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鄭州特大暴雨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
鄭州特大暴雨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
按照縣委《關于 XXX 開展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追責問責案件以案促改工作的通知》要求,我認真學習了國務院調查組《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精神以及縣委相關工作要求,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找準了這些違紀違法行為的根源、原因,認識到了違紀違法給黨的領導、黨的形象、黨群關系帶來的危害性,從而進一步從靈魂深處挖掘、查找存在問題,認真剖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和制定整改措施。下面我把對照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在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關于防災救災減災和應急處突的決策部署,對防汛救災和災害信息報送工作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等方面
一是 政治嗅覺不夠敏感,大局意識不夠強。主要表現為: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強化干部群眾應急能力和防災避險自救意識方面還有待提高。再比如,在謀劃防災救災減災和應急處突工作時,有時局限于本鎮某一個村、某一個堤壩,在落實上級決策部署時,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還有待于提高。
二是 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不夠深入。黨委集中學習安排比較密、學得也比較充實,但對個
人自學抓得還不夠,多數時候是上級要求學什么就學什么,存在應付思想,滿足于已有的理論知識和工作水平,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戰略研究得還不夠深入。工作中沒有很好地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沒能更好地通過理論武裝來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提高領導水平。
(二)在對黨忠誠,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部署要求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壓緊壓實各級領導干部政治責任等方面
一是 貫徹中央決策部署還不夠堅決有力。在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存在措施不夠精準、成效不夠顯著等問題,缺少體現地方特色的創新性招法和舉措,特別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防災救災減災工作結合得不夠緊密。
二是 執行組織紀律需要更加 從嚴從緊。班子整體還需進一步抓好民主集中制、談心談話制度和個人重大事項報告等各項組織制度的嚴格執行。與班子成員之間、與普通黨員干部定期開展談心談話活動還不夠多,特別是思想感情方面的溝通偏少,對干部職工的工作生活困難了解和關心還不夠。
(三)在堅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災害風險,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等方面
一是 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理論武裝還不扎實。雖
然經常參加中心組學習、干部集體學習等,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進行依舊存在學習不及時、開展研討交流不扎實、不深刻等問題,在學懂弄通上還有差距。
二是 工作站位還不高。對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的要求理解還不夠透徹,內心出現樂觀情緒、麻痹思想,對重大自然災害可能帶來的隱患還缺少清醒認知,可能引發的風險還缺少足夠警惕,出現了一些松一松、緩一緩的想法。
(四)在推進改革發展中是否存在推諉扯皮、玩忽職守、不思進取不作為,政績觀偏差,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等方面
一是 政治生態還需進一步凈化。雖然全鎮政治生態總體看是清明的、良好的,但還存在一些需要提高和進一步凈化的問題。比如,在民主生活會上,班子成員之間工作碰頭、談具體事務的多,敞開心扉談思想、講問題的少,特別是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時顧慮和擔心比較多,往往以自我批評為主,相互批評大多是“蜻蜓點水”、淺嘗即止,“紅紅臉、出出汗”還不夠,存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等形式主義。
二是 抓 “ 守紀律講規矩 ” 工作力度還需加大。通過深入開展以案促改專題研討、加強對黨章黨規黨紀學習等,我的紀律規矩意識明顯增強,思想和行動更加自覺。但也存在對紀律規矩掌握不全面、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存在上熱下冷、
效果遞減現象。
(五)在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對防汛工作認識不足、統一指揮缺失、應急響應滯后、防范組織不力、搶險處置不當等履職盡責方面
一是 存在學用脫節現象。雖然也經常學習黨的十九屆歷中全會精神,學習新發展理念以及省委、市委、縣委有關防汛工作精神等,但往往停留于表面,對結合上級精神,結合XXX 實際,謀劃業務工作方面思考不足,存在學用脫節。
二是 工作不扎實、落實不力。工作部署多、檢查落實不到位、檢查督導流于形式、不重實效。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工作一線還不夠,對基層反映的突出問題思考不深,指導基層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不多。容易對 XXX 社會穩定造成隱患。
(六)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建設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防災減災和應急處突制度機制,提高綜合治理成效等制度執行方面
一是 制度體制不全 。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防災減災和應急處突制度機制不嚴密,預警信息有效傳達關注不足。
二是 監督管理不嚴 。班子成員內部求和,回避監督,制約機制不全,缺乏監督。
二、問題的根源癥結 認真剖析自己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根源在以下幾個方面。
( ( 一) ) 理想信念不堅定。對自己而言,總感到參加工作幾十年了,年齡又在四十多歲了,工作過的單位不少,從部門到鎮鄉,經歷過的多個崗位的鍛煉,無論是紀檢工作或是黨務工作都比較熟悉,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認為一般的問題都能應對,主動學習少了,憑經驗辦事現象多了,銳意進取的積極性有所下降。考慮個人的榮辱進退多了,考慮群眾利益和全局利益少了,致使工作有時不深入,滿足于完成任務,滿足于面上不出問題,創新意識淡化,忽視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前瞻性和創造性。平時漠視政治理論學習和理想信念教育,把政治學習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同于務虛,作為政府主要領導,上級有要求了才組織黨員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和宗旨意識教育,這是輕視政治理論學習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表現。
( ( 二) ) 宗旨意識漠化。雖然我在鄉鎮工作了十幾年,但是隨著職務的升遷,內心逐漸產生了一些自滿情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有所松動,“公仆”意識有所淡薄,不珍惜向群眾學習的機會,對走基層,走進田間地頭,走到群眾中去,真心向群眾交朋友、不深入。在群眾向我咨詢了解政策法律、法規及業務知識,我有時會以工作忙為借口,不愿意耐心解釋和溝通。工作中對真心拜群眾為師,虛心向群眾學習,帶著問題,問計于民,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方面不扎實、不深入,“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好。在下村、組工作、督查工作時,只是就事論事,把事情辦完就了事,不愿意和群眾多呆在一起,和他們
面對面交心不夠,忘了自己也是一個農民的兒子。群眾工作方法有時比較簡單,在工作中有時上訪群眾多提幾個問題,想多爭一些利益,自己就不能心平氣和的做好解釋工作,心里不耐煩、態度生硬,認為群眾思想覺悟低,不講道理。
( ( 三) ) 黨性修養減弱。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平時把自己按一般黨員群眾標準來衡量,降低了自己的標準和要求,模范帶頭作用發揮不夠好。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的思想觀念逐漸淡薄,在工作、生活、精神上都存在享樂主義思想,認為工作了幾十年,享受一下理所當然。平時以工作代替政治和黨性鍛煉,認為只要工作做好了,其他都無所謂,導致在思想作風方面存在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黨性修養開始放松。工作中在面對困難時有畏難情緒,在問題面前退縮不前,在點滴成績面前沾沾自喜,在本職工作面前安于現狀、不思進取,開拓創新意識有待加強。有時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就產生驕傲自滿情緒。
( ( 四) ) 紀律約束不緊。存在自由散漫思想主義,放松了對自己的嚴要求,對單位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有時執行不到位,上班存在遲到早退現象,上班有時上電腦看一些與工作業務無關的內容,下基層和干部群眾談心,了解情況少,有時還出去辦私事,思想組織紀律比較松弛,思想根源上自律意識差。本人在追求崇高的道德修養上標準不高,重視不夠,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由于自己認為無所謂,自身的言和行,示范帶動方面做的不夠好,對機關內部思想、紀律、作風管理上存在“好人主義”和怕得罪人
的思想,對一些不良現象缺乏足夠重視,對身邊的一些錯誤行為缺乏有力的批評和糾正。歸根結底思想根源上是自己對品行修養的態度不端正,認識不夠。
三、下步的努力方向 (。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防線。結合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追責問責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市委、縣委要求,端正思想態度﹐提高自身站位,提升認識,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習近平關于防范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樹立正確的發展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強化問題整改,建立長效機制。圍繞國務院調查組《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對照查擺出來的問題,對 XXX 現有的防災減災預案及應急處突制度進行一次全面清理、評估、修訂和完善,堵塞漏洞、補齊短板,把問題整改成效上升為制度機制。堅持集中改和長期改、堵塞漏洞和源頭治理、解決問題和推動發展相結合,對存在的問題分類整理,列出整改目標任務、內容措施、具體要求、整改時限、責任領導和責任分工等,掛牌督辦、跟蹤問效。
(三)強化使命意識,振奮干事創業狀態。在下步的工作中,一是改正作風、提高標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強化干部群眾應急能力和防災避險自救意識,把防汛
救災各項工作做到前面、落到實處,“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經驗主義,牢牢守住不發生群死群傷事故的金標準。二是改革制度、堵塞漏洞。認真分析、切實找準問題產生的制度根源,牢牢扛起全面深化應急處突體制改革主體責任,圍繞領導干部培訓和應急能力建設、防災減災救災和城市治理、預警與應急響應聯動等建立完善一批執行主體明確、科學完備管用的制度,構建全鏈條、全周期應急管理機制制度。三是改進監督、提升效果。發揮好組織監督作用,督促各級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強化防災減災救災主體責任意識。
推薦訪問:鄭州特大暴雨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 鄭州 對照 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