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_综合久久综合久久_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成年黄页网站大全免费无码,亚洲欧美日韩成人一区在线,成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0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時間:2022-03-17 09:28:16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供大家參考。

2020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2020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19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0年經濟工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做好經濟工作十分重要。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實現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使收官之年的成果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一、我國經濟發展形勢

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情況下,2019年我國經濟取得顯著成績,經濟保持持續平穩增長,“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盡管面臨風險挑戰,但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

(一)2019年我國經濟工作取得的成就

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9%。2019年糧食總產量13277億斤,創歷史最高水平。1-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2872億元,同比增長8.0%;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33718億元,同比增長5.2%;貨物進出口總額為285048億元,同比增長2.4%;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79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6.3%。

從“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9元,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2元,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4%。預計2019年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34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進展,“三區三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減少到2019年底的43萬,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生態環境質量改善,2019年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7%,全國細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2.4%。宏觀杠桿率總體平穩,金融風險趨于收斂。

這些成績是在國內外風險挑戰增多的基礎上獲得的。從全球看,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國際經貿摩擦不斷。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加劇,截至中美第一階段協議達成,美國對我國25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對11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7.5%的進口關稅,并將華為等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從國內看,總體經濟運行平穩,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19年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原因在于我們堅持黨***集中統一領導,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深化改革開放,充分發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二)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從國內看,我國正處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從經濟增速看,GDP增速不斷下降,要把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就業看,2019年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6%,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就業壓力大。從地區看,地區經濟發展趨勢分化,有的地方工業、投資等指標增速下滑較快,發展動力減弱,財政收支和保障民生壓力較大。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全球動蕩源頭和風險點顯著增多。國際經濟環境變化,世界經濟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民粹主義思潮洶涌,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

盡管世界大變局中危與機并存,但是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國際大歷史背景下,中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以及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帶來的新機遇。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和4億中等收入群體,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我國擁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要善于化危為機,變壓力為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0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要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需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字當頭,積極進取,繼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機制,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貫徹好這個總基調具有重要意義。穩是主基調,要在穩的前提下積極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為。

1.堅持宏觀政策要穩,有效運用好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工具。完善財政、貨幣、就業、區域等政策,完善政策協同、傳導和落實機制,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注重結構調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完善就業優先政策體系,繼續做好支持企業穩崗、拓展就業空間等工作,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服務,保持就業大局穩定。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完善區域政策和空間布局,構建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

2.堅持微觀政策要活,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者潛力。為生產者營造寬松的市場經營和投資環境,鼓勵和支持各種所有制企業創新發展,保護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合法利益。為消費者營造商品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市場環境,使有效供給能順暢地到達消費者手中。在微觀政策方面,***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舉措有: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等。

3.堅持社會政策要托底,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發揮社會保障穩定器作用,重點放在兜底上,保障基本生活、基本公共服務。在社會政策方面,***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具體舉措有:做好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有效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等。

4.積極進取,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是鞏固“三去一降一補”的成果,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產業鏈水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靠的是創新,根本途徑是改革開放。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5.繼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全局、人民財產安全。精準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環境問題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得到人民認可的一個關鍵。要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著力加大補短板、強弱項力度,實施精準脫貧,持續推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

(二)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這涵蓋了我國目前經濟生活的主要方面。

1.穩就業。就業主要是由企業提供的,特別是由民營、中小微企業提供的。穩就業就是要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提升制造業水平,發展新興產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多措并舉保持就業形勢穩定。

2.穩金融。金融是穩定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性重要環節。穩金融就是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3.穩外貿。外貿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穩外貿就是要降低關稅總水平,發揮好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推動建設自由貿易港,健全“一帶一路”投資政策和服務體系;要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變革,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加快多雙邊自貿協議談判。

4.穩外資。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穩外資,就是要促進外商投資穩定增長。對外開放要繼續往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走,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繼續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要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穩定和擴大利用外資,扎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

5.穩投資。投資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基本推動力。穩投資,就是要強化民生導向,推動消費穩定增長,切實增加有效投資,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此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要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6.穩預期。預期穩,信心增。穩預期,就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有效引導和穩定預期,為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堅定社會信心。改善預期管理時要充分考慮市場主體行為特點和社會心理,增強政策透明度,明確的政策信號是穩預期的關鍵。對經濟發展預期,我國經濟發展不僅要有量的合理增長,還要有質的穩步提升。對房地產預期,要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

三、2020年要抓好六大重點工作

***經濟工作會議布置了2020年要抓好的六大重點工作。

(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新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新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注重解決培育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處理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開放發展注重解決好發展的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解決好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這五個方面構成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把注意力集中于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重大政策出臺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要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把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檢驗各級領導干部的一個重要尺度,通過考核,促進干部在實踐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提升干部素養。

(二)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1.要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貧困程度深、基礎條件差、致貧原因復雜,是決定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的關鍵。要重點加大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政策和資金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要進一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存在的困難,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措施,鞏固控輟保學成果,激發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內生動力;要嚴把貧困退出關,嚴格執行退出的標準和程序,確保脫真貧、真脫貧;要建立機制,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確保如期完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成脫貧攻堅任務。

2.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要堅持源頭防治,調整四個結構,一是要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后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二是要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三是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四是要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3.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測算,2019年前三季度實體經濟杠桿率上升了7.4個百分點,其中居民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分別上漲了3.1%、2.0%和2.2%。升幅不高,總體可控。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責任。

(三)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2020年,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必須使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黨的***四中***指出:“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保障群眾基本生活。”要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做好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就業是民生之本,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聚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有效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民生安全網,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線,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完善國民健康政策,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增強多層次多樣化供給能力,更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方面,***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四)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提質增效”體現在優化財政資金配置,提高使用效益上,其主要舉措有:進一步壓縮一般性支出,支持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等。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就是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貨幣政策在進行逆周期調控經濟時,要總量合理和結構優化,保證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進一步擴大內需,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促進先進制造、民生改善和基礎設施的投資。

(五)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突出工作包括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

1.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在農業方面,要狠抓農業生產保障供給,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在制造業方面,要支持戰略性產業發展,支持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推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要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有序推進“僵尸企業”處置;要健全體制機制,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服務業方面,要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推動服務業發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在基礎設施方面,要著眼國家長遠發展,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通信網絡建設,加快自然災害防治重大工程實施,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等建設,加快農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設施建設。

2.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科技發展關鍵在人才,要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要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科技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改進科技評價體系。

3.積極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布局。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世界級創新平臺和增長極。要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按照開放式、市場化機制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政策體系,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帶,生態脆弱,經濟聚集,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措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在區域發展起到重要增長極作用,要提升其綜合承載能力。

(六)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1.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釋放改革開放巨大紅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高標準市場體系是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范的市場體系,是產權清晰、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市場體系,是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的市場體系。要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強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2.要深化改革,全面開放。要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健全支持民營經濟、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健全支持非公經濟發展政策體系和環境。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要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繼續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要降低關稅總水平。發揮好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推動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健全“一帶一路”投資政策和服務體系。要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變革,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加快多雙邊自貿協議談判。要用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推薦訪問:經濟工作會議 解讀 精神 2020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全國2020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2020年全國經濟會議精神 解讀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課件) 經濟會議2020全文 2020經濟工作會議主要精神傳達 2020經濟工作會議全文 2020經濟工作會議主要精神 2020年經濟工作會議內容 2020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潮州市| 济阳县| 绍兴县| 靖边县| 松滋市| 浮梁县| 调兵山市| 民和| 平安县| 尚志市| 泌阳县| 剑川县| 阜康市| 华安县| 洪泽县| 连城县| 滦平县| 七台河市| 广德县| 临桂县| 三原县| 宾川县| 晴隆县| 南华县| 蒙自县| 西藏| 高平市| 深泽县| 霸州市| 乌鲁木齐县| 宜宾县| 巴塘县| 沂南县| 芜湖市| 吉林市| 忻州市| 苍山县| 余干县| 莱州市|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