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法治月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法 治 學 習 月 心 得 體 會 郭軍利 通過認真學習《教育發展規劃綱要》 《未成年人保護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有關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條文及規定, 我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不僅要教好書, 還要育好人, 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 樹立事業心, 增強責任感, 熱愛教育事業, 忠誠教育事業, 獻身教育事業。
教書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
因此, 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 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 , 而應是一個教育家, 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以情育人, 熱愛學生; 以言導行, 誨人不倦; 以才育人, 親切關心; 以身示范, 尊重信任” 。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
教師對學生的愛, 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 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 既是育人的目的, 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二、 培育教師人格魅力在教育中, 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
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 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 、 “以身作則” 、 “循循善誘” 、“誨人不倦” 、 “躬行實踐” 等, 既是師德的規范, 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 道德的化身、 人類的楷模。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事業的忠誠, 他們不是緊緊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 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 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 并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
他們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 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 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 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
他們應是最能以此 文來源于文 秘 家 園身作則的人。
教師時時處處要以大局為重, 克服個人主義, 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 遵守校紀校規, 以模范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
俗話說:
“教育無小事, 事事是教育; 教育無小節, 節節是楷模。
”
三、 熱愛學生, 尊重、 理解學生, 以人為本, 關心愛護學生。
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
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 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 就會“親其師” , 從而“信其道” 。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 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 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
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 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 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 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
熱愛學生, 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 沒有對學生的愛, 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
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
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 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 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 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里得到一份愛的瓊漿, 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 更加自愛、 自尊、 自強和自信。
然而, 教師只有“愛的教育”和“奉獻的教育” 還遠遠不夠, 了解學生、 理解學生、 尊重學生、 引導學生, 才是教師在愛學生這一基礎上的發展方向。
總之, 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 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 新觀念, 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每一位學生有他自己的人格, 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和理解, 也希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肯定。
只有讓師愛扎根于育人的土壤, 用心去和學生交流, 用愛去和學生溝通, 建立起師生間的真摯情感, 才會叩響學生心靈深處的琴弦, 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 讓學生接受你的教誨。
因此, 我們對學生要真誠相待、 真心關愛, 用師愛的真情去感染他們、 幫助他們, 用師愛去換取學生的尊重與理解; 用師愛去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讓他們在師愛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 更重要的是育人。
我們應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 不歧視差生。
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 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掉一個學生。
慈祥的笑容、 親切的言語、 文雅的舉止, 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 比聲色俱厲的嚴格, 更能貼近學生的心靈, 更能取得教育的實效。
教師, 應以虛懷若谷的胸懷, 誨人不倦的精神, 用嚴于律己、 寬以待人的人格魅力, 去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 去照亮學生的心靈, 去培養好每一個學生, 讓每一個學生適應時代發展。
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們還要繼續認真學習《教育發展規劃綱要》 《未成年人保護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等。
堅持以人為本、 以德立教、 愛崗敬業、 為人師表, 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 并緊緊圍繞新時期師德素質要求和師德規范, 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 智、 體、 美的全面發展。
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教師, 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