想學、樂學和會學,真正愛上語文這門課。

共2頁,當前第1頁122020高一語文教學計劃

第4篇: 部編高一語文必修上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度高一語文上學期教學計劃

周建波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本著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不斷地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夯實“雙基”,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個性,形成健全人格。不斷地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精神和創新意識,努力開發有活力的語文新課程。

二、教學進度

根據國家課程標準計劃及本校實際情況安排:高一語文(必修一、二),每周7節(必修),全學期總時數112節(其中閱讀課66節,寫作、口語課16節,復習及月考、期中、期末考試等機動30節)。

三、本期教材處理 

1、以單元教學為“點”,以讀寫實踐為“鏈”,拓展常規教學思路。

新編語文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單元”,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單元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性”,還應注意“閱讀”部分與“寫作、口語”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學,避免單一的直線式重復性教學。

2、精講“教讀課”,指導“自讀課”,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課模。

每個單元精講1-2篇“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白宰x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3、重視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增強學生文化底蘊。

本學期的教學重點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雖是按歷史順序編排的,古典文化氣息濃郁,但本學期的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容,增強學生文化功底之上。計劃將文言文單元穿插到現代文單元中進行教學,本學期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并適當為其補充有關文言文知識。加大文言文的練習力度,按照由易到難、由課內到課外的宗旨,檢測閱讀水平。

4、用好《讀本》,擴大學生閱讀量,不斷提高語文素質。

《語文讀本》已作為高中教材中必要的組成部分,必須安排一定的課時,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提出具體的閱讀意見,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切實抓好《讀本》“讀好”的工作。或點評、或自讀、或檢測、或講座、或串講……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將《讀本》教學落到實處。

四、本期教學構想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2、教材的“減負增效”尤為重要,加強探究性閱讀教學和創造性作文教學的實踐和總結,共同研究課堂三種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加強教學理論研究并付諸課堂實踐。

3、教學以精讀課文為“范文”,以“點”帶面,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與技巧。

4、文言文閱讀:(1)注重誦讀,培養語感,理解詞句的著眼點在于更準確地把握文意。(2)重視文言知識的積累。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把握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相關知識和使用方法。(3)加強翻譯和斷句的訓練。

5、小說單元、雜文單元要注意避免課堂過分熱鬧,加強基礎知識的夯實。

6、一課一練,作到及時反饋。

7、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2011年9月

推薦訪問:教學計劃 高一 必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琼结县| 哈尔滨市| 皮山县| 同德县| 吉水县| 凤翔县| 太仆寺旗| 盖州市| 白河县| 德安县| 若尔盖县| 锦屏县| 武邑县| 呼伦贝尔市| 金阳县| 台北市| 洛川县| 久治县| 丹棱县| 扶绥县| 扎囊县| 奉节县| 英德市| 常宁市| 洪湖市| 临沂市| 舒兰市| 鄂托克前旗| 梅州市| 枞阳县| 苏尼特右旗| 永兴县| 宜黄县| 望江县| 望都县| 道孚县| 广水市| 康保县| 芜湖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