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中央八項規定心得體會(精選文檔),供大家參考。
學習中央八項規定心得體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 2012 年 12 月 4 日召開會議, 一致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 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
明確提出輕車簡從、 精簡會議、 規范出訪、 改進文風等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的新舉措。
特別強調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以良好黨風帶動政風民風, 真正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
“八項規定”一出臺, 便贏得了滿
堂彩。
在長安工業公司上下, 隨便走到哪里, 就可以看到廣大員工對八項規定的討論和稱贊。
有人說, 中央八項規定所涉范圍之廣、 內容之細, 彰顯力度之大、 決心之堅, 讓人感到非常“給力”。
事實上, 大家都能體會到, 八項規定之所以“給力”, 是由于這些規定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
我們無需回避, 在一些地方, 在一些黨員干部身上, 確切還有改進工作作風的余地。主要表現為慢、 粗、 虛。
“慢”就是對當前發展態勢、 發展機遇認識比較慢, 對公司分廠決策理解慢, 具體落實行動慢, “辛辛苦苦效率低, 忙忙碌碌實績少”; “粗”就是辦事不求精細化,工作環節疏漏多, 執行決策生搬硬套, 搞“上下一般粗”, 滿足于“過得去、 差不多”; “虛”就是任務布置了沒回音, 計劃了沒行動, 開頭了沒結果, 安排了沒檢查, 執行決策“行動在嘴上, 停留在會上, 落實在紙上”。
正是由于如此, 在公司快速發展的背景下, 廣大黨員干部只有熟悉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以作風正黨風、 以黨風贏民心, 才能凝聚起實現發展目標的強大氣力, 才能團結帶領廣大員工一起實現“美麗兵裝夢”和“幸福長安夢”。
固然, 改進工作作風不能只停留在“說”的層面, 還要腳踏實地地去“做”, 還要靠敢于動真格碰硬。
一些不良作風之所以成為頑癥, 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抓作風建設的力度不夠。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八項規定”就是改進文風會風、 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的重要舉措。常言道:
思想決定行為, 行為決定效率。
一些黨員干部主觀上有解放思想的愿望, 但眼光只放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頭腦裝不下形勢發展的新思想, 因而“形勢變了仍舊我行我素,任務明確了仍舊等待觀望, 在非常時期仍舊按部就班”, 開展工作憑老底子, 解決問題靠老經驗, 常說的是不行、 不能辦, 而不是怎么能行、 能辦, 遇到難題往往是主意出得多, 挑的擔子小, 執行的力度小。
從這個角度看, 中央八項規定提出的具體措施和明確要求, 將行為準則和規范固化為制度, 正是為廣大黨員干部改進工作作風提供了范本、 立下了“規矩”。
同時, 社會在發展進步, 知識在不斷更新, 如果不注意學習培訓, 就會形成“老方法不管用, 新方法不會用”的局面。
要結合單位和個人的實際情況, 注重加強黨員干部關鍵才能的培訓, 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 找出影響和制約執行能力的客觀因素, 對癥下藥, 拾遺補缺, 努力通過開展業務知識學習、 崗位技能培訓等有效途徑, 著力提升黨員干部完成好工作的業務能力, 切實解決“想執行但不會執行、 能執行但標準不高”的現象。
作風是一個抽象而寬泛的概念, 而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具體的, 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唯有把一項項具體而細致的規定變成每個黨員干部的具體行動, 讓每個黨員都能以良好的作風做好工作, 改進作風才算落到了實處, 這才真正“給力”。
總之, 工作作風是靠高度的責任心“干”出來的, 是靠開拓創新的精神“闖”出來的, 是
靠腳踏實地的作風“拼”出來的, 是靠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出來的, 是靠嚴格的制度“管”出來的, 是靠有效的監督“促”出來的。
空談誤國, 實干興邦, 作風越務實, 就越能堅定攻堅克難的決心、 加大真抓實干的力度, 從而開啟實現“中國夢、 兵裝夢、 長安夢”的新征程。
(編輯:
果寶)
推薦訪問:學習中央八項規定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八項 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