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區稅務局2023年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
2022年是*區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區局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一)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支部“三會一課”、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在全局上下興起學習熱潮,努力做到學懂弄通做實,入腦入心入行。
(二)進一步抓好黨建責任落實。嚴格按照總局印發的《全國稅務系統黨的建設工作規范(試行)》,壓實黨委、黨建領導小組、紀檢組、機關黨委、黨支部、黨建工作職能部門6個類別、31個黨建主體的政治責任,細化并落實好31份責任清單、71個方面工作事項的具體要求。
二、進一步圍繞主責主業,加強稅費組織工作
(一)堅決執行組織收入紀律。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堅決落實各項優惠政策”的組織收入原則。
(二)積極調研摸清“家底”。加強重點稅源企業的監控管理,進一步應用稅收大數據,及時走訪企業,對區域稅源情況摸底調研,切實做到依法依規、科學有序組織完成全年收入。
(三)更好服務社會民生。進一步穩定社保費征收方式,規范和優化征繳流程。找準納稅人關注的重點焦點,抓住難點堵點,從優化源頭和簡化流程方面著力,切實回應納稅人的關切。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落地”,政策紅包“落袋”。
三、進一步聚焦創新,打造營商環境新格局
(一)對標一流,優化營商環境。繼續落實好“雙評議”工作, 深入推進稅收領域“放管服”改革,不斷創新服務舉措,提升繳費服務能力,優化辦稅體驗,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二)創新技術,提升納稅人辦稅體驗。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和稅收大數據優勢,推進實名互認、電子證照共享,全面落實“非接觸式”“一張身份證辦成事”“刷臉辦”“一碼互聯”等創新舉措,提高辦稅繳費服務智能化、集成化和便利化。
(三)創新舉措,深化納稅信用管理應用。通過強化動態管理、落實獎懲措施、深化結果運用,積極引導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營造依法誠信納稅的良好氛圍。落實“銀稅互動”工作新要求,將受惠企業的范圍從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B級拓展到M級、C級,進一步加大“納稅信用”貸款的力度,以緩解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沖擊,為轄區納稅人紓困解難,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四、進一步夯實基礎,提升稅收治理水平
(一)加強稅種精細化管理。全力推進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工作。重點落實好企業所得稅2020年度匯算清繳、匯算清繳退稅、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加強企業所得稅國際稅收政策落實,提前預防和降低稅收執法風險和納稅人涉稅風險。切實做好重點人群、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的個人所得稅管理工作。完成好土地增值稅等財產行為稅種的管理工作,確保政策應享盡享。做好各項社保費和非稅收入征收管理。推進水土保持補償費等四項收入劃轉有效落地。
(二)夯實稅收征管基礎。推進征管質量5C評價監控工作,確保高水平稅收征管質量。加強核心征管基礎數據質量管理,落實“實名辦稅數據”以及“實名辦稅規范”。深化“非接觸式”辦稅,進一步提升“非接觸式”辦稅服務水平,引導納稅人辦稅走網路。進一步轉變稅費征管方式,實施分類分級管理。
(三)規范稅收風險管理。落實1+3+N風險管理系列意見和制度,完善風險管理體制機制,健全崗責體系,理順部門職責,夯實風險管理工作基礎。提升運用數據管理能力。稅收數據采集范圍持續拓展,實現“云端武漢”平臺、稅收風險管理平臺、電子稅務局等稅企、部門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為稅收管理提供更加堅實的數據保障。
五、進一步強化隊伍建設,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一)持續加強政治監督。持續加大對減稅降費、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試點擴圍、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等重點任務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完善民主生活會查擺問題整改情況的跟蹤監督機制。
(二)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鞏固違規接受納稅人宴請、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專項整治成果,持續整治基層“微腐敗”現象。深入推進“三不”一體建設。加大執紀審查力度,綜合運用提醒談話、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等措施,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讓紅臉出汗、咬耳扯袖成為常態。
(三)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持續開展多層次、分類別、多種形式的干部教育培訓。實施“人才強稅”工程,繼續做好各崗位專業化人才儲備、培養、使用工作。加強 “學習強國”“學習興稅”平臺應用,開展“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進一步提升各類教育培訓質效。