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范文大全
我們黨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fā)展、在斗爭中壯大。百年黨史就是一部勇于抗爭、不怕犧牲的斗爭史。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1
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從百年黨史的長河中走來,駐足凝眸,有三個故事涌上心頭,讓我深深感動,讓我備受鼓舞,讓我收獲力量。
鏗鏘紅梅永不凋零。小說《紅巖》中的江姐主要的原型叫江竹筠,江姐被捕后,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jiān)獄,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急于從她身上打開缺口,對江姐用盡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甚至竹簽釘進十指。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她說:“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組織的情報是沒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多少年過去了,這個故事一直深深刻印在我的心里,難以忘懷,我總在想這樣一個清秀文弱的女子,和常人一樣的血肉之軀,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她,誓死保守黨的秘密,保護自己的戰(zhàn)友?我想到,18歲的烈士陳祥榕犧牲前留下的那句感動億萬網(wǎng)友的戰(zhàn)斗口號,“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鏗鏘紅梅鐫刻的就是這種清澈赤誠的愛,正是千千萬萬像江姐一樣的共產(chǎn)黨人用忠誠的信仰和堅定的信念,撐起了百年大黨的錚錚脊梁,鋪下了民族復興之路的塊塊基石。
半條棉被永不分離。長征中的紅軍,來到湘粵贛邊界的汝城縣。紅軍紀律嚴明,戰(zhàn)士們和衣睡在屋檐下、空地里。村民徐解秀看到,就讓其中三個女紅軍睡到自己屋里。但徐解秀家一貧如洗,連一條完整的被子都沒有。女紅軍們在急行軍中,只保留了一條棉被,女主人就和三位女紅軍合蓋這一條被子、擠在這一張床上,而男主人則睡在門口的草堆上,守護著他們。女紅軍們離開前,決定把僅有的一條被子送給徐解秀御寒,但她說什么也不肯要。僵持不下,一位女紅軍摸出一把剪刀,把這條被子剪成兩半,說道: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條完整的新棉被。一條棉被,剪成兩半,永遠相連,記錄著紅軍與百姓間的親密情感,也象征著共產(chǎn)黨和人民群眾須臾不可分離的魚水深情。
巍巍豐碑永不過時。蘭考縣是黃泛區(qū)中的典型,焦裕祿剛到蘭考時,內澇、風沙、鹽堿“三害”侵襲,他沒有猶豫,更沒有退縮,清茶淡飯,粗衣布鞋,縫縫補補無數(shù)遍,靠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走遍蘭考大地。他曾說過,“黨把蘭考36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沒能帶領他們戰(zhàn)勝災荒,卻讓他們端著飯碗四處流浪。我們不感到羞恥和痛心嗎?”在天災和人心的雙重考驗,焦裕祿為百姓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帶領全縣人民戰(zhàn)天斗地,奮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成為了百姓心目中的“孺子牛”。直到今天,我依然記得當年聆聽人民日報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時的感動,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57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卻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永遠是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
這三個故事告訴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把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不變的初心和使命,也正是由于始終堅守這個初心使命,我們黨才能在極端困境中發(fā)展壯大,才能在瀕臨絕境中突出重圍,才能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我們要用好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這一“最好的營養(yǎng)劑”,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讓全黨同志補精神之“鈣”,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和奮斗姿態(tài),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新局面,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2
“以史鑒今、以史資政。”黨史,蘊含著治國理政的瑰寶,是先行者們從實踐經(jīng)驗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智慧,是中國共產(chǎn)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jié)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正因如此,總書記不僅重視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經(jīng)驗的借鑒,更是強調黨史、國史的學習,視之為黨員干部的“必修課”,黨員干部要想在黨史學習這門“必修課”中考高分、見實效,需下好黨史學習三步“棋”,做學習黨史的感悟者、宣傳者、踐行者,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xù)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下好“求真務實”棋:入情入理“帶”頭學,做學黨史感悟者
學史以明智,鑒古能知今。黨史學習主題教育的核心要義,就是提醒全黨無論處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在精神上壓不倒、意志上打不倒、信仰上丟不掉。黨員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在學習黨史上必須發(fā)揮好帶頭示范作用,切忌偏離方向,少一些走過場的“讀文件”“念材料”,多一些用心感悟,泛起波瀾,帶著溫度和情感、帶著對歷史的敬畏之心、帶著對老一輩革命家們的敬意,認真讀、仔細讀,學深悟透老一輩革命家們崇高理想信念和光榮責任。在學習黨史的同時也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寫下學習心得,不斷對照自身思想差距,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確保學原文扎實、悟原理透徹,讓黨史學習入腦入心,做黨史常學常記“帶頭人”“感悟者”。
下好“耳目一新”棋:創(chuàng)新載體“造”氛圍,做知黨情宣傳者
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是一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的歷史,不是教條,切忌照搬照抄。黨員干部要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黨史學習新思路、新方法,營造全面學習黨史的良好氛圍。一方面,充分利用豐富的學習載體和新媒體學習優(yōu)勢,統(tǒng)籌利用好內外部教育資源,依托“黨史pk大賽”、互動交流、紅色教學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以賽促學、學以促用,淬煉紅色初心,增強黨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在學習感悟黨史的同時,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向群眾傳遞和解說黨史學習教育的初心與使命。正所謂:“寸土累積成其巍峨,民力如山氣勢磅礴”,讓群眾感受到廣大黨員干部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斗志和做好工作的決心,進而與人民團結一致心連心,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
下好“學思踐悟”棋:學做結合“踐”行動,做跟黨走踐行者
不忘來時的路,才能行穩(wěn)致遠。學好黨史這門“必修課”,是每一位黨員干部自我反思總結的向導,是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指引,更是自我提升的必備知識,只有常學常做,黨史學習才能真正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突出實效,達到學史力行的良好效果。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應更加清晰自己初心與使命的落腳點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因此,在黨史學習中,黨員干部要注重學與做的相輔相成,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jīng)驗、觀照現(xiàn)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以實干精神將所學內容轉化為自覺行為,把黨中央的惠民政策執(zhí)行好,用自己的實踐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答好“民生”答卷。
以棋悟史,以史載道,黨員干部要從“棋”道中感悟學習黨史魅力,將學習黨史三步“棋”走正、走實、走對,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出色的工作業(yè)績迎接黨的百年華誕。
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3
黨史是百年大黨一路走來的寶貴財富,學好黨史不僅在于知黨愛黨,還在于增強歷史使命擔當,更在于永葆黨的生機活力。黨史是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用好“加、減、乘、除”學黨史不斷啟迪智慧、砥礪品格、躬身踐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新篇章。
加內容、加思考、加吸收,以“實”強基固本。黨史中包含無數(shù)英雄人物和先進模范、眾多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先進思想和創(chuàng)新理論,可謂浩如煙海。只要我們想學,總是有許多內容等待我們去學習。黨史學習不是為了消磨時間,而是為學有所得、學有所獲。讀黨史故事要讀權威,不是簡單知道過去發(fā)生的人和事,而是了解紅色政權來之不易,要從中讀出革命英雄和模范人物身上的精神,對照自己不斷在思想深處樹牢紅色之基。要靜下心來,用鉆研的精神仔細體悟黨史中的真理力量,實實在在去學,從黨史中吸收實實在在的思想、智慧和力量。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去學,帶著問題導向,帶著對時代發(fā)展的思考,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去學,不斷加深學習效果,不斷用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
減形式,減浮躁,減不足,以“勤”思想瘦身。學習的效果和形式有很大關系,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切忌形式化、功利化的去學,“雨過地皮濕”的去學不能真正起到潤化心靈、思想瘦身的效果,也就失去了黨史學習的初衷。同樣浮躁學習、走過場,僅僅滿足好奇心、淺嘗輒止,甚至瀏覽不入流的野史,完全是走樣學習,應當引起重視。有的是停留于報告學習中,空喊口號,或者沉迷于手機、報刊等淺閱讀,難有真正提神醒腦的作用。黨史不斷向前邁進和發(fā)展壯大,常學常新,需始終保持進取精神,需不斷關注最新形式和任務。學習黨史應制定計劃,克服急躁、浮躁心理,系統(tǒng)地去學,勤于檢視學習效果和思想上的不足之處,根據(jù)不足來重點加強,保持定力,久久為功。
乘行動,乘效果,乘長久,以“篤”躬身踐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將黨史學習的成果落實到工作中來,落實到日常行為中來,落實到為民為國服務的效果上來。學習黨史的重要目的就是為更好地提升建設國家和為民服務的本領能力。面對當前新形勢下的困難和挑戰(zhàn),需充分借鑒黨史寶貴經(jīng)驗,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偉大認識和磅礴力量,把職責擺進去,提升能力本領擔當,提升工作成效,提升服務質量,加速百年奮斗的進程。學好黨史的根本目的在于躬身踐行,在工作中保持熱情和動力,在人民中甘當“小學生”,不斷地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并在實際工作不斷總結深化。以實干、奮斗爭做新時代的“燃燈者”。
除灰塵、除庸懶、除彎路,以“常”清正廉潔。在黨的百年奮斗進程中,既有艱苦奮斗傳統(tǒng)和作風,也有廉潔奉公的模范好干部。學習黨史為加強黨性和道德修養(yǎng),為代代傳承黨的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好作風,為不斷改進作風做清正廉潔的表率。在黨史中,同樣有腐敗墮落、慘痛教訓,不僅要學習孔繁森、焦裕祿、廖俊波、張桂梅等先進代表,還要仔細對比歷史和現(xiàn)實中的負面典型,用好廉政資源達到清本正源、警鐘長鳴的效果。學好黨史,就需去除思想上的“慵懶散”,以勤政實干為榮;需守得住內心的干凈,當官不想發(fā)財事、不謀發(fā)財路;需切實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防微杜漸,時時牢記貪腐之害;需在新時代趕考路上進一步錘煉作風,將政治品格作為永恒的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