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申論熱點:學習黨史,堅定信仰,供大家參考。
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下面是范文網小編為您推薦申論熱點:學習黨史,堅定信仰。
?
前不久,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廣大青年要愛國愛民,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不僅對于青年,每個人都應該深讀黨史這本“教科書”,領悟精神,汲取力量,用信仰書寫青春,用信仰揮灑熱血。
黨史里有信心、信仰、信念,支撐起民族崛起。
只有從黨史中汲取營養,才能堅定信仰、勇毅前行,國家才會有力量,民族才會有希望。方志敏,共產黨員,1899年出生,江西省人,國共革命中方志敏率領紅十軍團北上途中,被國民黨軍隊包圍,不幸被俘。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方志敏正氣凜然,堅貞不屈,時年36歲英勇就義。焦裕祿,共產黨員,他在蘭考縣工作時經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騎不了車,但是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甚至椅子頂出了一個洞仍堅持工作、下鄉,直至被強行送進醫院。后來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是什么樣的力量在支撐他們前行,是對黨的忠誠,是對人民的錚錚誓言,是將滿腔熱血灑遍祖國大地的豪言壯舉!
黨史里有信仰、使命、擔當,點燃激情、燃燒夢想。
程開甲,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20xx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建者之一,面對重重困難,勇往向前。張富清曾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新中國成立后,他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到偏僻的湖北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跡才被人們發現。黨員的歷史使命從來都與時代主題緊密相連,在我們黨的光輝歷史長河中,閃耀著無數先輩的智慧與貢獻,值得被我們永遠銘記。
學習黨史,堅定信仰,每個人應自覺學習,嚴于律己,發揚傳統,讓血脈賡續、薪火相傳。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同志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場上,用不忘初心、“舍小我、顧大我”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作為一名“漸凍癥”患者,在雙腿萎縮、走路蹣跚的情況下,依然在疫情一線志舍身忘我、無私無畏,沖鋒在前、身先士卒,時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還有無數的黨員像鐘南山、李蘭娟、張伯禮、陳薇......包括“00”后在內的年輕人,在疫情期間以黨員身份踐寫著職責、信仰的內涵,踐寫著中華好兒女,代有人才出的絢麗華章!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常讀常新,黨史是最催人奮進的興奮劑,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黨史是最嘹亮的沖鋒號,沖鋒在前。致敬革命先烈和英雄楷模,激發內在信念,鍛造忠誠品格,心懷“國之大者”,揚帆起航,逐夢新時代,奮進新中國!
?
推薦訪問:申論熱點:學習黨史,堅定信仰 熱點 黨史 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