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開創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新局面5篇
黨課: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開創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新局面篇1
歷史是厚重的教科書,是最好的營養劑,也是迷失方向時的清醒劑。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時指出,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要很好學習了解黨史、新中國史,守住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國共產黨99年的歷史,就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斗史,是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共產黨人的一座巨大精神“富礦”。黨員干部就應深挖這座“富礦”,在學習黨史、借鑒黨史中汲取成長營養、獲取精神力量,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恪守為民初心,擔當時代重任。
在深學中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宗旨,義無反顧地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全中國人民開展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一曲曲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在我們黨99年的奮斗歷程中,無數共產黨人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書寫出一幅幅壯烈的歷史畫卷、樹立起一座座偉岸的精神豐碑,靠的就是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堅定,才能不斷創造新奇跡、走向新勝利,徹底改變了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廣大黨員干部就應從學習黨史中不斷補足精神之“鈣”,并將其融入血液,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前行的步子,自覺扛起歷史重任、扛起歷史使命,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在明辨中淬煉黨性修養。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正是因為善于學習與借鑒,才有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今天,我們學習黨史,就是為了認清中國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和把握當代中國改革發展的客觀規律,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在學習黨史中堅定理想信念、強化黨性修養。新時代面臨許多新情況,需要具有新判斷的定力和能力,需要解決新問題的“鑰匙”和方法,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具有更高超的政治智慧、更強大的政治勇氣、更堅定的黨性修養作為保障。廣大黨員干部,就須把學習黨史作為強化理論武裝、提升政治素質、提高黨性修養的重要方法、重要途徑,在強化黨史學習中接受黨性革命傳統教育和黨性教育,不斷陶冶情操、涵養品格、厚植正氣,始終做到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斗精神不懈怠,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在細照中恪守為民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回顧中國共產黨99年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就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斗史。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毛主席講的“我們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是完全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還是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體現出黨的領導人濃濃的為民情懷,也是黨心系人民群眾的最直接表現。廣大黨員干部,當始終常思自己入黨為什么、為黨做了什么?對照黨的要求、黨員標準,對照服務群眾的要求和群眾的滿意度,自覺涵養為民服務情懷,始終以群眾的呼聲為信號、以群眾的需求為導向,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實際的問題,團結帶領群眾擺脫貧困、走上小康路,收獲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書寫新時代為民服務新篇章。
在篤用中擔當時代重任。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鑒和運用歷史經驗,是我們黨做好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回顧黨的歷程,我們黨正是通過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才開辟了一條符合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正確道路;也正是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才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豐富和完善了黨的理論,并用以指導實踐、開創未來。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史,有利于從學習中汲取加強修養、做好工作的智慧和營養,不斷提升工作水平,推動各項工作開展。時代呼喚擔當,使命引領作為。廣大黨員干部就應自覺加強黨史學習,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自覺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不斷涵養面對誘惑的堅定,厚植攻堅克難的膽識,鼓足迎接挑戰的勇氣,在真學真用、真學真促中不斷汲取寶貴經驗,提高干事創業本領,在戰疫斗貧、防汛救災、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急難險重任務中迎難而上、擔當盡責、奮力拼搏,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更加堅定、自覺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斗。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加強黨史的學習,是為了深刻認識我們的過去,看清我們的未來。在加強黨史學習中要堅定信仰信念、淬煉黨性修養、厚植為民情懷、強化實干擔當,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實干苦干、無私奉獻、奮發有為,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做出新作為。
黨課: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開創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新局面篇2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誠然,黨在領導人民奮斗的過程中,敢于正視自身短板,直面自身問題,修正錯誤、改正缺點,進行自我革命和自我斗爭,黨才能從幼小走向壯大、從稚嫩走向成熟,才能奮斗百年仍風華正茂。
“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我革命”是黨走向成功的必勝法寶和內在動力。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廣大黨員干部要對標革命先輩,始終保持革命者的政治本色,錘煉鮮明政治品格,傳承弘揚自我革命精神,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
在自我革命中叩問初心。一百年前,我們黨成立初期只有50多名黨員,如今發展成為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歸根結底,發揚刀刃向內、刮骨療毒、自我革命的精神至關重要。勇于自我革命,就是既敢于否定錯誤思想和后進理念,又善于抓住重點、夯實弱項、補齊短板,對過去總結的經驗,能深刻剖析、準確把握,達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賡續弘揚”的目的。啟航新征程,黨員干部必須始終堅持真理,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汲取精神滋養,深入開展自我批評,以直面問題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魄力,認清自己的問題、檢視自己的思想、叩問自己的初心,多回望來時的路,搞懂弄清“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以實際行動叩問初心、守好初心。
在自我革命中植根人民。黨長期執政的根源,就是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第一位。勇于自我革命,就是在搞建設、抓改革、謀發展時,常態化審視路線方針政策是否執行到位、是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堅決同一切違背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不良現象和行為斗爭到底。脫離群眾,就存在動搖根基的風險和隱患。廣大黨員干部務必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把人民作為“源”和“本”,堅持人民至上,厚植為民情懷,主動深入基層、深入人民群眾,當好“老百姓的官”,以人民群眾利益為初衷和根本,找準找實自我革命的方向和方法。
在自我革命中永葆活力。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也是黨執政的強大支撐。自我革命,即在挫折中奮起、在荊棘中前行、在浩瀚中追求真理的自我修復,是不斷守正創新、探索進步、奮勇向前的自我提升。要把自我革命當成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廣大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突出問題導向,不諱疾忌醫,主動揭開傷疤,祛除癰瘡,堅決清除危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不利因素,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永葆先進性、純潔性和青春活力。堅定如磐信仰,保持加強黨的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以刮骨療毒、去腐生肌的決心恒心信心,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在新時代長征路上擔好使命。
黨課: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開創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新局面篇3
近日,中共中央決定,在全黨范圍內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重視黨內集中教育是黨的一大特色,目的在于統一思想、凝聚人心、鍛煉黨性,全體黨員要找準黨史學習“視角”,既“回頭看”守“本色”,又“低頭看”強“增色”,同時“向前看”抓“調色”,認真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為時代發展、民族振興貢獻力量。
注重“回頭看”,守住初心“本色”。風雨中華的成長史,亦是中華智慧的探索史與凝練史,中華民族內憂外患之際,革命先烈挺身而出,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勇敢實踐奪回了萬頃山河;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英雄兒女艱苦創業,以“自力更生”的堅毅探索撐起了獨立完整的國家體系;改革發展經歷風雨之下,改革“智慧大腦”勇于擔當,以“白黑貓論”的大膽支持帶領全國奔向了小康,一次一次,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幸福真切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并一次一次不負所托交出圓滿答卷。歷史雖已遠去,記憶永留心中,寶貴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讓我們在總結回望中砥礪前行,守住初心“本色”,繪就發展藍圖。
堅持“低頭看”,強調實干“增色”。在黨的偉大實踐中,共產黨人形成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些鐵的紀律和素質永不過時,至今仍在優化干部隊伍、提升干部戰斗力、實現組織優勢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牢固與人民血肉聯系的堅強保證,我們不能忘記。征途漫漫,惟有奮斗,讓我們深化“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的理念,在黨史的照耀下看清路、邁實步,打造敢涉險灘、敢啃硬骨頭的堅強意志,行穩致遠、賡續新征程的拼搏精神,用實干為發展藍圖“增色”。
全面“向前看”,突出主題“調色”。黨史是我黨的一部百年奮斗歷程史、偉大成就記錄史,為我們干事創業、投身火熱的社會實踐鼓舞了斗志,堅定了信念,也明確了方向。縱觀我們黨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全黨無論在任何時期,都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任何活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任何工作都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密切聯系群眾”這一件事,中國共產黨做了一百年,并將一直做下去。當工作中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時,黨史傳遞的信仰能指引我們前行;當遇到阻礙、不知如何處理時,黨史傳遞的信念守護我們破難,所往未必一帆風順,但只要牢記“人民”這一主題,發展藍圖的主色便不會偏移。
只要回看走過的路、走好腳下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便能看得深、把得準。黨史學習這一堂意義深遠的“政治課”,我們也要有這樣廣闊的視野、深邃的眼光,在精準的“視角”中夯實發展的“本色”。
黨課: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開創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新局面篇4
近日,《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文章指出,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過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各級組織部門、組工干部作為堡壘中的堡壘、先鋒中的先鋒,我們的形象就是黨的形象,更要切實把自身政治建設牢牢抓在手上,錘煉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樹立忠誠干凈擔當的良好組工形象。
用好“清醒秘籍”,錘煉“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堅定、對黨忠誠是對組工干部的第一位要求。針對當前思想文化多元復雜、意識形態斗爭激烈的狀況,作為組工干部,更要主動擔負起政治責任,努力在工作實踐中下深功夫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斷力,保持對各種紛繁復雜情況的辨別能力,練就明辨是非的慧眼,提升“撥云見日”的能力,提升“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注重將黨的理論作為“望遠鏡”和“顯微鏡”,善于從政治上分析問題、看待問題,要常懷如履薄冰的謹慎和居安思危的憂患,常觀大勢、常思大局,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以見微知著的“觀察力”發現問題、判斷是非,提高政治判斷力。
用好“學習秘籍”,錘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政治領悟力。政治領悟力是貫徹執行中央部署決定的“指揮棒”,是幫助理解領會新思想新戰略的“翻譯機”,是方便傳達上級指示精神的“傳導器”。作為組工干部,提高政治領悟力要始終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努力做到“固元氣”;要真學、真懂、真信,切實做到“講正氣”;要樂用、會用、善用,始終做到“接地氣”。要強化理論學習,在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上舍得花時間、下功夫,增強對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以融會貫通的“思考力”強化理論學習,提高政治領悟力。
用好“行動秘籍”,增強“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政治執行力。干部干部,干字當頭。特別是廣大組工干部,要深刻認識到我們干的是關乎黨的事業、百姓福祉的頭等大事,更應當身先士卒干、扎扎實實干、久久為功干。要有“為官避事平生恥”的理智認識,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提升開啟事業新篇章的智慧和能力。面對新形勢、新變化,組工干部要強化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時刻保持“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責無旁貸”的使命感,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在認清差距后奮起直追,在挫折挑戰中迎難而上,在歷經風雨后越挫越勇,以一以貫之的“專注力”一抓到底、抓好落實,提高政治執行力。
黨課: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開創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新局面篇5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年輕干部要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作為新時代年輕干部,我們要始終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立足本職、勤奮工作,擔當奉獻、爭創一流,煥發“五彩”青春,勇當打好“七大爭先仗”的先鋒力量。
在思想上與黨“同頻共振”,鑄就“黨性紅”。百年奮斗的歷史無數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抵御風險挑戰最有力的制度保證。因此,堅持黨的領導與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是內在統一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當前干部隊伍實際看,堅持實事求是最需要解決的是黨性問題。年輕干部要時刻做到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擦亮“黨性紅”的黨員底色;要堅持以黨性立身做事,把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作為黨性修養和鍛煉的重要內容,敢于堅持真理、善于獨立思考、堅持求真務實,系好人生的每一顆紐扣。
在觀念上融入“群眾利益”,常燃“為民橙”。黨的群眾路線是立黨之基,黨的服務標準就是人民的滿意度。在基層大舞臺上,年輕干部從來就不是旁觀者,而是經過錘煉摔打、歷練磨煉煥發新生的受益者。年輕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踐,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群眾面臨的問題,總結群眾創造的經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應急防汛積洼地、老舊小區樓棟間成為時刻守護群眾利益的鋼鐵戰士,不斷提高“七種能力”,不斷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真正為人民排憂解難。
在方向上錨定“轉型升級”,提煉“發展金”。年輕干部是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的謀劃參與者、組織實施者和推動落實者,直接影響著一區一地未來建設發展的質量水平。年輕干部要將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作為必修課,圍繞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強化知識技能學習,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好產業發展、人才服務等各項政策作用。年輕干部要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下足“繡花”功夫,于細微處“精雕琢”,以自身積年累月的踏實工作和全心全意的服務意識切實推進基層治理工作,營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會氛圍。
在作風上堅守“忠誠干凈”,擦亮“廉潔青”。年輕干部的優良作風是為民服務的有力保障。必須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做到經得住誘惑、穩得住心神,始終保持內心清明、清廉為政、務實為民,嚴守鐵的紀律,時刻謹記底線紅線,傳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者的優良作風,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好干部。
在改革上勇于“打破常規”,激發“創新藍”。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關鍵一招。年輕干部接受力強、領悟力高,要充分發揚這種優勢,在強化改革攻堅、提升開放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拿出創新性舉措,以年輕人特有的開放思路和活力,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推動新發展。年輕干部有闖勁和拼勁,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勇于打破常規、攻堅克難,大膽而堅決地擔當作為。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讓新時代鐘樓年輕干部在爭先中貢獻青春力量,在奮斗中煥發“五彩”光芒,在建設長三角一流現代化城區中展現新的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