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央財政糧改飼結構調整策劃方案(精選文檔),供大家參考。
一、任務目標
完成全區12個盟市糧改飼結構調整面積213.2萬畝,優質飼草料收儲量任務639.6萬噸。
二、補貼對象
從事優質飼草料收貯的規模化草食家畜養殖場戶、飼草料專業收貯企業(合作社)或社會化服務組織。
三、補貼品種
包括青貯玉米、苜蓿、燕麥、甜高粱、菌草以及其他優質飼草料,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可將當地使用習慣、養殖場戶接受程度高的特色飼草品種納入補貼范圍。但不包括采收籽粒以后玉米秸稈或其他作物秸稈。
四、補貼標準
收儲青貯飼草料每噸補貼不低于50元。采取先儲后補方式補貼。
五、實施區域
原則上以旗縣為單位實施,結合原農業部關于印發《糧改飼工作實施方案》(農牧發〔2021〕8號)要求,由盟市農牧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聚焦糧改飼結構調整承擔面積,牛養殖量,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農牧交錯帶重點旗縣“量水而行”、查干淖爾周邊旗縣農牧業結構調整等重大政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等遴選實施旗縣。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高度重視糧改飼工作,按照“任務到地方、資金到地方、責任到地方”的要求,做到組織計劃到位、監督管理到位、情況調度到位、宣傳引導到位、考核評估到位,推動建立自治區負責績效考核,盟市負責監督、監管,旗縣負責任務落實的聯動工作機制,確保工作取得成效。
(二)細化實施方案。盟市、旗縣(市區)根據年度資金額度和任務目標,分別編制糧改飼補貼實施方案明確補貼對象、補貼標準、實施程序、實施進度、核查驗收、資金撥付、數據匯總工作總結、監督檢查、績效考評等內容。盟市和旗縣(市區)實施方案于2021年7月底前報送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備案。
(三)強化精準管理。盟市、試點旗縣農牧部門要高度重視糧改飼信息統計工作,安排專人負責數據信息上報。按照及時、準確、完整和精準到場到戶的要求,每周向自治區農牧廳上報收儲數據信息,并填報“糧改飼管理信息系統”,做到“受益對象明確、種貯地點清楚、補貼數量準確、款物臺賬詳細”,并留存必要的項目影像資料。12月10日前形成項目實施總結(包括工作推進情況及成效、資金發放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舉措)上報農牧廳飼料飼草處。
(四)加強績效評價。自治區依照糧改飼績效評價方案,對試點旗縣工作情況進行績效評價。自治區績效評價以任務完成、組織管理、工作進度、機制創新為重點,開展全覆蓋巡查和績效考評,確保績效指標任務全面完成。各盟市農牧部門要在自治區績效評價方案基礎上,完善試點旗縣評價方案,認真組織自查自評,壓實試點旗縣責任,確保政策落實到位。盟市、旗縣自評報告等材料和試點工作總結逐級于12月10日前報送自治區農牧廳。12月底自治區農牧廳對盟市、旗縣工作進行績效考核。
(五)強化技術服務。項目旗縣要成立由種植、養殖、農機等領域專家組成的技術服務隊,深入一線指導生產作業,全程做好青貯種植、收獲、加工和飼喂等技術培訓與跟蹤服務,確保優質飼草種的優、收的快、貯的多、用的好。大力推進機械化收貯,積極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機械設備優勢,開展全程機械化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和社會化服務能力。自治區技術推廣部門要積極組織實施青貯飼料質量評鑒,對項目實施主體收儲的青貯飼料進行質量評價。
(六)加強培訓宣傳。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媒體,開展主題突出、形式多樣的宣傳報道,形成推進糧改飼的良好輿論氛圍。要有專人負責宣傳工作,注重總結推廣各地開展試點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經常性的上報。盟市、旗縣每月至少上報1次宣傳題材的材料。試點盟市、旗縣通過集中授課、現場參觀、座談研討等方式,幫助種養主體提高認識,掌握技術,提高收益。
?
推薦訪問:中央財政糧改飼結構調整策劃方案 結構調整 中央財政 策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