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村民、一切服務村民,要與群眾心連心,讓干部和群眾連在一起,一起發力,擰成一股勁把鄉村建設的越來越好,小編整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調研報告兩篇,希望大家喜歡。
我為群眾辦實事調研報告篇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對于每一個群眾來說,“急難愁盼”問題,嚴重影響了生活生產,是堵在群眾心頭上的一塊塊“大石頭”,是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攔路虎”。鞋合不合腳,腳才清楚,一個問題,是不是群眾真正的最急、最難、最愁、最盼問題,靠猜想肯定是不行的。這就要求我們基層黨員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走出機關大院,走出辦公室,走到基層群眾中間,和他們“零距離”地交心談心,面對面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從而了解掌握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然后精準施策,精準服務,確保把問題解決到群眾的心坎上,讓群眾滿意。
按照鄉黨委關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大調研活動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加強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觀念,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我深入到自己所包的五里水村,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大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01五里水村基本情況
五里水村位于縣城西北部,距離縣城3公里,距離高家會鄉政府5公里;全村戶籍人口205戶490人,在村常住人口110戶380人,其中在村居住的貧困戶57戶133人,非貧困戶53戶247人,居住在廣惠園社區易地扶貧搬遷戶6戶21人。
確權耕地面積2684畝,主要以旱平地為主,林地面積5835.55畝,村民收入來源以種植、養殖和外出務工為主,種植作物主要有玉米、馬鈴薯;全村養羊戶3戶養羊約658只、大畜存欄數8頭。
村兩委班子:支委3人,村委3人。共有黨員13名,男10名,女3名,在村居住的9名。
02存在的問題
一、共性問題
(一)黨員基數小,總體上年齡偏大,文化程度整體偏低。全村戶籍人口205戶490人,在村常住人口110戶380人。但是黨員只有13名,在村居住的9名,黨員基數小。13名黨員,30歲以下1人,30--40歲4人,40--50歲1人,50歲以上7人,黨員平均年齡50歲,總體偏大。13名黨員,初中及以下學歷8人,占比65%,黨員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二)發展黨員比較困難。五里水村近5年未發展黨員。近年來五里水村黨支部最后一批發展的黨員是2015年發展的,2017年1月發展為正式黨員。2016年有村民申請入黨,后因受過行政處罰未通過政審,未能入黨。2017年申請入黨的村民,按照程序,2021年成為發展對象,目前還沒有成為正式黨員。
二、個性問題
(一)部分村民之間發生土地糾紛。村民張引召和趙保明因地界不明,有土地糾紛;村民孫貴恒和劉海林因耕地地界不明,產生土地糾紛問題。
(二)個別群眾生活中存在一些困難。如:五保戶侯金寶由于年老體邁,身體不便,提不動水;貧困戶賈改蓮家的電視搜不到信號無法正常收視等。
03、問題產生的原因
我村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長期奮戰在脫貧攻堅戰一線的干部,開始出現精神懈怠的苗頭。認為脫貧后群眾生活過的越來越好了,回應群眾關切變少了,走訪入戶的次數少了,對群眾的關心關注少了,表現為懶惰消極的工作狀態,以至于不能及時發現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實事問題。
04、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發展黨員是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包村干部,我將加強與村支部的溝通和聯系,認真抓好此項工作,用心去發現一批愿意加入黨組織的優秀青年,力爭為支部注入新的活力。針對黨員基數小,總體上年齡偏大,文化程度整體偏低的情況,我們將發展對象的重點圍繞返鄉畢業大學生和積極支持支部工作的村民,目前五里水村遞交入黨申請書2人,已成為發展對象1人,預計將于今年6月發展為預備黨員。
(二)定期安排黨員到有困難的家庭了解問題,解決問題。作為黨員干部,要把群眾放在首要地位,在村民需要幫忙時,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我協調村兩委,定期安排村委委員侯金全到五保戶侯金寶家幫忙提水到家,以保證侯金寶的正常生活用水。在得知賈改蓮的電視收不到信號后,也急忙到家里幫忙重新授權戶戶通賬號,更新完畢后,電視得以正常收看。在得知村民因地界不明,產生糾紛時,我與其他包村干部和村“兩委”干部及時趕到現場幫忙調解,直到雙方達成共識,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應多問計于民。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關鍵看情懷、看態度,從最根本上講考驗的是群眾感情、群眾觀點問題。我們黨員干部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真正走進群眾的內心世界,這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大有幫助。
我為群眾辦實事調研報告篇二
根據《高家會鄉“我為群眾辦實事”大調研活動實施方案》相關要求,我以本次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新要求,從實際出發、精準聚焦群眾,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在工作細微處下功夫、在為民服務上守初心,切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轉化,積極彰顯新時代包村干部擔當作為。
01、團龍溝村的基本情況
高家會鄉團龍溝村,屬于貧困村,位于高家會鄉東北面距鄉政府10公里,距縣城18公里。作為團龍溝村的包村干部,來到團龍溝村包村,發現村內老年化嚴重,年輕勞動力常年外出打工,觸動了我內心深底的那根弦;要以群眾為中心,切切實事的為群眾服務,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以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我與駐村工作隊、村主任為了及時掌握村內民情民意,發現潛在問題并及時解決,一同入戶走訪調研,與群眾拉家常、交心聲,詳細了解每一戶基本情況、現階段存在困難,耐心的為群眾講政策、解難題,并廣泛收集群眾對當前鄉黨委政府、包村干部、村“兩委”的意見建議,改進自身工作的不足。通過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精準精細找問題、找差距、找路徑、找方法,并著力破解群眾身邊的難題、問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動村內各項工作得到創新發展。
此次村內“四類”干部調研共發現涉及醫療保障、民生保障、農田路修繕、土地糾紛、耕作方式優化等各類短、小問題共14個。
02、發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本次調研活動經過整理匯總發現的問題主要有:
1.苗平小戶門前水渠沖刷嚴重,村兩委派人員處理。
2.五保戶李仝羅愿意集中供養,包村干部積極聯系,疫情徹底穩定后可以實現。
3.因此次村內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土地糾紛問題12起:
(1)賈四胖高標農田分地存在短缺;
(2)李金寶高標農田道路厚度不夠;
(3)李來生高標農田土地整合;
(4)李德生高標農田土地整合;
(5)黨胖女因與李四小地界糾紛,發生矛盾;
(6)苗潤希高標農田產地占用場面;
(7)白宏亮高標農田地里有石頭;
(8)國建林高標農田產地項目沒有滿足個人訴求;
(9)李二榮高標農田道路厚度不夠;
(10)李文忠高標農田整治項目沒有達到耕種要求;
(11)賈埃虎高標農田地里有石頭;
(12)郭雙羅高標農田地里有石頭等問題,鄉村干部及時聯系施工單位進行了整改。
在此次調研中存在的疑難問題主要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問題:村民普遍反映高標準農田建設沒有達到耕種要求。對此縣鄉領導、鄉村干部與施工單位多次溝通,施工單位也在積極整改中,至今一直協商期望得到全面解決。
03、取得的工作實效及今后努力方向
在這次調研時村“四類”干部了解到群眾現階段的主要問題是因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造成的糾紛與矛盾,村“兩委”主干王海林、李丕杰積極尋求解決方法,合理規劃,與村民協調,學習先進的方式方法,與涌盈公司協商,幫助有意愿的村民進行土地流轉;以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的契機,我們基層干部應該長效性提升工作和學習的能力,團龍溝村包村干部和村兩委都將把入戶調研作為今后工作的新常態。通過本次大調研活動,對于發現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于民有利、于村有力,進一步拉近了干群關系,群眾對政府、鄉村干部認可度得到提高。
進一步,我村包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將以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繼續按照“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相關要求,實事求是,一切為了村民、一切服務村民,要與群眾心連心,讓干部和群眾連在一起,一起發力,擰成一股勁把鄉村建設的越來越好,要秉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斷探索解決問題新路徑,想方設法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